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2/145044 (79%)
Visitors : 52075507      Online Users : 6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4347


    Title: 金融控股公司關係人交易之探討
    The Discussion on The Transactions of The Related Parties in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uthors: 魏妙秀
    Contributors: 張士傑
    魏妙秀
    Keywords: 金融控股公司
    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3-03 15:34:20 (UTC+8)
    Abstract: 我國為了因應國際潮流,強化我國金融機構之國際競爭力,參考各國之立法例,訂定了金融控股公司法。其後,金融控股公司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成立,隨著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金融機構的問題也層出不窮。檢視這些金融弊案之成因,經營者利用個人職權,以非常規交易取得不當利益之情形時有所聞。為了處理這些金融機構的問題,政府費盡心思,耗費龐大資源,影響金融體系之安定。追根結柢,關係人交易實為問題之癥結所在。
    本研究從美國金融機構與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之立法精神與背景開始探討,再對美國及我國法令對於關係人交易之相關規範進行研究,發現為維護金融機構經營之健全性與穩定性,政府機關對於關係人交易採取相當嚴格的管制與監理制度,不過由於政經環境及各項資源的不足,導致仍然有相當多的弊案發生,影響金融機構之正常發展。
    在實務上,由於我國為成文法系之國家,部分法令規定僅著眼於形式上的規範,對於部分實際影響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的關係人漏未規範。另外,部分規定在執行上亦有無所適從之難處,往往使金融機構在沒有影響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或侵害公司及其股東與債權人權益之情形下,屢屢受罰,反而導致權益受損之情形。本文對於上述情形皆做了詳細之探討,期能在未來修法之過程中,提供建議。
    "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與設計 5
    第一節 美國之立法例 5
    第二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立法目的 9
    第三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之制度設計 12

    第三章 美國對關係人交易之規範 19
    第一節 美國關係人交易管制概述 20
    第二節 美國銀行及其內部關係人交易之規範 21
    第三節 美國銀行與關係企業交易之規範 27
    第四節 內部人交易資訊之揭露 35
    第五節 小結 38

    第四章 我國法令對金融機構關係人交易之規範 39
    第一節 銀行法對利害關係人之定義與範圍 39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法對利害關係人之定義與範圍 43
    第三節 利害關係人授信交易之規範 45
    第四節 利害關係人授信外交易之規範 49
    第五節 金融機構負責人及職員之兼任規範 55
    第六節 金融機構關係人交易之資訊揭露 56

    第五章 關係人交易規範之不合理性 63
    第一節 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5條之裁罰案例 63
    第二節 問題之探討 66
    第三節 小結 6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4

    參考文獻 78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1. Shyam Sunder ,杜家瑞、姜家訓、顏信輝譯,會計與控制系統:組織運作的實際觀察與理論,遠流出版,2000年。
    2. 于宗先、王金利,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3. 中華民國加強儲蓄推行委員會金融研究小組編印,金融集團監理之比較研究,2001年12月。
    4. 毛慶生、朱敬一、林全、許松根、陳昭南、陳添枝、黃朝熙合著,經濟學,華泰文化,1998年。
    5.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元照出版社,2001年12月。
    6.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7. 王文宇、林仁光、林繼恆、林國全、詹庭禎、王志誠、汪信君、黃銘傑、李禮仲、游啟璋、廖大穎、康文彥,金融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8. 石裕泰、劉文彬、許慧琳,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制與實務,財團法人金融研訓院,2004年9月。
    9. 林素蘭,金融人員違法舞弊防範之研究,中央存款保險公司,1994年5月。
    10. 金桐林,銀行法,三民書局,2006年7月。
    11. 徐俊富,美國金融監理單位對銀行風險管理制度與措施,中央存款保險公司,2001年10月。
    12. 郭土木,金融管理法規,三民書局,2006年7月。
    13. 陳春山,金融改革及存保制度研究,自版,2004年2月。
    14. 陳俊堅等7人,我國金融機構財務業務資訊公開揭露之研究,中央存款保險公司,1999年6月。
    15. 陳清心、陳聯一、林鴻進、趙美蘭、蔡麗玲,金融機構與其關係人交易之探討,中央存款保險公司,1993年5月。
    16. 曾國烈等10人,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銀行監理問題探討:美、日經驗對我國之啟示,中央存款保險公司,1996年5月。
    17. 黃建森、張捷昌,金融管理,華泰書局,1995年7月。
    18. 黃銘傑,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19. 黃鴻棋,美國金融機構內部交易之研究,中央存款保險局,1995年5月。
    20. 廖大穎,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
    21. 廖大穎,證券市場與企業法制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6月。
    22.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自版,2002年5月。
    23. 鄭素卿,美國金融制度的改革與發展,財政部金融司儲委會金融研究小組,1990年3月。
    24. 賴英照,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1994年3月。
    25. 賴英照,台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2月。
    26.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自版,2006年2月。
    27. 丁克華,「非常規交易」之簡介,財務人員進修月刊,第105期,199年4月。
    28. 方嘉麟,論關係企業三書表資訊揭露之法律問題,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十卷四期,2000年10月。
    29. 王志誠,金融機構關係人交易之監控機制-從力霸企業集團事件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
    30. 王昫棋,美國與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對關係人規範之研究,法令月刊,第57卷第11期,2006年11月。
    31. 徐如慧,二十世紀美國銀行經營證券業務之回顧,信用資訊月刊,2001年2月。
    32. 劉連煜,金融控股公司監理之原則:金融與商業分哩,律師雜誌,第333期,2007年6月。
    33. 賴英照,從尤努斯到巴菲特-公司社會責任的基本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

    二、英文文獻
    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2006)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Banking Transparency (1998)
    3.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Banking Organisation (2006)
    4.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2004)
    5. 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Purposes and Functions (ninth Ed.)
    6. Brigham, Eugene F. and Michael C. Ehrhard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South-West (2002)
    7. Broome, Lisa L. and Jerry W. Markham, Banking and Insur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25J. Corp. L. 723, 748 (2000)
    8. Buchalter, Stuart D. and C. Richard Allen, “Bank Insider Abuses: When Dose the Ax Fall?”, 96 Banking L.J. 804 (1979)
    9. Clark, Robert C., Corporate Law (1986)
    10. Engel, Jonathan B.,“Developments in Banking and Financial Law: 2003: XV. Merchant Banking Development”, 23 Ann. Rev. Banking & Fin. L. 179 (2004)
    11. Fama, Eugene F. and Arthur B. Laffer, “Information and Capital Markets”, Journal of Business (1971)
    12. Felsenfeld, Carl and Genci Bilali, Business Divi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S. Banking System, Houston Business and Tax Law Journal, Vol. 3 (2003)
    13. Glass, David L.,“Financial Modernization: The Effect of Repeal of Repeal of the Glass-Steagall Act on Consumers and Communities Articles, Essays, and Summarized Remarks of the Panelists,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verview of the Key Provisions; Presentation before the State of New York Banking Department ”, 17 N.Y.L. Sch.J. Hum. Rts. 1 (2000)
    14. Goshen, Zohar, “The Efficiency of Controlling Corporate Self-Dealing: Theory Meets Reality”, 91 Cal. L.Rev. 393 (2003)
    15. Havard, Cassandra Jones, Back to the Parent: Holding Company Liability for Subsidiary Banks - A Discussion of the Net Worth Maintenance Agreement, the Source of Strength Doctrine, and the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Provision, 16 Cardozo L. Rev. 2353, 2360-2364 (1995)
    16. 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ucture”, 3 J. Fin. Econ. 305-360 (1976)
    17. Macey, Jonathan R. and Geoffrey P. Miller,“Banking Failure, Risk Monitoring, and Market for Banking Control”, 88 Colum. L. Rev. 1153 (1988)
    18. Miles, Veryl Victoria,“Banking Affiliate Regulation Under Section 23A of Federal Reserve Act”, 105 Banking L. J. 476 (1988)
    19. OECD, 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mance, at 11 (2004)
    20. Sullivan, Edward D.,“Glass-Steagall update: Proposal to Modern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112 Banking L. J. 10 (1995)
    21. Takayuki Usni, “Corporate Govermance of Banking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Japan”, 28 Del. J. Corp. L. 563 (2003)
    22. 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The Director’s Book: The Role of a National Bank Direstor (1997)
    23. 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Comptroller’s Handbook: Conflicts of Interest (200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093217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3217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9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