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148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42089      在线人数 : 6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482


    题名: 旅北同鄉會與地方選舉:新北市的分析
    Townsmen association and Local Election: An Analysis of New Taipei City.
    作者: 楊凱琪
    Yang, Kai-Chi
    贡献者: 高永光
    Kao, Yung Kuang
    楊凱琪
    Yang, Kai-Chi
    关键词: 新北市
    同鄉會
    地方選舉
    人際網絡
    選舉動員
    New Taipei City
    Townsmen Association
    Local Election
    Human Network
    Electoral Mobilization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11-01 11:42:43 (UTC+8)
    摘要: 同鄉會是以地緣關係作為凝聚群眾力量的地緣性組織。新北市是台灣地區中,重要的人口移入地區。截至2012年6月止,新北市境內以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台南市所成立的旅北同鄉會,人數最多且組織最為完整的四大旅北同鄉會。
    本研究採質化研究法,以文獻分析、深度訪談與滾雪球抽樣為方法,輔以人際關係網絡與、恩庇—侍從主義研究之途徑,探討四大旅北同鄉會與新北市地方選舉的關係。
    旅北同鄉會透過舉辦活動攏聚同鄉鄉親,聯絡同鄉情誼。其活動經費除了自籌款外,也可向新北市政府申請活動經費補助或商請地方民意代表捐助;競選時刻,旅北同鄉會透過人情能量與同鄉情份,編織著同鄉力量為主的人際網絡。以同鄉情份為依歸,採鍊狀模式,號召同鄉會會員及其親友投入新北市地方選舉,發揮動員之效用。
    “Townsmen association” (Tongxianghui) is the geopolitical organization for the cohesive strength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ir geopolitical relationships. New Taipei City, an important area of immigration from other counties in Taiwan, has had four main active townsmen associations from Changhua, Yunlin, Chiayi, and Tainan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election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depth interviews and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and approaches of interpersonal networks and patron-client theories, I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elections and townsmen associations.
    From this research, I have proved how townsmen associations maintain their fellow relationships through launching activities, which are funded either by applying grants from th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or getting public donations from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s.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s, townsmen associations not only interwoven the connection of townsmen’s social network, but also procure such human-power investment to enforce their soci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e chain-mode electoral mobiliz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
    1.專書
    文崇一,1989,《台灣的地區權力結構》。台北市:東大。
    王日根,1996,《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河北:天津出版社。
    王世慶,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南投: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
    司徒政,1988,《美國華僑社會現況研究》。臺北:華僑通訊社。
    全漢昇,1978,《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食貨。
    任育德,2008,《向下紮根 :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稻鄉。
    行政院主計處,2011,《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臺北:行
    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11,《中華民國統計年鑑》。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朱浤源編,1999,《撰寫碩博生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
    何炳隸,1966,《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學生。
    吳予敏,1991,《無形的網絡》。臺北:雲龍出版社。
    周宗賢,1999,《血濃於水的會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社團法人新北市嘉義同鄉會,2012,《新北市雲林同鄉會二十週年慶暨第七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特刊》。新北市:社團法人新北市嘉義同鄉會。
    社團法人新北市台南同鄉會,2011,《新北市台南同鄉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新北市:社團法人新北市台南同鄉會。
    洪鐮德,1997,《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
    胡佛,1998,《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市:三民。
    胡榮,2009,《社會資本與地方治理》。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徐榮崇,2006,《美國臺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杉磯為例》。臺北:僑務委員會。
    袁方、王漢生編,1997,《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市:月旦出版
    陳陽德,1981,《臺灣地方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台北:四季出版。
    陳國川,2005,《續修台北縣志‧卷二‧土地志:地理篇》。台北縣:北縣府。
    陳祥水,1991,《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靜瑜,2005,《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80-2000年)》。
    臺北:海華文教基金會,頁25。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
    許禎元,1998,《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網際網路的資料蒐集》,臺北:立威。
    麥禮謙,1992,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局。
    強曉云,2010,《移民對當代中俄關係的影響:非傳統安全視角的分析》。北京: 時事。頁7-8。
    華力進,1997,《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新北市雲林同鄉會,2011,《新北市雲林同鄉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新北市:新北市雲林同鄉會。
    新北市彰化同鄉會,2011,《新北市彰化同鄉會第6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總會長理監事受證就職典禮》。新北市:新北市彰化同鄉會。
    新北市主計處,2011,《99年新北市統計摘要》。新北市:新北市主計處。
    葉至誠、葉立程著,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雲林縣政府,1997,《雲林縣發展史》上,雲林:雲林縣政府。
    楊國樞等,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東華書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1997,《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冊)》,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趙永茂,1978,《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出版社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頁95。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市:允晨文化。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市:允晨文化。
    蔡明哲 等,2007,《續修台北縣志‧卷五‧社會志:政治社會運動篇》。台北縣:北縣府。
    蔡明哲 等,2007,《續修台北縣志‧卷五‧社會志:社會變遷篇》。台北縣:北縣府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鍾艷攸,1999,《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 : 臺北市之外省同鄉會(1946-1995)》。臺北: 稻鄉。
    蕭新煌、周素卿、陳東升、曾嬿芬,1994,《臺灣地區移民及其在美國的調適過
    程與回流轉向:以洛杉磯及紐約為例》。臺北:僑務委員會。
    竇季良,1943,《同鄉組織之研究》。重慶:正中書局。
    Benjamin F. Crabtree, William L. Miller編著; 黃惠雯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Chava Frankfort-Nachmias and David Nachmias 著、潘明宏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冊)》第五版。台北市:韋伯文化
    Darin Barney著,黃守義譯,2012,《網絡社會的概念:科技、經濟、政治與認同》。台北:韋伯文化。
    David Marsh, Gerry Stoker著,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
    Denis McQuail著,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韋伯。
    Earl Babbie著,邱泯科等譯,2004,《研究方法 : 基礎理論與技巧》。臺北 : 湯姆生出版,雙葉書廊發行。
    Gary A. Mauser著 王淑女譯,1992,《政治行銷》,台北市:桂冠。
    Pauline V. Young著,謝寬應、王維林譯,1960,《社會調查與研究》上冊。台北:世界書局。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著; 陳美霞等譯, 2009,《硏究的藝術》,臺北市 : 巨流。
    Wolcott, Harry F.著,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台北市:五南

    2.專書篇章
    王輝煌、黃懷德,2001,〈經濟安全、家族、派系與國家:由制度論看地方派系
    的政治經濟基礎〉,收錄於徐永明、黃紀等編,《政治分析的層次》。台北:韋伯。頁117-181。
    朱雲漢,1989,〈寡占經濟與威權體制〉,《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
    剝削》。台北:前衛,頁139-160。
    吳文星,1991,〈日據時期台灣中華會館之研究〉。《日據時期在台「華僑」研究》,臺北:學生。
    陳介玄,1997,〈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收錄於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編,《地方社會》。台北:聯經。頁31-67。

    3.期刊論文
    丁仁方、陳怡君,2010,〈新統合或新多元體制?-縣市合併升格民間國體整併
    問題探討〉。《中國地方自治》63(8):3-20。
    王金壽,2006,〈台灣的司法獨立改革與國民黨侍從主義的崩潰〉。《臺灣政治學
    刊》10(1):103-162
    王金壽,2007,〈政治市場開放與地方派系的瓦解〉。《選舉研究》14(2):25-51
    王靜儀、傅恆德,2007,〈派系政治下之府會關係:台中縣的個案研究(一九五一
    至二00五)〉。《政治科學論叢》34:45-70
    王聰吉、楊湘齡,2008,〈臺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其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1
    李巧雯,2005,〈美國華人新移民社會發展與適應之初探〉。《中興史學》11: 129-160。
    李巧雯,2009,〈美國臺灣移民的經濟發展析探〉。《興大人文學報》42:95-141。
    林滿紅,1979,〈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研究之綜合評介〉。《史學評論》1: 161-209。
    林南、陳志柔、傅仰止,2010,〈社會關係的類型和效應: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的三地比較〉。《臺灣社會學刊》45:117-162。
    周宗賢,1983,〈清代台灣民間的地緣組織〉。《臺灣文獻》34(2):1-14。
    周宗賢,1986,〈台灣會館的研究〉。《淡江學報》24:237-252。
    周國屏、吳麗玲,2000,〈彰化市人口遷移之研究〉。《台灣文獻》51(2):325-351。
    段盛華,2008,〈地方派系發展脈絡的分析〉,《人文學報》。32:79-94
    姜蘭虹、黃禮強,2009,〈日久他鄉是故鄉加拿大臺裔移民的心聲〉。《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2:25-42。
    高永光,2000,〈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陣勢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証研究〉。《選舉研究》7(2):1-36。
    高永光,2000,〈“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縣縣議員與鄉鎭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1):53-85。
    高永光,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中國地方自治》55(6):4-17.
    高永光,2004,〈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11(1):33-72
    徐永明、陳鴻章,2007,〈黨內派系競爭與政黨選舉命運──以民進黨為例〉,《政治科學論叢》。31:129-174
    馬財專、余佩瑩,2009,〈社會運動的網絡分析與思考〉,《國家與社會》6: 201-235
    陳漢光,1968,〈日據時期台灣中華總會館之沿革〉。《臺灣文獻》19(3):78-84。
    陳朝建,2008,〈二○○八年選後的地方政治發展-以“小縣大鎮”效應為中心〉。《中國地方自治》61(7):16-28。
    陳靜瑜,2003a,〈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98-2000)〉(上)。《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夏季號3(3):1-37。
    陳靜瑜,2003b,〈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析探(1998-2000)〉(下)。《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秋季號3(4):37-74。
    盛清沂,1956,〈台北縣疆域沿革誌略〉。《台北文獻叢輯》2:70。
    許雪姬,1993,〈台灣中華總會館與日據時期的台灣華僑,1927-1937〉。《史學雜誌》22:67-94。
    湯京平、吳重禮、蘇孔志,2002,〈分立政府與地方民主行政:從台中縣「地方基層建設經費」論地方派系與肉桶政治〉。《中國行政評論》12(1):37-76。
    湯京平、翁偉達,2005,〈解構鄰避運動-國道建設的抗爭與地方政治動員〉。《公共行政學報》14:125-149。
    趙永茂,2000,〈地方政治與政府問題及其改進〉。《中國地方自治》53(5):26-27
    趙永茂,2004,〈地方派系依侍結構的演變與特質—高雄縣內門鄉的個案分析〉。
    《台灣民主季刊》1(1):85-117
    趙永茂,2007,〈從地方治理論臺灣地方政治發展的基本問題〉。《政治科學論叢》31:1-38
    廖達琪,2002,〈台灣地方政治變遷初探:民國82年與90年地方菁英背景及觀點之比較〉。《臺灣政治學刊》6 :184 -240。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 :181-220。
    蔡育軒、陳怡君、王業立,2007,〈社區發展協會、選舉動員與地方政治〉。《東吳政治學報》25(4):93-135。
    鄧好周、張綺芯、倪國寶,2001,〈中和市地方政治分析〉。《中國地方自治》54(6):27-40。
    賴兩陽,2010,〈地方政治人物對推動社區工作的影響性分析:桃園縣觀音鄉社區工作者的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1):39-79
    盧倩儀,2006,〈政治學與移民理論〉。《臺灣政治學刊》10(2):212。

    4.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張秀蓉,1997,《清代會館的社會功能—地緣、商幫與祭祀》。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
    陳明通,1990,〈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流動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博士論文
    劉佩怡,2002,《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結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盟騏,2009,〈彰化縣政治菁英之研究(1945-200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2)碩士論文
    李效玲,1978,《民間社會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同鄉會組織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邱偉誠,2010,《社會資本、動員的資訊網絡、與風險投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呂欣融,2008,《戰後台灣金門同鄉會發展》。臺南: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雨蒨,2007,《廟會與社團的社會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大溪普濟堂與社頭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鍇,2009,《社會網絡對於心理契約認知形塑與知覺落差之影響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柏勳,2009,《地緣與血緣:清代淡水地區漢籍移民民間信仰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2004,《都會政治選票支持結構變動之研究- 台北市北投區1980年代與2000年代個案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林思伶,2008,《族群政治與地方選舉-以2005年苗栗縣三合一選舉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經硯,2010,《台灣跨族群工具性交友網絡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 學系碩士論文。
    徐麗娟,2005,《台北市江西同鄉會之探討》。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淑華,2011,《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族群認同與社會網絡之比較研究-以宜蘭地 區為例》。宜蘭: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盈君,2008,《樁腳之現金買票行為研究》。台北: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立偉,2008,《臺灣人的性格─以歷史文獻比較途徑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厚君,2002,《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文智,2005,〈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艷攸,1996,《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1946-1995)》。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謝素珍,2010,《三重埔的中南部移民及其宮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5. 報章、網際網路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央選舉委員會網站http://www.cec.gov.tw/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
    中華民國彰化同鄉總會網站http://www.tc99529.tw/index2.html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
    世界新聞網http://www.worldjournal.com/
    多維新聞網http://taiwan.dwnews.com/
    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
    陳朝建,2004/08/31,〈慎防小縣大鎮的雙頭效應〉,《中國時報》A15 版學者專論。
    新北市政府網站http://www.ntpc.gov.tw
    新北市社會局網站http://www.sw.ntpc.gov.tw
    新北市民政局網站http://www.ca.ntpc.gov.tw/
    新北市議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ntp.gov.tw
    新北市彰化同鄉會服務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sc940327
    雲林同鄉會共同網站http://yunlin.nettvgo.com/activity_list.html


    二、外文
    1.Books
    Belachew Gebrewold, 2007, Africa and Fortress Europe: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Ashgate.
    Castles Stephen and Mark J. Miller,2003, The Age of Migr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3r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Castells, M. 1998, End of Millennium. Oxford: Blackwell.
    DouglasS. Massey,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i, Ade la Pellegrino, and J. Edward Taylor, Worldsin Motio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 Oxford, 1998.
    Martin Baldwin-Edwards and Joaquin Arango, 1999, Immigrants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n Southern Europe. New York: Frank Cass.
    Piore, M. 1979. Birds of Passage: Migrant Labo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skia Sassen, 1988, The Mobility of Labor and Capital: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Labor Flow.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B. 1973. 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Study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Atlantic Economy, 2n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g, Mei-chun, 1978,Urban Chinese families : an anthropological field study in Taipei City.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Articles
    Andrew Eungi Kim, 2011,“Global Mig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in Korea: Migration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the Korean Context.” Taiwanese Journal of WTO Studies 19:77-103.
    Douglas S. Massey, 1990a.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immigra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10: 60-72.
    DouglasS. Massey, 1990b,“Social Structure, 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 56(1):3-26.
    E. G. Ravenstein, 18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 48(2):167-135.
    Lee, I.C., 1992, “The Chinese Americans — community organizing strstegies and tacties.”in Rivera, F.G. and Erlich, J. L. (eds.) , Community Organizing in a Diverse
    Society. London: Allyn and Bacon.pp.133-158.
    Massey, D. S., J. Arango, G. Hugo, A. Kouaouci, A. Pellegrino, and J. E. Taylor. 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 (3): 431-46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826100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261002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2101.pdf2805KbAdobe PDF2125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