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5273      Online Users : 4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480


    Title: 中國傳媒建構國際話語權策略分析 以新疆「7.5事件」為例
    The strategy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a constructing discursive power: A case study of July 2009 Urumqi riots
    Authors: 張芷瑄
    Chang, Chih Hsuan
    Contributors: 張裕亮
    張芷瑄
    Chang, Chih Hsuan
    Keywords: 中國話語權
    新疆「7.5事件」
    中國傳媒
    中新社
    紐約時報
    Chinese discursive power
    July 2009 Urumqi riots
    Chinese media
    China News Service
    New York Times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3-11-01 11:42:16 (UTC+8)
    Abstract:  隨著冷戰結束,美國藉由其強大國力和自身的話語權力,在國際社會爭取自身利益。近年來,由於中國國力日漸強大,開始重視話語權的建構,加上 2008年西藏拉薩「3.14事件」發生時,中國封鎖消息,沒有官方來源的情況下,國外媒體紛紛透過其他管道採訪,出現許多次錯誤報導,讓中國失去主動建立話語權的機會。中國政府當局深知此事傷害中國形象甚尤,為了避免形成所謂「以美國為主的國際話語和國際輿論霸權」以及「傳播美國化」的問題,中國在2009年新疆「7.5事件」中放寬新聞管制,主動提供外國媒體信息,並安排外國記者採訪事宜,使訊息較為透明化,避免世界一邊倒的輿論偏向,企圖獲得中國話語權。
    在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中,中國政府採取不同於過往的處理方式,中國當局記取改善信息發佈制度,事件發生後幾小時內,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邀請外國記者到烏魯木齊採訪,安排記者採訪事宜,較諸2008年西藏拉薩「3.14事件」。因此,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和論述分析等,透過分析新疆「7.5事件」新聞,試圖了解中國傳媒如何藉由新疆「7.5事件」新聞報導建構中國話語權策略,並以美國《紐約時報》作為論證,檢視中國藉由新疆「7.5事件」建構話語權的成效為何。研究結果發現,《中新社》運用的九項報導策略,在《紐約時報》並沒有提及類似的新聞內容,證明《中新社》的報導策略在《紐約時報》試圖從報導新疆「7.5事件」建構的國際話語權策略,成效有限。
    While Cold War ended, the United States fought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in the global society through their own national power and discursive power. In recent years, China’s national power has become stronger, and started to focus on discursive power. When 2008 Tibetan unrest happened, China blocked all the information. There is no official source so that the foreign media have to use irregular channels to interview people. There are some error reports in foreign media, so China lost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stablish the right to speak. Chinese authorities knew that the matter hurt Chinese image severe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problems so-called “US-based international hegemonic discourse” and “dissemination of Americanization,” China, in July 2009 Urumqi riots, loosened restrictions in media and took initia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journalists. Chinese government also arranged some interviews for foreign so that the messages were more transparent to avoid one-sided opinions to gain Chinese discursive power.

    In July 2009 Urumqi riot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ed the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hich improved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Within a few hours after the incident,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invited foreign reporters to Urumqi to do interviews which differed from 2008 Tibetan unrest.

    Therefore, this study adopts content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etc. to realize how Chinese media constructs Chinese discourse strategies and uses U.S.A. “New York Times” as a proof to view Chinese discourse strategies’ effects through July 2009 Urumqi riots news. The study finds that China News Service uses 9 strategies in reporting Urumqi riots. However, New York Times do not mention the similar coverage. It proved that China News Service use the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international discursive power in reporting Urumqi riots, to be limited success.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2年7月6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gk/2009-09/27/content_1427930.htm>。
    「中國網民為西藏兩面開戰 反封鎖又反西方媒體抹黑」,亞洲週刊,第22卷第13期(2008年4月 6日),頁8。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條例」,中國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2013年6月22日。<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ywzn/mtyw/cftl/t70449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新華網,2013年6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4/30/content_807872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人民網,2013年2月2日。<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基本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年6月4日。<http://www.scio.gov.cn/xwbjs/>。
    「中新社簡介」,中國新聞網,2013年7月31日。<http://www.chinanews.com/common/footer/intro.shtml>。
    「王樂泉不再兼任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 動情做告別」,中國新聞網,2012年6月28日。<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498315/1.html>。
    「王樂泉被免職 新疆首府鞭炮相慶」,新唐人電視台,2012年6月28日。<http://www.im.tv/blog/2832345/1175047>。
    「世維會策劃暴亂須擔法律責任 」,南方都市報,2009年7月9日,A8版。
    「北京奧運“不打折” 對境外媒體採訪“零拒絕”」,新華網,2013年6月22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7/30/content_8846289.htm>。
    「布什政府將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運動列為恐怖組織」,大紀元,2013年10月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2/8/28/n211274.htm>。
    「取消民族 多元共治」,BBC中文網,2013年1月30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8150000/newsid_8158800/8158867.stm>。
    「東南西北網站博客指出西方報導新疆失誤」,亞洲週刊,第23卷第28期(2009年7月19日),頁9。
    「南方都市報踩紅線 『打擦邊球』救六四」,美國之音,2013年3月5日。<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00602-china-cartoon-june-4th-95417604/491081.html>。
    「孫志剛被毆致死案廣州開審」,BBC中文網,2013年2月26日。<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2960000/newsid_2965300/2965378.stm >。
    「烏市周四遊行5人」,明報即時新聞網,2013年3月6日。<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090904/ca52331a.htm>。
    「報社簡介」,人民網,2012年11月2日。 <http://www.people.com.cn/GB/50142/104580/index.html>。
    「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洪振快財經網博客,2013年3月5日。<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89-4873.shtml>。
    「新疆吐魯番暴動 27死」,中央社,2013年9月10日。<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6260035-1.aspx>。
    「新疆年添35萬人 漢人比例急升」,蘋果日報,兩岸國際,2013年8月5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00817/14352037>。
    「新疆的發展與進步」,中國政府網,2013年1月30日。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gk/2009-09/21/content_1422414.htm>。
    「新疆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百度文庫,2013年10月3日。<http://wenku.baidu.com/view/cf09ece819e8b8f67c1cb996.html>。
    「新疆萬人示威 促懲子扎針黨」,世界新聞網,2013年3月6日。<http://www.worldjournal.com/pages/full_news/push?article-%E6%96%B0%E7%96%86%E8%90%AC%E4%BA%BA%E7%A4%BA%E5%A8%81+%E4%BF%83%E6%87%B2%E6%89%8E%E9%87%9D%E9%BB%A8%20&id=3526777-%E6%96%B0%E7%96%86%E8%90%AC%E4%BA%BA%E7%A4%BA%E5%A8%81+%E4%BF%83%E6%87%B2%E6%89%8E%E9%87%9D%E9%BB%A8&instance=hotnews>。
    「新疆暴動 美媒:中國越壓制抗暴越激烈」,中央社,2012年10月24日。<http://www.youtube.twlink.org/viewthread.php?tid=1082>。
    「劉建超就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記者採訪條例答問」,國際在線,2013年6月22日。<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8824/2008/10/18/2685s2286859_1.htm>。
    「廣東韶關:鬥毆事件中虛假訊息傳播者被警方查獲」,新華網,2012年6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6/28/content_11616967.htm>。
    「藏人自焚、切糕事件與民族政策檢討」,BBC中文網,2013年1月30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12/121221_new_nationality_policy.shtml>。
    「疆獨得魅力領袖 北京得外交頭痛」,香港獨立媒體,2012年6月26日。<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928>。
    「關於南方都市報」,南都網,2013年2月25日。<http://nd.oeeee.com/nddailyfile/webinc/2009gywm.htm>。
    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著,黃振家等譯,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 : 學富文化,2002年)。
    于國偉,「試議突發事件中的民族新聞報導」,今日中國論壇,第10期(2012年),頁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研究部屬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工作會議報告」。
    王力雄,「王力雄:新疆的危險正逼近臨界點」,大紀元,2013年8月5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9/7/9/n2583892.htm>。
    王石番,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幼獅,1989年)。
    王旭、王松,「中西方媒體在我國新聞事件中的話語權爭奪」,世界新聞,第8期(2011年),頁324~325。
    王治河,福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國慶,「加強地方政府新聞發佈制度的建設」,汪興國、李希光主編,政府發言人15講(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米歇爾‧福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1993年)。
    何亮亮,「中國的悲劇程益中求仁得仁」,亞洲週刊,第18卷第17期(2004年4月25日),頁37。
    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 : 黎明文化,2007年)。
    李少南,國際傳播(台北市 : 黎明,1994年)。
    李希光、劉康等,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市 : 捷幼,1997年)。
    李良榮,「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學,1995年春季號,頁56~61。
    李金銓,超越西方霸權(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李金銓,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1987年)。
    李美華,「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內容之轉變」,新聞學研究,第85期(2005年),頁111~139。
    李雪、方明豪,「我國對外傳播中的不足與策略分析」,今傳媒,第6期(2011年),頁60~61。
    侍建宇,「跨國維吾爾民族主義的再興--以1997年伊寧事件論起」,21世紀評論,第127期(2011年10月),頁4~14。
    侍建宇、傅仁坤,「烏魯木齊七五事件與當代中國治理-新疆成效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頁149~190。
    周姍,「論『後非典時代』中國對突發性危機事件的新聞發佈」,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岳大鵬,分裂中國 : 新疆內蒙西藏動亂(紐約市:明鏡,2011年)。
    明安香,傳播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林中瑛,「從中共輿論導向析論新華社災難新聞報導框架-以2008年川震為例」,復興崗學報,第102期(2012年12月),頁91~116。
    邵宗海,「解讀新疆與西藏問題,需多元面向觀察」〉,中共研究,第44卷第5期(2010年),頁102~105。
    阿依努爾.托汗,「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基層政府應急機制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哈日巴拉,「新疆的政治力學與中共的民族政策」,二十一世紀,第109期(2008年10月),頁26。
    施哲雄,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文化,1993年)。
    段鵬,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洪貞玲、廖雅琴、林舫如,「國際新聞的國內化與小報化-以我國報紙報導香港WTO會議為例」,中國傳播學刊,第14期,頁77~114。
    胡正榮、李煜主編,社會透鏡 : 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1949-2009(北京 : 清華大學,2010年)。
    胡興榮,大報紙時代:黨報改革八十年 1925-2005(廣州市:南方日報,2005年)。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北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唐維敏譯,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1996年)。
    徐蕙萍,「中共突破國際輿論環境拓展傳播管道作法探悉」,復興崗學報,第100期(2010年),頁201~224。
    馬仲豪,《旺報》兩岸新聞論述分析-以ECFA報導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100年)。
    高德義,「中國大陸的族群衝突-新疆地區維漢衝突個案探討」,林文寶主編,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與政策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2000年),頁67~84。
    張志洲,「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困局與出路」,人民網,2013年2月2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9878849.html>。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 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市:生智,1999年)。
    張通生、張彥哲,「提升中國媒體國際話語權的思考」,青年記者(2012年12月)。<http://qnjz.dzwww.com/gjmj/201301/t20130123_7941667.htm>。
    張裕亮,變遷中的中國大陸報業制度圖像(台北縣:晶典文化, 2006年)。
    張裕亮、杜聖聰,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之策略與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102年7月),頁46~50。
    張裕亮主編,趙莒玲、張家琪、杜聖聰著,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張錦華,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張駿德,中國新聞改革論(台北市:秀威信息科技出版,2006年)。
    梁建鋒,「如何伸張廿一世紀中國話語權」,星島日報,連載於2011年10月27日到2011年11月5日,2013年1月20日。<http://hongkongfirst.blogspot.tw/2011/11/blog-post_06.html>。
    梁慧玲,「兩岸三地國際新聞報導之比較--以美伊戰爭期間的人民日報、蘋果日報、聯合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畢研韜,「西藏事件與國際輿論引導」,光明網,2013年9月8日。<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13/content_772994.htm>。
    莊怡忻,「中國國際形象及其建構策略-以中國中央電視台為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怡竹,「國際新聞之馴化 以兩岸三地報導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靜茹、蔡美瑛,「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框架之研究-2001-2007紐約時報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第100期(2007年7月),頁253~295。
    陳懷林,「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第62期(2000年),頁97~118。<http://mcr.nccu.edu.tw/0062/05.html>。
    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第73期(2002年),頁1~73。
    陸鹿,「論我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完善」,經營管理者,第19期(2011年),頁390。
    喻季欣,中國傳媒激盪與拐點(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年),頁144~161。
    彭家發,新聞客觀性原理(台北:三民,1994年)。
    彭樹杰,「文明轉型下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中國記者,第7期,(2010年)。<http://chinesejournalist.xinhuanet.com/html/201008/pengsj3.htm>。
    曾蘭淑,「從全球化觀點看中國媒體管制與民族主義─以西藏與新疆暴動為例」,中國政治學會年會(2010年)。<http://nsysu.ezrun.com.tw/pages/papers/1C1.pdf>。
    焦鬱鎏,新疆之亂 沒有衝突的結束(香港:明鏡出版社,2009年)。
    黃愛萍、李希光,「影響美國媒體如何報導中國的主要因素」,中國記者,第3期(2002年),頁45~46。
    黃慧筠,中國話語權(香港:明報出版社,2009年)。
    黃韻,「《紐約時報》與《泰晤士報》新聞呈現中國大陸國家形象之比較分析」,佛光大學傳播研究所(2006年)。
    楊文慧,「從福柯的話語權力權看中美貿易談判」,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20卷第5期(2009年9月),頁22。
    楊秀娜,「突發性危機事件與政府新聞發佈制度──以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為例」,傳媒觀察,第7期(2011年),頁36~37。
    楊剛、咼中校、張潔平,「西方媒體誤讀悲劇」,亞洲週刊,第23卷第28期(2012年7月19日),頁26~27。
    楊婷,「新形勢下新疆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以”7.5事件”為例」,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地區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頁15~21。
    楊曉茹,「論新疆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導應急機制的建立」,2012年2月,傳媒觀察,頁70~71。
    楊璐伊,「突發事件中政府信息公開的問題研究」,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0年),頁102~106。
    董立文,「中共的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丁學良等著,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思(台北市:東大,2002年),頁364~369。
    雷蔚真、陸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輿論監督的話語變遷:以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為線索」,傳播與社會學刊,第6期(2008年),頁143~166。
    廖志誠,「論美國文化霸權的產生根源及其實現形式」,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第2期(2007年),頁76~79。
    管文娟,「公共突發事件媒體危機傳播策略探悉」,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2期(2008年12月),頁62~66。
    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3期(12月號)(1998)。<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950_1.pdf>。
    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3集(1998年12月)。<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950_1.pdf>。
    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台北:三民,1999年)。
    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1999年)。
    趙全敏,「西方媒體袒護『東突』組織 美議員大肆責難中國」,世界新聞報,2012年5月27日。<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768/3/1/1193937/1.html>。
    趙志剛、張鵬飛、王菲飛,「我國電視軍事報導國際傳播生態探析」,人民網,2013年2月2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10471871.html>。
    趙忠,「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導的研究」,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第4期(2011年),頁125。
    劉建明、宋雙峰,「六種主要類型的新聞發佈會」,新聞與寫作,第5期(2006年),頁16~17。
    劉海軍,「淺談美國文化霸權」,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2期(2001年),頁19~24。
    潘家慶,大陸新聞改革硏究(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1997年)。
    錢鋼,「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報導的盲點和懸疑」,媒介透視,2012年6月1日。<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90817_76_122338.html>。
    閻學通,「中美人權分歧及其原因」,瞭望,第16期(1994年),頁40~41。
    謝新洲、黃強、田麗,「互聯網傳播與國際話語權競爭」,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3期(2008年8月),頁116~122。
    藍普頓(David M. Lampton)著,計秋楓譯,同床異夢 : 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羅文輝,「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第50期(1995年1月),頁1~13。
    羅文輝,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1991年)。
    羅金義、佘慧婷,「『共同繁榮』還是盛世邊緣?-中國少數民族的處境」,21世紀評論,第115期(2009年10月),頁33~43。
    龐慧卿,「論我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5年),頁192~194。
    二、英文
    C.Hynds,American Newspapers In the 1980s( New York: Hastings House,1980)
    Chu, L L.,” Press Freedom in China: Darkness before the Dawn,” Uncertain Future: Taiwan-Hong Kong-China Relations after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n (Aldershot: Ashgate, 2000), pp. 203~220.
    Chu, L.L.,”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hina’s Media Refor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44, No. 3 (1994), pp. 4~21.
    Clausen, Lisbeth, “Localizing the global: ‘Domestication’ 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No.26, Vol. 1(2004), pp.25 ~ 44.
    Cohen, A. A., Levy, M. R., Roeh, I. , and M. Gurevitch (Eds.). Global Newsrooms, Local Audiences: A Study of the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London: J. Libbey, 1996).
    Dijk, van, News as Discourse(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1988).
    Gans, Herbert J., Deciding What`s News :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 New York : Vintage, 1980).
    Gurevitch, Michael, Levy, Mark R. and Itzhak Roeh, “The Global Newsroom: Convergences and Diversitie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Television news, ”in Peter Dahlgren and Colin Sparks eds,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New Media Age, pp.195~216.
    Holsti, Ole R.,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Pub. Co., 1969).
    Krippendorff, Klaus,Content Analysis(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4).
    Lee, C. C.,Chan, J. M. Pan, Pan, Z. and C. Y. K. So, Global Media Spectacle: News War over Hong Ko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
    Lee, Chin-chuan and Junghye Yang, “Foreign News and National Interest: Comparing U.S. and Japanese Coverage of a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 Gazette, No 56 (1995) , pp. 1~18.
    Robertson, Rolan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 Sage, 1992).
    Tresch , Anke “Politicians in the Media: Determinants of Legislators` Presence and Prominence in Swiss Newspaper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Vol. 14 No.1 (Jan 2009),pp. 67~90.
    Whiting, Allen,“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The China Quarterly, Vol.142, pp. 295~316.
    Wimmer, Roger D., Joseph R. 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 : an Introduction(Belmont, Calif. : Thomson, 2006).
    Zhao, Suisheng,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Zheng,Yongnian ,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926001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60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101.pdf2177KbAdobe PDF29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