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9232      Online Users : 5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8


    Title: 童真小說研究
    A Study of Tong Zhen`s Fiction
    Authors: 詹馨怡
    Chan ,Sin Yi
    Contributors: 陳芳明
    詹馨怡
    Chan ,Sin Yi
    Keywords: 童真
    五0年代女性小說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9 11:19:13 (UTC+8)
    Abstract: 在觀看五○年代女作家的資料時,有一個女作家的名字不斷地與這些作家並列,在當時重要的報章雜誌,也很容易看到她的作品,但是她的作品似乎一直不受重視,雖然作品有極佳的質量,甚至到了最近還有出版社幫她出版自選集,但是卻只是引起一點點波瀾又繼續沉寂下去。而她的作品雖然多產且頗受歡迎,但是到了現代卻籍籍無名;雖然許多作家對她頗有讚譽,到了現代她的名字卻不再被提起;而提到她的生平與經歷,能尋覓到的資料少得可憐,對大部分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而言,她似乎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團,她就是本文中所要論述的作家--童真。

    童真作品並不算少,雖然文史哲出版社在2005年幫童真出版了一套七本的自選集,但也只佔了童真所有作品中不到二分之一,其餘在五、六○年代出版的作品,及散逸在雜誌、報紙中的作品,都需要再經過整理。雖然這是一件繁雜且龐大的工程,但是童真的作品在五○年代中確實有其獨特性,且其作品已經脫離反共懷鄉的範疇,並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台灣社會的脈動、女性地位與心理的變遷等等現在文學研究中極重要的主題。因此筆者希望能藉由對童真作品的研究,挖掘出五○年代女性文學嶄新的一頁。
    Reference: 一、 作家文本:

    (一)已出版之文本:

    童真:《廢墟中的花朵=Adventures is two world》,(臺北市:中與文學 1952年)
    童真:《古香爐》,(高雄:大業出版社 1958年)
    童真:《翠鳥湖》,(臺北市:自由中國出版社 1958年)
    童真:《黑煙》,(臺北市:明華出版社 1960年)
    童真:《相思溪畔》,(香港:環球出版社 1962年)
    童真:《紅與綠》,(香港:虹霓出版社 1962年)
    童真:《黛綠的季節》,(香港:友聯出版社 1962年)
    童真:《懸崖邊的女人》,(香港:鶴鳴出版社 1963年)
    童真:《爬塔者》,(臺北市:復興出版社 1963年)
    童真:《愛情道上》,(高雄:大業出版社 1963年)
    童真:《霧中的足跡》,(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3年)
    童真:《彩色的臉》,(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5年)
    童真:《車轔鱗》,(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7年)
    童真:《夏日的笑》,(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寂寞街頭》,(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寒江雪》,(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70年)
    童真:《樓外樓》,(臺北市:華欣出版社 1974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花之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寂寞街頭》,(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離家的女孩》,(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車轔轔》,(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寒江雪》,(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二)刊載於期刊中之文本:

    童真:〈大雪天〉,《文藝創作》,第13期 ,1952年5月
    童真:〈生路〉,《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
    童真:〈喜訊〉,《中國一周》,第153期 ,1953年3月
    童真:〈自由天地的一角〉,《文藝創作》,第33期,1954年1月
    童真:〈圈套〉,《文藝創作》,第55期,1955年1月
    童真:〈疤痕〉,《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一期,1956年2月
    童真:〈引力〉,《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五期,1956年6月
    童真:〈潛敵〉,《文藝創作》,第67期,1956年10月31日
    童真:〈秘密〉,《幼獅文藝》,第五卷第四期,1956年11月
    童真:〈春回〉,《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五期,1957年
    童真:〈熄滅了的星火〉,《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翠鳥湖〉,《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六期~第十七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恩人〉,《文學世界》,第十九期 ,1957年
    童真:〈古香爐〉,《文學雜誌》,二卷二期,1957年4月2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7期, 1957年11月8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8期 ,1957年11月9日
    童真:〈榕林〉,《祖國週刊》,第二十卷第十二期 ,1957年12月23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8期 ,1958年1月24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9期,1958年1月31日
    童真:〈梅老師〉,《自由中國》,第十九卷第九期,1958年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四期, 1958年2月5日
    童真:〈宮殿〉,《文學雜誌》,第三卷第四期 ,1958年2月20日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五期, 1958 年3月5日
    童真:〈老人與船〉,《中國學生周報》第315期 ,1958年8月1日
    童真:〈老樹濃蔭〉,《中國學生周報》第325期,1958年10月10日
    童真:〈後台上〉,《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期,1959年1月1日
    童真:〈父子之間〉,《中國學生周報》第388期,1959年1月9日
    童真:〈後台 下〉,《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一期,1959年1月16日
    童真:〈倒了的偶像〉,《文學世界》,第二十二期 ,1959年3月
    童真:〈溪畔〉,《文學雜誌》,第六期第三卷 ,1959年5月20日
    童真:〈莉莉與松松〉,《中國學生周報》第357期,1959年5月22日
    童真:〈手〉,《自由中國》,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59年
    童真:〈歸宿〉,《暢流半月刊》,第二十卷第二期,1959年9月1日
    童真:〈湖畔心影〉,《文壇季刊》,第五號,1959年10月10日
    童真:〈含淚的微笑〉,《中國學生周報》第382期,1959年11月13日
    童真:〈苦果〉《中國學生周報》第391期,1960年1月15日
    童真:〈午夜心聲〉,《文壇季刊》,第六號,1960年5月1日
    童真:〈大街〉,《幼獅文藝》,第十三卷第五期,1960年11月
    童真:〈晚風〉,《中國學生周報》第470期, 1961年7月21日
    童真:〈拾穗〉,《中國學生周報》第492期 ,1961年12月22日
    童真:〈小天地〉,《中國學生周報》第512期 ,1962年5月11日
    童真:〈水上絃聲〉,《文學世界》,夏季號第6卷第2期, 1962年6月
    童真:〈化石〉,《中國學生周報》第547期, 1963年1月11日
    童真:〈紳士與淑女〉,《華僑文藝》,第2卷第5期4月號,1963年4月1日
    童真:〈不如歸〉,《中國學生周報》第578期 ,1963年8月16日
    童真:〈石階〉,《中國學生周報》第605期 ,1964年2月21日
    童真:〈潮流〉,《中國學生周報》第 640期,1964年10月23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學生周報》第665期,1965年4月16日
    童真:〈晨曲〉,《中國學生周報》第690期,1965年10月8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691期 ,1965年10月15日
    童真:〈夏日的笑〉,《幼獅文藝》,第25卷第3期連載至第27卷第1期, 1966
    年9月至1967年7月
    童真:〈雲中池〉,《現代學苑》,第五卷第六期,1966年6月
    童真:〈那道白光〉,《純文學》,第一卷第一期,1967年1月1日
    童真:〈都市有一千張嘴〉,《純文學》,第四卷第六期,1968年12月9日
    童真:〈雲天之下〉,《中央月刊》,第一卷第七期,1969年5月
    童真:〈僅有的快樂時光〉,《純文學》,第八卷第三期, 1970年9月
    童真:〈你去不去呢,林青?〉,《幼獅文藝》,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 1970年11月
    童真:〈我的日子好長〉,《純文學》,第十卷第三期,1971年9月
    童真:〈線與線之間〉,《純文學》,第十一卷第一期,1972年1月
    童真:〈溫煦的陽光〉,《中央月刊》,第五卷第三期 ,1973年1月
    童真:〈風的故事〉,《幼獅文藝》,第三十七卷第二期,1973年2月
    童真:〈搬家、車禍、愛情〉,《幼獅文藝》,第四十卷第二期 ,1974年8月


    (三)刊載於報紙中之文本:

    童真譯:〈村長麥爾侯爵〉,《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0日
    童真譯:〈短劍仇〉,《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8日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一)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5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二)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6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三)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7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四)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8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媽媽和她的銀行存款〉,《聯合報/06版》,1952年6月25日
    童真:〈駝老伯〉,《聯合報/06版》,1955年3月10日
    童真:〈出獄以後〉,《聯合報/06版》,1955年6月12日
    童真:〈斷腿的人〉,《聯合報/06版》,1955年7月25日
    童真:〈慧眼童心〉,《聯合報/06版》,1955年8月18日
    童真:〈弄巧成拙〉,《聯合報/06版》,1955年10月23日
    童真:〈錶的故事〉,《聯合報/06版》,1955年11月2日
    童真:〈此恩綿綿〉,《聯合報/06版》,1955年12月9日
    童真:〈訂婚之時〉,《聯合報/06版》,1956年5月12日
    童真:〈虹與橋(一)〉,《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9日
    童真:〈虹與橋(二)〉,《聯合報/06版》, 1956年8月10日
    童真:〈虹與橋(三)〉,《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1日
    童真:〈虹與橋(四)〉,《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一)〉,《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1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二)〉,《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三)〉,《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3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四)〉,《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4日
    童真:〈助人者〉,《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3日
    童真:〈助人者續〉,《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4日
    童真:〈幸福的病〉,《聯合報/06版》,1957年12月15日
    童真:〈手杖〉,《聯合報/07版》,1958年10月26日
    童真:〈距離〉,《聯合報/07版》,1960年10月19日
    童真:〈愛情道上〉,《中華日報副刊》,1962年11月6日連載至1963年1月24日
    童真:〈綠坪〉,《新生報副刊》,1962年1月21日連載至1962年2月26日
    童真:〈黑夜的影子〉,《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65年4月4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時報》,1965年8月1日
    童真:〈山遠.山近〉,《聯合報/03版》 ,1965年2月2日
    童真:〈車轔轔〉,《新生報副刊》,1966年5月22日連載至8月8日
    童真:〈寂寞街頭〉,《新生報副刊》,1968年6月27日連載至1969年11月6日
    童真:〈寒江雪〉,《中華日報副刊》,1969年10月22日連載至1970年5月19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7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8日
    童真:〈白色的祭壇〉,《中華日報副刊》,1974年8月22日連載至12月9日

    (四)作者自述與雜記

    童真:〈一個熱誠的年輕朋友〉,《中國學生周報》第589期 ,1963年11月1日
    童真:〈童真〉,《青溪雜誌》,1971年11月01日,頁135-140
    童真:〈從我的鄉居生活談起〉,《聯合報》第十二期 ,1977年12月21日
    童真:〈我的創作之旅—一次小小的勝利〉,《文訊》第二十八期, 1987年2月,頁216-222
    童真:〈又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文訊》第246期,2006年4月,頁38-41
    童真:〈遊蕩於夢與現實之間〉,《文訊》第253期 2,007年11月,頁19-22
    童真:一位「一生都在都在追求美」的友人〉〈光彩永不滅的真珠—艾雯紀念特輯〉,《文訊》第288期,2009年10月,頁54-56

    二、 相關文本與論著:(以下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的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編:《婦女創作集全七冊》,(臺北市: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 1956年)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林海音:〈流水十年間-主編聯副雜億〉,《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史料篇》,(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
    林海音:《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封德屏編:《聯珠綴玉—十一位女作家的筆墨生涯》,(台北:文訊出版社,1988年 )
    夏祖麗:《她們的世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夏祖麗:《握筆的人:當代作者訪問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文化 1993年初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臺北:揚智文化出版,2003年2月)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遙遠的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她們的故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心鎖》,(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2000年10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聶華苓:《一朵小白花》,(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80年)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74年)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
    聶華苓:《千山外水長流》,(香港:友聯,1985年)
    樊洛平:《當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應鳳凰:《張道藩《文藝創作》與台灣五0年代文壇》,(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應鳳凰:《「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五0年代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再版)

    三、 單篇論文/期刊論文:(以下作者依筆畫順序排列)

    王鈞:〈童真女士的兩本書〉,《自由青年》第十九卷第十期 ,1958年5月16日,頁10-11
    司馬中原:〈論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2005年,頁1-10
    老松:〈車轔轔〉,《現代學苑》第4卷第7期 ,1967年07月10日 ,頁298
    老松:〈夏日的笑〉,《現代學苑》,1969年5月10日
    江寶釵:〈重省五0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第3期, 2003年5月,頁319-347
    呼嘯:〈沈默耕耘的女作家——童真〉,《文藝生活》,1950年12月25日
    林楓:〈評愛情道上〉,《婦友》第110期,1963年10月31日,頁21-23
    林麗如:〈時代的顯影—專訪童真女士〉,《文訊》第244期, 2006年2月,頁20-27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 《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1999年9月
    侯健:《琉璃牆-副聯三十年文學大系》,1981年,頁36-37
    夏祖麗:〈童真利用廚房時光讀書〉,《吾愛吾家》,1981年01月,頁34-35
    張茲棟:〈樓外樓讀後〉,《中華文藝》第八卷第四期, 1970年,頁101-102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0、六0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灣文學學報》第六期,2005年2月,頁121-158
    梅家玲:〈性別VS.家國:五0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 2001年11月,頁31-68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 ,2001年5月,頁148-160
    陳芳明:〈五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 ,2001年6月,頁164-177
    陳康芬:〈「中國文藝協會」社群與戰後台灣五0年帶反共文學機制的形成〉,《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期刊》第六期 ,2004年7月,頁153-172
    陳康芬:〈戰後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藝論述的政治觀〉,《中國文化月刊》第302期,2006年2月,頁89-113
    趙琦:〈人性的花朵—讀童真短篇小說集「古香爐」,《中國憲兵》,1958年7月,頁37
    慕容婕:〈文壇女隱士童真〉,《婦友月刊》,1961年7月

    四、 學術論文:(以下依照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明月:《林海音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硏究 : 從"失去的金鈴子""桑靑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0年)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胡芳琪:《一九五0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0年)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6年)
    黃瑞珍:《五十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2006年)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7月)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9年)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戴華萱:《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年)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391202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2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2501.pdf262KbAdobe PDF2452View/Open
    202502.pdf1754KbAdobe PDF2267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