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059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62467      線上人數 : 7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594


    題名: 中共對台「三戰」之研究(2003~2009)—以輿論戰為例
    作者: 楊情偉
    貢獻者: 邱坤玄
    楊情偉
    關鍵詞: 三戰
    輿論戰
    政工條例
    波灣戰爭
    反分裂國家法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3-09-09 11:11:43 (UTC+8)
    摘要: 中共「三戰」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1991年及2003年二次波灣戰爭中,美軍靈活運用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成功實例,促使中共在2003年12月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明確提出「三戰」為戰時政治工作之重點,開展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相關的研發與演訓工作。

    中共對台「輿論戰」之用意,在於傳達北京當局處理兩岸問題之能力和決心不容動搖,目的在於營造中共保土衛國之決心不變,凸顯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事實。而「輿論戰」既可用於戰時,亦可用於平時,沒有固定的模式、場域與戰場,不受時空限制,更不限於軍事行動相配合。

    中共「輿論戰」開展已提升到國家戰略體系中,在實際操作上,透過政治、經濟、軍事、資訊等作為,對我國展開舖天蓋地的攻擊。中共這種戰略思維,確實指導著國家戰略層級與軍事戰略層級的建立、用力與造勢。因此,我國應該仿傚其做法,動員全國整體力量,進行反制、造勢與佈局,才得以竟全功。
    參考文獻: 專書
    王崑義等,中共對台輿論戰。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
    王崑義,輿論戰—兩岸新戰場。台北:華揚文教,2006年。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 1 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7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7年。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年。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中國的國防。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
    中共國防資訊科技中心,2020年的武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方漢奇、陳業劭主編,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史(1949~1988)。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年。
    方公彬,政治作戰初探。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朱金平,輿論戰。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5年。
    何川,中共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呂登明,信息化戰爭與信息化軍隊(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宋貴寶、王鳳銀、王德興主編,透析信息化條件下輿論戰。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年。
    李天鐸,重繪媒介地平線。台北:亞太圖書公司,2000年。
    李安石,你能懂的孫子兵法。台北:商業周刊出版,2006年。
    李際均,軍事理論與戰爭實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吳建德、沈明室主編,美伊戰爭與台海安全。台北:時英出版公司,2003年。
    林中斌,以智取勝。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林伯野,軍事辯証法教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
    林正義,如何落實全民國防。臺北:國防部88年度委託研究報告,1999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2003。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市:五南圖書,2006年。
    岳忠強,軍隊政治工作基礎理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
    岳中強,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
    軍事社會科學叢書編輯部,反三戰系列之三中共對臺法律戰。台北:政戰學校,2006年。
    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 立法大震撼。台北:海峽學術,2005年。
    段家鋒,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姜思毅(編),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唐復全、劉俊杰,信息化條件下戰時政治工作。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
    郝唯學等,心理戰講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倪正茂,法律戰導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文化,2004年。
    許如亨,解構另類戰爭—心理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張召忠,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張萬明,涉台法律問題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張應二、王惠英主編,第四種戰爭-中外心理戰透視。吉林:長春出版社,2001年。
    張瑞忠等,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300問。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 年。
    張亞中、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
    盛沛林、王林、劉亞主編,輿論戰100例-經典案例評析。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2003年。
    溫金權、杜汝波、周敏合著,心理戰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
    程寶山主編,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基本問題。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梁守德、李義虎主編,全球化與和諧世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
    運新宇編,軍隊思想政治建設二十四講。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甫生、劉戟鋒主編,高技術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新論。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蕭杰、蔣建農,當代中國統戰思想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春長、盛和泰主編,信息化條件下政治作戰。北京:長征出版社,2005年。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楊春長、盛和泰,信息條件下政治作戰。北京:長征出版社,2005年。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美鐘出版社,2004年。
    國防部,國軍政治作戰要綱(草案)。台北:國防部,2005年。
    國防部編,中共統戰陰謀及對策研究。台北市:國防部,1988年。
    國防部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9年。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三十九號(上),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4年。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宣傳局等編,台灣百問。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
    鄭必堅,論中國和平崛起發展新道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
    曹陽等著,不見硝烟的戰爭-信息化條件下的「三戰」問題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叢文勝等編,法律戰經典案例評析。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歐陽壽,攻勢心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90年3月再版。

    譯著
    Frangois Gere(法蘭固 吉爾)著,台北市:國防部譯印,心理作戰,1998年。
    朗基羅原著、果筑譯,攻心為上。波灣戰爭譯文彙輯,台北:國防部,1992年。
    Dennis Maquail (丹尼斯 摩格)著,陳芸芸等譯,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克勞塞維茲,鈕先鍾譯,戰爭論全集。台北:三軍大學印頒,1989年。

    期刊、雜誌
    王官德,「共軍對台進行『法律戰』的意圖、現況與發展趨向」,國防雜誌(龍潭),第20卷,第2期,頁35-40。
    王敏正,「論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的重要載體作用」,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頁88-93。
    王握文,「輿論戰:資訊化戰爭的『第二戰場』」,國防科技,2004年10月,頁64-67。
    王崑義、蔡裕明,「和平崛起:轉型中的中國戰略與對台戰略思考」,全球政治評論,2005年,第9期,頁81-85。
    方軍民,「準確把握三戰要義充分發揮作戰功能」,政工導刊(北京),第8期(2004年8月),頁15-1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法政處,「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國際宣傳伎倆」,大陸工作簡報,2005年4月13日,頁12-14。
    吳為、王家毅,「反對和遏制『台獨』的一把利劍-兼談中國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意義」,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5月,頁4-6。
    李慶四,「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與國際戰略」,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4月28日,頁7-8。
    李家泉,「制定『國家統一法維護主權完整』」,海峽縱橫(中國大陸),2004年第3期,頁13-14。
    李育臻,「中共『三戰』之『輿論戰』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桃園),第42卷第490期(2006年12月),頁21-23。
    沈明室,「論共軍三戰之運用策略與反制作為」,96年反三戰論壇。桃園:國防大學,2007年,頁18-23。
    武軍倉、紀程飛,「信息化條件下心理戰研究綜述」,西安政治學院學報(西安),第19卷第3期(2006年6月),頁38-41。
    武軍倉、徐周文,「三戰辯證關係探析」,政工導刊(北京),第223期(2005年4月),頁14-16。
    林士毓,「以國際法戰爭的觀點剖析中共法律戰之行為」,國防雜誌,第21卷第4期(2006年8月),頁59-64。
    邵宗海,「建立『依法涉台』原則:『反分裂國家法』的分析與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1-51。
    范世平,「中共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對策」,中共研究,第43卷第5期﹙2005年5月﹚,頁120-125。
    夏怡萍,「中共當前對台工作之研析」,軍事社會科學專刊(桃園),第1期(2005年12月),頁89-90。
    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季刊,第48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32。
    孫升亮,「中共十七大兩岸關係論述解析」,中國評論,總120期(2007年12月),頁74-85。
    黃明,「戰爭法發展的歷史規律及動力機制」,南京政治學院學報(南京),2004年第6期,頁71-72。
    陸小華,「輿論戰略與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理論前沿(北京),2004年8月,頁11-13。
    郭震遠,「新世紀我國面臨的重要國際戰略機遇」,中國外交,2003年第12期,頁3-10。
    陳明崙,「解構三戰的理論與實踐」,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86期﹙2006年4月﹚,頁72-77。
    陳偉華、劉廣華,「國軍發展不對稱戰力之研究報告」,引自95年國防部委託研究成果發表會,國防大學,2007年6月21日,頁25-28。
    許如亨,「美伊戰爭心理戰之評析」,美伊戰爭無形戰力解析。台北:政戰學校軍社中心,2003年9月,頁10-12。
    童天,「心理戰在現代戰爭的運用」,飛航導彈(北京),2005年第10期(2005年10月),頁17-19。
    趙志剛、趙巍,「輿論戰中電子傳媒運用的基本特點」,軍事記者,2005年第05期,頁40-41。
    趙建民,「中西方『中共研究』的偏態」,中共大陸研究,第29卷,第8期(1987年),頁64-68。
    樊永強,「資訊化戰爭型態與中國特色戰時輿論戰略的構建」,軍事記者,2004年第12期,頁25-26。
    劉輝、王培志,「輿論戰在戰爭中的四種形式」,軍事記者,2006年第05期,頁52-53。
    鍾勇富,「中共對法律戰之研究與實踐-以反分裂國家法與武裝衝突法為 例」,復興崗學報(台北),第89期(2007年6月),頁61-66。
    歐錫富,「從文攻武嚇到統戰分化」,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年),頁108-131。
    賴祥蔚,「湖南廣電集團的政治經濟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4期(2003年),頁103-124。
    賴祥蔚,「國共政權控制報紙的政治經濟分析」,新聞學研究,第37期(2002年),頁133-165。
    錢其琛,「911事件後的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中共外交(北京),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24-27。
    遲振海、汪玉軍,「心理戰、心理武器、心理訓練」,解放軍健康(北京),2003 年5月,頁14-15。

    研討會論文
    王崑義、李黎明,「攻心為上-解構中國對台輿論戰」,引自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編,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2007年),頁173-208。
    王崑義,「中國三戰戰略與台灣安全—以『台灣入聯』為例」,中共「十七大」後全球暨台海兩岸戰略之趨勢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樹德科技大學通事教育學院,2007年),頁310。
    王崑義,「中國的『輿論戰』:理論發展與操控模式」,中共對台政策新走向及其內涵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2007年),頁44。
    朱顯龍,「中國『三戰』的內涵與戰略建構」,引自中興大學編,中共對台策略新走向及其內涵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2007年),頁3。
    陸軍總部編,民國一百年敵情威脅評估研討會論文集(桃園:陸軍總部, 1999年),頁8;軍事科學院軍事辯証法研究室編,軍事辯証法論文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4年),頁2-5、7。
    蔡國堂,中共法律戰戰略思維運用於台海武裝衝突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6月),頁15。
    喬福駿,國軍危機傳播策略研究-面對中共輿論戰之作為(政治作戰學校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82-83。
    陶聖屏,「中共對台輿論戰之理論建構」,反三戰論壇論文集-輿論戰(桃園:國防大學,2007年),頁4-6。
    楊森,「戰爭法及法律戰辯証關係之研究」,引自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編,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2006年),頁245-274。
    顏建發,「反恐期間台灣生存空間的挑戰與回應: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變遷」,遠景基金會編,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頁214。

    報章及網路資源
    孔英,「透視資訊化戰爭中的新聞輿論戰」,解放軍報,2004年6月1日,版6。
    朱雲漢,「台灣的有限選項」,中國時報,2005年3月28日,版A11。
    李緒成,「伊拉克戰爭為我們帶來的思考」,法制日報,2003年4月8日,版2。
    邵宗海,「和平協議 不只是新瓶舊酒」,中國時報,2007年10月22日,版A15。
    林中斌,「胡錦濤虛讓實贏」,中國時報,2007年10月23日,版A15。
    常戰海、楊繼成,「輿論戰的本質和功能是什麽」,解放軍報,2004年8月5日,版6。
    陳家光、吳振學,「信息條件下目標打擊新趨向」,解放軍報,2004年8月9日,版3。
    莫大華,「反制中共『三和兩多』國際輿論戰操作伎倆」,青年日報,2007 年7月20日,版4。
    楊永明,「反分裂法:啟動兩岸關係與台海結構的安全變化」,中國時報,2005年3月15日,版A15。
    曾明炎,「中國對台軍事統戰的三大繆論」,台灣時報,2007年12月31 日,版7。
    賀靜萍,「胡錦濤政治立場更硬 經濟手段更軟」,工商時報,2008年3月5日,版2。
    蕭旭岑,「美國務院副卿佐立克暗示 台灣應為了和平接受雄貓」,中國時報,2006年3月28日,版A11。
    「21世紀的心理戰」,中國國防報,1999 年1月25日,版3。
    「大陸海貿會成立,白手套談通商」,聯合報。2003年1月7日,版13。
    「大力推進新世紀新階段軍事訓練創新發展」,解放軍報,2006年6月28日,版1。
    「北京軍演所透露的新戰略思維」,中國時報,2004年7月29日,版A2。
    「北京不會在聯大提台灣申請入聯反制案」,聯合報,2007年8月27日,
    版A14。
    「共軍對台三戰已啟動」,中國時報,2004年8月31日,版A4。
    「台生優惠方案意圖拉攏學子暗藏陷阱」,青年日報,2006年10月5日, 版2。
    「江澤民見賴斯,重話批美『售台武器』」,聯合報,2004年7月9日,A13版。
    「政府正視中共強化對台青年工作」,青年日報,2006年8月29日,版2。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布」,解放軍報,2003年12月15日,版2。
    「專家看胡錦濤講話:對台政策的新思維新發展」,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3月6日。
    「胡錦濤同志任軍委主席完全合格順理成章」,解放軍報,2004年9月21日,版1。
    「發揮政治工作作戰功能」,解放軍報,2004年2月2日,版3。
    「瞄著資訊化」,解放軍報,2005年10月10日,版1。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
    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
    千龍網,http://medianet. qianlong.com。
    中新網,http://big5.chinanews.com.cn。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評網,http://chinareviewnews.com。
    北方網,http://news.xinhuanet.com。
    台灣的中國戰略與兩岸關係新架構,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易網,http://news.163.com。
    亞洲時報在線,http://www.asiatimes-chines e.com。
    美國國防部網站http://www.defenselink.mil。
    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
    新星島環球網,http://www.Singtaonet.com/china。
    軍事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
    軍事記者,http://www.pladaily.com.cn。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華夏經緯網,http://www.huaxia.com/tw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7981003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81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301.pdf1269KbAdobe PDF2192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