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383
|
Title: | 台灣外籍學生華語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f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
Authors: | 呂啟萱 |
Contributors: | 胡夢鯨 呂啟萱 |
Keywords: | 外籍學生 華語學習 學習困擾 因應策略 foreign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coping strategies |
Date: | 2010 |
Issue Date: | 2013-09-05 14:41:13 (UTC+8) |
Abstract: | 國內關於華語文教學之研究多著重於漢語語音、詞彙、語法本身,以及不同國籍間之教材設計、對比分析等外在因素,關於外籍學習者本身學習情況之探討較為有限。外籍學生在全外語學習環境下產生的學習困擾,對於學習之影響力不容小覷。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半結構式訪談,深入瞭解台灣外籍學生於內在原因、外在原因,以及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等原因之影響下,所產生的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並比較不同國籍、學習動機與目的、語言學習背景等研究對象之間的學習困擾及因應策略差異情形,提出結論及相關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中的訪談法進行研究,訪談五位曾在台灣學習華語超過一年以上之外籍學生,根據「台灣外籍學生學習困擾及因應策略訪談大綱」實施訪談,並將訪談資料整理歸納後,提出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及研究發現。根據本研究目的與問題,提出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引起受訪之外籍學生產生華語學習困擾原因中,最多為外在原因,其次為內在原因及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因
二、令多數受訪之外籍學生產生華語學習困擾之因有:實用性不足、華語語序與外籍學生母語差異之問題,以及華語中聲調太困難等困擾
三、受訪之外籍學生較特殊的華語學習困擾有:對於課堂練習方式不滿的困擾、聽不懂台語的困擾,以及在台灣繼續求學或工作後發現華語能力不足的困擾
四、受訪之台灣外籍學生面對華語學習困擾之因應策略,多為行為層面因應,其中以「主動尋求解決」居多,態度上以「正面積極」居多
五、受訪之外籍學生面對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所引起的學習困擾之因應策略以「不回應」居多
六、不同國家、華語學習動機與目的、華語學習背景之受訪外籍學生具華語學習之差異
基於以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之建議如下:
一、對華語教學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宜提高聘任華語教師教學知能方面的門檻,並轉換對發音之要求 (二)建立華語教師進修方案及開設多元文化研習 (三)可以志願性或實習的方式,招募有志從事華語教學者,協助語言中心實施課後輔導,或依個人專長開設華語相關才藝課程 (四)宜事先根據外籍學生華語學習背景及學習目的,安排適當課程內容 (五)實施教學意見調查制度,提供長期累積困擾者反應之管道
二、對華語教學者之建議 (一)增進華語教學內容之實用性 (二)觀摩或吸收資深華語教師之經驗,了解不同程度及背景之外籍學生華語學習差異情形以因材施教 (三)宜善用社會資源及多媒體資源,幫助外籍學生增進中華文化知識
三、對華語教學政策之建議 (一)建立更完善的華語教學政策,結合不同取向的華語師資 (二)建立多元化之華語教師評鑑制度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方向上的建議:可增加影響華語學習之原因或縮小影響原因至某一層面研究 (二)在研究方法上的建議:可繼續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從不同角度或層面,對此相關議題作更深入之探討 (三)在研究對象上的建議:研究對象範圍可擴大至中、南或東部地區,或是在私人華語補習班中學習的外籍學生;選取條件之設定上,可加入不同社會因素之受訪者條件 Much research about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in Taiwan has been on Chinese phonetics, vocabulary, grammar, and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s well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Few studies, however,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actual learning conditions facing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That is,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difficulties from all foreign language environments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foreign students of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influenced by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and to compare the individual student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goals, language learning background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via semi-structure interviews.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accomplish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is research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interviewing five foreign students who had learned Chinese in Taiwan more than one year. The interview outlin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Among the reasons for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interviewed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the external reason mentioned by the participants outnumber the internal reason and the reason of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2.The main reason of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for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include lack of practicality, problem of word order between their first language and Chinese and the difficult Chinese tone;
3.The salient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foreign students include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practice activities in class,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dialect Taiwanese and insufficient Chinese proficiency for continuing their study or work in Taiwan;
4.The c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the foreign students who faced Chines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re mostly behavior-related, and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trategy is “seeking solution actively”.
5.The attitude of the interviewed foreign students is generally positive. As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CSL, most foreign students made no response;
6.Since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Taiwan com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various language learning backgrounds and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goals, the Chinese teaching style in Taiwan may generate different aspect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in this study,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1.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teaching include: (1) Enhancing the condition of teach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when employing Chinese teacher, reducing the emphasis on pronunciation; (2) Establishing the advancement scheme for CSL teachers and opening workshops of multiculturalism (3) Recruiting volunteers or interns who wish to be Chinese teachers who can assist the language center after school or who can conduct Chinese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tise; (4) Considering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learning goal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to arrange appropriate proficiency-level courses; (5) Implementing teacher evaluation survey and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 express their concern about teaching.
2.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include: (1) Enhancing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CSL content; (2) Observing or absorbing senior CSL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s, hee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foreign students with varied language proficiencies to teach according to their proficiencies; (3) Capitalizing on social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help foreign students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3.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olicy include: (1) Implementing a more rigid Chinese teaching policy and gathering Chines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teaching; (2)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Chines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4. Future research is suggested to: (1)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may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learners or investigate a given factor that may influence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to a certain degree; (2) Us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yield more in-depth discussions in related issu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3) Include more participants in other areas in Taiwan or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in private Chinese language centers and the settings of different selected conditions to explore other social factors. |
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王文琪(1995)。國中生學習困難、學習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原作者:Robert E. Slavin)。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作出版年:2000) 王清海(2008)。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焦慮的思考。內江科技,4,173-174。「中囯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課題組(2006)。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珮綺(2007)。國小資優生完美主義傾向、生活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必松(1990)。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新華書店經銷。 呂必松(1992)。華語教學講習。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2005)。對外漢語講習。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岳霖(2005)。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學生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宋如瑜(2009)。華語文教學實務。台北縣新店市:正中。 何水、程小敏(2008)。淺析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因素。科技信習(學術研究),1,160-161。 沙宗元(2009)。課外語言環境對留學生漢語習得的作用和影響。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7(4),106-110。 李坤崇(1995)。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方式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李坤崇、歐慧敏(1996)。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之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3,241-262。 李雄溪、田小琳、許子濱(2009)。海峽兩岸現代漢語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李曉萱(2000)。華語文教師專業知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鴻儀(1998)。影響成人外語學習的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運用。華文世界,88,50-61。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吉祥(2005)。國中生外語焦慮,學業成敗歸因,學業自我槪念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硏究:以英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美靖(2004)。高職商業類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俊德(2006)。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大學,彰化市。 邱美切(2006)。嘉義縣東南亞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孟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槪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硏究 : 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國成(2002)。國小學生之外語學習焦慮探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意玲(1993)。國中學生的困擾問題、因應策略與求助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幸曼玲(1995)。外國人在台灣學習中文及使用中文之情境分析。華文世界,85,33-41。 金慧蘭(2007)。現代漢語新詞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施仁娟(2005)。留學生漢語學習焦慮的狀況、成因和應付方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洪玉水(2003)。台中縣市高職進修學校成人學生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柯華葳(1996)。培育專業中文教師。華文世界,79,61-63。 高彥德、李國強、郭旭(1993)。外國人學習與使用漢語情況調查研究報告。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徐心浦(2004)。社區大學成人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徐秋榮(2007)。中學實習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對因應策略之關聯性硏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徐麗華(2003)。對外漢語教學難點分析與對策。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7(28),94-97。 倪傳斌(2007)。倪傳斌語言學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剛淑萍(2008)。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縣六班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許力生(2006)。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郁(2000)。東西方學習者學習動機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載於趙金銘(主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與漢語認知研究(367-38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郁茜(2009)。不同國高中班級組織型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方式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琦(2007)。國際交換學生在台灣學習華語文之探討─以扶輪社青少年交換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莊千葳(2007)。高職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評價與因應策略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郭俊豪(2008)。大學生防禦性悲觀、拖延、自我設限及因應策略對幸福感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蘊忻(2008)。父母教養、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與自尊對靑少年壓力因應方式之影響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黃明玉(2004)。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硏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昌誠(1990)。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思芸(2005)。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院。 黃富順(1992)。成人心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儀瑄(2007)。外籍華語學習者學習焦慮之狀況、原因與因應方式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 :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金蘭(2008)。實用華語文教學導論。台北市:文光。 張海萍(2010)。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文教資料,8,44-45。 張華葆(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靈芝(2006)。對外漢語教學心理學引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淑蓉(2005)。在職進修硏究生學習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硏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硏究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楊淑雯(2007)。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詹棟樑(2005)。成人教育學。三重市:冠學文化。 廖佳紅(2004)。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大學,彰化市。 趙金銘(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200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與漢語認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德麟(1995)。美籍華裔學生學習中文個案研究。華文世界,76,22-31。 廖梅芳(2007)。台中市國小新住民子女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鄭昭明(1986)。從認知心理學看華文的學習。華文世界,40,4-15。 鄭昭明(2009)。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台北縣新店市:正中書局。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靑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喬育(2008)。成人教師教學專業知能與教學效能關係模式建構之研究:以華語文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錢玉蓮(2004)。學習者的策略研究。載於趙金銘(主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與漢語認知研究(237-35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歐慧敏(2002)。國中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5,295-340。 鄒秀惠(2008)。建構外籍配偶中文第二語言教學模式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鍾武龍(2007)。中等學校農業類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台北縣。 蘇文霖(2003)。探討社會心理因素對華語學習者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莉雯(2004)。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困擾與因應解決方法之研究─以國立台南高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二、英文部分 Bancroft, W. J. (1995). Accelerated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A personal view.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79926)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Gardner, R. 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GB: Edward Arnold. Krashen, Stephen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Pergamon.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William, T. L. (1984).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訊息 教育部統計處。重要教育統計資訊【留華學生人數】。 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 _sn=8956 教育部電子報。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 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3383 李玉(2010年10月15日)。外語課堂言語交際中教師話語策略的探討【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取自http://www.studa.net/jiaoxue/101015/13123719.html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7161010 99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1010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1001.pdf | 1983Kb | Adobe PDF2 | 416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