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010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675951      線上人數 : 6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010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03


    題名: 英國與中東路事件:以英國駐華外交人員報告為中心的探討
    The role of Great Britain at the crisis of Chinese Eastern Railway, 1929: based on the report of Britain diplomatic agent in China
    作者: 蘇大偉
    Su, Da Wei
    貢獻者: 唐啟華
    Tang, Chi Hua
    蘇大偉
    Su, Da Wei
    關鍵詞: 中東路事件
    中蘇外交
    the Crisis of CER
    Sino-Soviet relations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3-09-04 15:30:35 (UTC+8)
    摘要: 中東路事件可說是中國民族主義嘗試挑戰蘇聯在東北的利權,不論成敗,列強在中國的勢力版圖必然有所變動。追求列強在華勢力均等的英國,按理不會任由事態發展而不插手。而其自身面對中國民族主義挑戰的經驗,英國縱使不向當時非盟友的蘇聯傳授心得,也必定會與其他列強相聯絡。過往研究沒有看到英國的任何明顯行動,也沒有見到為何英國沒有任何行動的解釋,更沒有見到使用英國檔案為主的視角。本篇論文以這疑問出發,嘗試使用英國外交部檔案,來考察英國在中東路事件當中,究竟採取什麼態度,是否有什麼政策,進行什麼活動。並藉由英國對中東路事件的考察視角,關照南京外交在中東路事件的行動,從中得到一些與過去中東路事件研究不同的成果。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檔案報刊與史料彙編
    A. 中文檔案:
    1. 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微捲;0624.20/5050.01-01《中東路事件搜查駐哈俄領館》、0624.20/5050.02-01《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2《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3《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4《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5《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6《中東路事件》、0624.20/5050.02-09《中東路事件》
    2.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特交文卷》、《困勉記》、《革命文獻》、《蔣總統籌筆》
    B. 檔案彙編:
    1. 張友坤、錢進、李學群,《張學良年譜》修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 彭明,《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
    3. 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珍藏張學良檔案》,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C. 中文報紙:
    1. 《申報》,上海圖書館1982年影印版。
    D. 外文檔案:
    1. Kenneth Bourne and Donald Cameron Watt,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Part II Series E Volume 37-38.
    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9 Volume II (1929)

    (二)中文專書
    1. 水野明著,《東北軍閥政権の研究:張作霖‧張學良の対外抵抗と対內統一の軌跡》,鄭樑生譯,《東北軍閥政權硏究:張作霖.張學良之抗外與協助統一國內的軌跡》,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2.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從優林到越飛》,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
    3. 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論集》,台北:聯經,1979。
    4. 左雙文,《困境中的突圍:重大突發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5. 田保國,《民國時期中蘇關係(1917-1949)》,濟南:濟南出版社,1999。
    6. 臼井勝美著,陳鵬仁譯,《張學良與日本》,台北:聯經出版,1994。
    7. 李仕德,《英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1929-1937)》,台北:國史館,1999。
    8. 李君山,《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1931-1936)》,台北:文津,2010。
    9.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10. 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11. 雷殷,《中東路問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
    12. 薛銜天,《民國時期中蘇關係史(1917—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13. 端納,《我在孫中山、張學良、蔣介石身邊的日子》,台北:周知文化,1994。
    (三)日文專書
    1. 近代日中関係史年表編集委員会,《近代日中関係史年表(1799-1949)》,東京:岩波書店,2006。
    2. 鹿錫俊,《中国国民政府の対日政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
    (四)英文專書
    1. Edmund S. K. Fung, The diplomacy of imperial retreat: Britain`s South China Policy,1924-1931,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五)期刊論文
    1. 土田哲夫,〈1929年の中ソ紛争と「地方外交」〉,48《東京学芸大学紀要:第3部門社会科学》(東京:東京学芸大学,1997),173-207。
    2. 申曉雲,〈南京國民政府「撤廢不平等條約」交涉述評——兼評王正廷「革命外交」〉,2000.02《民國檔案》(南京,2000),271-285。
    3. 李君山,〈「九.一八」前後「不抵抗」政策的再思考〉,51《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12),165-196。
    4. 林孝庭,〈從美國國務院檔案看中東路事件時國府在美之交涉〉,25《國史館館刊》(台北:國史館,1998.12),187-202。
    5. 段永富,〈試論「蘇滿關於中東鐵路轉讓協定」的簽訂〉,《世紀橋》2010年第1期,長春: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2010,頁53-54。
    6. 唐啟華,〈1924-1927中俄會議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2007.4),頁29-54。
    7. 唐啟華,〈1924年《中俄協定》與中俄舊約廢止問題—以《密件議定書》為中心的探討〉,《近代史研究》(北京,2006.3),頁1-22。
    8. 唐啟華,〈中俄協定與北京外交團的沒落〉,14《興大歷史學報》,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2003.6,73-104。
    9. 楊奎松〈蔣介石、張學良與中東路事件之交涉〉,《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頁137-187。
    10. 劉維開,〈蔣中正的東北經驗與九一八事變的應變作為--兼論所謂「銑電」與「蔣張會面說」〉,《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02),頁195-220。
    (六)論文集論文
    1. 土田哲夫,〈中東路事件與日本的反應〉,《張學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同澤出版社,2000),248-263。
    2. 李恩涵,〈王正廷的「革命外交」與九一八事變〉,《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台北:出版者不詳,1991),246-269。
    3. 孫子和,〈中東路事件經緯〉,《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11-3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5153015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301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1501.pdf4282KbAdobe PDF28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