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94935
Online Users : 940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90
|
Title: | 解放與規訓:中共與性別話語建構(1921-1949) Liberation and disciplin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gender discourse. (1921-1949) |
Authors: | 沈伶鎂 Shen, Lin Mei |
Contributors: | 關向光 Guan, Xiang Guang 沈伶鎂 Shen, Lin Mei |
Keywords: | 中國共產黨 性別 解放 規訓 |
Date: | 2009 |
Issue Date: | 2013-09-03 16:29:26 (UTC+8) |
Abstract: | 從清末以來,在論及所謂「婦女解放」時,其立論基礎,大抵上不脫離男/女、西方/中國、進步/落後這種二元對立的論述模式。在這許許多多的「解放」運動中,「婦女」始終是中國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因而中國女性的思想、行為、身體等,都不再是屬於自己的(或者從來也不曾屬於自己),而是必須被公領域規訓的一環。在拯救中國、解放民族與社會的論述下,「婦女問題」似乎不再只是單純的性別問題,而攸關國家存歿。 中國共產黨創黨之初,就以高喊「婦女解放」著稱。基於對「婦女壓迫」的唯物主義分析、藉由對馬克思主義及恩格斯理論的闡述,加以清末民初以降瀰漫中國社會一股「救亡圖存」、「強國強種」的氛圍影響,中共認為要讓中國確實從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荼毒」中解放出來,「婦女解放」乃是革命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因此,中共從創黨之初以迄建政後,便不斷藉由國家與社會的力量,進行著性別建構的工作。 性/別與國家間,存在著複雜的關聯,既建構、又解構、既排除、又包容。每個人在這當中,都參與了某種形式的建構,卻也拆解些什麼。清末至1949年,中國女性扮演著相當特殊的角色,她們既是拯救國家與民族的角色,卻也是被認為需要「解放」的一群;她們被國家形塑著該有的樣貌,卻也再生產了國家的模樣。 清朝末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段期間,中國的人們處在各種異質觀念交雜、相互影響、相互排擠的時空中。生存其中的女性為了所謂民族前途、所謂國家存歿、所謂社會未來、所謂「婦女解放」,她們奮鬥著、掙扎著。這些中國「婦女」如同一種抽象的、「看不見」的名詞,在中國革命歷程中,一再被提起、一再被召喚、一再被遺棄,她們似乎真的「存在」於那個時期的歷史中,卻又顯得樣貌模糊。 關鍵字:中國共產黨、性別、解放、規訓。 |
Reference: | 一、中文檔案 (一)史料選輯: 1. 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件選編》(下),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 2.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一冊~第十五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3.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六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4.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三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893-1949)》,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893-1949)》,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1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詩詞選》,香港:三聯書店,1996。 1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1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冊下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16.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冊上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17.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18.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穎超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北平地下黨鬥爭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2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武漢文史資料》,漢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1994。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29-193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2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 25. 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編,《中國婦女運動文獻資料匯編(1918-1949)》,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26.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45-1949)》,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27.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7-193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 28.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37-1945)》,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29.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30.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1-1927)》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6。 31.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37-1945》,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32.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45.10-1949.9》,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33.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華女英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4.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運動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1。 35.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蔡暢、鄧穎超、康克清婦女解放問題文選(1938年-198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6.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蔡暢鄧穎超康克清婦女解放問題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7. 毛澤東,《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0. 王亞權、李萼編纂,《蔣夫人言論集》下,臺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 41.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編,《北京婦女報刊考(1905-1949)》,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 42. 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解放區婦女參戰運動》,北京:新華書店,1949。 43.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 44.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下冊,臺北:傳記文學社,1975。 45.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冊,臺北:傳記文學社,1975。 46.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7.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48. 尚明軒編,《雙清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9. 尚明軒編,《雙清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0. 林養志編,《中國國民黨宣言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 51. 林養志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6。 52. 林養志編,《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 53.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8。 54.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9。 55.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四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56. 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編,《共匪重建省級「婦女會」領導機構調查專輯》,臺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1974。 57. 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建國文獻 民初時期文獻》,第一輯史料五,臺北:國史館,2000。 58. 張炯主編,《丁玲全集》,第七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59. 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組編,《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60. 廣東省海豐縣婦女聯合會編,《海豐婦運史料,1921-1935》,海豐:廣東省海豐縣婦女聯合會,1987。 61. 廣東省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編,《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匯編》,廣東:廣東省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1988。 (二)報章雜誌: 1. 《上海婦女》,上海:上海婦女社,1938-1940。 2. 《大公報》,天津,1902-1949。 3. 《女子世界》,上海:中華圖書館,1914-1915。 4. 《女子世界》,北京:中華全國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04-1907。 5. 《中央日報》,南京,1931、1934-1936。 6. 《中央日報》,重慶,1939-1944。 7. 《中國婦女》,上海:中國婦女雜誌社,1939-1941。 8. 《民國日報》,上海,1924。 9. 《申報》,上海,1919-1920、1928、1934。 10. 《申報》,臺北:學生書局重印,1872-1949。 11. 《婦女月刊》,重慶:婦女月刊社,1941-1945。 12. 《婦女月報》,上海:上海婦女教育館,1935-1937。 13. 《婦女世界》,廣州:婦女世界社,1940-1945。 14. 《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社,1929-1944。 15. 《婦女時報》,上海:婦女時報社,1911-1917 16. 《婦女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1931。 17. 《婦女雜誌》,北京:婦女雜誌社,1940-1945。 18. 《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1916-1926。 19. 《新婦女》,北京:新婦女雜誌社,1922、1935、1946。 20. 《益世報》,天津,1934。 21. 《時報》,上海,1934。 22. 《商務報》,重慶,1944。 二、中文專書 1. 丁衛平,《中國婦女抗戰史研究:1937-1945》,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 上海社會科學院家庭研究中心編,《中國家庭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編,《我們的鄧大姐》,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5. 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第二十四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61。 7. 中國婦女出版社編,《婦女運動的先驅蔡暢》,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4。 8. 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編,《慰勞專刊》,重慶: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1941。 9.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婦女運動史》,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10.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中華女英烈》,第二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中華女英烈》第二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頁1-5。 12. 文砥,《婦女問題的研究》,上海:太平洋書店,1928。 13.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2001。 14.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臺北:正中總經銷,1960。 15. 王健英,《中共中央機關歷史演變考實(1921-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 16. 王健英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彙編─領導機構沿革和成員名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83。 17. 王國敏編,《20世紀的中國婦女》,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18. 王開林,《民國女性之生命如歌》,長沙:嶽麓書社,2004。 19.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20. 史良,《史良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21. 弗萊明‧克裏斯香申(Flemming Christiansen)、絲琳‧雷伊(Shirin M. Rai),黃烈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臺北:韋伯,1999。 22. 石之瑜,《宋美齡與中國》,臺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23. 托裏‧莫怡(Toril Moi),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臺北:巨流,2005。 24. 艾米莉‧韓尼格(Emily Honig)、蓋爾‧賀蕭(Gail Hershatter),陳山等譯,《美國女學者眼裡的中國女性》(Chinese Women in 1980’s),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 25. 艾波特(Pamela Abbott)、華理斯(Claire Wallace),余智敏、陳光達等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臺北:巨流,1996。 26.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27.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28. 呂芳上,《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29. 呂芳上等主編,《無聲之聲I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30. 呂雲章,《呂雲章回憶錄》,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 31. 呂雲章,《婦女問題論文集》,上海:女子書店,1933。 32.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臺北:臺灣商務,1981。 33.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二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34. 李小江,《女人/一個悠遠美麗的傳說》,臺北:婦女新知基金會,1992。 35. 李小江,《解讀女人》,高雄:宏文館,2002。 36.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文化尋蹤》,北京:三聯書店,2003。 37.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民族敘事》,北京:三聯書店,2003。 38.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獨立的歷程》,北京:三聯書店,2003。 39.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親歷戰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40. 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41. 李汝珍,《鏡花緣》,臺北:世界書局,1962。 42.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43. 李銀河,《生育與中國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44. 李默編著,《百年家庭變遷(1900-2000)》,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 45. 杜芳琴,《女性觀念的演變》,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6. 杜芳琴、王政編,《中國歷史中的性別與婦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7. 杜芳琴主編,《大山的女兒:經驗、心聲與需求─華北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 48. 杜芳琴主編,《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49. 沈從文,《記丁玲》,長沙:新華書店,1995。 50. 沈殿忠、趙子祥,《中國政壇女性分析》,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 51. 和鐘華主編,《大山的女兒:經驗、心聲與需求─西南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 52. 尚明軒,《何香凝傳》,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3. 周敘琪,《1910-1920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面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6。 54. 周嘉辰,《女人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2003。 55.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課題組編,《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資料選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56. 金紫光編,《外國人筆下的中國紅軍》,西安:人民出版社,1996。 57. 金鳳,《鄧穎超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8. 青長蓉、馬士慧等編著,《中國婦女運動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 59. 胡珠編,《宋恕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60.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 61. 師永剛、劉瓊雄編著,《紅軍1934-1936》,臺北:聯經,2007。 62. 袁良駿,《丁玲研究五十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63. 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64. 高彥頤,《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左岸文化,2007。 65. 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編,《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三週年紀念特刊》,重慶: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1941。 66. 康克清,《康克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67. 張文瀾編,《女兵冰瑩》,重慶:獨立出版社,1940。 68.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四)十九卷─二四卷》,臺北:木鐸,1984。 69. 張蓮波,《中國近代婦女解放思想歷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70.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71.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72. 梅生(編),《中國婦女問題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73. 盛英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上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74.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75. 郭成棠,《陳獨秀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臺北:聯經,1991。 76. 陳三井、朱浤源、吳美慧訪問,《女靑年大隊訪問紀錄》,臺北:中硏院近史所,1999。 77.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2001。 78.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2001。 79.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 80. 陳重伊,《中國婚姻家庭非常裂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81. 陳庭珍編,《抗戰以來婦女問題言論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6。 82. 陳衡哲,《新生活與婦女解放》,南京:正中書局,1934。 83. 雪維安‧愛嘉辛斯基(Sylviane Agacinski),吳靜宜譯,《性別政治》(Politique des Sexes),臺北:桂冠,2005。 84. 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7。 85. 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86. 游鑑明訪問,黃銘明、鄭麗榕紀錄,《春蠶到死絲方盡 : 邵夢蘭女士訪問紀錄》,臺北 : 中硏院近史所,2005。 87.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88.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臺北:正中,1999。 8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2001。 90. 楊炳章著,郭偉譯,《從革命到政治:長征與毛澤東的崛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1. 劉人鵬著,《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2000。 92. 劉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93. 蔡尚司編,《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94. 談社英編著,《中國婦女運動通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95. 鄭永福、呂美頤,《近代中國婦女生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96. 戰時兒童保育會宣傳委員會編,《戰時兒童保育》,漢口:戰時兒童保育會,1938。 97. 蕭淮蘇等編,《中國共產黨歷史1921-1949》,第1卷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98. 鮑家麟等著,《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2000。 99.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1988。 100.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1991。 101.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稻鄉,1993。 102.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四集,臺北:稻鄉,1995。 103.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五集,臺北:稻鄉,2001。 104.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六集,臺北:稻鄉,2004。 105.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七集,臺北:稻鄉,2006。 106.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八集,臺北:稻鄉,2008。 107. 謝冰瑩,《女兵自傳》,臺北:力行書局,1974。 108. 謝冰瑩,《我的回憶》,臺北:三民書局,1989。 109. 謝冰瑩,《從軍日記》,上海:光明書局,1937。 110. 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111. 譚琳、薑秀花主編,《中國婦女研究十年(1995-2005)回應北京行動綱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12. 譚琳、薑秀花主編,《社會性別平等與法律研究和對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13. 蘇平,《蔡暢傳》,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 三、中文學位論文 1. 李法玲,〈女性解放的破產和對傳統的回歸─《白鹿原》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蘊分析〉,吉林: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 2. 林公允,〈中共的婦女運動〉,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3.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4. 洪宜嫃,〈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之研究(1924-194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5. 胡研,〈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婦女政策研究(1949-1956)〉,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8。 6. 高小蓬,〈民國初年的婦女運動(1911-1913)〉,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7. 張茂梅,〈試論清末民初中國婦女的法律地位(1901—1928)〉,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01。 8. 張錦堂,〈動員婦女:國共兩黨在廣東省的婦女運動(1924-192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9. 陳悅悅,〈大革命時期黨對婦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意義〉,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經濟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2。 10. 陳智,〈五四時期婦女解放運動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8。 11. 楊慧,〈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5。 12. 劉方,〈民國時期的新興職業女性〉,吉林: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6。 13. 蔣婷薇,〈1912年的女子參政運動─以京滬地區言論為主的討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4. 蔡慧玲,〈中國婦女發展研究的新視角——社會性別分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經濟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02。 15. 鄭雅文,〈50年代中國大陸婦女家庭與就業問題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四、中文期刊論文 1. 王政,〈女性意識、社會性別意識辨異〉,《婦女研究論叢》(北京),1期(1997),頁14-20。 2. 左際平,〈20世紀50年代的婦女解放和男女義務平等:中國城市夫妻的經歷與感受〉,《社會》(上海),239期(2005),頁182-209。 3. 江建文,〈從政治解放到性別解放─論中國婦女解放理論構建〉,《婦女研究論叢》(北京),53期(2003),頁10-19。 4. 呂芳上,〈抗戰時期中國的婦運工作〉,《東海大學學報》(臺中)4期(1977),頁159-176。 5. 呂芳上,〈抗戰時期的女權論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臺北),6期(1994),頁81-115。 6. 李從娜,〈近10年來建國初期中國婦女史研究綜述〉,《北京黨史》(北京),2期(2006),頁30-32。 7. 杜芳琴,〈婦女史研究:女性意識的缺席與在場〉,《婦女研究論叢》(北京),4期(1996),頁4-8。 8. 林小芳,〈社會性別理論與中國婦女史研究〉,《贛南師範學院院報》(福州),2期(2006),頁73-76。 9. 金一虹,〈「鐵姑娘」再思考:中國文化革命期間的社會性別與勞動〉,《社會學研究》(北京),1期(2006),頁1-17。 10. 夏曉麗,〈五四時期科學的婦女解放理論在中國的初步形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北京),17卷3期(2005),頁1-4。 11. 張永英,〈中國共產党成立後關於婦女參政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婦女研究論叢》(北京),6期(2001),頁43-50。 12. 許慧琦,〈1930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花蓮),4期(2002),頁99-136。 13. 揭愛花,〈國家話語與中國婦女解放的話語生產機制〉,《浙江大學學報》(杭州),38卷4期(2008),頁101-108。 14. 游鑑明,〈中國國民黨改組後的婦女運動〉,《國立臺北師範大學歷史學報》(臺北),18期(1990),頁343-398。 15. 黃岩,〈《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制定的背景〉,《婦女研究論叢》(北京),增刊(1997),頁18-20。 16. 暢引婷,〈中國近代知識女性與婦女解放〉,《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寧),1期(1999),頁83-89。 17. 劉慧英,〈從《新青年》到《婦女雜誌》:五四時期男性知識份子所關注的婦女問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北京),1期(2008),頁118-126。 五、英文專書及學位論文 1. Beahan, Charlotte. The Women`s Movement and Nationalism in Late Ch`ing China. Ann Arbor: Ph.D.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76. 2. Croll, Elisabeth J.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78. 3. Croll, Elisabeth. The Feminine Mystique: Guomindang China, in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78. 4. Glosser, Susan. Chinese Visions 0f Family and State, 1915-195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5. Ono, Kazuko, Joshua A. Fogel ed., Chinese Women in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1850-1950. Califo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5260004 98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000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00401.pdf | 10058Kb | Adobe PDF2 | 155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