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2/145044 (79%)
Visitors : 52085817      Online Users : 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88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85


    Title: 白蛇傳故事的宗教學詮釋
    The Relig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hite Snake Legend
    Authors: 陳延陽
    Chen,Yen Yang
    Contributors: 林美容
    Lin, Mei Rong
    陳延陽
    Chen,Yen Yang
    Keywords: 白蛇傳
    異類變形
    修煉
    收妖
    雷峰塔
    The White Snake
    heterogeneous deformation
    practice
    to close the demon
    Pagoda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9-03 16:27:41 (UTC+8)
    Abstract:   白蛇傳是從白蛇故事、傳說逐漸發展而成,直至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一出,被學者公認為白蛇傳故事的成型,自此,即成為地方戲曲熱門的表演曲目。民國以來,藝術形式發展得更多元,加上影音事業的起步,除了傳統的戲曲之外,白蛇傳在舞蹈、舞台劇、電視劇、電影皆有作品呈現。
      關於白蛇傳的學術研究成果,多由文學、藝術等方向來分析,本文則是改以宗教學的視角來詮釋白蛇傳故事。首先,從源流探討先民如何從蛇圖騰崇拜,演進發展為龍神信仰。也因為古代民族對於蛇文化的崇拜,在傳說故事中,蛇扮演了重要的主角,其中,最著名的女蛇精,即是被鎮壓在雷峰塔下的白蛇,故知白蛇傳說是逐步推衍而成的一種民間敍事。
      在宗教上,本文是以基督教、佛教、道教、民間信仰為例,說明蛇的形象與象徵意義。其次,由「精怪修煉」和「人的修行」二方面,來分析不同精怪、妖怪、鬼魅、魔神仔等異類的定義,並探討異類由蛇變人的緣由與目的。後以佛、道色彩的謫凡神話,和恩怨必報、宿緣說的論點,述說白蛇、青蛇、許宣、法海之間複雜的關係。
      在白蛇傳中,白娘子在端午節喝下雄黃現出「原形」,故事背後具有豐富的端午民俗意涵,而現形後便涉及到「收妖」的部分。文中分析道士使用符、籙、咒的文化演變,和遣天兵神將的本領;次則分析法海這位高僧,運用神通及使用法器,展現高深莫測的收妖能力,以及在收伏白素貞之後,造塔(雷峰塔)鎮邪的經過。
      如實存在的「雷峰塔」,具有歷史文化和宗教的意蘊,並呈現佛塔建築的高度藝術特色;又因塔位於西湖邊,更增添旅遊的價值。隨著時代的演變,從帝制進入民主政治初期,「雷峰塔」被投射成封建腐敗的舊禮教象徵。之後,兩岸因政治因素而無法自由往來時,「雷峰塔」旋即變成象徵政治影響的枷鎖。因此可說,「雷峰塔」不論在現實生活或是文本當中,皆具有多元豐富的意蘊。
      綜言之,本文是以宗教學詮釋的視角來凸顯白蛇傳故事,亦旁及文化、民俗等向度的探討,期能在文學角度之外,呈現白蛇傳研究的新視域。
    The White Snake Legend w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the White Snake story.Until the Feng,Meng-long`s "Jingshitongyan, The White Snake was kept squelching under the Leifeng Pagoda forever", the scholars considered it was the forming of the White Snake Legend. From then on, it became the popular repertoireof the local opera.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rt forms developed diversifed.In aadtion to the growing up of the audio and video career, The Snake Story could be shown in the dancing, the theater, the drama and the film ways.
    Most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The White Snake Legend were analyzed in literature and art ways. This thesis change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studies to explain the White Snake story.First of all,it explored from origins how the ancestors worshiped the snake totem , and then developed into the Dragon belief.The snake played an important leading role in the legends.Among them, the most famous female snake, that is, the white snake was suppressed under the Leifeng Pagoda.Therefore,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White Snake legend was a kind of narrative folk which was formed step by step.
    In the religion level,this thesis used the Christianity, Buddhism, Taoism,and the Chinese folk religion for example.Second,it analyzed the defention of different heterogeneous, such as the monsters, ghosts, devil-earners and the trickers, by the" Spirit practice and the "Human practice ". Then discussed the reason and the purpose of heterogeneous changed from the snake to be a human. Further, used the argument of the banishment myth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he contention of grievances must be reported and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predestined from a previous existence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ite Snake, Green Snake, Xu Xuan, and Fahai.
    In the White Snake Legend, the White Snake drank the realgar and showed her original shape i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story implied abundant folk meaning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fter showing her original shape,it related to the part of the revenue demon.In the script analyzed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e priests used the symbol, the memo, and the curse and the ability of assigning the troops from heaven.Then analyzed the monks of Fahai who used the supernatural powers and the Buddhist instruments to show the enigmatic ability of closing demon and the process after subduing Bai Suzhen and then built the tower (Leifeng Pagoda) to repress the evil.
    The "Leifeng Pagoda" truthfully exist and has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nd shows a high degree of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Pagoda building. Furthermore, the tower is located in the West Lake, which is added to the value of tourism.With the evolution from a monarchy into a early democratic political, the "Leifeng Pagoda" is a symbol of the projection into the old ethics of feudal corruption. After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can’t come and go freely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the "Leifeng Pagoda" immediately became a symbol of the yoke of political influence.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e "Leifeng Pagoda" whether in our real life, or in the text has rich multi-dimensional.I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used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studies to interpretate the White Snake Story.It also probe into culture, folklore, and other dimensions.Hope to show a new point of view as well as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一、古典文獻
    東晉.干寶(1982),《搜神記》,汪紹楹校注,台北:里仁。
    東晉.葛洪(1985),《抱朴子》、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
    宋.李昉編(1995),《太平廣記》,哈爾濱:哈爾濱。
    明.田汝成(1974),《西湖遊覽志》,台北:世界。
    明.洪楩編(1995),《清平山堂話本》,台北:建宏。
    明.馮夢龍(1995),《警世通言》,台北:建宏。
    清.陸次雲(1971),《湖壖雜紀》,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135冊,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清.顧祿(1999),《清嘉錄》,南京:江蘇古籍。

    二、近代中文著作
    A. 專書
    丁世良、哈特瑪特、趙放編(1995),《地方誌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下(上海:書目文獻),頁1242。
    丁敏(2007),《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王小盾(1992),《神話話神》,台北:世界文物。
    王仁湘(1994),《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
    王迅(1998),《騰蛇乘霧》,北京:社會科會文獻。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2003),《文物中國史.夏商周時代》,太原:山西教育。 
    文化圖書公司編輯部編(1993),《白蛇傳》,台北:文化圖書。
    石育良(1996),《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
    田哲益(1994),《細說端午》,台北:百觀。
    李世傑(1961),《印度佛教哲學史》,台北:台灣佛教月刊社。
    李澤厚(1989),《美的歷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李冬生(1993),《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安徽:安徽人民。
    李剛(1995),《漢代道教哲學》,四川:巴蜀書社。
    李喬(1986),《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
    李喬(1996),《情天無恨──白蛇新傳》,台北:草根。
    李豐楙(1986),《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
    沈達人等編(1986),《古典戲曲十講》,北京:中華。
    杜繼文、任繼愈編(1995),《佛教史》,台北:曉園。
    范金蘭(2003),《「白蛇傳故事」型變研究》,台北:萬卷樓。
    吳光正(2001),《中國古代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台北:中華。
    胡孚琛(1992),《魏晉神仙道教》,台北:台灣商務。
    南懷瑾(1996),《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上海:復旦大學。
    杭州市文化局編(1985),《西湖民間故事》(杭州:浙江文藝)。
    孫昌武(1988),《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
    卿希泰主編(1996),《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台北:中華道統。
    唐大潮(2001),《中國道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
    鹿憶鹿(1999),《中國民間文學》,台北:里仁。
    張紫晨(1990),《中國巫術》,上海:三聯。
    張恨水(1993),《白蛇傳.孔雀東南飛》,太原:北嶽文藝。
    張曉風(1997),《步下紅毯之後》,台北:九歌。
    張澤洪(2003),《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台北:文津。
    陳炳熙(1991),《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陳盈珊(2005),《雷峰塔傳奇:佛螺髻髮、地宮密室》,台北:時藝多媒體。
    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
    黃芝崗(1951),《從秧歌到地方戲》,北京:中華。
    黃石(1979),《端午禮俗史》,台北:鼎文。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聞一多(1997),《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曾永義(2003),《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
    傅惜華編(1987),《白蛇傳集》,上海:上海古籍。
    蒲慕州編(2005),《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
    潘江東(1981),《白蛇故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葉慶炳(1983),《談小說妖》,台北:洪範。
    詹石窗(2005),《道教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
    窪德忠(1987),《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 
    劉仲宇(1997),《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
    劉仲宇(1997),《道教的內秘世界》,台北:文津。
    鄧之誠(1926)《骨董瑣記》,北京:和濟印刷局。
    蔣勳(2004),《舞動白蛇傳》,台北:遠流。
    蕭邦奇著,周武彪譯(1999),《血路──革命中國中的沈定一傳奇》,南京:江蘇人民。
    蕭登福(2004),《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
    戴不凡編(2006),《名家談白蛇傳》,北京:文化藝術。
    蘇秉琦(1999),《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 
    羅永麟(1986),《論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北京:中國民間文藝。
    釋聖嚴(1999),《法鼓全集》,台北:法鼓文化。
    (日)宮川尚志(1983),《中國宗教史研究第一》,京都:同朋舍。
    (日)石井昌子(1990),《道教》,上海:上海古籍。
    (日)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1999),《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
    (英)愛德華.泰勒(2005),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奧)弗洛伊德(2000),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知書房。
    (法)列維.布留爾(1997),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
    B. 期刊論文
    丁乃通(1987),〈得道者與美女蛇〉,《民間文學季刊》,3,頁192-257。
    文淑菁(2010),〈論田漢「白蛇傳」對白蛇形象之再塑及其意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頁117-141。
    王子彥(1997),〈非人類中心主義觀點剖析〉,《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4:3,頁1-3。
    王貴生(2002),〈論《山海經》中的神靈復活機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9:3,頁31-35。
    王開府(2003),〈宗教與佛教〉,《法光》,161,第一版。
    成耆仁(2001),〈蛇年話蛇〉,《歷史文物月刊》,11:2,頁23-28。
    李喬(1992),〈我的文學行程與文化思考〉,《台灣文學造型》,台北:派色文化,頁343-345。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頁116-150。
    李豐楙(1999),〈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頁36-41。
    李豐楙(2003),〈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的抒情觀〉,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頁179-209。
    李玫(2000),〈雷峰塔前言〉,《雷峰塔》,北京:華夏,頁1。
    伍國正(2005),〈中國佛塔建築的文化特徵〉,《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7:5,頁86-87。
    宋澤萊(1996),〈李喬宗教思想摸象──為李喬「白蛇新傳」點眼〉,收於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頁15-23。
    林美容(1997),〈台灣民俗宗教文化的社會圖像〉,《何謂台灣?──台灣近代美術與文化認同》,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頁56-68。
    林美容(2003a),〈臺灣「五日節」民俗及其意義的流變:兼籲訂端午節為「藥草節」〉,《臺灣文獻》,54(2),頁33-48。
    許素蘭(1997),〈愛在失落中蔓延──李喬「情天無恨」裡情愛的追尋、幻滅與轉化〉,《文學台灣》,21,頁186-201。
    秦文軍(2008),〈試論白娘子形象與蛇圖騰崇拜的關係〉,《魅力中國》,57,頁37-38。
    姚正曙、何根海(2000),〈龍舟競渡的起源探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6,頁36-38。
    金明求(2001),〈「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學研究》,5,頁441-463。
    曾宗盛(2004),〈蛇的傳奇──蛇的圖像在古代近東與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玉山神學院學報》,11,頁29-57。
    曾宗盛(2006),〈基督福音與原住民文化的會遇:聖經「蛇象徵」與排灣族「蛇圖騰」的對話〉,《玉山神學院學報》,13,頁57-78。
    張曼娟(1982),〈白蛇傳中拆不散的愛情和斬不斷的親情──自「警世通言」至「許士林的獨白」〉,《比較文學》,頁82-89。
    陳炳良(1998),〈母子衝突──〈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心理分析〉,《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台北:台灣商務,頁158-172。
    陳靜(2007),〈中國民間故事中「智慧老人」形象特徵探析〉,《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頁1-3。
    程薔(1984),〈一個閃爍著近代民主思想光華的婦女形象──白蛇形象論析〉,《民間文學論壇》,10:3,頁27-34。
    程錫麟(1996),〈互文性理論概述〉,《外國文學》,1,頁72-78。
    吳彰裕(1989),〈端午話藥石〉,《民俗曲藝》,60,頁61-63。
    黃柏棋(2007),〈初期佛教梵行思想之研究〉,《正觀》,42,頁5-70。
    黃柏棋(2007),“How to Deal with Aboriginal Culture--Ancient Champa as an Example”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6,頁53-75。
    黃柏棋(2008),“Jainism and Buddhism in interaction What does"niga?ho cātu-yāma-saṃvara-saṃvuto hoti" mean?”,《世界宗教學刊》,頁109-156。
    黃啟江(2003),〈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16,頁233-261。
    達紅(2011),〈白蛇故事的演變〉,《常州工學院學報》,29:3,頁30-32。
    蔡彥仁(1994),〈中國宗教研究──定義、範疇與方法學芻議〉,《新史學》,5:4,頁125-139。
    蔡彥仁(1996),〈全方位的宗教研究〉,《香光莊嚴》,48,頁6-14。
    蔡彥仁(2005),〈宗教融合的理論與實踐:以早期基督教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2,頁159-203。
    蔡彥仁(2010),〈台灣宗教研究的範疇建立與前景發展〉,《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2,頁12-19。
    謝宗榮(2004),〈龍神信仰及其宗教儀式〉,《傳統藝術》,49,頁13-18。
    萬建中(2000),〈蛇郎蛇女故事中禁忌母題的文化解讀〉,《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5:26,頁106-110。
    趙景深(1980),〈白蛇傳考證〉,收於王秋桂編,《中國民間傳說論集》,台北:聯經,頁172-189。
    廖漢臣(1958),〈宜蘭歲時記〉,《臺灣文獻》,8,頁2948。
    潘銘燊(1998),〈「三言」、「二拍」中的佛道關係〉,收於《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頁 139-148。 
    潘少瑜(2000),〈雷峰塔倒,白蛇出世──白蛇形象演變試析〉,《中國文學研究》,14,頁179-200。
    趙德利(1997),〈生命永恆:文藝與民俗同構的人生契點〉,《寧夏社會科學學報》,6,頁78-83。
    薛寶琨(1984),〈白蛇傳和市民意識的影響〉,《民間文學論壇》,3,頁35-39。
    劉敦愿(1978),〈馬王堆西漢帛畫中的若干神話問題〉,《文史哲》,4,頁63-71。
    楊聯陞(1985),〈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頁349-372。
    楊玉君(2009),〈佩掛與驅邪──仲夏民族的比較研究〉,《漢學研究》,27:4,頁329-358。
    魯迅(1996),〈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雜文全編》,杭州:浙江文藝,頁123-125。
    稽童(1999),〈壓抑與安順:厭勝的傳統〉,《歷史月刊》,132,頁28-35。
    錢靜方(1979),〈白蛇傳彈詞考〉,《小說叢考》,台北:河洛,頁90-93。
    蕭登福(1991),〈道教符、籙、咒探源〉,《鵝湖月刊》,16:12,頁28-39。
    蕭登褔(1992),〈道教符籙咒印對佛教密宗之影響〉,《台中商專學報》,24,頁51-87。
    羅戎平(2006),〈白蛇傳:從蛇圖騰到具有反叛力的女性話語〉,《鎮江高專學報》,19:4,頁33-35。
    Leach, Maria, ed. 1950. “ Funk & Wagn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New York: Funk & Wagnalls Company.
    Vickery, John B. 1957. “ The Golden Bough at Merry Mount.” 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 12.3(Dec. 1957): 203-214.
    Turner,,Victor,1969. “ Liminality and Communitas. In his The Ritual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 New York : Aldine de Gruyter 。
    Vickery, A.R. 1981. “Traditional Uses and Folklore of Hypericum in the British Isles.” Economic Botany 35.3(July 1981): 289-295.
    C. 會議論文
    李豐楙(1996),〈白蛇傳說的「常與非常」結構〉,《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3-431。
    徐信義(1997),〈論方氏《雷峰塔傳奇》〉,《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頁381-383。
    丁敏(1998),〈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頁23-57。
    牟鍾鑒(2000),〈長生成仙說的歷史考察與現代詮釋〉,《道教的歷史與文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頁551-568。
    林美容(2006),〈台灣漢人民間習俗與信仰儀式中的水邊行事〉,韓國江文化國際研討會,頁1-18。

    三、學位論文
    朱耀光(2007),《台灣民間祝由文化之符籙療法的探索──天和門法師公的符籙信仰與療法》,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穎(2007),《 端午節研究:傳統、國家與文化表述》,中央民族大學民俗學博士論文。
    吳玉杏(2003),《「三言」之越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李家愷(2009),《台灣魔神仔傳說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
    李斌(2010),《「白蛇傳」的現代詮釋》,蘇州大學博士論文。
    林麗秋(2001),《論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演變》,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楊榮貴(2004),《道教符咒的探討》,玄奘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
    楊孟儒(2005),《「三言」異類故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趙函潔(2008),《台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劉雯鵑(2003),《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故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蘇曼如(2011),《六朝志怪中人的生命週期之主題探析》,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庫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址: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台南市玉井區北極殿」,網址:http://peigei.ho.net.tw/idol.php。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網址: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
    「道教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twtaoism.net/index.php。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社區文化」網站:http://subject.tncsec.gov.tw/ww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508&article_id=5133
    CBETA電子佛典集成April 201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3156010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601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0101.pdf2240KbAdobe PDF2897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