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31124      Online Users : 2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48


    Title: 中國對開發中國家之能源策略與外交:蘇丹與委內瑞拉案例比較
    China’s Energy Strategies and Diplomacy toward Developing Country-Cases Comparison between Sudan and Venezuela
    Authors: 易孔道
    Yin, Kung Daw
    Contributors: 鄧中堅
    易孔道
    Yin, Kung Daw
    Keywords: 能源外交
    開發中國家
    蘇丹
    委內瑞拉
    能源外交策略
    Energy diplomacy
    Developing country
    Sudan
    Venezuela
    Energy diplomatic strategy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3-09-03 13:51:36 (UTC+8)
    Abstract: 能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戰略資源。近百年中,能源安全不斷的被各國列為首要問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國家經濟不斷成長,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其能源的需求量日趨增加,從自給自足到至今依賴進口,使中國將能源外交列為外交戰略的主要目標,藉由走出去得戰略,積極到海外尋找能源。在這種情況下,能源外交顯然將成為繼大國外交與周邊外交後,中國外交政策的第三個重要環節。

    開發中國家具有豐富的能源,再加上中國以開發中國家自居,因此開發中國家在中國的外交政策上,佔有重要地位,且可配合中國國家經濟發展。中國藉由其與開發中國家建立並維持良好的外交關係,以為中國尋找迫切需要的能源。

    中國積極透過多邊組織或是雙邊接觸,向非洲、拉丁美洲尋找油源。中國能源問題不僅關係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在擴展能源佈局全球的同時,也引起國際的注意,意涵著這是國際能源戰略問題,更是國際外交爭議性議題。

    中國為化解能源進口來源過於集中的風險,於是拉美及非洲成為中國石油進口的戰略來源地。中國將觸角伸向拉美及非洲地區,其中對委內瑞拉及蘇丹這兩個國家最為積極,近期拉美的左傾化浪潮,委內瑞拉查韋斯政權與美國對抗,以及蘇丹有關達富爾的人權問題,使得中國的能源外交被國際社會說成與美國分庭抗禮及罔顧人權,造成中國受國際社會的譴責。

    本文研究發現,中國與開發中國家能源外交有助於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能源競爭」與「權力競爭」是中國對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能源外交目的。中國的能源外交對各地區之目的有所不同,不一定都是以獲取能源為主要目的,有時權力競爭反而佔據相當的份量,即中國能源外交之目的有時為了能源競爭,此時著重於取得能源;但有時卻不是為了能源競爭,能源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工具,其真正目的是權力競爭。
    Energ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and the critical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last hundred years, energy securit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primary problem. With its successful open-door reform, China became the world economic giant of the constantly growing up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oil energy day by day, China was transferred from an oil self-sufficient country to an oil import one. Now, one goal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is the energy diplomacy. With 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 looking for the energy abroad, China is searching for oil resource actively. In this situation, the diplomacy of energy will obviously become the third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addition to major power diplomacy and diplomacy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abundant energy, plus China itself pose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developing countri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general,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For the purpose of acquisition of oil energy, China has to maintain actively good diplomatic rel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So China looks for the oil source to Africa, Latin America through both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and bilateral relations. The question of the Chinese energy is not merely only concern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also its global strategy of energy acquisition. So that it has attracted international concerns and became a controversial issue of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China has made every effort to reduce the risk that the import of energy resources overly concentrates, and, consequently,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become the strategic source of China`s petroleum imports. China stretches the feeler to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among them the most positive to these are two countries, i.e., Venezuela and Sudan. The left-leaning political tide in Latin America recently, the regime of Chavez in Venezuela confronting with U.S.A., and the human rights issue of Sudan, China’s energy diplomacy is to be condem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cause of deliberately confront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gnorance of human rights.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energy diplomacy will be helpful for China’s influe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nd its major purpose is for either energy or power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The Chinese diplomacy of energy varies in terms of geographic factor. Sometimes, Chinese energy diplomacy is for energy acquisition so as to resolve its development needs, sometimes for power and energy is only an instrument.
    Reference: 專書:
    尹慶耀,1985。《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出版公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編,2005。《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2004。《中國石油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綜述》。北京:宏觀經濟研究院。
    中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編,2005。《中國外交2005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編,2006。《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逸舟,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克勤、田文進、朱烈、肖揚主編,1988。《世界知識大辭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泰平主編,1996。《高屹: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第1版。
    甘子玉編,2006。《中國海外投資年度報告2005-200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毛澤東,1999。《毛澤東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6。《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69。《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石之瑜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朱新民主編,2005。《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一思維與政策》。台北:遠景基金會。
    吳磊,2003年。《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增基、吳鵬森、蘇振芳主編,2002。《現代社會調查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正義主編,2007。《石油與國際安全》。臺北:遠景基金會。
    周大地主編,2006。《中國能源問題》。北京:新世界。
    周育仁、鄭又平編著,1998。《政治經濟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胡耀邦,1982。《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昀,2004。《大搏殺:世界石油之爭》。北京:世界知識。
    高金鈿,1992。《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孫洪波,2009/4/2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Michael T. Klare,洪慧芳譯,2008/12。《石油政治經濟學:高油價時代的新世界版圖》<Rising Power﹐Shrinking Planet:The New Geopolitics of Energy)。台北:財信。
    崔民選主編,2008。《2008年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啟懋,2000。《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文化。
    張念鎮編著,1980。《共黨理論比較研究》。台北:覺園出版社。
    張歷歷,2009。《當代中國外交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蘊岭主編,2008。《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葉啟政編著,1994。《社會科學概論》。台北:空中大學。
    華經視點研究中心,2009。《2009-2012中國石油市場運行態勢與發展前景咨詢報告》。北京,年3月
    James Howard Kunstler,2007。《沒有石油的明天:能源枯竭的全球化衝擊》,郭恆祺譯。台北:商周。
    閻志民,1993。《毛澤東的意識型態學說》。陝西:人民出版社。
    廖光生,1988。《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局。
    鄧力群,1987。《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鄧小平,1993。《鄧小平: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中堅,收錄於周煦主編,1994。<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後冷戰時期共對外政策》。台北:政大外交所。
    鄭宇碩、石志夫,1996。《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稿<1956-1978)》。
    鄭竹園,1985。《中共經濟的診斷》。台北:聯經。
    蔡東杰,2008。《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
    劉勝驥主編,2008。《21世紀中國(卷三)-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鄭宇碩、石志夫,1966。《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稿(1956-1978)》。
    劉鴻武、姜恒昆編著,2008。《列國志‧蘇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魏艾、林長青,2008。《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臺北:生智。
    Lisa Margonelli,繆靜芬譯,2008。《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從加油站到油田,沿著輸油管看世界》。台北:先覺。

    期刊論文:
    于有慧,2005/9。<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3期,頁25-50。
    于有慧,2001/8。<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 卷第8 期,頁46。
    王緝思,1993/2。<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北京),第1期,頁85。
    王道和,2007。《中共當前的能源戰略及其對外交的影響》。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華隆,1993。《共對非洲的外交政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王德利,2008/5。<由抵制北京奧運看中共蘇丹政策轉變之意涵>。《後備動員半年刊》,第77期。
    尹慶耀,1999/1。<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頁5。
    中國石油公司大陸業務組,2004/3。<瞄準大陸:石油石化業面臨的挑戰>,《石油通訊月刊》,第633期,頁49。
    向駿,2005/7。<中共與拉丁美洲外交關係之回顧與展望>,《中華戰略學刊》,秋季刊。
    向駿,2005/1。<當前拉丁美洲發展的危機與轉機>,《全球政治評論》,9期。
    向駿,2008/7。<從南美外交危機看美洲政經版圖重組>,《國際關係學報》第26期。
    任海平,2004。<世界石油供求形勢與我國的石油戰略>,《中國經貿導刊》,第3期,頁19。
    吳秀玲,2001/5。<台灣及中國大陸在拉丁美洲之貿易關係>,《經濟前瞻》,第75期。
    李國雄,2008/1。<從能源需求談中國外交行為與國際秩序>,《國會月刊》,第36卷1期,頁25-40。
    李偉民,1998。<開拓非洲市場勢在必行>,《國際經濟合作》,第 9 期,頁 10-11。
    林德昌,1995/6。<中共經援非洲國家之模式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6期,頁43。
    柯玉枝,2008/1。<十七大後中共的第三世界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25期。
    胡元傑,2008/4。<中共在拉丁美洲之獵取石油及外交戰略>,《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4卷498期。
    洪正,2005/7,<中共石油政治與戰略管理>,《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7期,頁56。
    宮國威2006/7。<21世紀中共與拉美關係在亞太戰略環境中的意涵>,《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
    秦邦九,1999/9。<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 卷第9 期,頁40。
    許志嘉,1997/7。<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7期,頁37-40。
    張署誠,2008/2。<中共石油安全與領土爭端的關聯>,《展望與探索》,第6卷2期。
    張光球,2005/2。<21世紀初中共對拉丁美洲的外交>,《展望與探索》,3卷2期,頁17-35。
    張如倫,2007/2。<中共國家發展的聚焦—石油>,《陸軍學術雙月刊》,43卷491期。
    張克中,〈中國在非洲推動新型殖民地主義政策〉,《中共研究》,40期,2006年9月,頁26-32。
    張雅君,1997/5。<中共對美國的戰略思維與行動:圍堵與反圍堵>,《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頁20-27。
    黃文登,1998。<鄧小平理論與中拉黨際關係>,《拉丁美洲研究》,第6期,頁2。
    郭春龍,2007/12。<從戰略觀點看中共能源問題>,《2007年戰略安全論壇彙編》,頁119。
    陳文賢,1996/10。<美國與中共戰略互動下的台灣安全:一九七○年代以來的觀察>,《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0期,頁13。
    陳仁帥,2008/4。<美、中拉丁美洲勢力消長之探討>,《空軍學術雙月刊》,603期。
    陳克威,2007。《中國對非洲石油外交之研究—以蘇丹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立文,1998/10。<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6卷第2期,頁65-68。
    彭媁琳,2005。《中國石油政策與區域安全—政治經濟研究途徑》。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智偉,2007。《中國大陸對非洲能源外交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豐碩,2008/4。<國際能源情勢變遷下之中國能源外交戰略>,《能源季刊》,38卷2期,頁26-86。
    趙志凌2001/5。<中國大陸之石油安全>,《經濟前瞻》,75期。
    廖德智,2008/4。<近年中共在非洲外交戰略軟權力運用之觀察>,《展望與探索》,6卷4期。
    鄧小平,1974。<沿著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勝利前進>,《紅旗雜誌》,第273期,頁45-52。
    鄧中堅,2007/1<崛起的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政策與作為:追求霸權或是建立夥伴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
    鄧中堅,2007/5/5。<中國對拉丁美洲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鄧中堅,2005/9。<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經濟外交戰略>,《戰略安全研析》,第5期。
    鄧中堅、蔡東杰,2000/12。<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共對拉丁美洲外交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頁156。
    鄧中堅,2005/10。<全球化時代中共對西半球國家之經濟外交>,《現代國際闕係》(北京),頁46-51。
    鄭子盈,2007。《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在拉丁美洲之石油外交》。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信行,2004/12。<從世界能員走向看中國大陸政策的變化>,《石油通訊月刊》,第640期,頁40。
    蔡裕明,2005/10。<從「石油政治」論中共石油安全戰略>。《中共研究》,39卷10期。
    蔣忠良,2004/7、8。<中共之石油戰略與其對非洲關係>。《問題與研究》,42卷4期。
    歐陽承新,2005/9。<中國經濟的崛起與能源外交>,《經濟前瞻》,第101期,頁97-102。
    劉淑慧,2007。《能源安全與中共外交政策》。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蕭朝琴,1999/10。<後冷戰時期中共對亞太地區的外交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0期,頁23 。
    謝佩穎。〈中共加強對拉丁美洲外交之意涵〉。《中共研究》,39卷06期。2005年6月。
    嚴震生,2007/7。<當前中國對非洲的能源戰略與外交,《國際關係學報》,24期。
    李國雄,2008/1,從能源需求談中國外交行為與國際秩序國會月刊,第36卷第1期。

    報紙文章:
    胡錦濤會見博茨瓦納總統和蘇丹總統,2006/11/3。《人民網》。
    大陸新聞中心,1994/5/11。<世界第二大進口國消費國中共全球找油>,《中國時報》。
    中共在非洲戰略佈局與意涵,2008/10/3。《青年日報》。
    中國公佈對海外重點石油投資地,2007/3/2。《新世界時報》。
    中國與委內瑞拉簽署能源合作協定,2005/1/31。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合資石油公司將收購加拿大右油公司股份,2005/9/14。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投贊成票,聯合國通過達爾富爾維和,2007/8/2。《中時電子報》。
    白德華,2006/2/10。<委內瑞拉供應中國原油倍增>,《中國時報》。
    向駿,2005/10/23。<中共與美國在拉丁美洲的角力競逐>,《青年日報》。
    朱建陵,2007/8/2。<打破不干涉內政原則中國開始摸索新國際角色>,《中國時報》。
    玻利維亞欲邀中國合作閑發能源產業,2006/2/22。《BBC中文網》。
    徐尚禮,2006/5/11。<中古合作採油,美議員憤怒>,《中國時報》。
    郭篤為,2007/3/28。<委內瑞拉擴大與中能源合作>,《中國時報》。
    郭篤為,2008/10/31。<委內瑞拉通信衛星升空>,《中國時報》。
    程剛,<中國幫蘇丹建起完整石油體系,為蘇帶來和平轉機>,《環球時報》。

    網路文章: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5280000/newsid_5284300/5284318.stm
    中國由大國外交到務實外交,2004。《中國新聞網》。<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a/SinoNews/Mainland/2003.html>。
    安理會威脅就達爾富爾問題對蘇丹實施制裁, 2004/9/19。《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9/19/content 1994656.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2009。《中國大陸原油需求與油源外交之研究》,台北: 經濟部,頁 1-10,《經濟部能源局》,<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53/sp.pdf>。
    呂國增,<中國對非政策獨具特色>,
    <http: //news. sina. com. cn/c/2006-01-12/18307966492s. shtml>。
    呂國增,2006/2/22<玻利維亞欲邀中國合作閑發能源產業>,《BBC中文網》。
    李鵬,2007/4/5。<中國能源政策>,《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3/content 2644415.htm.
    林琳,<紐約人權組織譴責中國以武器換蘇丹石油>,2008/3/15。《中央社新聞》, <http://tw.myblog.yahoo.com/jw!a8iVz5ydHB588P2LhS9YtY.c/article?mid=11477。
    英外相:中不要怕施壓蘇丹緬甸,2008/3/1。《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index/index/>
    徐麗玲,2008/5/2。<資源爭奪,決戰非洲>,《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235&f_SUB_ID=3499&f_ART_ID=123269>。
    宮國威,2009/1。<中國發布對拉美政策文件之意義>,《和平論壇》。<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500&webitem_no=1582>。
    能源合作加武器出口—中國武器揚威中東非洲,2007/6/4,《BBC新聞網》,<http://bbs.tiexue.net/post _2023284_1.htrnl/>。
    漢和驚歎中國武器出口規模,2008/3/2。《新華網》,
    <http://www.zgjunshi.com/Article/Class4/200803/20080302152531.html>。
    劉貴今,2008/2/24。<中國願意做蘇丹和西方國家的『傳話人』>,《中國新聞網》,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gn/ news/2008/02-24/1172050.shtml>。
    嚴震生,<蘇丹種族滅絕危機>,2005/2/7。《台灣非洲研究論壇》, < http://www.africa-taiwan.org/fast_tw/perspectives/detail.php?o_id=8>。

    英文專書:
    Arruda & Li“Framework of policies, institutions in place to enable China to meet its soaring oil, gas demand,”pp. 20-21.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2003, Annual Report 2003, pp. 20-27.
    Hickey, Dennis Van Vranken,1989.“Peking’s Growing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Ties with Lada America,”in Peking`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80s, ed. David S. Chou, Taipei, Taiwan: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89, pp.389-391
    James C. Wang, 1992 4th. Chios’s Role in World Poitic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New Jersey :Prectice-Hall Inc., p.315。

    英文期刊論文:
    Avery Goldstein, 2005. Rising to the Challenge: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34.
    “China and Venezuela to sign big oil deals,”Reuters, March 25, 2007.
    “CNPC says oil discovered in Peru’s northem jungle:ministry,”Platts Commodity News, March 29, 2007.
    Daniel P. Erikson, July-August 2006 .“A Dragon in the Andes? China, Venezuela, and U.S. Energy Security”, Military Review, p. 84
    Dustan Wai﹐1983. The African-Arab Conflict in the Sudan﹐New York: Africana Publishing Company , p.5
    Eisenman and Kwlantzick China’s Africa Strategy, pp. 220-221.
    E Stcveo W. Lewis, Sep. 2002. Chinab Oil Dplomacy and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Post Scptcmbcr,Update Report ,The JamcsA Baker M Iosbtute for Public Policy Rice University,p. 6.
    Human Rights First, March 2008. A Humam Rights Fist Report, Investing in Tragedy: China’s Money, Arms, and Politics in Sudan, p.11.
    M. W. Daly, Nov 22, 2004.Darfur's Sorro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263.Peter Howard Wertheim,“Brazil accepts China as market economy; inks cooperation pacts,”Oil & Gas Journal 102: 44, p33.
    Nikolas Kozloff, Hugo Chavez:Oil, Politics and the Challenge to the U.S., pp.7.
    Peter Howard Wertheim, 2004/7/5. “Petrobras signs strategic alliance with China’s Sinopec,”Gas Journal 102: 25, p35.
    Peter Howard Wertheim,“Brazil accepts China as market economy,”p. 33.
    Raul Gallegos,2007/3/29“Venezuela Shipping 200k B/D To China-China’s Venezuela Envoy,”Dow Jonse Energy Service.
    Shaofeng Chen,2008.“Motivations behind China’s Foreign Oil Quest,”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no. 1, p.96.
    T Steven W. Lewis, China.s Oil Diplomacy and Relations with lhe Mddle East, <The Janle James 11.2 Steven W. Lewis, China s Oil Diplomacy and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The J2KDhttp ://www.bakerinstitute.or ubs/PEC911U date China's Oil DiolomacvRelationsMiddleEileEast-d
    Thomas Christensen, 2006. “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1,no.1(Summer), p.132.
    Venezuela Vows Orinoco Oil Takeover by May Day, 2007/2/1,New York Times.
    Wang Ying,2005/8/27.“Firms sing deals to co-develop oilfields,”China Daily, p.1.
    Yehudit Ronen,2002.“Sud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 Decade of Tension Winding Down?”, Middle East Policy, Vol.9, No. I (March), p. 98

    英文報紙文章:
    “China’s Trade in Africa Carries a Price Tag”, 2007/8/21,New York Times.
    Venezuela to Increase Oil Sales to China,2006/8/16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Post, 2007/3/19. Chinese Official Decries Attempts to Link Darfur ,Olympics, A12.

    英文網路資料: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5280000/newsid_5284300/5284318.stm
    http://toest.umi.com/dlink?did=903096531&sid:1&Fmt=3&clientld=17319aRQT=309&VName=PQD
    Roger F. Non.ega, 2005/4/6, Testimony of before the House Subcommittee on the Western Hcmispbere, China’s Innvence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hop://www.state.gov/p/wha/rls/rm/2005/q2/44375.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6922014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2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1401.pdf1420KbAdobe PDF259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