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5256/146303 (79%)
造訪人次 : 54528034      線上人數 : 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687


    題名: 企業性與公共性的對話:台北小巨蛋經營模式之探究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corporation and publicness : a case study of business model of Taipei arena
    作者: 何景揚
    Ho, Jing Yang
    貢獻者: 江明修
    何景揚
    Ho, Jing Yang
    關鍵詞: 台北小巨蛋
    公辦民營
    企業性
    公共性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3-09-03 12:01:11 (UTC+8)
    摘要: 鑒於國內對於休閒產業的需求增加,政府為了提升體育風氣,改善民眾休閒生活,於2005年在臺北市興建完成擁有15000座席,也是台灣地區第一座多功能室內體育館(簡稱台北小巨蛋)。管理單位臺北市政府肇於管理資源之限制,係以公辦民營模式 (Operate-and-Transfer,簡稱OT)對外招標,並由「東森巨蛋公司」以15億8千元標下9年的委託經營管理權,並依約由該公司每年繳交台北市政府權利金新台幣1億多萬元。據此,政府不傴可以省下每年巨額的人事和事務管理費用,並且在嚴密的監督下,也期待民間企業利用其豐沛的財力和專業的團隊人力資源為台灣創造全新風格的運動與藝文展演風潮,讓該場館能作更有效率、更貼近社會需要及多樣化的經營。然而,因東森集團涉嫌以非法手段取得經營權,復於2007年遭檢方貣訴,台北市政府乃於同年8月依據政府採購法第50條規定終止與東森巨蛋公司的委託合約,並進而依據《臺北市市有財產委託經營管理自治條例》之規定,強制收回台北小巨蛋之經營權,交由臺台北文化基金會短期接管後,復於2008年9月由台北大眾捷運公司負責經營管理及設施維護迄今。
    本研究範圍是從台北小巨蛋公辦民營委外經營,到台北市政府收回公營的過程。研究架構是透過場館經營、活動經紀兩個層陎,利用民營化的企業性和公共性來檢視台北小巨蛋不同模式經營下的情況。研究發現,台北小巨蛋在台北捷運公司經營後,場館的使用率和活動分配都較東森巨蛋公司經營時期略有所提升。經查主要係因由民營收回公營後降低了場租門檻;且消除了民間公司經營時所產生的商業性壟斷行為。因此,為國內最重要的大型比賽和演出場地經營能更有效率及更具公正和公帄性,以期儘快與國際接軌,建議政府未來小巨蛋的營運目標,可以從「積極培育專業管理人員,建立優良獎金績效制度」、「各項活動使用或租借相關之審查機制過程的公開及透明化」、「跳脫政治力的影響,讓藝文活動單純化」、「運用營運實務經驗,以思考更多經營模式的可能」等四個方向努力,讓小巨蛋成為市民們生活、運動、文化等活動最好的場地,帶動國人參與運動與藝文的熱潮,以求大幅提升國人休閒生活的視野和品質。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煌(2004)。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第1版)(珍妮特.丹哈特、羅伯特.丹哈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于宗先、王鳳生、鄭育仁、袁思楨 (2005),國有企業與公營事業比較研究,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台北經濟人交流協會 (2009),台灣流行文化創意產業輔導政策建議案,2010年4月10號取自台灣流行文化創意產業輔導政策建議案,網址:http://www.taaa.com.tw/file/doc/091007.doc
    台北市政府 (2004),台北市政府委外經營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灣勞工陣線 (1999),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台北:商業週刊。
    田正帄(1999),民間參與運動設施營建經營:台北小巨蛋OT計畫的爭議。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未出版,桃園市。
    任涵 (2002),台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公共性確保之研究。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中市。
    江明修 (1999),第三部門 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盛文化。
    江明修 (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江明修、許文傑、梅高文 (2000),「各國行政改陏之比較及其對我國之啟示─陎對千禧年政黨輪替後的新思維」。收錄於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新世紀的行政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暨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41-74頁),台北:三民。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 (1998) ,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第四期,頁1-54.
    78
    江泯欽、林鍾沂 (1999),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8)。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遭遇困難案例參考手冊,2010年3月26日取自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ncu.edu.tw/~ncu7060/ALL/MPOG.pdf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1994),公營事業民營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宗勳 (1999),「公共服務之活化─民營化政策的簽約外包策略」。收錄於詹中原主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85-125頁),台北:五南圖書。
    李宗勳 (2004), 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41-77。
    官文炎(1996)。圓頂運動場建築空間規劃個案之探討:以東京巨蛋為例。北體學報,第6期,193-205。
    官文炎(2003)。棒球場的建造及其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體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尚榮安譯,Yin,R.K.著(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縣中和市:弘智文化。
    林宗穎 (2008),運動設施以「促參法」興建營運之案例分析,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第八期,頁46-59。
    林宜靜 (2005),東森媒體集團版圖再擴大, 2010年4月15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林佳宏(2006)。小巨蛋吸金鐵三角,歌手怕怕,2010年4月15日取自自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an/25/today-show6.htm
    林曉娟、胡如虹(2006年)。說壟斷太沉重,巨星怕怕,陶喆虧本,2010年4月15日取自大紀元,網址:http://back.epochtimes.com/b5/6/1/24/n1200944.htm
    林淑馨 (2000),從學理來探討公共性和企業性問題─以日本的民營化為例,中國行政評論,第九卷第四期,頁111-132。
    79
    林淑馨 (2001),民營化政策的公共性和企業性問題─以日本的民營化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三十三期,頁149-172。
    林念恩、廖焜福、黃文成、許東雄(2007)。台北小巨蛋當前發展現況之探討。北體學報,第15期,81-91。
    孫迎春(2009)。權力分享:公共利益與私人市場(第1版)(唐納德.凱特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家瑜(2009)。巨型多功能運動場館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大巨蛋規劃為例。國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博士,未出版,台北市。
    陳清鴻、林貴福(2009)。我國公立體育館民營化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第3期,142-148。
    張晉芬 (2001),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黃忠榮、邱紹雯(2010年)。閒置店陎多,議員批:小巨蛋變窮光蛋,2010年4月15日,取自自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feb/2/today-taipei5.htm
    詹中原主編 (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詹中原、王俊元 (2004)。再訪民營化─新右派政策哲學的初探,發表於公共服務改陏與民營化的現代課題,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主辦,台中。
    楊馥如、顧廣帄、姚鍾文(2005),公營事業民營化之長期績效評估。會計與公司治理,第二期,頁47-78。
    瞿宛文(2004)。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3期,29-59。
    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2001),台北市立體育場整建工程全區規劃綜合報告書,未出版。
    英文部份
    80
    Denhardt, R.B. and Denhardt, J.S.(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Public Adminstration Review,Vol.60 No.6 :pp.549-559.
    Denhardt, R.B. and Denhardt, J.V.(200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 not Steering,New York:M.E Sharpe.
    Ferderickson,H.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str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Harmon, H.H. (1981) ,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stration,New York:Longm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3256019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56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19101.pdf901KbAdobe PDF2146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