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5408      Online Users : 5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96


    Title: 中共越南南海爭議及我南海政策之研究
    The South China Sea Policy Research from The Dispute Between P.R.C. and Vietna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uthors: 劉先舉
    Contributors: 朱新民博士
    劉先舉
    Keywords: 南海
    國際法
    南海主權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7:37:25 (UTC+8)
    Abstract: 一、南海居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交通要衝,北經台灣海峽與東海相通,東北經呂宋海峽與太平洋相連,西南則經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及望家錫海峽與印度洋相接,南海諸群島不僅控制南海通往印度洋與太平洋間之國際重要水道,且緊握波斯灣經麻六甲海峽至東北亞之油輪海運航線;南海正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是亞洲和大洋洲的中繼站,也是我國通往印度、非洲和歐洲各國海上路線的重要門戶,亦為世界海洋航運繁忙的地區之一。
    二、南海諸島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及南沙四大群島,其中東沙為我所有,西沙為中共所佔據,中沙因潮高大都不存在,南沙群島主權紛爭為東南亞潛存最大危機。南海海域蘊藏的天然資源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以上;尤其是石油,在二十四個大陸架沉積盆的油氣總儲量達六○○億噸,是歐洲北海油田儲存量的四倍,因而博得「第二個波斯灣」的稱號,為南海週邊各國覬覦之目標,引發了各國軍力擴張,形成區域性的緊張關係。
    三、各爭端國除依歷史性主權、海洋法及相關國際法之規定聲稱擁有島嶼主權外,並對所有佔領的島嶼進行派兵駐守等,諸般與主權有關的宣示及鞏固行為,造成部份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會員國與中共政權之間的緊張關係,這些爭議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略為降溫,因為中共對東南亞國家採行「微笑外交」政策。在東南亞國協的各會員國中,越南與中共的關係無疑是最複雜、緊繃和傾向於衝突的。兩千年來受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以及過去六十年來與中共時好時壞的關係,使越南對中共既愛又恨。它一方面尊敬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憎恨中共的高傲態度、恃強淩弱,以及其欲控制越南政權的明顯意圖。
    四、南海海域十分遼闊,是一個充滿潛在性衝突的地區,其衝突的真正癥結在於國家利益。南海問題大致又以主權、石油和漁業資源、國際戰略及國際海域航線等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為主軸。中、越二國莫不競相擴充軍備,展現出對南海諸島嶼之意圖;自從中越外交關係恢復之後,越南身為日益不均衡的雙邊關係的弱方,必須應付許多問題,例如:如何在敵意和依賴之間遵循中間路線,以及如何保持該國政治上的自治權等。然而,儘管雙方在避免衝突上都有既得利益,如此可專注於經濟發展,但未來中越兩國在南海議題上的爭議似乎仍有可能發生。
    五、南海諸島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是我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並由我國政府最早進行管轄和行使主權。在漢代就已在南海航行中發現南海,宋代則開始命名,以石塘和長沙不同名稱泛指南海諸群島,從古籍與地圖的記載,充分顯示我國最早發現南海,並將其納為我國的疆域。
    六、由於兩岸軍事的對峙,我國欠缺總體台灣安全之規劃,政府在安全決策優先順序均以中共為假想敵,始終未將南海政策,海疆規劃納入整體國家安全之考量,政府的南海政策綱領,並未實際落實與缺乏負責之專業機制,進而爭取最大之國家利益。
    七、我國南海政策執行的困境包涵:國際化或內政化爭論、我國國際地位的難題、台海兩岸關係的僵局、兵力投射能力的不足、南海政策共識的欠缺、南海決策組織執行不力等面向。歸納形成的重點:一為中共的阻撓,影響我國南海戰略的遂行;二為國人對南海問題認知不足,缺少共識。
    八、我國南海問題因應對策包涵:堅定維護主權立場、提升海、空軍戰力、開拓多邊對話管道、和平談判解決爭端、資源共同合作開發等作法。我國仍應根據南海政策綱領的規範及政府的政策宣示,「擱置主權爭端,共同開發南海資源」作為我國南海戰略目標。
    Reference: 壹、官方
    一、中華民國82~8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4年)。
    二、中華民國84~85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6年)。
    三、中華民國91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2年)。
    四、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4年)。
    五、外交部編著,外交報告書-對外關係與外交行政,(臺北:編者自印,1992年)。
    六、國防部長唐飛於民88年12月9日臨時記者會,國防部對「海岸巡防總署」接替東沙、南沙太平島守備任務說帖。
    七、「南海政策綱領」行政院82年4月13日台82內字第09692號函核定。
    八、行政院施政報告(立法院第4屆第1會期,民國88年2月)。
    九、我國海域法制化圖說3-南海主權及歷史性水域,(臺北:內政部編印,民國83年6月)。
    十、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貳、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檔集,(1951~1953)第二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8年版)。
    (二)曲明,2010年兩岸統一-中國邁向海洋權的時代(臺北:九儀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三)宋燕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對南沙群島主權爭端國可能之影響,收錄於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初版,85年)
    (四)吳士存主編,南海問題文獻匯編,(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3月)。
    (五)嶽德明,中國南海政策爭議。
    (六)林金枝、吳鳳斌著,祖國的南疆—南海諸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七)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臺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85年10月)。
    (八)林正義,中華民國的南海政策,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8月)。
    (九)俞寬賜,南海諸島領土爭端之經緯與法理—兼論東海釣魚臺列嶼之主權問題,(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12月)。
    (十)姚嘉文,南海十國春秋,(臺北:大村文化出版社,1995年)。
    (十一)張維一,南海資源開發與主權維護, (臺北:潘氏圖書館叢書,1994 年)。
    (十二)陳峰君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
    (十三)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 (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7年)。
    (十四)陳鴻瑜,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臺北:幼獅文化出版,1987年)。
    (十五)陳緯,從西沙群島情勢發展探討我國對南海地區因應之道,第二十一屆軍事著作金像獎作品,1993年。
    (十六)趙雲山,消失中的兩岸,(臺北:新新聞出版社,1996年)。
    (十七)楊作洲,南海風雲-海域及相關問題的探討,(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9月)。
    (十八)謝淑媛等編著,「台海安全情報」,(臺北:吳氏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3月)。
    (十九)『越南─巨變的二十年』,顧長永主編,2007年5月由台灣商務出版。
    (廿)『中國與南中國海問題』,傅崐成、水秉和主編,2007年3月由問津堂書局出版,亞洲太平洋地區事務研究中心(Center for Asia Pacific Affair CAPA)亞太事務叢書。
    (廿一)『越南國情報告(2010)』,古小松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06月01日。
    (廿二)『中越南海之爭』,陳雲主編,2012年5月,秋水堂公司出版。
    二、西文專書
    (一)Goblet Y. M.,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the World Map , London, GB, 1955. John O’Loughlin, Dictionary of Geopolitics , Greenwood Press, USA, 1994. Martin Ira Glassner, Political Geography ,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1996. Nye Joseph S.,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Longman, 2000。
    (二)“Air Force Plane Fired Upon over Spratlys,” Philippine Star, September 5, 2002。
    (三)US Has to Help if Navy is Attacked in Spratlys, Says Manglapus. Straits Times, April 14 1992, p. 13; US Obliged to Defend Manila if Spratlys Attacked. Straits Times, Novermber 12 1992。
    (四)Ramos: ASEAN Can Help End Spratlys Dispute. New Straits Times, July 11 1992。
    (五)Manila Calls for Arms Freeze at Spratly Conference. New Straits Times, June 1 1993。
    (六)Ramos Calls on Spratly Claimants to Pull Troops Out. Straits Times, March 30 1994。
    (七)Liberty Dones. Siazon Urges China to Act with Restraint in Setting Spratlys Dispute. Philippine Star, February 9, 1999。
    (八)Is Malaysia Escalating the Spratlys Conflict. The Nation (Bangkok), September 6 1991, p. 18; KL Developing Resort in Spratly Islands. Straits Times, May 4 1991。
    (九)Peter Lewis Young. The Potential for Confl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ian Defence Journal, November1995。
    (十)Too Much Made of Problem with Spratlys-Mahathir. Straits Times, August 22 1993。
    (十一)B. A. Hamzah. Conflicting Jurisdictional Problems in the Spratlys: Scope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In TheSecond Workshop on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ndung, July 15-18 1991。
    (十二)RP Ready to Build in Spratlys. Manila Times, June 24 1999。
    (十三)RP, Malaysia Planes Face Off in Spratlys. Philippine Star, November 1 1999。
    (十四)The Fourth Workshop on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urabaya, August23-25 1993。
    三、期刊
    一、中文期刊
    (一)大陸中央通訊社編輯,〈1998東亞武勢:新強日本海軍〉,民國87年12月31日,頁1。
    (二)黃一哲,〈美中在南海區域競逐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Vol-46,2012年10月,頁12-25。
    (三)伍大一,〈南海國際情勢研究〉。
    (四)〈2012夏季東沙&南沙風戰雲〉,尖端科技雜誌第338期,21012年10月,頁64-67。
    (五)沈正強、夏軍,〈南沙告訴我們什麼?〉,《船艦知識》,1988年2月,頁4-5。
    (六)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頁41。
    (七)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頁1-3。3。
    (八)陳治萍,〈南海地區情勢變化與台灣因應之道〉,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10月),頁222。
    (九)傅應川,〈釣魚台事件對亞太的戰略影響〉,尖端科技雜誌第339期,21012年11月,頁12-15。
    (十)〈從中共處理美濟島糾紛事件看南海戰略形勢〉,大陸情勢週報,(臺北,民國84年4月26日),頁2。
    (十一)傅崑成,〈中國先佔取得南海歷史性水域內島礁領域主權之證據(下)〉,《大陸雜誌》,第89卷第2期,民國83年8月,頁35。
    (十二)閻學通,〈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1995年8月,頁25。
    (十三)龍村倪,〈南海新課題---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海上戰略航線〉,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9期,民國 91 年 9 月。
    (十四)滕昕雲,〈中華民國-缺乏戰略意識的區域海軍強權〉,尖端科技,1998年11月,頁78-81。
    (十五)劉永城,〈南海現況淺析〉,空軍學術月刊,第451期,民國83年6月12日,頁78-87。
    二、西文期刊
    (一)Dennis R.Neutze,“Who’s Law of Who’s Sea?” U.S.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anuary 1983),p4。
    (二)Ministry of Vietnam,Republic of Vietnam ,White Paper on the Hoang Sa(Paracel) and Truong Sa(Spratly) Island, Saigno,1975, pp.27-47。
    (三)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8(3): 3-17。
    (四)John H. Noer, Chokepoints: Maritime Economic Concerns in Southeast Asia,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1996, pp.3-4.。
    (五)Nye Joseph S.,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Longman, 2000, p.58-63。
    (六)Henry Kissinger, Diplomac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4, p。
    (七)Department of State,USIA Digital Video Conference With Joseph Nye,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Regional Security,15 June 1995:Today,s U.S.-Japan Alliance Based on More Than Stability, ARC(CD-ROM),Text Link:395936,AXF 102,19 June 1995,p.3。
    (八)“Plans for Air Bases on Spratlys a Cause for Concern: Hanoi,” Straits Times, July 16, 1993, p.7。
    (九)Marwyn S. Samuels, Contest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New York: Methuen, 1982), p.158。
    (十)The Second Workshop on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254。
    (十一)Conflicting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pp.12-13。
    (十二)Conflicting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September 2002, Virtual Information Center, U.S. Pacific Command, p.54。
    肆、學術研討會暨論文
    一、何淑嫻,〈史編局典藏海南及南海四沙群島資料概況〉,南海資料交換合作座談會各單位館藏研究報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年9月),頁89。
    二、宋燕輝,〈南海地區安全戰略情勢之發展與現況〉,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南海問題專輯,頁18。
    三、吳鳳斌,〈我國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證據〉,南海諸島學術討會論文集(海南海口市,民國80年9月18日),第10篇,頁1。
    四、吳鳳斌,〈南沙群島向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主辦,民國84年10月16日),頁11。
    五、吳東明等,〈我國南海戰略之研究〉,國家安全會議專案研究報告,民國88年6月,頁102-111。
    六、林正義,〈十年來南海島嶼聲索國實際作法〉,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南海問題專輯,頁11。
    七、林正義,〈中共封鎖台灣海峽及其影響〉,國防管理研討會論文,民國82年12月26日。
    八、林蘋蘋(1997),〈美國柯林頓政府對南海爭論問題立場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九、侯松嶺,〈中國與東盟關係中的不穩定因素-南沙問題〉,東南亞研究,2000年5/6期,頁69。
    十、陳荔彤,〈南海主權問題及其水域船舶活動安全問題之研究〉,頁124。
    十一、傅崑成,〈南海的法律地位與兩岸對等合作的可行性〉,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主辦,民國84年10月16日),頁10。
    十二、龍村倪,〈戰略對峙下的『南海』變局與困境〉,跨世紀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三軍大學,民88年12月8日),頁82。
    十三、龍村倪,〈經營南海諸島之策略及規劃研究〉,臺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民國87年5月,頁3-4-3-5。
    十四、鍾堅,〈南海衝突對我國安全的影響〉,南海戰略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86年1月25日,頁3。
    十五、鍾堅,〈台灣地區能源需求與中共海空封鎖〉,封鎖與反封鎖研討會論文,民國83年12月27日。
    十六、鍾堅,〈南海戰略地位、經濟效益、國防間隙與主權糾紛論文集冊〉,民國83年11月,頁131-138。
    十七、劉達材,〈南海與中國海權〉,收錄於南海問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民國80年1月15日)

    伍、報紙週刊
    一、聯合報,民國82年3月10日,第4版。民國83年7月25日,第9版。民國84年5月19日,第2版。民國84年3月30日,第2版。民國84年5月22日,第10版。民國84年8月12日,第10版。民國84年10月23日,第9版。民國88年6月7日,第3版。
    二、聯合晚報,民國82年3月10日,第4版。
    三、中央日報,民82年5月31日,第7版。民國84年6月11日,第4版。84年6月11日,第4版。民國87年12月14日,第8版。民國88年5月17日,第8版。民國88年4月5日,第4版。民國88年7月14日,第4版。
    四、工商時報,民83年11月20日,第4版。
    五、「南海地區的權力平衡」,國家政策雙週刊,第96期1994年10月。
    六、中國時報,民國81年12月4日,第9版。民國83年4月29日,第5版。民國84年4月3日,第3版。民國84年4月6日,第3版。民國84年4月6日,第11版。民國84年4月8日,第9版。民國84年5月13日,第2版。民國84年12月13日,第9版。民國86年12月24日,第4版。民國87年12月30日,第14版。民國88年6月5日,第9版。民國90年11月5日,第2版。
    七、經濟日報,1996年8月29日,第9版。
    八、自立早報,民國84年9月12日,第7版。
    陸、網路資源
    一、中華網,2003年9月8日。http://www.yunnan.cn。
    二、中國南沙網,2003年12月。http://nansha.533.net
    三、龍村倪,東沙島紀事集錦。 http://vm.nthu.edu.tw/np/vc/theme/pratas/index.html。
    四、維基百科,中沙群島。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6%B2%99%E7%BE%A4%E5%B2%9B。
    五、南海發現之旅,西沙群島。http://vm.nthu.edu.tw/southsea/west.htm。
    六、維基百科,南沙群島。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2%99%E7%BE%A4%E5%B2%9B。
    七、瞭望東方/新華網,十餘國加緊掠奪南海資源-中國需要有所作為,2004年1月17日。chinesenewsnet.com
    八、中國石油公司網路資料。http://www.cpc.com.tw/classroom/barrel。
    九、南方網-南方都市報,2003年10月29日。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gdtodayimportant/200310290161.htm.
    十、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02月26日。http://www.sina.com.cn
    十一、柯林頓政府「南海聲明」檔(1995年5月10日),
    “Spratlys and the South China Sea”。http://dosfan.lib.uic.edu/ERC/briefing/daily_briefings/1995/9505/950510db.html .
    十二、中時新聞資料庫,94年12月16日。 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aspx
    十三、華夏經緯網,美日印加強軍事滲透-南中國海形勢不容樂觀,2004年1月12日。
    十四、大公網,「越南抗議台灣興建南沙機場」,94年12月30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05/12/30/YM-504833.htm
    十五、BBC中文網,台日漁權談判前夕,阿扁巡視東沙,2005年7月29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720000/newsid_4725100/4725177.stm
    十六、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海事安全合作研究小組。http://iir.nccu.edu.tw/cscap/a4.htm
    十七、東森新聞報,海巡署「海安三號」預演,2005年4月23日。 http://emovie.ettoday.com/2005/04/23/10844-1781112.htm
    十八、倍可親網訊,大陸對南海做出幾項新部署,顯示大陸控制南海的決心,2005年7月6日。 http://chinaha.diy.myrice.com/military/jishi/2001/006/jishi1082.htm
    十九、台灣將提升海軍戰力,動向,2002年5月號總第201期。http://www.chengmingmag.com/new_page_222.htm
    廿、郭崇倫,台灣與東協區域論壇的發展,國策期刊119期,1995年8月22日。http://www.inpr.org.tw:9998/inprc/pub/jounals/110-9/m119_6.htm
    廿一、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http://iir.nccu.edu.tw/cscap/a1.htm
    廿二、世界知識,新華網,南海:共同開發大步走,2005年4月14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4/14/content_2829754.htm
    廿三、日本勢力高調再進東南亞,2012年04月28日,環球時報,http://world.huanqiu.com/depth_report/2012-04/2673312.html
    廿四、日本對東南亞外交的轉折——從福田主義轉向橋本主義,2012年5月17日,春秋戰國,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25/17/a4da50.html
    廿五、人民幣急升和釣魚台事件,日本企業轉移生產基地至東盟國家,2013年5月17日,財訊快報,http://www.investor.com.tw/onlineNews/NewsContent.asp?articleNo=14201305170024
    廿六、美EIA公佈最新南海油氣資源評估報告,2013年02月27日,中國能源報,http://big5.gmw.cn/g2b/yn/2013-02/27/content_6837886.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00922003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22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