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53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18236      在线人数 : 49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38


    题名: 單親家庭親子優勢團體-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trengths-based group work for single mother and their child on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and life adaption
    作者: 徐于婷
    Hsu, Yu Ting
    贡献者: 宋麗玉
    Song, Li Yu
    徐于婷
    Hsu, Yu Ting
    关键词: 優勢觀點
    親子團體
    親子互動
    生活適應
    strengths perspective
    group work for single mother and their child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life adaption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9-02 17:23:20 (UTC+8)
    摘要: 本研究探討優勢觀點在單親親子團體方案中之操作情形及實際成效,長達七週的團體方案,以親子互動關係作為整體方案的焦點及主軸,並以冒險體驗及優勢觀點團體穿插的方式進行活動方案的整體設計及帶領。

    資料收集方式為質量並行,在團體前、團體結束及團體結束後一個月,進行三次量化問卷施測;在團體方案開始及結束時,分別訪談參與團體之母親成員及團體領導者,以深入探討團體方案對參與家庭產生的影響及改變。

    研究參與者共有四個家庭,研究結果簡要說明如下:
    一、在量化資料方面:
    1.親子互動關係:半數子女成員在親子互動關係方面,在「關愛」、「敬重」及「卑順」層面有正向的改變;而母親成員三次施測變動幅度不大,親子關係的六大面向中,「敬重」及「卑順」層面有正向的改變。
    2.生活適應及身心健康:子女成員在生活適應方面,半數的子女成員在參與團體後有較佳的適應狀況,一位成員並無改變,一位成員適應狀況下滑;而四位母親成員之身心健康狀況並未因為團體方案的介入而有明顯的改善。

    二、質性資料方面:
    1.生活適應方面:離婚初期的婦女在經濟、就業、住所、子女教養等面向,遭遇無充足資源,並面臨在經濟就業及家庭照顧之間的抉擇。而社福資源、學校資源、心理諮商、醫療資源、就業的周邊效益、與外界接觸及環境因素是幫助這些婦女適應之適應因子。
    2.親子互動關係:多數團體成員表示參與團體後親子關係有正向改變:(1)摩擦程度減少、(2)相處及肢體接觸增加、(3)學習新的親子互動方式、(4)親子界線的彈性及調整、(5)更理解彼此想法、(6) 增進對彼此的包容與耐心。
    3.除親子關係的改善外,母親及子女在個人面也都有不同的改變,包含:(1)母親成員的改變有:看待事情的角度改變,重新理解親子關係的衝突,甚至有成員也應用到對於離婚事件的重新解讀、更多的反思及自我感增加;(2)子女成員的改變有:願意自我分享、耐心及自信增加、信任他人及學習獨自處理問題。

    本文歸納優勢觀點在單親親子團體中的實務運用,及優勢觀點為基礎的親子團體是如何促進團體成員在親子互動關係的改善外,也企圖瞭解婦女在離婚初期在經濟、就業、住所、子女教養等面向之適應歷程,關注婦女們在單親過程所展現的不同樣態及適應因子,期待有助於家庭社會工作的實務發展及開展優勢觀點在不同層面的運用。
    This study applied strengths perspective on the single mother and child group with a focus on (a)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b) life adaption . Four families participated in the group; they met once a week and last for 7 weeks. The group activities were based on the protocol of Project Adventure and strength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adopt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he quant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both mother and child members at three times: before and after the group activity began, as well as one month after the last s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50% of the child members showed positive changes on 3 aspects (caring, respect and obedience), the mother members showed less changes, but still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respect and obedience.
    (b) Life adaption &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50% of the child members showed positive changes on life adapt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on the mothers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tative data indicated that: (a) Resources on welfare, schooling, counseling, medical and employment could help the mother member to achieve better life adaption. (b)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revealed positive changes, including less conflict, more physical contacts, willing to learn new ways of interaction, flexible mother-child boundaries, being more patient and tolerance. (c) The mother members could reframe the meaning of divorce and conflicts, and had more self reflection. The child members were more willing to share feelings, had more patient and confidence, trusting others and learn to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trengths based group work were beneficial to the singl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 However, mo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replicate the program and further examine its effectiveness.
    參考文獻: 網路資料:
    主計處(2010)。《婚姻狀況統計》。主計處網頁(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中文文獻:
    王以仁(2002)。《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及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琦(1992)。《離婚者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巽傑(2004)。《國小親子參加薩提爾溝通方案的改變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德怡(2006)。《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裕(1995)。《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霓(2001)。《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的研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宋麗玉、施教裕(2007)。《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出版社。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09-134。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瑩(1994)。《學齡兒童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槪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硏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遠(2010)。《成人心理健康量表之編製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美秀(2004)。《國小學童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莉菁、鄭麗珍(2001)。〈離婚單親父親因應親職與工作角色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第5卷,頁113-174。
    林萬億(2000)。《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萬億、黃韻如(2004)。《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台北:五南出版社。
    施秀玉(2003)。《「家庭共學-親子團體」對親子互動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所碩士論文。
    翁樹澍、王大維(1999)。《家庭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張宏哲(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市:雙葉出版社。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莊珮瑋(2001)。《台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臨高、莫藜藜(2000)。《團體工作實務》。台北市:雙葉出版社。
    郭貴蘭(2007)。《苗栗縣客家籍受虐婦女復元之初探:優勢觀點團體工作之運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社會工作》。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
    陳若喬(2001)。《單親小孩上大學-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事件的生活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期,頁25-62。
    彭淑華、張英陣(1995)。《單親家庭的正面功能》。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曾月娥(2007)。《優勢觀點團體工作運用於暴力循環中婦女復元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曾華源、白倩如(2012)。〈團體動力、體驗學習與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40期,頁5-18。
    黃月美(1995)。《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硏究》。屏東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松溝(2004)。《父親參與家庭團體方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麗晴(2000)。《父母離婚兒童的生活適應之主觀經驗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永靜(2000)。〈單親家庭:挑戰、改變與新契機〉,輯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55-181。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善如(2004)。《高雄市單親家庭之家庭資源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
    劉依玫(2007)。《以優勢觀點為基礎之親子冒險團體歷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劉焜輝(199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師大學生輔導中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秀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杰伶 (2009)。《優勢觀點為基礎之探索教育團體對感化教育少年增強權能的成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玉青(2012)。《家庭生命週期對女性就業型態之影響:事件史分析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霖(2007)。《離異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述說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2)。〈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1990與2000年普查的比較〉,《台大社會工作學刊》,6期,頁1-33。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出版社。
    謝品蘭(1992)。《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8期,頁1-90。
    蘇妙玉(2001)。《國小高年級一般與單親兒童人格及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英文文獻
    Ballenski,C. B.and Cook A.S.(1982).‘Mother’s perception of their competence in managing selected parenting tasks.’, Family Relations,31,489-494.
    Gutierrez, L. M.,Parsons, R. J.and Cox, E. O.(1998).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Pacific Grov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aria Ketsetzis ,Bruse A. Ryan and Gerald R. Adams(1998).‘Family Processe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School-Based Soci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0(2),374-387.
    Mei-O Hsieh.and Patrick Leung(2009).‘Protective factors for adolescents among divorced single-parent families from Taiwan.’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48(3),298-320.
    Olson,L.J.(2002).The interactions among participants in a parent-child activity group on a child inpatient uni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isity.
    Parcel, T.L.,and E.G. Menaghan (1993).‘Family Social Capital and Children`s Behavior Problem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6,120-135.
    Reid,K.(1991).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groups: clinical perspective. 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
    Saleebey (2008).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Putting possibility and hope to work in practice. Sowers, Dulmus & White (Eds.),Comprehensive Handbook.
    VelmaMcBride Murry,Mia S.Bynum,Gene H.Brody,Amanda Willert and Dionne Stephens (2001).‘African American single mothers and children in context:A review of student on risk and resilience.’,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4(2),133-155.
    Welch,R.D.(1995).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parent training and child group treatment of noncompliant children(Marital adjust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entral Michigan Univisit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926400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6400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0301.pdf3509KbAdobe PDF2149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