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45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01016      在线人数 : 5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45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58


    题名: 表見證明之研究
    A Study on “Prima-Facie Beweis”
    作者: 邱玉樺
    贡献者: 姜世明
    邱玉樺
    关键词: 表見證明
    事實說明自己
    暫時推定
    證據評價
    舉證責任減輕
    間接證明
    經驗法則
    事實上推定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9-02 16:59:26 (UTC+8)
    摘要: 本論文所研究者係一特殊之間接證明,所謂間接證明,乃證據法則中舉證方式之一種,其特殊之處,則須配合經驗法則之運用。在不同程度之經驗法則運用下,間接證明可以區分出不同之種類。如果存在典型事象經過蓋然性之經驗法則,而使法院推定某一待證事實之存在時,即使系爭事實並未被具體明確的證明,亦不違法。此與一般之間接證明就有所區別,因為依據特殊的間接證明,某種程度上,事實之認定仍然值得信賴,進而達到舉證責任減輕,或者使法官避免為真偽不明判決之效果。
    這樣特殊之間接證明,在德國法上有「表見證明」,在日本法上有「暫時推定」,在英美法上有「事實說明自己」,以上特殊之證據法則都係從判例法上發展而成的,可見此種特殊之間接證明有存在之意義與必要性。本論文即針對相關之問題與爭議提出整理與討論,並研究相關制度在我國實務上之發展情形,希冀能為民事程序法上之證據活動,提供一具有安定性之規則與方向去使用相關之制度,同時達到追求個案正義之目的。
    綜上所述,本文將以表見證明為研究之核心,試從間接證明、舉證責任之分配、自由心證、事實上推定以及實體法規範體系等角度,探討表見證明於我國證據法上之定位(請參酌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同時以英美法上之事實說明自己原則作為比較之對象(請參酌第五章);並且說明實務上在特殊之現代案件類型中,運用相關制度之問題與實益(請參酌第六章),期能探求表見證明制度於我國證據法上之適當性、適用依據、適用範圍並類型化個案;最後,將實務判決中運用經驗法則之用語與表見證明制度之要件、效果等相互對照,以統整回顧整本論文之研究成果(請參酌第七章)。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外文依作者名字母排序)

    一、中文部分 (含譯著)
    (一)書籍
    1.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2010年。
    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2008年。
    3.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二冊,2006年。
    4.吳明軒,民事訴訟法,2011年修訂9版。
    5.吳從周,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四冊,2010年初版。
    6.李木貴,民事訴訟法(上),2010年。
    7.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07年初版。
    8.林望民,間接反證,載: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79次研討紀錄,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一),59-120頁,2003年。
    9.邱聯恭,程序利益保護論,2005年初版。
    10.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2004年初版。
    11.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12年。
    12.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2012年。
    13.姚瑞光,近年修正民事訴訟法總評,2005年。
    14.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2009年2版。
    15.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2012年1版。
    16.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冊,2013年1版。
    17.姜世明,民事訴訟法基礎論,2012年5版。
    18.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2011年2版。
    19.姜世明,任意訴訟及部分程序爭議問題,2009年。
    20.姜世明,表見證明在我國實務上運用之評估,載: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02次研討紀錄,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六),289-408頁,2008年。
    21.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2009年修訂3版。
    22.姜世明,舉證責任與證明度,2008年1版。
    23.曹鴻蘭,違背經驗法則之研究,載: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38次研討紀錄,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四),113-165頁,1990年。
    24.許士宦,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2005年。
    25.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2011年修訂5版。
    26.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2009年修訂6版。
    27.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2010年。
    28.楊淑文,民事訴訟法共筆(下冊),2009年3月版。
    29.雷萬來,民事訴訟法,2005年初版。
    30.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1972年初版。
    31.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2010年修訂5版。
    32.雷萬來,論票據訴訟之舉證責任的分配,載: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55次研討紀錄,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六),97-178頁,1999年。
    33.三ケ月章著,汪一凡譯,日本民事訴訟法,1997年初版。
    34.Vincent R. Johnson著,趙秀文、楊智傑譯,英美侵權法,2006年初版。
    35.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 2002年初版。

    (二)期刊文章
    1.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8-49頁,2005年。
    2.邱琦,契約法與侵權行為法的探戈舞,月旦民商法第18期,175-184頁,2007年。
    3.邱聯恭,值得當事人信賴的真實,台大法學論叢第11卷2期,179-220頁,1982年。
    4.姜世明,三論證明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 177-190頁,2011年。
    5.姜世明,表見證明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183-276頁,2007年。
    6.姜世明,論經驗法則,政大法學評論第107期,1-81頁,2008年。
    7.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第6期,5-29頁,2004年。
    8.許士宦,當事人拒絕協力親子血緣鑑定之效果,月旦法學教室第9期,18-19頁,2003年。
    9.許政賢,消費訴訟的表見證明/最高法院100台上104,台灣法學雜誌第191期,187-191頁,2012年。
    10.許政賢,塗銷登記與所有權妨害除去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18期,15-17頁,2012年。
    11.陳聰富,美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98期,183-229頁,2007年。
    12.陳聰富,醫療訴訟之舉證責任,法令月刊第61卷4期,28-55頁,2010年。
    13.曾華松,地號及建號會說真話,也會說假話-地籍圖重測法律問題,法令月刊第60卷第8期,77-95頁,2005年。
    14.黃凱紳,美國商品責任嚴格化之發展,軍法專刊第57卷第6期,108-133頁,2011年。
    15.詹森林,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3期,47-80頁,2007年。
    16.熊海水,”事實自己說明”在英美醫療過失訴訟中的應用,中國衛生法制,第15卷第3期(總第88期) ,38-41頁,2007年。

    二、日文部分
    (一)書籍
    1.小林秀之,ケーススタディ新民事訴訟法,2000年第1版。
    2.中野貞一郎,過失の推認, 1978年初版。
    3.中野貞一郎、松浦馨、鈴木正裕,新民事訴訟法講義, 2009年第2版補訂2版。
    4.木川統一郎,民事訴訟法重要問題講義 下,1993年。
    5.木川統一郎、中村英郎,民事訴訟法,1998年新版。
    6.加藤新太郎,医療過誤訴訟,載:鎌田薫等著,民事法III債権各論,284-302頁,2005年。
    7.本間義信,訴訟における経験則の機能,載: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5,63-87頁,1983年。
    8.伊藤真,民事訴訟法,2003年補訂第2版。
    9.並木茂,証明責任,載:小山昇、中野貞一郎、松浦馨、竹下守夫,演習民事訴訟法〔新演習法律学講座〕,491-500頁,1987年。
    10.松本博之、上野泰男,民事訴訟法,2008年第5版。
    11.春日偉知郎,民事証拠法研究 : 証拠の収・提出と証明責任,1991年。
    12.春日偉知郎,民事証拠法論集,1995年。
    13.倉田卓次=飯島悟,間接反証,載:小山昇、中野貞一郎、松浦馨、竹下守夫,演習民事訴訟法〔新演習法律学講座〕,509-524頁,1987年。
    14.兼子一、松浦馨、新堂幸司、竹下守夫,条解民事訴訟法,1991年初版。
    15.新堂幸司,新民事訴訟法,2011年第5版。
    16.遠藤功、文字浩,講說民事訴訟法,1998年初版。
    17.藤原弘道,一応の推定と証明責任の転換,載: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5,127-158頁,1983年。

    (二)期刊文章
    1.三木浩一,民事訴訟にあける証明度,法学研究83巻1号,15-65頁,2010年。
    2.大山政之,いわゆる規範的要件事実の主張・立証責任の分配について,中央學院大學法學評論17(1/2) ,51-105頁,2004年。
    3.安井英俊,現代型訴訟における「一応の推定」の機能について,同志社法學第322号(第59巻第3号),279(1669)-310(1700)頁,2007年。
    4.町村泰貴,過失の一応の推定の意義,商学討究第39卷第4號,87-111頁,1989年。
    5.河村浩,原因裁定・責任裁定手続と事実認定論,判例タイムズ第1242号,40-64頁,2007年。
    6.春日偉知郎,表見証明,判例タイムズ第686号(第40巻第7號),34-65頁,1989年。
    7.渡辺武文,表見証明と立証軽減,私法第42号,136-141頁,1980年。

    三、英文部分
    Book
    1. 9 John Henry Wigmore,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3rd ed.1940).
    2. Dan B. Dobbs, Paul T. Hayden, Ellen M. Bublick, Torts and Compensation: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Injury (6th ed.2009).
    3. Kenneth S. Abraham,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ort law: an analytical primer on cases and concepts (1997).
    4. Richard A. Epstei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orts (8th ed.2004).
    5. Robert E. Keeton, Lewis D. Sargentich, Gregory C. Keating, Tort and accident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2004).
    6. Victor E. Schwartz, Kathryn Kelly, David F. Partlett, Prosser, Wade, and Schwartz`s torts: cases and materials (11th ed.2005).

    Case
    1. Anjou v. Boston Elevated Railway Co., 208 Mass. 273, 94 N.E. 386 (1911).
    2. Boucher v. Larochelle, 68 A. 870 (N.H. 1908).
    3. Byrne v. Boalde, 159 Eng. Rep. 299 (Ex. 1863).
    4. Colmenares Vivas v. Sun Alliance Insurance Co., 807 F.2d 1102 (1st Cir. 1986).
    5. Eaton v. Eaton, 575 A.2d 858 (N.J. 1990).
    6. Fuller v. Wurzburg Dry Goods Co., 158 N.W. 1026 (Mich. 1916).
    7. Goddard v. Boston & Maine R.R Co., 179 Mass. 52, 60 N.E. 486 (1901).
    8. Jasko v. F.W. Woolworth Co., 177 Colo. 418, 494 P.2d 839 (1972).
    9. Joye v. Great Atlantic and Pacific Tea Co., 405 F.2d 464 (4th Cir. 1968).
    10. Larson v. St. Francis Hotel, 188 P.2d 513 (Cal. App. 1948).
    11. Mahowald v. Minnesota Gas Co., 344 N.W.2d 856 (Minn. 1984).
    12. Montgomery Elevator Co. v. Gordon, 619 P.2d 66 (Colo. 1980).
    13. Ortega v. Kmart Corp., 114 Cal.Rptr.2d 470, 26 Cal.4th 1200, 36 P.3d 11 (2001).
    14. Quinby v. Plumsteadville Family Practice, Inc., 907 A.2d 1061 (Pa. 2006).
    15. Scott v. James, 731 A.2d 399 (D.C. App. 1999).
    16. Scott v. The London and St. Katherine Docks Company, 159 Eng. Rep. 665 (Ex. 1865).
    17. Warren v. Jeffries, 139 S.E.2d 718 (N.C. 1965).

    四、學位論文
    1.王怡蘋,證券詐欺民事求償訴訟因果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及減輕-以美國法及我國法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97學年碩士論文,2009年。
    2.呂綺珍,論民事證據法上之事實認定與證明責任,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93學年碩士論文,2005年。

    五、實務判決
    (一)涉及公示登記之案例
    台灣桃園地方法院100年度簡上字第8號判決
    台灣苗栗地方法院101年度苗簡字第242號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101年度重訴字第31號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101年度訴字第1132號判決
    台灣嘉義地方法院100年度訴字第358號判決
    台灣花蓮地方法院100年度訴字第169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更(三)字第123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字第376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87號判決
    (二)涉及醫療糾紛之案例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5年度醫字第14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醫字第12號判決
    台灣板橋地方法院98年度醫字第4號判決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99年度醫字第10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6年度再字第76號判決
    (三)涉及保險理賠之案例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保險字第50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保險字第46號判決
    台灣嘉義地方法院90年度保險字第1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8年度保險上更(一)字第3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8年度保險上字第6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3年度保險上字第8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95年度保險上字第4號判決
    (四)涉及貨物運送之案例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6年度保險字第81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保險字第200號判決
    台灣基隆地方法院91年度海商字第3號判決
    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4124號判決
    最高法院74年台上字第2768號判決
    最高法院82年台上字第1300號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聲字第203號裁定
    (五)涉及失火事故之案例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89年度重訴字第1132號判決
    (六)涉及事實說明自己原則之案例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9年度重訴字第472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5年度醫字第17號判決
    (七)涉及表見證明與事實說明自己併用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89年度重訴字第1026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1年度小上字第5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5年度醫字第5號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100年度醫字第3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3年度上字第397號判決
    (八)涉及過失與因果關係以外之表見證明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5087號判決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0年度訴字第5316號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94年度親字第16號判決
    (九)涉及民訴訟法第282條之運用
    最高法院31年上字第2999號判例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047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96號判決
    (一〇)涉及意外事件之案例
    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6年度勞上字第11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0年度保險上字第5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913號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149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04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578號判決
    (一一)涉及公害事件之案例
    台灣桃園地方法院89年度訴字第717號判決
    台灣桃園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273號判決
    台灣南投地方法院92年度重訴字第66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1年度上字第663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91年度上字第932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100年度公上更(二)字第1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31號判決
    (一二)涉及車禍事件之案例
    台灣新竹地方法院95年度訴字第684號判決
    台灣台中地方法院100年度中小字第1997號判決
    台灣台東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95號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90年度上字第150號判決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10065102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65102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301.pdf1606KbAdobe PDF263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