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20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86074      線上人數 : 7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20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200


    題名: 台灣單身女性的愛情論述:社群網站中情感短語的寫作/閱讀實踐
    Lovers’ discourses of single women in Taiwan: writing / reading the epigram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作者: 陳維平
    Chen, Wei Ping
    貢獻者: 柯裕棻
    Ko, Yu Fen
    陳維平
    Chen, Wei Ping
    關鍵詞: Facebook粉絲專頁
    主體形構
    單身女性
    愛情論述
    網路寫作/閱讀
    Facebook fan page
    cultural practice
    single women
    lovers’ discourses
    on-line writing / reading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9-02 15:07:23 (UTC+8)
    摘要: 「單身」在台灣大眾媒介的討論中,多半被描述為孤獨、沮喪,甚至是失敗的情感過渡階段,對於女性而言尤其是一項避之唯恐不及的社會類屬。而單身女性各自的單身理由和生命歷程無論為何,都在一次又一次論述權力的角逐過程中成為相悖於社會規範──或是個人主義式浪漫愛情下的另類選項。單身儼然成為社會建構的焦慮,與此相關的親密關係討論同時也在社群網站Facebook特定類型的粉絲專頁反覆出現,例如本文選取《我是大A》和《Showon》中的「短語」形式。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和深度訪談,關注此類文本書寫的單身女性主體,在「女性讀者/寫作者和單身愛情論述、及其日常生活互動下」的形構過程,探討:(1)特定Facebook粉絲專頁如何透過短語談論單身女性的愛情生活;以及(2)其女性讀者/寫作者如何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中與關於自身的愛情論述互動。

    研究結果有二:(1)文本分析方面顯示,女性的單身/非單身狀態在愛情短語中多半歸因至女性的個人選擇,然而透過愛情、婚姻與家庭的相關討論,單身狀態在其中都只是失常的、或是暫時的生命階段。而愛情的風險也在這類單身論述中成為書寫的焦點,其中單身女性一方面渴望擁有自主性,但另一方面卻又在愛情的報酬算計中不斷面臨挫折。並且,由於女性的單身在短語中總是和錯誤的選擇有關,這種與規範性愛情生活,即「愛情-婚姻」──之間的斷裂,更使得單身論述中的女性主體必須持續與愛情命題對話。(2)女性讀者/寫作者的詮釋經驗方面,則再次揭露女性主體在這類愛情短語消費/產製過程中的矛盾和焦慮。單身狀態下的情感和欲望一方面難以在她們的日常生活中公開稱頌,但另一方面卻又透過Facebook愛情短語的轉手、留言,以及和粉絲專頁寫作者的人際交流……等方式覆現。透過訪談亦得知女性讀者口中的單身愛情論述並不那樣「自由」和「浪漫」;換言之,單身女性的主體位置依然必須仰賴「約束」和「現實」密布的社會規範才能夠持續地(被)書寫。
    “Being single”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 transition stage of one’s life, which is all about isolation and frustration in Taiwan’s popular discourses. No matter why single women are single, or how their life experiences went through, “being single” becomes an alternative choice in the very process of discursive formation against the normative lifestyles —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istic romantic love. Meanwhile, “single wome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constructed social anxieties in social network media. A number of epigrammatic Facebook statuses about intimacy are widely circulated on popular SNS fan pages, such as “I am Big A” and “Showon.” By textual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formation of subjectivity of single women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lovers’ discourses, and female readers / writers and their everyday life.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over: 1.) how these Facebook epigrams write about “being single;” and 2.) the ways that female readers / writers deal with the self-related lovers’ discourses.

    The mainstream social norms confirm that being single for a woman is a temporary status, which can be changed by her own effort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Single women therefore strive to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romantic love and marriage. Accordingly,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1.) whether single or not, a woman’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re attributed to her self-determination. Moreover, “being single” is described as an inadequate and even an abnormal option, as these Facebook epigrams have displayed. Also, single women are trapped in the dilemma between retaining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the loss of subjectivity under the evaluation of risks of love. 2.) By sharing, commenting or imitating the epigrams on Facebook, female readers / writers bring to light their voiceless desires and the struggling love. In addition, lovers’ discourses of single women are not “naïve” but cynical. The socially situated subjects refer to discursive social norms so to narrate their stories of romantic love through cultural practices by reading / writing these cynical epigrams.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Baron, D. (2009). A Better Pencil: Readers, Writers an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 U & Beck-Gernsheim, E. (1990). The Normal Chaos of Love. 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and Jane Wiebel (199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yd, d. & Ellison, N.B.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p. 210-230.
    boyd, d. (2008). “Why youth ♥ social network sites: the role of networked publics in teenage social life.” in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David Buckingham (ed.), pp. 119-14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ulcroft, R., Bulcroft, K., Bradley, K., & Simpson, C. (2000). “Th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f risk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postmodern paradox”,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 25(1): p. 63-92.
    Christian-Smith, Linda K. (1990). Becoming a Woman through Romance.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Evans, M. (1998). “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 is falling for make believe: ideologies of romance in post-enlightenment cultur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5(3-4): p. 265-275.
    Greenfeld Benovitz, M. (2008). “The interactive online romance community: contests and `Covers Gone Wil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08 Annual Meeting, p.1-22.
    Gudelunas, D. (2005). “Talking taboo: newspaper advice columns and sexual discourse”, Sexuality & Culture, 9(1): p. 62-87.
    Hollows, J. (2000). Feminism, Femininity and Popular Culture. Manchester;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graham, C. (1999). White Weddings: Romancing Heterosexuality i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Locher, M.A. & Hoffmann, S. (2006). “The emergence of the identity of a fictional expert advice-giver in an American internet advice column”, Text & Talk, 26(1): p. 69-106.
    Miller, M. (2011). Facebook for Grown-Ups. Indiana: Pearson Education.
    Millett, K. (2000). Sexual Politic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odleski, T. (1982). Loving with a Vengeance: Mass-Produced Fantasies for Women. London; New York: Methuen.
    Neville, P. (2012). “‘You’ve Got Male’: advice-seeking behavior in men using the online advice site www.worldweary.com’, 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20(3): p.227-242.
    Putney, M. J. (1992). “Welcome to the dark side” in Dangerous Men and Adventurous Women: Romance Writers on the Appeal of the Romance, Jayne Ann Krentz (ed.), pp. 99-105.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Radway, J. A. (1984).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London: Verso;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Swidler, A. (2001). Talk of Love: How Culture Matt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eks, J. (2011). The Language of Sexuality. New York: Routledge.
    中文部分
    Nownews今日新聞(2010.06.07)。〈台北婚姻大學,零學子?〉,《WEnews新聞網》。上網日期:2012年6月15日,取自http://wenews.nownews.com/news/18/news_18922.htm
    中國時報浮世繪企劃(1999)。《戀人絮語──99篇愛的故事》。台北市:大田。
    中國時報浮世繪企劃(2000)。《戀人絮語之愛情網站》。台北市:大田。
    心岱(1997)。《單身好不好──單身族生態觀測報告》。台北市:圓神。
    王文伶(2012)。《住宅類型影響單身女性購屋選擇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右君(2012)。〈常民自我敘事作為一種媒介言說:閱讀《聯合報》「家庭與婦女」版上的女性話語與聲音〉,《新聞學研究》,112:頁201-232。
    王怡丹譯(1998)。《單身夢魘:向單身Say Good-bye》。台北縣新店市:探索文化。(原書:Jenkins, K. (1994). Chronically Single Women.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王德睦、張國偉(2010)。〈台灣女性初婚率的量與步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8(2):頁29-66。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n.d.)。《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出爐 2012年使用行動上網人數較去年成長1倍》。上網日期:2013年2月27日,取自http://www.myhome.net.tw/2012_08/p01.htm
    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市:桂冠。(原書: Weedon, C. (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Wiley-Blackwell.)
    安萍(2005)。〈網絡文學傳播對文學創作觀念的影響〉,《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5):頁71-74。
    朱恆燁(2007)。《我在虛擬人海中寫作:論網路小說的寫作經驗與作者—讀者關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映瑤(2005.02.28)。〈熟女出招 魅力無法擋〉,《自由電子報》。上網日期:2012年7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feb/28/life/family-1.htm
    米果(2010.04.22)。〈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私‧生活意見》。上網日期:2012年6月9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chensumi/archives/12242265.html
    老僑(2013.06.05)。〈最難嫁掉的女生類型:長相不差、條件不錯、人好相處〉,《商業周刊》。上網日期:2013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810&pnumber=1
    艾尤(2007)。〈都市文明與女性文學關係論析〉,《江西社會科學》:2007(7):頁100-104。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人口靜態統計-婚姻狀況統計〉。上網日期2012年9月2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2006)。《傅柯考》。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Gros, F. (1996). Michel Foucault.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何定照、梁玉芳(2012.11.19)。〈單身歧視/催婚…我單身 謝謝關心〉,《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網日期:2013年1月17日,取自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401
    余意(2006)。《台灣單身都會女性主體分析──以《慾望城市》女性閱聽人為主》。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沛嶸譯(2009)。《文化研究核心議題與關鍵爭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原書:Barker, C. (2002).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Studies Central Problems and Critical Debates. London: SAGE.)
    吳清涼(2003)。《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與知識管理過程之研究──以網路讀書會為探討對象》。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自芬(2004)。〈網路文學與文學本質〉,《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頁136-140。
    李欣霈譯(1991)。《單身貴族症候群》。台北市:暖流。(原書:Tanimura, S. (1992). Syndrome May Not Marry. Tokyo: Kadokawa.)
    李芳斳(2012)。《單身女性之流行焦慮與廣告代言人類型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名牌包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俊東(2006)。《幸福克漏字》。台北市:旗林文化。
    李英珠(2010)。〈針對單身消費者的廣告策略:以廣告需求類型為主〉,《現代商業》,2010(8B):頁102。
    李娟花(2010)。〈大眾化對網路文學的影響〉,《語文學刊》,2010(6A):頁121-122。
    李琴萍譯(1999)。《不再一個人吃晚餐──擺脫單身的終極秘訣》。台北市:種籽文化。(原書:Tucker, N. (1996). How not to Stay Single.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Inc.)
    李麗日、古昌平、張鈺姿、陳芳雅、簡士佳(2002)。〈從「自由時報家庭婦女版」之內容分析看民國80年與民國90年女性議題的發展〉,《社會科教育研究》,7:頁1-26。
    汪耀進、武佩榮譯(2010)。《戀人絮語》。台北市:商周出版。(原書:Barthes, R. (1977). 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 Paris: Èdition du Seuil.)
    周代玲(2003)。《愛情的海市蜃樓──羅曼史小說對國中女學生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志雄(2008)。〈回顧與評判──《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與網路文學的發展〉,《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8(3):頁76-80。
    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市:巨流。(原書: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London: Polity.)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台北市:桂冠。(原書:Foucault, M. (1976).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林文源譯(2002)。《傅柯與酷兒理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原書:Spargo, T. (1999). Foucault and Queer Theory. Totem Books.)
    林志明譯(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Foucault, M. (1972).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Paris: Gallimard.)
    林郁庭譯(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台北縣新店市:聯經。(原書: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林淑惠、孟瑛如、吳東光(2006)。〈提升網路閱讀的影響力與可及性──以學習障礙學生為例〉,《特教論壇》,1:頁44-54。
    林慧音(2006)。《單身快樂》。台北縣板橋市:一覽文化。
    金哲譯(2007)。《沒有外表華麗的單身貴族》。台北縣中和市:漢宇國際文化。(原書:Lee, W. J. (2005). There is no Brilliant Single. Seoul: Random House JoongAng Inc.)
    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書:Alvesson, M. & Sköldberg, K. (2000). 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紀大偉(1998)。《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慾、異議與政治閱讀》。台北縣新店市:探索文化。
    孫曉燕(2010)。〈女性在都市成長中的自我堅守與迷失──兼談女性文學概念界定的重要性〉,《中州大學學報》,27(1):頁49-51。
    高麗玲、施鈺文(2004.03.23)。〈北市熟女超過 3 成獨身〉,《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2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040323/805522
    康仁俊(2010.04.08)。〈單身易得精神病?陳亭妃嗆楊志良:找人讓我嫁啊!〉,《NOWnews今日新聞》。上網日期:2012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4/08/11490-2589018.htm
    張玉琦(2005)。《共生的網路書寫──網路介面在書寫中所扮演的角色》。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原書:Mills,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祐慈(2009)。《她還不婚?台灣女性維持單身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茵婷(2011)。《女居城市的私寓與私慾──論鍾文音90年代以降的城市書寫》。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凱育(2005)。《青少女閱讀羅曼史小說之研究―以台中市三位高中女學生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筱文、黃瑤妮(2007)。〈消費至上還是人文關懷──關於我國當代都市文學審美走向的思考〉,《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8(2):頁97-100。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台北市:黎明文化。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市:遠流。(原書:van Zoonen, L.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曹晉譯(2007)。《批判的傳播理論:權力、媒介、社會性別和科技》。上海:復旦大學。(原書:Jansen, S. C. (200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Power, Media, Gender, and Technolog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莊瑞飛(2002)。《原生家庭與其他重要他人經驗對女性婚姻恐懼者之影響研究─以客體關係理論分析詮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8)。《神話學》。台北市:桂冠。(原書:Barthes, R. (1972). Mythologie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郭劼譯(2009)。《消解性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原書:Butler, J. (2004). Undoing Gender. New York: Routledge.)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宛茜(2012.01.23)。〈單身男女書服過好年〉,《聯合報》,G13版。
    陳怡芸、梁偉勛(2012.06.17)。〈有配偶較長壽 比單身者多活16歲!〉,《東森新聞》。上網日期:2013年1月15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17/59840.htm
    陳明珠、戴嘉南(2009)。〈不婚女性教師不婚抉擇及其生活適應之歷程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0:頁23-70。
    陳姿瑾(2009)。《女/城:論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變遷與「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儒(2012)。《單身女性理想的家》。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玲(2004)。《大學生非同步網路讀書會──以閱讀摘要與討論帶領促進閱讀理解與思維表達之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柔吟(2006)。《「她」的家──單身女人的成家行動與家空間體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萍譯(2006)。《老娘不想定下來》。台北市:性林文化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原書:Trimberger, E. K. (2005). The New Single Woman. Boston: Beacon Press.)
    陳韋璇(2012.10.09)。〈「單身公害」單指女性?教育部辭典性別歧視?〉,《NOWnews今日新聞》。2013年1月15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2/10/09/327-2861732.htm
    陳彬彬譯(2004)。《單身女子必修的27堂課》。台北市:性林。(原書:Doyle, L. (2002). The Surrendered Single: A Practical Guide to Attracting the Man and Right. Fireside.)
    陳淑姻(2002)。《國中女學生閱讀羅曼史小說之認知真實與其兩性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凱琦(2011)。《「敗犬」或「海蒂」?婚姻對高學歷單身女性的意義》。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齡(2007)。〈都會愛情小說的顯隱二元閱讀──以王文華《61×57》為例〉,《語文學報》,14:頁247-261。
    陳雅琪(2006)。《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繼會、謝曉霞(2009)。〈傳媒時代的文學生產──生產與消費視野中的新都市小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6):頁113-116。
    陳巍仁(2007)。《台灣當代文學跨文類寫作現象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程箐(2005)。〈消費文化時代女性都市寫作的意義與局限〉,《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6(1):頁46-50。
    須文蔚(2003)。〈雅俗競逐契機的網路文學環境〉,《當代雜誌》,192:頁10-25。
    黃怡婷(2010)。《八○年代以降台灣公寓書寫之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明堅(1989)。《單身貴族》。台北市:皇冠。
    黃麗珍譯(2009)。《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原書:Beasley, C. (2005). Gender and sexuality: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楊孟鑫(2003)。《網路寫作學習環境的設計與系統開發》。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枝(2009)。〈國科會傳播與文化研究學門性別研究前瞻熱門議題規畫成果報告〉,《中華傳播學刊》,16:頁3-13。
    溫子欣(2002)。《青少女學生閱讀愛情小說之研究:以兩班高職女學生讀者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詹秀敏、杜小燁(2010)。〈試論網路言情小說的美學特徵〉,《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4):頁74-79。
    廖淑慧(2010)。〈網路輔助「散文寫作」教學之理論與實際〉,《應華學報》,6:頁247-285。
    趙娟(2010)。〈網路文學中女作者的情愛敘事與性別文化〉,《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3):頁110-114。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市:桂冠。(原書:Foucault, M. (1975). 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Paris: Gallimard.)
    劉芮菁、張芳瑜(2012)。〈「輕」聲細語話同儕:青少年透過輕小說形塑同儕認同的過程〉,《犢:傳播與科技》,4:頁30-43。
    劉森堯譯(201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台北市:麥田。(原書:Barthes, R. (1975). 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 Èdition du Seuil.)
    蔡宗和(2010)。《未婚男女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婚姻態度研究》。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蔡綉娟(2005)。《挑戰婚姻:單身、不婚女性主體在台灣》。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夙媛(2012)。《單身未婚女性獨居生活型態研究與單品設計──以精油燈產品之多元性創作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菁譯(1989)。《單身的挑戰》。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原書:Partridge, T. J. (1982). The Challenge of Singleness. Marshall Morgan & Scott.)
    鄭達娟譯(1990)。《單身女貴族》。台北市:允晨文化。(原書:Asako, O. (n.d.). A Noble Woman of Japan.)
    鄭榕茜(2000)。《單身女子‧快樂GOGO!》。台北市:台視文化。
    鄭語謙(2012.11.22)。〈「單身公害」爆爭議 教育部預算被凍〉,《聯合報》。上網日期:2013年1月15日,取自http://betablog.udn.com/tpa285/7066458
    蕭旭雯(2010)。《「張曼娟現象」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宛蓉(2003)。《自我、書寫、網路:網路個人媒體自我書寫的意義初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怡玲(2004)。《已婚婦女家中閱讀、空間、自我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鍾佩怡(2002)。《我把羅曼史變教材了》。台北市:女書文化。
    羅玲妃譯(2002)。《女孩密碼:慾望城市的遊戲規則》。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Farr, D. (2002). The Girl Code: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ingle Women.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參考網站
    【Facebook粉絲專頁】
    《我是大A》:http://www.missbiga.com
    《Showon》:http://www.facebook.com/SIAOHONG
    《一個人,我享受》:http://www.facebook.com/singlenotbad
    《我是單身族》:http://www.facebook.com/17.single.bar
    《我們,都單身》:http://www.facebook.com/Singlelonglive
    《我單身,但不寂寞》:http://www.facebook.com/iamalonenotlonely
    《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http://www.facebook.com/Iamalwaysoneperson
    《沒什麼,單身無罪》:http://www.facebook.com/pages/%E6%B2%92%E4%BB%80%E9%BA%BC%E5%96%AE%E8%BA%AB%E7%84%A1%E7%BD%AA/319528551463712
    《單身》:http://www.facebook.com/pages/%E5%96%AE%E8%BA%AB/147482981980735
    《憤世女俱樂部》:http://www.facebook.com/pages/%E6%86%A4%E4%B8%96%E5%A5%B3%E4%BF%B1%E6%A8%82%E9%83%A8/130807210353429?fref=ts
    《學著自己愛自己。》:https://www.facebook.com/own.lonely.lover

    【其它網站】
    《我是大A》:http://www.missbiga.com
    《宅女日記》:http://blog.roodo.com/chaiwanjui1977
    《美國韋氏字典線上版》(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教育部網路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0045100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45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201.pdf3636KbAdobe PDF2125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