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5348      Online Users : 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96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64


    Title: 以華族文化為信仰-「三三」脈絡下的蕭麗紅小說研究
    Chinese Culture As A Belief:A Study Of Shau Lih–Hong’s Novels In The Contex Of San-San Literary Group.
    Authors: 林慧玲
    Lin, Huei Ling
    Contributors: 陳建忠
    Chen, Antonio
    林慧玲
    Lin, Huei Ling
    Keywords: 蕭麗紅
    三三
    華族文化
    《冷金箋》
    《桂花巷》
    《千江有水千江月》
    《桃花與正果》
    《白水湖春夢》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22 17:06:38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名之「以華族文化為信仰」,此概念乃來自朱西甯的文學觀。朱西甯深受孫立人將軍影響,自軍校時期即以民族文化之復興文己任,朱西甯自言其創作之主旨有二,一為中國文明之飛揚,一為民族文化之承傳,至今三十餘年如一日。朱西甯旨在恢復中國的禮樂香火。在1970年代接觸胡蘭成之後,朱、胡兩人的觀點更是不謀而合,如中華文明優越論、中國的民族道統、中國的禮樂倫理的強調等等,並將之上升為一種猶如宗教般的信仰,此信念也也影響了朱天文、朱天心、蕭麗紅等三三成員們,在蕭麗紅的創作中亦處處可見民俗文化與倫理道德的相結合,對中華民族文化持高度讚賞之情,並成為其面對社會與人生的態度與標準,來自胡、朱兩人的中華文化禮樂文明傳承信念,甚至影響了這些三三作家們日後面對社會現實、踐履文學思潮與路線及轉型等問題。

      蕭麗紅作品產量雖不多但卻深具代表性。蕭麗紅的鄉土書寫以台灣鄉土為寫作素材,在書寫表現中卻具有濃厚的中國意識,此種書寫模式所反映的心理、文化與當時社會之關聯?以及其與張、胡的關聯性何在?解嚴後風起雲湧的文壇,她如何承繼三三的文化想像,又如何持續與左翼鄉土文學、本土派鄉土文學對話?應如何重新定位蕭麗紅的鄉土書寫之價值,及其作品的特殊性等問題引起筆者思索。

      因此筆者企圖將蕭麗紅各個時期的創作置於台灣社會歷史發展脈絡中論述,探討從蕭麗紅早期發表在副刊的散文、短篇小說到《冷金箋》(1975年)、《桂花巷》(1977年)、《千江有水千江月》(1981年)、《桃花與正果》(1986年)與《白水湖春夢》(1996年),蕭麗紅的創作是否經歷什麼樣的轉變或其立場始終一貫?透過其一九六○至一九九○年代小說文本的分析,耙梳關切女性小說與時代的對話,並與既有的文學史論述相互對照,突顯蕭麗紅的女性鄉土小說意義。因此筆者擬以蕭麗紅為線索來理解六○至九○年代台灣文學與美學間各種路線的拮抗與歧異。
    Reference: 一、作家作品
    朱西甯:《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1975年。
    朱西甯:《日月長新花長生》,台北:皇冠,1978年。
    朱天文:《喬太守新記》,台北:皇冠,1977年。
    朱天文:《淡江記》,台北:三三書坊,1979年。
    朱天文:《炎夏之都》,台北:時報,1987年。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台北:三三,1990年。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1997年。
    朱天文:《巫言》,台北:印刻,2007年。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長河,1977年。
    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1981年。
    朱天心:《未了》,台北:時報,1982年。
    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三三,1989年。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三三,1989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2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2002年。
    李昂:《迷園》,台北:麥田,1991年。
    余光中:《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出版,1980年。
    林耀德:《非常的日常》,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
    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年。
    林央敏:《相思菩提經》,台北:前衛,2011年。
    胡蘭成:《禪是一枝花》,台北:三三,1990年。
    蕭麗紅:〈老去日子裡的夢〉,《聯合報˙副刊》1966年9月15日。
    蕭麗紅:〈隱去波紋的空間〉,《聯合報˙副刊》1966年11月9日。
    蕭麗紅:〈都是那太陽〉,《聯合報˙副刊》1966年12月16日。
    蕭麗紅:〈黑妮〉,《聯合報˙副刊》1974年4月16日。
    蕭麗紅:〈包文拯的臉〉,《聯合報˙副刊》1977年12月31日。
    蕭麗紅:〈寫在我的長篇連載之前〉,《聯合報˙副刊》1981年3月1日。
    蕭麗紅:《冷金箋》,台北:皇冠,1975年。
    蕭麗紅:《桂花巷》,台北:聯經,1977年。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1981年。
    蕭麗紅:《桃花與正果》,台北:聯經,1986年。
    蕭麗紅:《白水湖春夢》,台北:聯經,1996年。

    二、專書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91年。
    中島利郎編:《一九三○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年。
    王志弘編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自印,1995年。
    王浩威:《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年。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策畫:《創作屬於臺北的文學傳統˙第三屆:臺北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台北市立圖書館,2000年。
    向陽:《迎向眾聲:八○年代臺灣文化情境觀察》,台北:三民,1993年。
    朱剛:《詹明信》,台北:生智,1995年。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2001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年。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稿》,台北:漢京文化,2004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安徽:安徽文藝,1994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台北:麥田,2001年。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2004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周慶華:《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1999年。
    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
    林央敏:《台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台北:印刻,2012年12月。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
    姚榮松、鄭瑞明主編:《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第五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台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2007年。
    郝譽翔:《情欲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荀子:《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4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50年。
    符兆祥:《一九八○:現代傑出青年作家小說選》,台北:文豪,1977年。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陳建忠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朱西甯》,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
    許琇楨:《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圖書,2001年。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8年。
    彭小妍主編:《認同、情慾與語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1996年。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年。
    葉石濤著,彭瑞金主編:《葉石濤全集13˙評論卷1》,台南:台灣文學館,2006年。
    焦桐:《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1998年。
    楊澤:《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楊澤:《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楊澤:《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1999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楊照:《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台北:遠流,1996年。
    鄧淑蘋主編:《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
    蔡鳳儀編輯:《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1996年。
    錢永祥總編輯、江宜樺等編輯:《鄉土、本土、在地》,台北:聯經,2007年。
    錢伊平文字編撰:《山川的寶藏-故宮文物寶藏玉器篇》,台北:龍岡數位文化,2009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10年。
    蕭新煌:《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文化,2002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台北:萬卷樓,2001年。
    劉紹銘:《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2002年。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1995年。
    Barry Smart著;蔡采秀譯:《傅柯》,台北:巨流圖書,1998年。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2008年。
    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1997年。
    Terry Eagleton著;王杰、傅德根、麥永雄譯:《美學意識形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7年。
    Tim Cresswell原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
    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2008年。
    Rober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年。

    三、期刊/單篇文章
    丁珩:〈用傳奇的眼光看它--淺談蕭麗紅的《桂花巷》〉,《明道文藝》第29期,1978年8月,頁155-160。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中國時報》41-42版,1995年9月14日。
    王怡:〈胡蘭成其人其事〉,《傳記文學》第67卷第6期, 1995年12月,頁87-90。
    古遠清:〈胡蘭成晚年在台灣〉,《傳記文學》,第93卷第5期,2008年,頁56-70。
    朱西甯:〈點撥與造就〉,《聯合文學》第11卷12期,1995年10月,頁20。
    朱西甯:〈一朝風月二十八年-記啟蒙我和提升我的張愛玲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1年5月31日。
    朱西甯:〈遲覆已夠無理-致張愛玲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4年11月20-21日。
    朱西甯:〈中國人:才德和信德〉,馬叔禮等主編:《女兒家》(《三三集刊》第14輯),頁16-17。
    夙千蝶:〈他是誰?昂然奮起的一代〉,《愛書人》,1978年5月1日,第四版。
    江靜芳:〈另一面的盲點--讀龍應台評《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感〉,《新書月刊》第23期,1985年8月,頁40-41。
    余光中:〈山河歲月話漁樵-評胡蘭成新出的舊書〉,《書評書目》27期,1975年7月,頁6-11。
    李筱峰:〈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台灣歌謠與台灣的政治與社會〉,《台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年9月,頁127-159。
    李美枝:〈台灣地區族群與國家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2003年12月,頁39-71。
    李瑞騰、蔡雅薰、劉秀美、趙淑俠、於梨華:〈鄉愁的方位--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文訊》172期,2000年2月,頁30-64。
    李磐:〈女人論〉,三三集刊編輯群編著:《補天遺石》,台北:三三,1981年,頁13-18。
    宋澤萊:〈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臺語小說的高度成就〉,《臺灣新文學》第13期,1999年12月。頁114-140。
    沈芳序:〈「士」與「知識份子」的爭奪--論七○年代三三文學集團與《三三集刊》中「士」之實踐〉,《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9期,2009年10月,頁91-106。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39-70。
    吳璧雍:〈矯飾的古典情懷: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文星》第110期,1987年8月,頁108-111。
    吳笛:〈尋找精神原鄉-從《桂》、《千》、《白》三部長篇看蕭麗紅文化身分呈現〉,《華文文學》,2005年第1期,頁46-47。
    吳訓儀:〈從《千江有水千江月》談蕭麗紅的愛情觀〉,《書評》第58期,2002年6月,頁22-34。
    邱貴芬:〈族國建構與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79-112。
    邱貴芬、劉亮雅:〈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敍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總293期,1996年10月,頁6-29。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臺灣文學史的敍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總338期,2000年7月。
    邱貴芬:〈尋找「臺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總376期,2003年9月。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第6期,2007年8月,頁87-103。
    邱彥明:〈長篇小說獎得主-訪蕭麗紅〉,《聯合報˙副刊》1980年11月12日,第8版。
    林純芬:〈蕭麗紅《白水湖春夢》中的國族意識與女性群象〉,《文學台灣》第30期,1999年,頁213-228。
    林素美:〈問世間情是何物--我讀《千江有水千江月》〉,《文藝月刊》第221期,1987年11月,頁31-38。
    洪英雪:〈論《埋冤一九四七埋冤》的寫作模式與主題意識〉,《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民95年11月,頁41-62。
    洪英雪:〈一個歷史,各自解讀--二二八小說及其相關作品選集的多元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民95年10月,頁287-323。
    秋堇:〈織錦的鶴-訪蕭麗紅〉,《書評書目》第58卷,1978年2月,頁119-123。
    胡為美:〈誰是蕭麗紅小說裡的主角〉,《婦女雜誌》第104期,1977年5月,頁34-35。
    胡至成:〈深知身在情長在--讀《千江有水千江月》之後〉,《明道文藝》第78期,1982年9月,頁120-125。
    侯作珍:〈臺灣海外小說的離散書寫與身分認同的追尋--以六○到八○年代為探討中心〉,《文學新鑰》6期,2007年12月。頁27-41。
    柯雅卿:〈談蕭麗紅《白水湖春夢》中女性對自我命運的省覺與抉擇〉,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1999年,頁295-322。
    徐淑卿:〈沈潛沈潛,十八年過去了-蕭麗紅終為春夢留痕〉,《中國時報》1997年1月6日,第35版。
    徐淑卿:〈祭胡蘭成-朱天文面對師承有所辯〉,《中國時報》,1996年10月3日。
    陳建忠:〈文學來自土地:鄉土小說面面觀〉,《幼獅文藝》第588期,2002年12月,頁58-70。
    陳建忠:〈後現代的後遺民書寫:論台灣「外省第二代」作家的「新歷史小說」〉,《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13期,2010年,頁19-53。
    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收錄於邱貴芬、柳書琴編:《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第3期,台北:文建會,2007年,頁83-110。
    陳芳明:〈非鄉土,即張胡〉,《文訊》306期,2011年4月,頁 10-12。
    陳芳明,謝材俊,黃錦樹,吳達芸,應鳳凰,莊宜文:〈寫作者的側影--懷念朱西甯先生〉,《聯合文學》第19卷第5期, 2003年3月,頁10-27。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31-140。
    陳美妃:〈蕭麗紅小說的語言建構與鄉土想像〉,《台灣語文研究》第2期,2004年,頁207-219。
    陳秀玲:〈《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相知相縛的親情〉,《中國語文》第83卷第5期,1998年11月,頁100-102。
    陳秋坤:〈《桂花巷》的世界〉,《婦女雜誌》第104期,1977年5月,頁38-39。
    陳晶晶、何明躍:〈中國早期「玉德」文化及其影響〉,《歷史與文化》第368期,2012年6月,頁146-147。
    張炎憲:〈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台灣史料研究》第三號,1994年2月,頁3-8。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頁1-29。
    張瑞芬:〈一枝花話˙話一枝花--論張愛玲、胡蘭成與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11期,2004年7月,頁107-119。
    張瑞芬:〈明月前身幽蘭谷--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年8月,頁141-201。
    張錦忠:〈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17-122。
    張博鈞:〈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中「月」意象之運用探討〉,《受業集》第2期,2001年8月,頁61-72。
    莊宜文:〈輪迴之感--談我與朱家的文學因緣〉,《聯合文學》第19卷第5期, 2003年3月,頁26-27。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國文天地》第13卷第8期, 1998年1月,頁58-70。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國文天地》第13卷第9期, 1998年2月,頁62-75。
    黃錦樹:〈被都市化遺棄的眷村:臺灣:從朱天心新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談起〉,《海峽評論》18期,1992年6月,頁85-88。
    黃錦樹:〈神州--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中外文學》第22卷第2期, 1993年7月,頁129-172。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論朱天文〉,《中外文學》第24卷第10期, 1996年3月,頁104-142。
    黃錦樹:〈世俗的救贖?:論張派作家胡蘭成的超越之路〉,《中山人文學報》13期,2001年10月,頁63-83。
    黃錦樹:〈胡蘭成與新儒家--債務關係、護法招魂與禮樂革命新舊案〉,《中山人文學報》14期,2002年4月,頁87-109。
    褚昱志:〈小說以載道--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臺灣觀光學報》第2期,2004年6月,頁49-60。
    游淑珺:〈女性與傳統民俗--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另一種閱讀〉,《中國文化月刊》第262期,2002年1月,頁86-100。
    傅正玲:〈認同的原鄉-試探蕭麗紅小說中的文化身份〉,《鵝湖月刊》第30卷第6期,頁46-54。
    楊照:〈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思想》第6期,2007年8月,頁71-86。
    楊翠:〈文化中國˙地理台灣-蕭麗紅一九七○年代小說中的鄉土語境〉,《台灣文學學報》第7期,2005年12月,頁1-42。
    楊麗玲:〈文學惡地形上的戰將-林燿德〉,《自由青年》第83卷第2期, 1990年2月,頁42-47。
    趙園:〈蕭麗紅的小說世界-讀《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當代作家評論》,1990年6月,頁108-115。
    蔡詩萍:〈台灣文學霸權論〉,《騷動島嶼的論述反抗》,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頁123-138。
    蔡英文:〈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1997年6月,頁51-84。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期第6卷,總366期,2002年11月。
    劉亮雅:〈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回顧與展望〉,《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23-130。
    劉亮雅:〈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朱天文近期作品中的國族、世代、性別、情慾問題〉,《中外文學》第24期第1卷, 1995年6月,頁7-19。
    鄭雅靜:〈人間情,評千江〉,《輔大圖書館學刊》第17期,1988年6月,頁68-70。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 1999年12月號,頁77-138。
    龍應台:〈盲目的懷舊病--評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新書月刊》第21期,1985年6月,頁22-24。
    簡素琤:〈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頁31- 43。

    四、碩博士論文
    江玉珮:《蕭麗紅小說中女性主體反思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宋怡慧:《從傳統到現代:《八○年代以降女性小說的發展-以蕭麗紅、蕭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年)
    何佳倫:《蕭麗紅小說婚戀書寫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何淑惠:《蕭麗紅《白水湖春夢》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沈芳序:《三三文學集團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沈麗香:《蕭麗紅小說中的人物與鄉俗─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李崇綾:《台灣當代女性二二八小說研究-以一九八○年以後作品為考察對象》(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李蕙岑《《千江有水千江月》儒釋思維的呈現及其意義》(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慧華:《由蕭麗紅小說看台灣女作家的女性意識》(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維紫:《巫憶前身—論朱天文之文學志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邱麗君:《桂花巷中的母親形象》(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邱趙藝:《從《桂花巷》看台灣舊社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范玲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鄉土特色及其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洪英雪:《文學、歷史、政治與性別—二二八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翁似姍:《蕭麗紅《桂花巷》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翁智琦:《八○年代小說史脈絡下的鄉土喜劇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莊霈涵:《蕭麗紅小說的民俗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符明珠:《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張佳玲:《《桂花巷》及其改編電影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棚現:《二二八題材小說與女性形象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游靜敏:《徘徊於文學與政治之間:胡蘭成研究》(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董麗芬:《從鄉土到淨土--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意識與宗教情懷》(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玲玲:《蕭麗紅小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美蘭:《《白水湖春夢》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文弘:《蕭麗紅小說中的生活空間詮釋-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淑英:《蕭麗紅《白水湖春夢》中的佛教思想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曉琪:《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國立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楊雅儒:《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詹雅筑:《《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水、月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論文,2004年)
    蔡素珍:《蕭麗紅《桂花巷》小說藝術探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劉靜茹:《蕭麗紅小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蕭涵霙:《蕭麗紅《桂花巷》小說人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謝惠莉:《蕭麗紅《白水湖春夢》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藍令筑:《蕭麗紅《桂花巷》小說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五、參考網站
    電子資料庫-古今圖書集成
    http://library1.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chinesebook/home/index.asp
    林央敏文學田園:http://blog.yam.com/tw_poem/article/5441222.html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有聲資料庫 :http://digitweb.ner.gov.tw/bin/home.php
    雨嘉:〈朱西甯張愛玲斷交始末〉,《中國青年報》2011年3月1號,第10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1/nw.D110000zgqnb_20110301_1-10.htm?div=-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22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201.pdf2185KbAdobe PDF2229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