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96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04102      Online Users : 5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62


    Title: 陳澧漢宋調和論─經義的追求與回歸
    A Discussion of Han Song Compromise in Chen Li - Pursuing and Returning to Classics meaning
    Authors: 詹宜穎
    Contributors: 陳逢源
    詹宜穎
    Keywords: 陳澧
    漢宋調和
    漢學
    宋學
    義理
    《東塾讀書記》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22 17:06:14 (UTC+8)
    Abstract: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歸納清代學術為「漢學」與「宋學」互為勝負,因此對於清代學術討論,漢宋學是一個重要的顯題。乾嘉之後,漢學、宋學形成兩個畛域,漢學重考據;宋學重義理,皆以各自的追求為依歸。晚清時局不振,有學者欲各取漢學、宋學之長,不欲偏廢。廣東漢學家陳澧便是漢宋調和的支持者。本論文的重點便是希望探討陳澧漢宋調和說的內涵,釐清陳澧所認識的漢學與宋學,探討其調和的方法與內涵。
    第二章略述陳澧生平及著述之進程,陳澧學術與著述歷程兩者互為表裡,早年著詩,中年深入考據,晚年研讀《朱子語錄》,深有心得,從朱子之學中,領悟「義理」的重要性,由此凝聚了「尋義理」的學術目標。
    第三章討論陳澧對於漢學與宋學的認識和反省。由於陳澧的學術目標實在反省清代漢學重考據廢義理的弊端,透過重新形塑宋學的價值,揭示朱熹對於考據經典的重視,再三強調無論漢學與宋學,其成就皆以考據為途徑,以經典為依歸。
    第四章則討論陳澧如何落實「漢宋調和」論主張的內涵。陳澧看待「義理」的方式,為一種「以德性為知識」的為學取向,通過「學問以知性善為先」,強調性善乃由讀書獲致,另外一方面,也肯認人性之欲為本然之能,節度情欲是禮所發揮的社會功能,而所謂的「仁」則是人與人相交往,發自內心的誠懇態度。因此,陳澧所理解的「義理」並不脫離人與人之間待人接物的範圍,在綰合漢學與宋學方面,其方法有二,一為以漢釋宋,指以漢儒的視野詮釋宋儒所使用的詞彙概念。二為宋承自漢,宋儒的許多義理概念,實源自漢儒,所以在源流上,宋學乃是承自於漢學而來。以此,陳澧試圖建構學術傳承脈絡,以經典為「超歷史真理」,透過對歷代注疏的閱讀領會,逐漸發見經典的義理。此一學術傳承,從漢、唐、宋以至清,皆有軌跡可尋。
    第五章討論陳澧後學對陳澧學說的繼承,以及後人對陳澧的批評。陳澧提倡漢宋調和論,不分門戶之精神,對於後學影響深遠,而在廣東形成所謂「東塾學派」,此一學派的精神在於兼容並蓄,以義理為依歸。然而,其他學者如章太炎、劉師培等古文經學者,認為陳澧漢宋調和論,僅僅取極小的相似處,據以調和,以證明鄭、朱學派之相同。這一點實是因為陳澧對於宋儒義理概念的取捨不同。
    希望透過本文,了解陳澧義理詮釋的內涵,同時認識清儒看待漢學、宋學的方式。且經由陳澧,看到晚清時期的儒者如何在時代動盪中,努力透顯經典的價值與意義。
    Reference: 一、古籍
    ﹝東漢﹞鄭玄箋:《毛詩鄭箋》,臺北縣:學海出版社,2001年9月再版。
    ﹝宋﹞朱熹:《詩經集注》,臺北:萬卷樓圖書,2006年8月。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5月。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史學出版社,1975年。
    ﹝清﹞唐鑑:《清學案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1969年12月。
    ﹝清﹞阮元:《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清﹞黃式三:《論語後案》,北京:北京圖書館,2008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方東樹:《大意尊聞》,清同治十年望三益齋刻本影印。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玖輯第十五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方東樹:《書林揚觶》,清同治十年望三益齋刻本影印。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玖輯第十五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清﹞江藩撰,漆永祥整理:《江藩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4月。
    ﹝清﹞江藩:《宋學淵源記》,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7月再版。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7月再版。
    ﹝清﹞陳澧著,黃國聲主編:《陳澧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8年7月。
    ﹝清﹞陳澧著,陳之邁編:《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清﹞陳澧:《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陳澧:《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第2卷第2期,1931年7月。,頁140-183、。
    ﹝清﹞陳澧:《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第2卷第3期,1932年6月。,頁174-217。
    ﹝清﹞陳澧:〈陳蘭甫先生(澧)筆記遺稿〉,《嶺南學報》第5卷第3、4期合刊(1936年12月),頁1-27。
    ﹝清﹞陳澧:《朱子語類日鈔》,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6月。
    ﹝清﹞陳澧著,陳之邁編:《陶淵明集札記》,香港:龍門書店,1974年9月。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縣:漢京出版社,1983年9月。
    ﹝清﹞陳伯陶:《孝經說三卷》,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出版年不詳。
    ﹝清﹞黎永椿:《說文通檢》,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清﹞汪兆鏞撰,周駿富輯:《嶺南畫徵略》,《清代傳記叢刊‧藝林類》,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清﹞汪兆鏞:《徵尚齋雜文》,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清﹞廖廷相:《太常因革禮校識》,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清﹞文廷式撰,趙鐵寒編:《文芸閣(廷式)先生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梁鼎芬:《節庵先生遺稿》,香港:出版者不詳,1962年。
    ﹝清﹞桂文燦:《經學博采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0年。
    ﹝清﹞朱一新:《拙盫叢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清﹞章太炎著,朱維錚校注:《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
    二、專書(按姓氏筆劃排列)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6月。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4月。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與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王家儉:《清史研究論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惠榮:《陳澧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上海:復旦大學,2007年。
    朱維錚:《重讀近代史》,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6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9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10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大出版,2006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7年3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11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7月。
    吳玉臣輯錄:《廣東文徵》第六冊,香港:珠海書院出版委員會,1978年5月。
    吳長庚編:《朱陸學術考辨五種》,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明輝:《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中心,2005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
    李緒柏:《清代廣東樸學研究》,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2月。
    李緒柏:《清代廣東樸學研究》,廣東:廣東地圖出版社,2001年。
    李權時主編:《嶺南文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4月再版。
    汪宗衍:《陳東塾(澧)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汪宗衍:《陳東塾先生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七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
    汪學群編,傅斯年等著:《清代學問的門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7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2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4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2月。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姜廣輝:《義理與考據─思想史研究中的價值關懷與實證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胡思敬:《國聞備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2月。
    徐世昌等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張舜徽:《清儒學記》,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1年1月。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壽安:《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8月。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10月。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月。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5月。
    曹美秀:《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5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年5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許道勳、徐洪興:《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出版社,2006年9月。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83年9月三版。
    曾軍:《義理與考據─清中期《禮記》詮釋的兩種策略》,湖南:岳麓書社,2009年8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12月修訂一版。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6月。
    楊晉龍編:《清代揚州學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2005年4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8月。
    葉德輝:《郋園論學書札》,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雷平:《清前期新義理學研究》,武漢:崇平書局,2009年8月。
    漆永祥:《《漢學師承記》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4月。
    漆永祥:《《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年2月。
    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11月二版。
    劉述先:《理一分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劉師培著,勞舒編:《劉師培學術論著》,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國強:《儒學的現代意義》,臺北:鵝湖,2001年。
    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
    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10月。
    蔡可園:《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廣文書局,1978年7月。
    鄭吉雄:《清儒名著述評》,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8月。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7年2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2006年8月二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2000年12月。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2000年11月。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3月三版。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5月二版。
    錢穆:《學籥》,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2000年12月。
    三、碩博士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
    朱稚華:《陳蘭甫與朱鼎甫漢宋調和之比較》(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袁剛:《試論晚清漢學與宋學的關係》(陜西: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張政偉:《清代漢宋學與今文經學的發展新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7月)
    張循:《論十九世紀清代的漢宋學之爭》(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4月)
    潘柏年:《陳澧《切韻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盧瑩通:《陳蘭甫先生之生平及其學術》(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龔于芬:《陳澧《切韻考》及其音學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四、期刊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
    丁亞傑:〈皮錫瑞「經學通論」與陳澧「東塾讀書記」論易之異同〉,《孔孟月刊》第35卷第2期(1996年10月),頁28-33。
    王惠榮:〈魏源據陳澧書修改《海國圖志》說質疑〉,《安徽史學》第4期(2006年7月),頁107-110。
    王韶生:〈論陳蘭甫先生之經學〉,《香港崇基學報》第2卷第1期(1992年11月),頁3-10
    宇翁:〈阮元、曾釖、陳澧〉,《藝林叢錄》(香港:商務印書館,1962年1月),頁137-142。
    宇翁:〈阮元與學海堂〉,《藝林叢錄》(香港:商務印書館,1962年1月),頁131-137。
    朱新鏞:〈論鴉片戰爭前夕廣東的經世致用學派〉,《廣東社會科學》第3期(1987年8月),頁29-36。
    牟潤孫:〈龔定庵與陳蘭甫─晚清思想轉變之關鍵〉,《中國哲學思想論集‧清代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1988年2月),頁293-300。該文亦曾收錄於《民主評論》第15卷第15期(1954年8月),頁17-18。
    何佑森:〈清代經世思潮〉,《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6月),頁1-14。
    何佑森:〈陳蘭甫的學術及其淵源〉,《故宮文獻》第2卷第4期(1971年),頁1-18。
    吳茂燊、黃國聲:〈《陳東塾先生著述考略》訂補〉,《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82年),頁55-66。
    李稚甫:〈試評陳澧─紀念蘭甫先生逝世一百周年〉,《嶺南文史》第1期(1983年5月),頁54-63。
    李緒柏:〈〈東塾雜俎〉敘錄〉,《學術研究》第2期(2006年),頁108-111。
    李緒柏:〈清代廣東文化的結晶體─東塾學派〉,《廣東社會科學》第3期(1996年),頁94-101。
    李緒柏:〈陳澧與漢宋調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5年),頁80-85。
    李贇:〈方東樹與十九世紀的漢學批評〉,《史學集刊》第3期(2002年7月),頁23-27。
    杜其容:〈陳澧反切說申論〉,《中國書目季刊》第8卷第4期(1975年3月),頁17-22。
    車行健:〈漢人經解與漢代思想研究的另一側面--試以陳澧《漢儒通義》對鄭玄《毛詩箋》的輯錄為例〉,《先秦兩漢學術》第2期(2004年9月),頁93-107。
    阮廷焯:〈東塾遺稿考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卷第3期(1969年1月),頁61-70。
    周美華:〈皮錫瑞《經學歷史》所言國朝經師紹成漢學二事商兌〉,《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頁379-409。
    孫華璟:〈阮元對漢宋學術之平議〉,《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2008年3月),頁79-104。
    馬幼垣:〈陳澧傳略〉,《大陸雜誌》第27卷第8期(1963年10月),頁246、268。
    高明:〈東塾學記〉,《台灣華崗學報》第3期(1966年12月),頁157-211。
    高明:〈評陳澧以來諸家之聲類說〉,《輔仁學誌. 文學院之部》第10期(1981年6月),頁29-65。
    張至:〈陳澧開反對時文的先聲〉,《廣州研究》第6期(1984年),頁72-74。
    張君邁:〈中國學術史上漢宋派之長短得失〉,收入《張菊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
    張昭軍:〈從復「義理之常」到言「義理之變」─清代今文經學家與程朱理學關係辨析〉,《清史研究》第2期(2010年5月),頁95-104。
    張昭軍:〈晚清漢宋調和論析〉,《清史研究》第4期(2006年11月),頁36-43。
    張素卿:〈經及其解釋─陳澧的經學觀〉,《中國哲學》第24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頁642-680。
    張起鈞:〈介紹陳蘭甫的「老子注」〉,《新天地》第六卷第一期(1967年3月),頁16-17。
    張循:〈漢學內部的「漢宋之爭」--從陳澧的「漢宋調和」看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深層涵義〉,《漢學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頁295-327。
    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 : 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頁49-96。
    張壽安:〈禮、理爭議──嘉、道漢宋學之爭的一個焦點〉,收入《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曹美秀:〈晚清漢、宋學視野中的朱子--以陳澧與朱次琦為例〉,《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年6月),頁159-161+163-188。
    曹美秀:〈陳澧《漢儒通義》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267-306。
    曹美秀:〈陳澧的為學與著述歷程〉,《東華人文學報》第15期(2009年7月),頁129-163。
    陳之邁:〈陳蘭甫先生的家風〉,《新天地》第六卷第四期(1967年6月),頁6-7。
    陳其泰:〈嘉道時期學術風氣的新舊推移〉,《中國史研究》第4期(1998年11月),頁136-144。
    陳居淵:〈致力於恢復經學傳統的陳澧與朱一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3年),頁62-67。
    陳居淵:〈論晚清儒學的「漢宋兼采」〉,《孔子研究》第3期(1997年9月),頁40-48。
    陳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1月),頁1-41。
    陳逢源:〈乾嘉漢宋學之分與經學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敘》為中心〉,《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10月),頁141-170。
    陳新雄:〈陳澧切韻考系聯廣韻切語上下字補充條例補例〉,《聲韻論叢》第1輯(1994年5月),頁221-247。
    章權才:〈論近代廣東經學的時代特徵〉,《廣東社會科學》第2期(1987年),頁54-62。
    彭衛民:〈在「尊德性」與「道問學」之間:清代「漢宋之爭」的內在理路〉,《史學彙刊》第1期總號25(2010年),頁69-103。
    彭衛民:〈學歸大統:清代「漢宋之爭」的三個階段〉,《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8卷第1期(2010年),頁144-184。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台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頁1-28。
    黃雅琦:〈方東樹《漢學商兌》本質的重新考察─以對顧炎武、惠棟、戴震的批判為例〉,《國文學報》第13期(2011年1月),頁229-253。
    黃愛平:〈《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觀與清中葉的學術思想走向〉,《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總第23期(1999年),頁85-91。
    黃愛平:〈《漢學師承記》與《漢學商兌》─兼論清代中葉的漢宋之爭〉,《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總第14期(1996年),頁44-50。
    黃愛平:〈乾嘉漢學治學宗旨及其學術實踐探析─以戴震、阮元為中心〉,《清史研究》第3期(2002年8月),頁91-98。
    黃漢超:〈讀陳蘭甫先生漢儒通義書後〉,《人生》第19卷第3期(1959年12月),頁8-9、24。
    楊雅婷:〈陳澧與朱一新之學術觀的異同比較〉,《中國文學研究》第3輯(1989年5月),頁79-92。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47-281。
    葉鍵德:〈陳澧系聯「廣韻」切語上下字條例析論〉,《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28期 (1997年6月),頁275-296。
    賈云平:〈變革學風的朱次琦與陳澧〉,《嶺南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頁217-220。
    管林:〈陳澧和他的「定庵文評」〉,《國學鈎沉》第1期(2000年),頁133-140。
    慶如:〈禮山、東塾與康梁〉,《藝林叢錄》(香港:商務印書館,1962年1月),頁142-146。
    潘重規:〈東塾先生之治學精神〉,《民主評論》第5卷第23期(1954年12月),頁57-59。
    蔡長林:〈乾嘉道咸經學采風--讀《經學博采錄》〉,《東華人文學報》第14期(2009年),頁131-160。
    鄭吉雄、楊秀芳、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9年9月),頁89-127。
    鄭吉雄:〈論清儒經典詮釋的拓展與限制〉,《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頁28-41。
    鄭裕基:〈陳澧整理陳壽祺〈尚書大傳定本〉評述〉,《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26期(2003年4月),頁232-247。
    賴慧玲:〈陳澧《東塾讀書記》論「性善義」述評〉,《興大中文學報》8期(1995年),頁307-330。
    駱偉:〈略論近代嶺南學者─陳澧〉,《圖書館論壇》第6期(1992年),頁80-83。
    龍宇純:〈陳澧以來幾家反切系聯法商兌並論切韻系韻書反切系聯法的學術價值〉,《清華學報》第14卷第1/2期(1982年12月),頁193-205。
    謝寒楓:〈論陳澧經學觀的形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8年3月),頁28-33。
    羅秉祥:〈利瑪竇性善論:天學與漢學宋學之辨〉,《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4期(2010年11月),頁41-66。
    羅香林:〈陳蘭甫與廣東學風〉,《新亞生活》第3卷第14期(1962年)
    羅檢秋:〈晚清漢學傳統之演變〉,《天津社會科學》第1期(2005年),頁139-144。
    關漢華、王燕軍:〈陳澧與嶺南文化〉,《廣東社會科學》第6期(1991年),頁50-56。
    嚴靈峰:〈關於陳蘭甫的「老子注」〉,《新天地》第六卷第二期(1967年4月),頁15。
    鐘玉發:〈阮元調和漢宋學思想析論〉,《清史研究》第4期(2004年11月),頁19-25。
    鐘旭元、許偉健:〈東塾先生讀書著述年表〉,《學術研究》第5期(1982年),頁120-121。
    鐘旭元、魏達純:〈陳澧評傳〉,《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5年),頁47-51。
    五、國外學者論著及期刊
    (一)論著
    ﹝日﹞岡田武彥等著,辛冠潔等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美﹞艾爾曼著(Benjamin A Elman),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From Philosophy to Phiolog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美﹞艾爾曼著(Benjamin A Elman),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國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德﹞孔恩(Thoma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7月二版)
    (二)期刊論文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車行健譯:〈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州的興起〉(The Hsueh-hai Tang and the Rise of New Text Scholarship in Canton),《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3-2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05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1339KbAdobe PDF2160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