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8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54472      在线人数 : 4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888


    题名: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漢字習得研究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作者: 張金蘭
    CHANG, Ching Lan
    贡献者: 謝林德
    Dennis Schilling
    張金蘭
    CHANG, Ching Lan
    关键词: 華語教學
    漢字教學
    漢字習得
    識寫分流
    漢字圈/非漢字圈
    語文教育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Didac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Sequential acquisi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7-15 10:22:04 (UTC+8)
    摘要: 這幾年全世界興起一股中文熱,學習華語的外籍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為因應此一現象,對於不同母語學習者學習情況之研究儼然成為一種新課題。然而學習者對於漢字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響到華語的學習,因此漢字習得被視為學習華語的一大關鍵。
    此外,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學習,有無漢字背景直接影響到漢字習得之方法、策略及效果。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漢字的習得背景上可區分為兩大類:其一為漢字圈學習者,如日本、韓國學習者;其二為非漢字圈學習者,指完全沒有漢字背景,如英國、美國、西班牙等學習者。針對不同背景的學習者,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上也不同。在此之前,加強漢字習得的針對性研究是目前漢字教學研究的一個必然要求和主要趨勢。
    然而,當前對外漢字教學主要相關研究多集中在漢字本體與漢字教學方面,相較之下關於漢字習得的研究較為有限。除此之外,前人漢字習得相關研究中多為單一背景學習者,對於不同背景的學習者以及與第一語言為漢字之學習者之關連性較少提及。
    且以上多為理論性的探討,較少經由實驗來驗證。有鑑於此,本論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深入的討論,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 第一語言學習者之漢字習得:
    本論文將使用漢字之日、韓母語者一併納入第一語言學習者之考量,並深入研究中國、台灣、日本與韓國母語者之漢字習得,包括漢字習得要求、漢字指導法及漢字習得成效等。結果發現中文母語者的研究多集中於兒童漢字習得問題,並強調識字量應大於寫字量,在教學上採取「識寫分流」的策略。漢字母語者中日本有明確之漢字習得數量及字表規定,在教學上亦有主流之教學策略,與第一語言學習者相同的是均採取「識寫分流」的大方向。但韓國僅訂出字量、提出字表,但未區分識字量與寫字量。
    (二) 第二語言學習者之漢字習得:
    本論文考察華語地區及非華語地區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漢字習得,進
    ii
    而分析比較華語地區的漢字習得要求及漢字指導法。
    華語地區以中國大陸及台灣為例,結果發現兩岸對於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漢字習得要求相去不遠。但相較於中國大陸陸續提出對外漢語教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包括《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漢語水平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以及《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等,但台灣尚未定出統一標準與大綱。漢字指導多認同筆劃、部件、部首等漢字本體相關知識在教學與習得上都有一定的效果,有助於學習者識記漢字。至於其他的漢字相關知識,多止於知識的說明,對於漢字習得的幫助有限。但多採取「識寫同步」的方式。
    非華語地區則選取法國、美國及日本作為探討重點,選取的原則包括:對漢字習得有具體規範或要求者、具有指標性作用者、能夠相互對照者。結果發現法國教育部對漢字習得要求有明確的規範,並提出區分識字量與寫字量的概念,已採取希望漢字教學與華語教學合而為一。對於一般母語者來說,識讀漢字的機會遠大於書寫漢字的機會,同時也是中國語文啟蒙教育的傳統,然而卻是與華語地區華語入門教材完全不同的模式。
    美國外語教師協會(ACTFL,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雖然針對語言教學提出了5C理論,但對於中文相較於其他語言的特殊性—漢字卻未加以重視與規範。針對美國學習者漢字難學的印象,印京華提出「分進合擊」的策略。在漢字指導方面,漢字知識的說明成為重點,採取的是「識寫同步」的方式。
    日本文部省(教育部)對於中文教學甚至是漢字教學並無統一的教學大綱,但中國語學會提出的《高校中國語教育のめやす》(高中中國語教育的目標)以及《中國語初級段階學習指導ガイドライン》(中國語初級階段學習指導大綱)乃是以語法為經、詞彙為緯制定規範,不見對漢字的要求。在漢字指導法方面,日本中國語教材中幾乎不談漢字,將漢字視為學習者既有的知識。因此多採取「訓讀法」,指的是將在閱讀中文時採取以日文漢字來理解中文漢字的方法。
    (三) 第一語言、第二語言漢字習得之比較:
    在先備知識方面,母語者的口語能力先於漢字識寫能力,漢字圈學習者的口語能力為零但有一定的漢字基礎,第二語言學習者則均為零。
    在對漢字習得的要求方面,中文母語者應習得的漢字數量多、時間短,漢字圈學習者漢字習得數量居次、時間亦居次,最後數量少、時間長的自然是第二語言學習者。且第一語言學習者多採取「識寫分流」策略,以提高閱讀能力。第二語言學習者僅法國採取相同方式,其餘多為「識寫同步」。
    最後在漢字指導方面,第一語言學習者以標音符號(拼音、註音符號或假名)作為語言與文字的過渡階段,小學低年級教材中的漢字與標音符號(拼音、註音符號或假名)並列的方式呈現,以鼓勵學習者大量閱讀。漢字母語者則可以假名
    iii
    或拼音文字代替漢字。兩者多採取隨文識字的方式指導漢字。第二語言學習者亦採取隨文識字的方式,但課文中出現的漢字直接按照語言表達順序出現。第一語言學習者,中國、台灣及日本重視漢字知識與漢字能力,韓國則較重視漢字知識。第二語言學習者較重視漢字運用的能力。
    相同點在於所需習得者皆為漢字,因此漢字本體是不變的,且根據認知心理來說順序由易到難,再加上無論是第一語言學習者或是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掌握基本的常用字均有所助益。
    (四)漢字習得實驗:識寫分流
    本論文由第一語言漢字習得研究的啟發作為第二語言漢字習得之借鏡,真正落實在第二語言漢字習得與教學上。亦即將漢字母語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韓國所採取之「識寫分流」策略實際運用在第二語言學習者漢字習得上,用以提高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漢字習得效率。
    實驗組採取「識寫分流」之教學原則與策略;對照組則採取「識寫同步」的一般教學。結果發現實驗組在漢字書寫方面的成就略高於對照組,而在漢字識讀方面的成就則有較為顯著的差異。這顯示「識寫分流」教學策略對於學生在漢字識寫能力的確有正面的影響,無論是識字量或寫字量都較對照組高。
    以上系統性地探討漢字習得之相關問題,包括漢字習得過程、中日韓母語者漢字習得之差異、第一語言學習者與第二語言學習者之差異等問題,並進行「識寫分流」之漢字習得實驗,其成果可供漢字習得與漢字教學研究者參考。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rapidly increased in almost every place in the world. Nowaday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akes pla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facing divergence of learners』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learners』 environment will be a key point in future TCSL research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plays a great role in acquiring crucial linguistic competences i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s a sine qua non condition for an effective acquisition process of various linguistic competences like reading and writing competence and it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m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Chinese (L2 learners) may already be familiar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for example, students from Japan and Korea or some heritage students from oversea ‒, others not. Familiarity with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splits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two groups: Some L2 learners belong to a so-called 「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al sphere」, these learners are mainly students from Japan and Korea; correspondingly, we may group the other learners according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a second group which may be called 「non 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al sphere」; these are learners from America, Europe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posi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re not used to learn and us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language. L2 learner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who belong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al sphere」 acquired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skills through their first language (L1)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some way, these L2 learner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an be considered as L1 learners in regard to their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skills, but not in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pheme and sound in Chinese and only partl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pheme and morpheme and morpheme and meaning in Chinese.
    Up to now, the great part of studies i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focuses on composition ru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on pedagogical strategies. Studies in acquisition processes are quite rare. Most studies do not differ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language learners. The impact of linguistic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still has to be studied in more detail.
    Above all, the methodology of the great part of studies o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as well as pedagogical models are exclusively theoretically driven; they do not pursuit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found their results which, however, is quite essential to make acquisition processes observable. To sum up, research i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still stands at square one.
    The present study is divided in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al spher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third part draw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cquisition models in both realms.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results from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in Taiwan, China, Hong Kong, Japan and Korea
    If we take a look at their shape, Chinese characters seem to be almost the same ‒ but methods, aims, and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differ widely in countries wher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 present part analyses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predominant teaching methods and research in Character acquisition for L1 learners. In short, looking at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e will find a divergence in requirements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competences in Taiwan and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pedagogical aims. Teaching culture, for example, lies in the focus of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Korea. Detailed surveys of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Japanese elementary schools allows inspection into L1 acquisition problems.

    II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TCSL
    Standards for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differ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China, demands are outl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HSK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requirements. Taiwan lacks clear standards. Teaching methods which focus on stroke order recognition, standard graphic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adical recognition are recommended. In general, 「concurrent teaching approaches」 will be recommended, that means that requirements for L2 proficiency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dentical and acquisition should be done simultaneously.
    France, on the other hand, has quite different standards and methods.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proficiency vary. On the contrary, The ACTFL standards in the US stresses concurrent acquisi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proficiency in Chinese. There are no explicit standards defined for L2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Japan but standards are assigned for other L2 linguistic proficiencies in Chinese lik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knowledge.

    III Comparisons i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A comparison of standards, teaching methods, etc provides insight in different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Some main results are listed below:
     Linguistic background between L1 and L2 learners vary: Learner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al sphere」 have an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grapheme-sound recognition」. Language units like words and morphemes are recognized in characters by Chinese L1 learners, Japanese L1 learners do the same in a Kanji. In contrast, L2 learners of Chinese usually acquire language knowledge in combination with Character recognition.
     Scope of character acquisition greatly vary: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for L1 and L2 learners in various countries shows great differences in amount and time as well as in recommended teaching methods.
     Different auxiliary means: In L1 and L2 countries, the usage of auxiliary transcription systems (Pīnyīn, Bopomofo, Kana systems, Hangul) for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differ widely.

    IV Experiments in Chinese character acquisition
    Experiments are done to show the effects of adopting teaching methods for Taiwanese L1 learners for foreign L2 learners in Taiwan. A focus lies on adopting a teaching approach which favors 「sequential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that means that the requirements for reading proficiency are higher than for writing proficiency. L2 learners are grouped in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an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ustomed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and requirements in character acquisition does not differ for writing and reading proficienc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e taught by adopting teaching approaches favoring 「sequential acquisition」.
    In general, results show that learne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 better performance in writing and reading as in motivation as well.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按作者姓名筆劃順序)

    明.呂坤。實政錄。卷三〈興復社學〉。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48。北京:文獻書目出版社(1988)。
    清.王筠。教童子法。清光緒江標輯刊靈鶼閣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清.王筠撰。文字蒙求。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清光緒包廷爵校刊後
    知不足齋叢書,梁溪浦氏刻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編(1988)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北京:中國大
    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1996)。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北
    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國家語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編(1997)。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北京:
    語文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2)。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
    中華民國教育部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尤浩傑(2003)。筆劃數、部件數和拓撲結構類型對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漢字掌
    握的影響。世界漢語教學。2,72-81。。
    王幼敏(1996年)。對日本人書寫中文漢字差錯規律的分析及思考。華東師範
    大學學報。4,112-134。
    王建勤、高立群(2005)。歐美學生漢字形音意識發展的實驗研究。收錄於趙金
    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頁374-390)。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建勤(2005)。外國學生漢字構形意識發展模擬研究—基於自組織特徵映射網
    絡的漢字習得模型。語言文字應用。4,138-143。
    王建勤(2008)。漢語學習者漢字知識獲得機制模擬研究。語言文字應用。1。
    王若江(2004)。對法國漢語教材的再認識。漢語學習。6,51-57。
    王敏、王曉明(2012)。《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字表的收字分級考察例
    析。河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7(4),103-107。
    王漢衛(2007)。精讀課框架內相對獨立的漢字教學模式初探。語言文字應用。1,
    119-124。
    王碧霞、李寧、種國勝、徐葉菁(1994)。從留學生識記漢字的心理過程探討基
    礎階段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3,21-33。
    王碧霞等(1994)。從留學生漢字教學過程探討基礎階段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
    研究。3。
    王鐵琨(2008)。語言使用時態考察研究與語言規劃。語言文字應用。1,23-44。
    古川裕(2008)。日本中國語教學的新面貌—中學漢語教學和大學漢語教學的銜
    接問題。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6(2),25-29。
    史有為(1997)。伊地智善繼先生談日本的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4,109-112。
    甘瑞瑗(2002)。韓中同形異義漢字合成詞的對比分析。廣東社會科學。4,
    153-158。
    白雪敏(2009)從兒童母語習得規律看對外漢字教學。赤峰學院學報。11,
    185-186。
    白樂桑(1996)。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土之爭:是合併,還是自主,抑或分離?。
    世界漢語教學。4,98-100。
    白樂桑(2005)。法國漢語教學歷史沿革與現狀(上)。法語學習。2,11-14。
    白樂桑(2005)。法國漢語教學歷史沿革與現狀(下)。法語學習。3,7-10。
    白樂桑(2008)。滾雪球學漢語。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白樂桑、張朋朋(1989)。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巴黎:La compagnie. 。
    白樂桑、張麗(2008)。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新理念對漢語教學的啟示與推動。
    世界漢語教學。3。
    石定果、萬葉馨(1998)。關於對外漢字教學的調查報告。語言教學與研究。1,
    36-48。
    任遠(1995)。新一代基礎漢語教材編寫理論與編寫實踐。語言教學與研究。2,
    82-95。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台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伍英姿(2010)。初級階段「語文並進」模式下的漢字教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3。
    全香蘭(2000)。韓國的漢字現狀。漢字文化。4,40-43。
    印京華(2006)。在美國大學普及漢語教學的策略。雲南師範大學學報。4(2),
    82-86。
    印京華(2006)。探尋美國漢語教學的新路:分進合擊。世界漢語教學。1,116-121。
    安琪(2011)。法國中學生漢字學習情況調查與分析。漢語文教學。1,83-87。
    安雄(2003)。談對外理性識字法的構造。世界漢語教學。2,111-115。
    曲維(1995)。中日同形詞的比較研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6,121-127。
    朱宇清(2003)。抓住漢語漢字的特點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常州工學院學報。1,
    81-83
    朱志平(2002)。漢字構形學說與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35-41。
    朱歧祥(2009)。論文字流變對漢字教學的重要性。東海中文學報。21,1-10。
    全香蘭(2002)。韓國人的漢字字音認知基礎及其教學。漢語口語與書面語教
    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0-337)。
    江新(2002)。中級階段日韓學生漢語閱讀中字形和字音的作用。上海:第六屆
    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
    江新(2001)。外國學生形聲字表音線索意識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
    68-74。
    江新(2003)。不同母語背景的外國學生漢字知音和知義之間關係的研究。語言
    教學與研究。6,51-57。
    江新(2005)。針對西方學習者的漢字教學:識寫分流、多識少寫。對外漢語教
    學的全方位探索(頁392-401)。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新(2007)。認寫分流、多認少寫」 漢字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
    2,123-126。
    江新〈2010〉。外籍生形聲字表音線索意識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68-74。
    江新〈2011〉。解決漢字難學的對策。國際漢語。1,1-6。
    江新、柳燕梅(2004)。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國留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研究。世界漢
    語教學。1。
    江新、趙果(2001)。初級階段外國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語言教學
    與研究。4,10-17。
    羊彪、許世彤(1989)。母語不同者在漢字及英文辨識中大腦兩半球的功能特點。
    心理學報。2,180-184。
    何三本(1994)。兩岸小學語文課程識字、寫字教學比較研究。東師語文學刊。7,
    1-99。
    何以聰、徐家良 (1995)。小學教學全書語文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芝田稔(1990)。關於漢語和日語的漢語詞彙。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
    選(頁777-778)。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吳忠豪(2003)。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調查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教育版)。32(11),103-107。
    吳門吉、高定國、肖曉雲、章睿建(2006)。歐美日韓學生漢字認讀與書寫習得
    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6,64-71。
    吳忠偉〈主編〉(2010)。《當代中文》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吳履平(2001)。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彙編:語文卷。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呂必松(1987)。關於語言教學法問題。收錄於對外漢語教學探索(頁19-20)。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呂必松(2007)。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87)。語文近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1995)。「註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報告序。呂叔湘全集第十一卷:語
    文教育論著—習作批改(頁292-294)。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肖奚強(2000)。外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研究的跨學科
    探索:漢語學習與認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74)。
    余煥睿(1990)。日本漢字政策的演變。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14-319)。
    宋連誼(2000)。漢語教學中隻重認讀不求書寫的可行性。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
    討論會論文選(頁114-11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大遂(2001)。略論漢字表音偏旁及其教學。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北京分會
    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21-30)。
    李大遂(2002)。簡論偏旁與偏旁教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1,27-33。
    李泉(1990)。漢語常用辭彙與日語相應漢字辭彙對比—兼論對日本人的漢語辭
    彙教學。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頁779-780)。北京:北京語言
    學院出版社。
    李培元、任遠(1986)。漢字教學簡述—對外漢語教學發展史之一章。第一屆國
    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頁307-314)。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李維(1998)。認知心理語學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娟、傅小蘭、林仲賢(2000)。學齡兒童漢字正字法意識發展的研究。心理學
    報。3(22),121-126。
    李蕊(2005)。留學生形聲字形旁意識發展的實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4,
    52-58。
    李蕊(2005)。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形聲字表義狀況分析。語言文字運用。2,
    104-110。
    杜君燕(1994)。日本漢語教學中的漢字問題。世界漢語教學。3,67-73。
    杜婭林(2007)。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課教學策略研究。上海商學院學報。8
    (2),66-68。
    邢紅兵(2005)。漢語水平漢字等級大綱漢字部件統計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
    49-55。
    伶樂泉(1999)。小學識字教學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1999)。對外漢字教學中多項分流、交際領先的原則。收錄於呂必松(主
    編),漢字與漢字教學研究論文集(頁218-22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中天、張莉萍(2007)。華語文能力分級指標之建立。發表於「東亞教育評鑑
    論壇:新興議題及挑戰」國際會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周有光(1984)。現代漢語用字的定量問題。辭書研究。4,2-12。
    周有光(1988)。世界字母簡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有光(1992)。中國語文縱橫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有光(2001)。21世紀的華語與華文。發表於北京:語文現代化與漢語拼音方
    案國際學術研討會。
    周亞民(2009)。漢字知識本體在漢字教學的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6(1),
    91-112。
    周祖謨(1953)。教非漢族學生學習漢字的一些問題。中國語文。7,25-28。
    周建、林松柏(1996)。外國漢字速成。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易洪川(1999)。筆順規範化問題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3,49-56。
    林季苗(2011)。漢語教學四大原則與法國經驗。華語文教學研究。8(2),65-79。
    姜麗萍(1998)。基礎階段留學生識記漢字的認知過程。漢語學習。2,46-49。
    宣崇慧(2007)。二年級學童讀字相關認知因素及提取發音訊息的習字表現之探
    究。特殊教育研究期刊。32〈3〉,17-37。
    施正宇(1998)。現代漢字的幾何性質及其在漢字教學中的意義。語言文字應用。
    4(2),59-65。
    施正宇編(2005)。新編漢字津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胡志偉、顏乃欣(1995)。
    中文字的心理歷程。收錄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頁121-132)。台
    北:心理出版社。
    範家瑀(2011)。國小國語教科書識字教材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淑婷(2010)。對外華語文識字教學之初級課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應用華
    語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
    柯彼德(1995)。關於漢字教學的一些新設想。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
    選(頁108、104-112)。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收錄於李吟〈主編〉,學習輔導。台北:
    心理出版社(頁261-277)。
    柯華葳(1986)。由兒童會錯意字分析探討兒童認字方法。華文世界。39,25-32。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
    教育工作小組印行。
    柯傳仁、沈禾玲(2003)。回顧與展望:美國漢語學理論研究評述。語言教學與
    研究。3,87-91。
    信世昌(2001)。華語文閱讀策略之教程發展與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柳燕梅(2001)。漢字速成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柳燕梅(2002)。生詞重現率對歐美學生漢語詞彙學習的影響。語言教學與研究。
    5,59-63。
    柳燕梅(2002)。從識記因素談漢字教材的編寫原則。漢語學習。5,63-67。
    柳燕梅、江新(2003)。歐美學生漢字學習方法的實驗研究—回憶默寫法與重複
    抄寫法的比較。世界漢語教學。1,65-68。
    洪儷瑜(1999)。國小學童之視知覺能力與語文相關研究。收錄於學童閱讀困難
    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文集(頁35-57)。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認知科學研
    究中心。
    洪儷瑜(2005)。由語文學習困難的評量工具談其概念與運用。收錄於洪儷瑜、
    王瓊珠、陳長益(編),突破學習困難(頁4-28)。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儷瑜、陳美芳(1996)。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在閱讀歷程的視知覺能力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12-H-003-013 F5)。
    洪儷瑜、王瓊珠、張鬱雯、陳秀芬(2008)。學童「識字量評估測驗」之編製報
    告。測驗學刊。55(3),489-508。
    洪儷瑜、張鬱雯、陳秀芬、陳慶順、李瑩玓(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指導
    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皇甫素飛(2006)。認知語言學視角中的「識寫分流」。教育評論。3,76-78。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馬燕華(2005)。論漢字教學的性質、類型、特徵:對不同類型語言教材中的漢
    字選擇。收錄於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編),論漢字與漢字教學—第一屆國際
    漢語教學討論會會議論文(頁463-473)。
    郎雙琪(1997)。漢語普通話教程—漢字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孫德金(主編)(2006)。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孫照保(2008)。農村小學生是字量調查報告—以安徽省廬江縣某陣小學生識字
    量調查研究為例。上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琳(1997)。漢字習得與漢字教學實驗室。漢字與漢字教學研究論文選(頁
    355-36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聖林(2001)。漢文對漢字字形習得的正負遷移。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
    語教學與研究版。8(3),41-45。
    徐子亮(1999)。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
    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頁174-186)。
    徐子亮(2003)。漢字背景與漢字認知。漢語學習。6,63-67。
    徐健宏(1999)。漢字詞和漢語辭彙的比較研究。鄭州:河南師範大學。
    秦麗花(2003)。從漢字的特性與學習談兒童識字能力發展的相關研究。屏師特
    殊教育。3,1-8。
    郝美玲(2007)。留學生正字法意識的萌芽與發展。世界漢語教學。1,29-39。
    郝麗霞(2010)。留學生漢字教學:多認讀,少書寫研究回顧。語言教學研究(頁
    128-129)。
    郝麗霞(2010)。留學生漢字習得過程研究述評。教學研究。4,134-135、140。
    高立群(2001)。外國留學生規則字偏誤分析—基於仲介語語料庫的研究。語言
    教學與研究。5,55-62。
    高箬遠(2004)。日本學生漢語習得中的漢字詞偏誤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7,5-7。
    崔永華(1997)。漢字部件和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2,49-62。
    崔永華(1999)。關於對外漢字教學的一種思路。北京大學學報。3,114-118。
    崔永華(1999)。基礎漢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世界漢語教學。1,206,145-152。
    崔永華(2008)。從母語兒童識字看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2,17-23。
    崔岑岑、侯博(2008)。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舉隅分析。現代漢語語言教學研究。
    4,88-89。
    崔雅萍(2002)。圖式理論在L2閱讀理解中的運用。外語教學。5,52-5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2008)。新實用視聽華語。台北:正中書局。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1992)。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北
    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編(2008)。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北
    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97)。信息處理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
    範。
    張占一(1990)。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3,14-17。
    張志公(1999)。傳統語文教育初探。香港:三聯書局。
    張朋朋(Zhang Pengpeng)(譯)(2009)。白樂桑(Joel Bellassen)著。漢語語
    言文字啟蒙Ⅰ(Methode d』initiation a la languet a l』ecriture chionose)。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朋朋(Zhang Pengpeng)(譯)(1997)。白樂桑(Joel Bellassen)著。漢語語
    言文字啟蒙Ⅱ(Méthode d』initiation à la langue et à l』écriture chinoises)。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旺熹(1990)。從漢字部件到漢字結構—談對外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
    112-120。
    張朋朋(2007)。語文分開、語文分進的教學模式。漢字文化。1,64-68。
    張武田、馮玲(1992)。關於漢字識別加工單位的研究。心理學報。24(4),379-385。
    張武田、馮玲(2001)。漢字屬性匹配與大腦兩半球協同活動。心理學報。4,
    129-135。
    張金蘭(2009)。「識寫分流」教學策略對外籍生漢字識寫能力之影響─以非漢字
    圈零起點學生為主所做的調查。中原華語文學報。3,55-74。
    張英(2004)。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等級大綱建設。
    漢語學習。2,53-56。
    張積家(2002)。筆劃複雜性和重複性對筆劃和漢字認知的影響。心理學報。34
    (5),449-453。
    張靜賢(1998)。關於編寫對外漢字教材的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3,139-147。
    張莉萍(2008)。對外漢語字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花蓮:慈濟大
    學。
    張學謙(2000)。漢字文化圈的混合文字現象。收錄於盧國屏(編),文化密碼、
    語言解碼:第九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9)。台北:學生書局。
    陳美芳(1999)。學童口語理解能力之研究。收錄於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認知
    科學研究中心(編),學童閱讀困難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文集(頁63-90)。
    陳秀芬(1998)。中文一般字彙知識教學法在增進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
    效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慶順(2000)。識字困難學生與普通學生識字認知成分之比較研究。台北: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秀芬、洪儷瑜、陳慶順(2008)。國小一至三年級讀寫字困難學童基本字讀寫
    能力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2),31-60。
    陳曦(2001)。關於漢字教學法研究的思考與探索—兼論利用漢字「字族理論」
    進行漢字教學。漢語學習。3(5),70-75。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1999)。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手冊。中華民國
    教育部印行。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2000)。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規劃研究完整
    版(上冊)。台北:教育部。
    許嘉璐(1999)。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曹思敏(2009)。漢語兒童早期自然習得漢字的研究。幼兒教育。12,19-22。
    畢鴻燕、翁旭初(2007)。小學兒童漢字閱讀特點初探。心理科學。1,62-64。
    莊雅州(2008)。論漢字教學的原則。中原華語文學報。1,1-15。
    連曉霞(2009)。認知理論關照下的對外漢字教學。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1(5),
    40-42。
    郭可敬、楊志奇(1995)。漢字認知的複腦效應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
    ,78-83。
    郭聖林(2010)。韓文對漢字習得的正負遷移。雲南師範大學學報。8(3),41-45。
    陸效用(2001)。美國21世紀的5C外語教育。外語界。5,22-27。
    鹿士義(2002)。母語為拼音文字的學習者漢字正字法意識發展的研究。語言教
    學與研究。3,53-57。
    彭聃齡、王春茂(1997)。漢字加工的基本單元:來自筆劃數效應和部件數效應
    的證據。心理學報。29(1),7-12。
    彭聃齡(1997)漢字識別中的兩種加工。收錄於彭聃齡(主編),漢語認知研究
    (頁105-138)。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沈思。楊中芳、高尚仁(合編),
    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頁539-582)。台北:遠流出版社。
    程朝暉(1997)。漢字的學與教。世界漢語教學。3,173-176。
    舒華、宋華(1993)。小學兒童的漢字形旁意識的再研究。心理科學。5,316-318。
    費錦昌(1997)。現代漢字筆劃規範芻議。世界漢語教學。2,10-16。
    馮麗萍、盧華岩、徐彩華(2005)。部件位置資訊在留學生漢字加工中的作用。
    語言教學與研究。3,66-72。
    馮麗萍(1998)。對外漢字教學用2905漢字的語音狀況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6,94-101。
    馮麗萍(1998)。漢字認知規律研究綜述。語言文字運用。2,97-103。
    馮麗萍(2005)。外國留學生漢字正字法意識及其發展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1,12-17。
    馮麗萍(2007)。漢字認知及其神經機制研究。漢字的認知與教學:西方學習者
    漢字認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81-197)。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黃沛榮(2009)。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
    黃苕冠(2007)。外國學生以數位學習方式進行漢字書寫策略學習之成效研究設
    計。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9)。
    黃秀霜(1999)。中文認字能力之評量與診斷分析。收錄於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
    系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編,學童閱讀困難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文集〈頁
    91-109〉。
    黃貞姬(2000)。《漢語水平漢字等級大綱》中的漢字與韓國教育用漢字構詞能
    力的比較。漢語學習。1,51-55。
    黃靜吟(2004)。漢字筆順的存在價值析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6,161-170。
    黃富順(1994)。我國失學國民脫盲識字標準及脫盲識字字彙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報告。
    靳洪剛(2003)。多媒體漢字呈現與漢字習得研究:三個跨語言組的漢字測試分
    析。台北: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從心理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台北:師大書
    苑。
    葉德明(2000)。外籍生漢字書寫策略探討。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
    集(三)(頁311-320)。台北:世界華語文教學學會。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主編(2004)。遠東生活華語1-3。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董蓓菲(2006)。語文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楊一丹(2001)。試論圖式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作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9,
    89-91。
    楊寄洲(2003)。編寫初級漢語教材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4,52-57。
    楊慶華(1995)。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的初步構想。語言教學與研究,4,4-7。
    萬葉馨(1996)。漢字筆順芻議。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頁114-131)。北京:華語
    教學出版社。
    萬葉馨(1999)。漢字字符分工與部件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32-41。
    萬葉馨(2000)。略論形聲字聲旁與對外漢字教學。世界漢語教學。1,62-69。
    萬業馨(2003)。從漢字識別談漢字與漢字認知的綜合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
    2,72-79。
    萬業馨(2009)。略論漢字教學的總體設計。語言教學與研究。5,59-65。
    萬葉馨(2007)從漢字研究到漢字教學—認識漢字符號體系中的幾個過程。世界
    漢語教學。1,5-15。
    趙元任(1980)。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中建、賈愛武(2002)。走向溝通與理解—美國21世紀外語學習的」5C」共同標
    準。全球教育展望。6(31),57-62。
    趙果、江新(2002)。什麼樣的漢字學習策略最有效?對基礎階段留學生的一次
    調查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79-85。
    趙金銘(1989)。漢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2004)。跨越與會通—論對外漢語教材研究與開發。語言文字應用。2
    期,109-118。
    漢語大字典編寫委員會編(2003)。漢語大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遠東編審委員會(2002)。遠東漢字三千字典。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劉珣(1983)。實用漢語課本—漢字練習本(英文譯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珣、鄧恩明、劉社會(1981)。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珣編(2003)。新實用漢語課本1-6。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社會(2002)。對外漢字教學十八法。收錄於趙金銘(主編),漢語口語與書面
    語教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7-228)。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
    劉麗萍(2008)。筆劃數與結構方式對留學生漢字學習的影響。語言教學與研究。1,89-96。
    潘先軍(1999)。對外漢字教學與小學識字教學。漢字文化。2,49-54、102。
    盧小寧(2001)。關於對外漢語漢字教材的思考。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73-76。
    盧紹昌(1998)。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的新嘗試。彭城職業大學學報。13(4),
    97-100。
    盧國屏(2008)。訓詁演繹:漢語解釋與文化詮釋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蕭奚強(1994)。漢字教學及其教材編寫問題。世界漢語教學。4,63-66。
    戴汝潛(主編)(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謝錫金等(2008)。中國語文課程、教材及教法。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韓淑靖(2011)。對日留學生的漢字教學策略。語文學刊。3,140-141。
    魏春灩(2009)。試論圖式理論及其在非漢字圈留學生漢字習得中的作用。民族
    師專學報。6,58-59。
    羅青松(2006)。美國《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評析——兼談《全美中小學中文
    學習目標》的作用與影響。世界漢語教學。1,127-135。
    羅春英(2010)。美國漢語教材綜述。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5,72-77、124。
    羅秋昭(2000)。面向新的語文學習-談九年一貫課程語文教材的趨勢。台北師
    院語文集刊。5(9),113-130。
    蘇培成(1995)。現代漢字的部件切分。語言文字應用。3,52-55。
    蘇毓玲(2012)。非漢字圈學習者漢字讀寫習得歷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AP中文考試:
    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members/exam_questions/157009.html
    (引用時間:2013/5/28)
    中華民國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home.do(引用時間:2013/5/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http://mat1.gtimg.com/edu/pdf/edu/xkb2011/20120130155433177.pdf(引用時
    間:2013/5/28)
    中國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中國語言文字網: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nziguifan/managed/031.htm(引用時間:
    2013/5/28)
    教育部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3582(引用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社群網「課程綱要:90課綱」: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0.php(引用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社群網「課程綱要:92課綱」: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2.php(引用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社群網「課程綱要:97課綱」: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引用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00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引用時間:
    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language01-source.php(引用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國民小學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2012試行版)」:
    http://www.ylps.ntct.edu.tw/website/uploads/tadnews/file/nsn_479_3.pdf(引用
    時間:2013/5/28)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我國各大學院校附設華語文教學中心一覽表」: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0320155117/%E5%90%84%E5%A4%A7%E5%AD%B8%E8%8F%AF%E8%AA%9E%E6%96%87%E6%95%99%E5%AD%B8%E4%B8%AD%E5%BF%83%E4%B8%80%E8%A6%BD%E8%A1%A81020227.xls(引用時間:2013/5/28)
    僑務委員會:
    http://edu.ocac.gov.tw/icice2005/icice2005/html/paper2/A64.pdf(引用時間:
    2013/5/28)
    華測會「華語八千詞說明」:
    http://www.sc-top.org.tw/download/8000words_introduction.pdf(引用時間:
    2013/5/28)
    華測會「華語八千詞」:
    http://www.sc-top.org.tw/download/L1-L5vocabualry%20list20111208.xls(引用
    時間:2013/5/28)
    香港教育局網站:「中國語文教育.課程綱要」: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urriculum-documents.html(引用時間:2013/5/28)
    香港教育局網站:
    http://www.bca.hkeaa.edu.hk/web/TSA/zh/2012tsaReport/chi/Ch6a_P3_Chi_TSA2012C.pdf(引用時間:2013/5/28)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編訂:《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試
    用)》: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810/pri_chi_lang_lo_web_version.pdf(引用時間:2013/5/28)
    荷蘭萊登大學漢學系課程說明「Language Pedagogy Surveys」:
    http://www.let.leidenuniv.nl/pdf/chinees/leiden_university_premodern_chinese_pedagogy_survey.pdf(引用時間:2013/5/28)
    華測會網站:
    http://www.sc-top.org.tw/chinese/reference.php(引用時間:2013/5/28)
    藍珮君、林玲英:〈新版華語文能力測驗與CEFR之連結:標準設定方法的應用〉,
    發表於波蘭克拉科ALT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文章出處請見華測會網站:http://www.sc-top.org.tw/download/research/Cut-off%20Scores%20of%20the%20New%20Chinese%20Proficiency%20Test%20Based%20on%20the%20Angoff%20Standard%20Setting%20Method.pdf(引用時間:2013/5/28)
    竹露茜:〈全美中小學中文學習目標大綱〉,網路文章:
    http://www.tw.org/newwaves/54/3-1.html(引用時間:2013/5/28)
    鄧守信主持,僑務委員會補助計畫:
    http://edu.ocac.gov.tw/discuss/academy/envi/envi1.htm(引用時間:2013/5/28)
    姚道中:〈美國中文網路教學的現況與展望〉:
    http://edu.ocac.gov.tw/discuss/academy/netedu03/papers/pro2.pdf(引用時間:
    2013/5/28)



    二、 外文:(英文及法文按作者姓名字母順序,日文按作者姓名筆
    畫順序,韓文因部分作者無漢字姓名,因此按字母順序排列)

    (一) 英文:
    Anderson ( 1980).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San Francisco: W.
    H.Fremen and Company.
    Anthony, E. M. (1963). 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7 ,63-67.
    Bender, W. N. (1995).Learning disab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atts, H.W., & Kamhi, A. G. (1998). Language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and Bacon.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nd ed.) . Orlando, FL: Harcourt
    Brace.
    Chen, Ping. (1994). Four Projected Functions of New Writing Systems for Chinese,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36 (3), 366-381.
    Chen, Ping. (1994). Four Projected Functions of New Writing Systems for Chinese,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36 (3): 366-381.
    Chin, T. (1973). 「Is it necessary to require writing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 8, pp.167-170.
    Corbeil, G. (1990). 「Successful and Less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Differences
    in How They Process Information.Journal of the Atlantic Linquistic Association, 11,131-145.
    Cross, D. R., & Paris, S. G. (1988). Developmental and instructional analyses of
    children`s metacognit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2), 131-142.
    De Francis, John (1984),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De Francis, John (1989), Visible Speech: The Diverse Oneness of Writing System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39.
    Elliott, A., Alty, J., Al-Sharrah, A., & Beacham, N. (2002). Media combinations and
    learning style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In P. Kommers & G. Richards(Eds.),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111-116.
    Ellis, Rod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gne, R, M. (1974)Essentials of learning from instruction. Hillsdale Ill: Drydem.
    Gass, S. (1987). The Resolution of Conflicts among Competing Systems: A Bidirection
    Perspective.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8,329-350.
    Guder, Andreas(1999)。漢字偏旁表義度探索。收錄於呂必松(主編),漢字與
    漢字教學研究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Guder, Andreas (2007).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as Third Dimension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收錄於顧安達、江新、萬葉馨主編,漢字的認知與教學—
    西方學習者漢字認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7-3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Hall, T. E., Hughes, C. A. & Filbert M. (2000).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reading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research synthesi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3(2), 173-193.
    Hannas, Wm. C. (1997). Asia`s orthographic dilemm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ayes, E. B. (1988). Encoding strategies used by native and L2 readers of Chinese
    Mandarin.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2,188-195.
    Krashen, S. and T. D. Terrell. (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Oxford: Pergamon.
    Ke, C. (1996).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production.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0-88.
    Ke, Chuanren (1998). Effects of Strategies o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mong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2), 93-112.
    Leloup, Jean, Ponterio, Robert (1998), Meet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Now What Do I Do?. ERIC Digest.
    Lerner, J. W. (2003).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s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kert, Rensis (1932).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rchives of
    Psychology, 140: 1-55.
    Liu, Yue-hua (2008). Integrated Chinese, Boston:Cheng & Tsui Co.
    MA: Allyn and Bacon.
    Lyon, R. (1998). Why reading is not a natural proces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6), 14-18.
    Lyon, R. (1998). Why reading is not a natural process.Educational
    Leadership,55(6),14-18.
    McGinnis, S. (1995). Student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in the learning of written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 Beach, CA.
    McLoughlin, J. A., & Lewis, R. B. (2005). Asses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O』Malley, J.M. et al.(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 L. (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 Newbury House)
    Oxford, R., & Crookall, D. (1989). 「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Methods, Findings, and Instructional Issue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3, 404-419.
    Paivio, A. (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fetti, C. A., & Tan, L.-H. (1998). The time course of 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Rebecca M. Valette (1997).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the Imagin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Sasaki, Y. (1991). English and Japanese Interlanguage Comprehesion Strategie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Model.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47-73.
    Share, D. (1995). Phonological recoding and self-teaching sinequanon of reading
    acquisition. Cognition, 55, 151-218.
    Taft, M., & Zhu, X. (1995).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 L. B.
    Feldman, 293-316.
    Taft, M., & Zhu, X. (1997). Submorphem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3, 761-775.
    Tan, L.-H., Hoosain, R., & Peng, D.-L. (1995). Role of presemantic phonological
    code in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1, 43-54.
    Taylor, Insup and Taylor, Martin. (1995). Writing and literacy i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250.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reisman, A. M. (1960). Contextual cues in selective listen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242-248.
    Tzeng, O J L, Hung D L, Cotton B, et al.(1979). Visual lateralization effect in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 Nature, 282:499-501.
    Wang, Yi-hua (1996).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Companion, Boston: Cheng & Tsui
    Co.
    Woolfolk. A.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Allyn and Bacon.
    Yin, Jing hua (2001). Proceed separately and strike together : A dualtrack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A paper presented at 2001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 Washington, D. C.
    Zhang, W. T., Feng, L., & He, H. D. (1994). The activation of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H.-W. Chang & C.-W.
    Huang & C.-W. Hue & O. J. L. Tzeng.
    印京華(2003).美國大學生記憶漢字時使用的方法─問卷調查報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38(3), 69-90。

    American Council for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1983). 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5, from : http://www.sil.org/lingualinks/languagelearning/otherresources/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contents.htm(引用時間:2013/5/28)
    Can-do Statements (CDS) for Graphemic/Orthographic Control:
    http://rcel.enl.uoa.gr/kpg/texts/KPG%20Handbook_Chap%203_A1+A2%20level.pdf(引用時間:2013/5/28)
    Centre for 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s. 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s 2000 :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05, from : http://www.language.ca/display_page.asp?page_id=257(引用時間:2013/5/28)
    Council of Europe (2001). A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05, from : http://culture2.coe.int/portfolio//documents/0521803136txt.pdf(引用時間:2013/5/28)
    Draft: 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 description, college Board:
    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引用時間:2013/5/28)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 Description(2011)。
    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public/repository/ap08_chinese_coursedesc.pdf(引用時間:2013/5/28)


    (二) 法文:

    Bellassen, Joel, & Zhang, Pengpeng(白樂桑、張朋朋)(1989)。Méthode d』initiation
    à la langue et à l』écriture chinoise(漢語語言文字啟蒙)(Paris:La compagnie)
    Hoa, Monique(華衛民)(1999)。C』est du chinois(漢語雙軌教程)。Paris:You-Feng
    Libraire Editeur。
    Rabut, Isabelle, Yongyi, Wu, & Hong, Liu(和碧玉、吳勇毅、劉虹)(2003)。Méthode
    de Chinoises(漢語入門)。Paris:L』ASIATHÉ-masion des langues du monde。
    法國教育部:《公立中學中文課程規定》(2003):
    http://www2.cndp.fr/archivage/valid/55324/55324-9742-18137.pdf(引用時間:
    2013/5/28)


    (三) 日文:

    川口義一:〈漢字指導の新しい方法―記憶・意味・教授法〉,發表於2010年
    PJPF(Princeton Japanese Pedagogy Forum普林斯頓大學日語教學論壇,頁1-14。原文請見:www.princeton.edu/pjpf/.../YKawaguchiProceeding2010.pdf
    大西久一(1968)。漢字の學習指導。國語科教育。15(7),5-9。
    日本文部科學省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平成24年度全國學力.學習狀況調査
    【小學校】報告書〉,2012年,頁123
    卯月啟子(2003)。漢字と遊ぶ、漢字で學ぶ。東京:東洋館出版社。
    小林以久(2004)。中國語教育のなかの漢字—日本人學習者の誤りやすい現代
    漢語通用字。日中言語文化。2,66-87。
    半田淳子(2011)。漢字指導の留意點—日本語教育の立場から。全國大學國語
    教育學會發表要旨集。121。21-24。
    矢部玲子等(2007)。児童・生徒の國語學習。全國大學國語教育學會発表要旨
    集。137-140。
    向山洋一(1999)。日中漢字文化を授業する。教育トークライン。158,10。
    向山洋一(2002)。教え方のプロ・向山洋一全集35:子どもが熱中する向山型
    漢字・言語指導。東京:明治圖書。
    向山洋一(2006)。教え方のプロ・向山洋一全集77:向山型國語=暗唱・漢字
    文化・五色百人一首。東京:明治圖書。
    竹中佐英子(2010)。言語教育法と中國語教育法。目白大學人文學研究。6,
    207-217。
    林玉惠(2002)。調査報告:字形の誤用からみた日中同形語の幹渉及びその対
    策—台灣人日本語學習者を中心に(調查報告:從字形的誤用看日中同形詞的幹擾與對策—以台灣人日語學習者為中心)。日本語教育。112,45-54。
    李軍(2008)。漢字の指導法に関する日中比較研究—漢字へ興味を育てるため
    に。全國大學國語教育學會発表要旨集。115,157-160。
    何寶年(2010)。中日漢字の字形比較研究。愛知淑徳大學言語コミュニケーシ
    ョン學會(愛知淑德大學語言交流學會)(編),言語文化。18,11-26。
    岩田諦慧(1992)。漢字習得指導のシステマ化。年會論文集。8。85-88。
    宮下久夫(2000)。分けれぱ見つかる知ってる漢字。東京:太郎次郎社。
    德川宗賢、真田信治編(1993)。新.方言學を學ぶ人のために。京都:世界思
    想社。

    文部科學省《新學習指導要領における漢字の取扱い(參考)》:
    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22/06/attach/1295405.htm(引用時間:
    2013/5/28)
    文部科學省「新學習指導要領.生きる力—別表:學年別漢字配當表」: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syo/koku/001.htm(引用
    時間:2013/5/28)
    文部省小學《國語學習指導要領解說》:
    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2/28/1231931_02.pdf(引用時間:2013/5/28)
    文部省中學《國語指導要領》: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chu/koku.htm(引用時
    間:2013/5/28)
    文部省中學《國語指導要領解說》: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chukaisetsu/index.htm
    (引用時間:2013/5/28)
    文部省《常用漢字表の改定に伴う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の一部改正等及び小學校,
    中學校,高等學校等における漢字の指導について(通知)》: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nc/1299787.htm(引用時間:2013/5/28)
    文部省「常用漢字表改定に伴う學校教育上の対応について」(まとめ),
    2010年9月29日所召開「常用漢字表改定に伴う學校教育上の対応に関する専門家會議」文章來源: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shingi/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0/08/1298254_02.pdf(引用時間:2013/5/28)
    日本教材文化研究財團:《生きる力が育つ漢字の學習―小學校學年別配當漢字
    の習得狀況に関する調査研究》,2000年,研究成果參見:http://www.jfecr.or.jp/kanji/index.html(引用時間:2013/5/28)
    中國語検定試験認定基準:http://www.chuken.gr.jp/tcp/grade.html(引用時間:
    2013/5/28)
    中國語教育學會編:《中國語初級段階學習指導ガイドライン》(中國語初級
    階段學習指導大綱),2007年。http://www.jacle.org/storage/guideline2.pdf(引
    用時間:2013/5/28)
    全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育研究會編:《高校中國語教育のめやす》(高中中國
    語教育的目標),平成11年(1999年)。http://www.tjf.or.jp/ringo/common/pdf/mubiao.pdf(引用時間:2013/5/28)
    漢字能力檢定〈級別漢字表〉:
    http://www.kanken.or.jp/teido/pdf/national_list.pdf(引用時間:2013/5/28)
    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各級程度及出題內容》:
    http://www.kanken.or.jp/teido/index.html(引用時間:2013/5/28)


    (四) 韓文:


    최주열(Choi Ju-Youl/崔珠烈)(1994)。한자교육방법에 관한 고찰(研究品格
    教育)。韓國語教育。5。首爾:國語教育協會,146-170。
    한은수(Han Eun Su/韓殷洙)〈2007〉。구성주의 자원 학습법을 활용한 한자
    교수학습 연구(建構主義學習利用資源的漢字教學與學習研究)。한국교원 대학교 대학원 박사학위 논문(中國教師大學博士論文)。100-109。
    허철(Heo Chul /許喆)(2006)。중국의 한자교육2(中國的品格教育2)。中
    國教育與科研。26,394-396。
    진철용(Jin Cheol Yong/陳哲鏞)(2010)。
    初等學校漢字敎授學習方法에대한探索과提案(對於小學漢字教授學習方法的探索和提案)。漢字漢文教育。25,95-130。
    김동규(Kim Dong Kyu /金東奎)(2011)。개정 교육과정에서 한자 영역의 평가
    방향과 실제(改訂教育過程中漢字領域的評量方向和實際情況)。漢字漢文教育。27,93-128。
    엄홍석(Um Hong-Suk)(1992)。어휘교육을 위한 언어학적 기본이론(基本
    詞彙的語言教育論)。國立慶尚大學學報。24,9-13。
    이주호(Yi Ju-Ho/李柱鎬)(1993)。언어이론과 언어교육(語言理論和語言教
    育)。語言與文學教育。19,214-215。

    韓國教育科學部:http://cutis.mest.go.kr/(引用時間:2013/5/28)
    韓國教育科學部(2011)《教育過程說明手冊》:
    http://cutis.mest.go.kr/APP/pds/view.jsp?gCd=S02&siteCmsCd=CM0001&topCmsCd=CM0003&cmsCd=CM0016&pnum=3&cnum=0&src=&srcTemp=&pageSize=10&cPage=2&no=1009&srcSort(引用時間:2013/5/28)
    韓國漢字能力檢定會:http://www.hanja.re.kr/(引用時間:2013/5/2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博士學位學程
    97160501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05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50101.pdf3099KbAdobe PDF2440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