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35493      Online Users : 5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74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747


    Title: 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的工作控制與因應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against gover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of Taiwanese journalists working in China
    Authors: 游蓓茹
    Yu, Pei Ju
    Contributors: 劉昌德
    游蓓茹
    Yu, Pei Ju
    Keywords: 駐點記者
    政治控制
    組織控制
    抗拒
    中國
    correspondent
    political controls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resistances
    china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11 15:57:5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在採訪時所遇到的工作控制、以及所採取的因應策略。透過對多位實務工作者的深度訪談,本研究發現,對駐點中國記者最直接的控制來源,分別是「中國官方」與「台灣媒體組織」。中國官方雖然仍會使用較為粗暴、強硬的新聞控制手段,不過也越來越懂得用軟性的互動手法,干涉的深度與廣度與兩岸政治關係也有相當關係。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採取的因應方式,則包括新聞現場快速反應,平時不斷增加專業知識、以提升對「爆料與網路線索或刻意餵新聞」的判斷能力。再者,台灣媒體接受中國官方的「置入」,再透過組織要求對記者產生影響。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除了工作量因此增加之外,還成為台灣媒體在中國的業務代表;為了應付稿量需求、搶快、搶獨家,而利用網路消息作為新聞線索,同時並需保護自己,因此在寫作上需以「事實陳述」、「找名人背書」等方式轉移責任歸屬。
    This study focused on Taiwanese journalists’ practical strategies against gover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while working in china. Through empirical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journalists, we came to identified how government of China uses both aggressive and subtle ways to influencing news reporting. Journalists in China need rapid responses action on sight and train themselves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In addition, one of the subtle ways to deal with Taiwanese media is to use product placement, but the more Taiwanese media receive product placement from china, the more chances are China government can further influence on the controversial news content in Taiwanese media. Receiving product placement only making these cross-strait journalists became sales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ese media in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organization, Journalists need to use internet as sources. But they also need to be extra careful by using “fact-based statement” or “quote from celebrity” in their daily writing skills.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王玲玲(1992)。〈論臺海兩岸的新聞交流〉,《中國研究》,35(9):72-82。
    王珍瑜(2006)。《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此關係又如何維持與修補?—以報紙黨政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毓莉(1998)。〈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經營之影響〉,《新聞學研究》,56:27-49。
    王毓莉(2001)。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
    王毓莉(2001)。〈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九):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主辦,5月4日。
    王毓莉(2009)。〈中國《南方周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0:137-187。
    王毓莉(2011)。〈中國新聞工作者的馴服與控制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自由時報(2011年2月28日 ),《第二輪中國茉莉花/北京現場採訪 三立記者一度遭扣》,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8/today-int2.htm
    石敬梅(2001)。《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報導台灣新聞內容呈現之研究-以新華社、人民日報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何家宜、徐瑞希等(2005)。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市新聞局。
    何榮幸(2002)。〈解構兩岸新聞亂象〉。《目擊者》,27:38-39。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豐山 (2010)。〈置入式行銷調查報告〉,《監察院》。
    呂尚彬、陳薇(2010)。〈中國政府與傳媒的雙向互動關係初探〉,《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李良榮(1995)。〈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學》(北京) 2: 56-61。
    李維一(2007年11月19日)。〈走過20年——兩岸新聞交流回眸一瞥〉,上網日期:2012年06月20日,取自《新華社》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7-11/19/content_7104071.htm
    李德霞(2011)。〈新形勢下的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杜聖聰(2007)。《中共對台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世新大學傳播所。
    俞慧芸(2007)。《組織的外部控制-資源依賴觀點》。台北:聯經。
    洪季秀(2005)。《中共人民日報對台灣三次總統直選新聞報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在胡幼慧編著,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韋奇宏(2002)。《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架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仲康(2009)。《兩岸新聞交流模式:以東森電視公司為例》。〈復興崗學報〉94:123-148。
    翁秀琪(1994)。〈消息來源與新聞記者的自主性探討:談新聞記者聯誼會的功能〉,臧國仁(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109-145。臺北,政大新聞所。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6年12月27日)。〈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台灣記者在祖國大陸採訪規定〉【公告】。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上網日期:2012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gwytb.gov.cn/zn/cfzn/201101/t20110104_1673061.htm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8年11月1日)。〈臺灣記者在祖國大陸採訪辦法〉【公告】。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上網日期:2012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gwytb.gov.cn/fwxm/cfbf.htm
    張文強(2002)。〈媒介組織內部權力運作與新聞工作自主:封建采邑內的權力控制與反抗〉,《新聞學研究》,73: 29-61。
    張錦華、林麗雲(2011)。〈頭痛醫頭:政府宣導只要禁止置入和要求揭露就完備了嗎?──檢視《預算法》第六十二之一條增訂案,《台大新聞論壇》,10:87-105。
    張瓏(2004)。《新聞媒體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清海 (2003)。《中美新聞記者的新聞自主與採播自由-從兩國新聞自由演變歷史觀察》。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
    許建榮(2012)。〈"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下)〉,《想想》取自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150.
    許純鳳(2012)。〈學者:中國置入 台灣媒體難自由〉,《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7762
    郭建龍(2010)。〈蕭條時代的記者肖像〉,《 網易科技專欄》,取自http://tech.163.com/10/0916/08/6GMJMR1E00094IR6.html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台北:五南。
    陳順孝(2001):〈新聞兵法:「記實避禍」的策略分析〉。《輔仁學誌》第28期,頁125-159。
    陳順孝、康永欽(1998)。〈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傳播者與社會情境互動的本土研究〉,陳世敏(編),《傳播論文選集》,頁97-135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陳愷璜(2011)。《兩岸新聞採訪交流之研究(1987-2009)-從駐點記者角度看兩岸新聞交流》。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陸曄、潘忠黨(2002)。〈成名的想像: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新聞學研究》,71:17-59。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國寧(2009年9月)。〈期盼兩岸新聞交流跨出大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6241&topic=12
    馮建三(2001):〈台灣媒體工作者階級意識之初探(1998~1997)--以三家工會刊物為例〉,收於張炎憲(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頁167-187),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詹慶齡(2010)。《壓力下的新聞室:權勢消息來源的互動與影響》。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新聞評議會(1996),《媒體如何採訪報導大陸新聞》,台北︰新聞評議會。
    楊怡珊(2002)。《新聞記者之社會智能與消息來源互動策略之人際關係硏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
    趙怡、陳嘉彰、褚瑞婷(2007),〈對於陸委會中止大陸記者駐點之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3238
    趙炳元(2011)。《馬總統時期兩岸新聞交流與中共對臺新聞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趙雅麗(1998)。〈政治主導下兩岸電視文化交流的迷思〉,《新聞學研究》,57: 51-75。
    劉北成、楊遠嬰(1992)。《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原書Foucault, M. [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劉仲冬(1996):〈質與量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記者: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新聞學研究》,95:239-268。
    劉蕙苓(2009)。〈習以為常?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劉蕙苓(2010)。〈置入性行銷對新聞專業自主的影響:一個自動態觀點的探索〉,《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蔡蕙如(2010)。〈邱毅爆料,媒體抬轎-談邱毅爆料風潮下的記者角色〉,《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潘忠黨(1997)。〈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象徵資源之替換形態〉,《新聞學研究》,54:111-139。
    蕭真美(1997)。兩岸新聞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研究》,40(5): 59-77。
    錢鋼(2008)。中國傳媒的發展路向〉,《台大新聞論壇》,7: 75-89.
    謝國明(2010年8月9日)。〈兩岸新聞交流亟待“提速”〉,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5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國廣州。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12/7904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81-125。
    羅彥傑、葉長城、劉嘉薇(2010)。〈組織控制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互動-以台灣報紙國際新聞編譯為例〉,《新聞學研究》,102: 113-149。
    維基百科(2013)。〈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上網日期:2013年2月15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3%E5%B9%B4%E3%80%8A%E5%8D%97%E6%96%B9%E5%91%A8%E6%9C%AB%E3%80%8B%E6%96%B0%E5%B9%B4%E7%89%B9%E5%88%8A%E8%A2%AB%E5%88%A0%E6%94%B9%E4%BA%8B%E4%BB%B6.

    二、英文部分

    Berkowitz, D. and D. Adams (1990). Information Subsidy and Agenda- Building in Local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7(4): 723-731.
    Berkowitz, D. A. (2009). Reporters and Their Sources. 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 K. W.-J. a. T. Hanitzsch. New York, Routledge.: 102-115.
    Borden, S. L. (2000). "A Model for Evaluating Journalist Resistance to Business Constraint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5(3): 149-166.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33: 326-376.
    Cottle, S. (2003). News,public relayions and power. Thousand Oaks:Sage.
    Balasubramanian (1994). Beyond Advertising and Publicity: Hybrid Messages and Public Policy Issu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 (4), 29-46.
    Esser, F. (1998). Editorial Structures and Work Principles in British and German Newsroom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3): 375-405.
    Foucault,M(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Gandy, O. H. (1982). Beyond Agenda Setting: Information Subsides and Public Policy. New Jersey, Alex Publishing Co. .
    Gieber, W. & Johnson, W. 1961. The city hall beat: A study of report- ers and
    sources ro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8(3), pp.289-297
    Hanitzsch, T., M. Anikina, et al. (2010). Modeling Perceived Influences on Journalism: Evidence From a Cross-National Survey of Journalist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7(1): 5-22.
    Hanitzsch, T. and C. Mellado (2011). What Shapes the News around the World? How Journalists in Eighteen Countries Perceive Influences on Their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6(3): 404-426.
    Herman, E. S., & Chomsky, N. (1988).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York, NY: Pantheon Books.
    Jo, S. (2011). Advertising as payment: Information transactions in the South Korean newspaper marke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7(4): 399-404.
    Kim, H. S. (2002). Gatekeeping international news: An attitudinal profile of US television journalis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 431-452.
    Kim, J. Y. and S.-U. Yang (2008). Effect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4(1): 51-53.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CA, Sage Publications.
    Ofcom (10.18.2006) .Product Placement. [Online] www.ofcom.org.uk/consulf/condocs/product_placement/statement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Y, Longman.
    Trammell, K. and C. Brown (2007). "The Most Precious Cargo":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ubsidies in Attribute-Agenda Setting in Media Coverage of the Evacuation of U.S. Citizens from Leban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9451008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801.pdf2219KbAdobe PDF262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