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02047      Online Users : 3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65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654


    Title: 程朱易之天人關係對比研究
    A comparison between I-CHING of Ch’eng and Zhu of the heaven and the humanity
    Authors: 楊子萱
    Yang, Tze Hsuan
    Contributors: 曾春海
    Tseng, Chun Hai
    楊子萱
    Yang, Tze Hsuan
    Keywords: 程頤
    朱熹
    參天地之化育
    生生之德
    廣大悉備之和諧
    天人關係
    理一分殊

    Ch’eng Yi
    Zhu Xi
    Co-creator with heaven and earh
    The Moral of Creative Creativity
    All-comprehensive Harmo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Human
    I-CHING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01 16:28:30 (UTC+8)
    Abstract: 「易經」是中國哲學中重要的經典。「易經」的內容蘊含豐富的智慧,後代多位學者也用畢生的心血去研究。宋代程頤與朱熹更是透過對「易經」的詮解,發揮了自己的想法。本論文希望透過研究程頤與朱熹兩人註解「易經」之異同,瞭解二人對於天人關係的看法,並且從中創造出新的見解。論文規劃總共九章,包括了第一章緒論和最後一章的結語。

    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文獻探討、學者專著介紹。第二章「理學易中的天人一本論」則說明程朱的時代背景、師承關係。程頤和朱熹的理學可能直接來自於張載與邵雍的啟發,以及「誠」的繼承。第三章及第四章分別討論「伊川的理學及易學」以及「朱熹的理學及易學」,說明二人之理學及易學重點與重要的概念。伊川由理氣區別「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是出自於《易傳》<繫辭上>:「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朱熹主要是由「理」與「氣」的關係說明,在程朱思想體系中,「理」乃是「道」,是形而上的;「器」是「形而下」各別具體的事物。第五章「易學脈絡下的天道觀」主要探討《易》的本體論天道觀、宇宙論。並從自然化的「天」有其規律,而瞭解其中之「理」,從「天」到「天理」,從「天理」到「理一分殊」(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第六章「宋代理學與易學交錯脈絡下的朱熹仁說」主要探討外在的「理」Li,落實到「人」的身上,從易傳的「生生之德」(The Moral of Creative Creativity)到程朱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Benevolence is the Heart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to Produce)、「格物致知」(“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the attentiveness of the mind”)。程頤的工夫論是透過「涵養需用敬,進學在致知」(In cultivation one needs attentiveness;i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one needs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的方法,按照程朱學派的看法,「格物」是為了從有形之物中體認超越的「理」。由「格物」以「窮理」達到天人關係之廣大悉備之和諧(All-comprehensive Harmony)。第七章、第八章則從多元的觀點,將程朱易之天人關係以現代的方式詮釋,第七章探討程朱在「人生哲學」的異同,包括個人的修身、內聖以及家庭等層面。第八章討論程朱易在社會群體上的異同。包含政治層面、經濟層面以及教育層面等,以及第九章的結論。
    Among all Chinese philosophical works, I-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assics. It is not only abundant in wisdom, but has also inspired many scholars to devote their lives to researching into it. Two of such scholars are Ch’eng Yi and Zhu Xi in the Sung Dynasty, who based their theories on and developed their philosophical thoughts by a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I-Ching.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create a new insight into I-Ching by first explo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eng Yi ’s and Zhu Xi’s interpretations of I-Ching, and then delving into the two scholars’ compreh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smos and humanit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nine chapter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elucidat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antecedent scholars, explores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of some predominant scholars as well as their works. Chapter Two, Haven amd men in union of I-ching of New-Confucianism, illuminates the background of Ch’eng and Zhu’s era as well as their mentor-follower relationship.The immediate stimulus for Ch’eng Yi and Zhu Xi, however, seems to be the thought of Chang Tasi and Shao Yung. To discuss Sence of truthfulness(誠). Chapter Three and Four respectively elaborate on ” Ch’eng Yi I-CHING exegesis and the form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and ” Zhu Xi I-CHING exegesis and the form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llustrating the two scholars’ dominant ideas and important concepts on Neo-Confucianism and Book of Changes. Ch’eng Yi distinguishes between what is “within shapes” and what is “above shapes”. The origin of these two terms is traceable to “Appendix III ” of the Book of Changes: “ What is above shapes is called the Tao;what is within shapes us calledthe implements.” Zhu Xi maintained that all things are brought into being by the union of two universal aspects of reality: Chi(氣), sometimes translated as vital (or physical, material) force; and Li(理), sometimes translated as rational principle (or law).In the system of Ch’eng Yi and Zhu Xi, this distinction corresponds to that between the abstract and concreat i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Li and Tao which is “above shapes,” or, as we say, abstract;while the “implements,” by which Ch’eng Yi and Zhu Xi mean particular things, are “within shapes,” or, as we would say, concrete. Chapter Five, TianTao (Inner Roots of ordering the world ) of I-ching, mainly expounds I-Ching’s Ontology and Cosmology, with a purpose of attaining a comprehension of Li through realizing the regularity of natural, and then moves further to understand T’ien Li(the natural law)from T’ien (heaven),and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from T’ien Li(the natural law). Chapter Six, Song Dynasty I-Ching exegesis of Jen(humanity) of Ch’eng- Zhu school of Neo-Confucianism, mainly explicates the way people put the theory of “Li” into practice, mainl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llowing concepts: The Moral of Creative Creativity, Ch’eng and Zhu’s philosophy of “Benevolence Is the heart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to Produce,” and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the attentiveness of the mind”. Ch’eng Yi ‘s method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is expressed in his famous statement : “In cultivation one needs attentiveness;i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one needs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 According to the Ch’eng –Zhu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is to extend our knowledge of the eternal Li. Li are abstract and things are concrete. We investigate the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crete. What we as a result come to see lies both within the eternal world and within our own nature. The more we know Li, the more our nature, ordinarily concealed by our physical endowment, become visible to us to All-comprehensive Harmony. Both Chapter Seven and Eight interpret Ch’eng’s and Zhu’s concep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smos and humanity from modern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be more specific, Chapter Seven elucid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two scholars’ “philosophy of life,” including their speculation on a person’s self-discipline, inner sage and the aspects of family. Being sage inside and being kingly outside " is the centralized embodiment of the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 its " connotation consists of high perfection of individual inner morality and achievements of administering the state well and ensuring national security as a result.Chapter Eight, on the other hand, discusses the two scholars’ similar and different arguments on communities, inclus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educational aspects. Lastly, Chapter Nine, the final chap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offers a conclusion to this dissertation.
    Reference: 一、 程頤、朱熹專著:
    宋‧程頤:《伊川易傳》,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宋‧程頤、朱熹《易程傳 易本義》,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宋‧程顥、程頤,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廣學出版社,1975年初版。
    宋‧朱熹:《易學啟蒙》,台北:廣文出版社,1975年。
    宋‧朱熹,陳俊明校編:《朱子文集》(本文《朱文公文集》主要引用自此書共十冊),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0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宋‧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全書共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本文主要引用為第一冊《周易本義》、第十三冊《太極圖說解》、《通書注》、《西銘解》、《近思錄》)
    宋‧朱熹:《朱子遺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版。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台北:商務出版社,1983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4年。


    二、相關古籍(依時代排序)
    漢‧鄭玄:《鄭氏周易贊》,《增補鄭氏周易》,文淵閣《四庫全書》。
    魏‧王弼,民國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疏:《周易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11版。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
    宋‧周敦頤:《周元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四書》第1101冊。
    宋‧周敦頤:《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6月初版。
    宋‧邵雍,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10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廣文書局,1988年7月影印初版。
    宋‧張載,張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
    宋‧張載、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9年。
    宋‧楊時:《楊龜山集》,上海:商務出版社,1937年。
    宋‧楊時,高令印點校:《游酢文集》,廣州:延邊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宋‧謝良佐,曾怡、胡安國錄,朱熹刪定:《上蔡語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
    宋‧呂大臨,陳俊民輯校:《藍田呂氏遺著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宋‧張栻:《南軒易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宋‧李侗:《延平答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四書》第698冊。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台北:新興出版社,1977年。
    宋‧陸九淵:《象山全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年7月初版。
    宋‧朱鑑:《朱文公易說》,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5冊易類。
    宋‧黃榦:《勉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
    宋‧陳淳,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脫脫:《宋史.道學傳》,中華書局,1985年。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台影印初版。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版。
    明‧王陽明:《傳習綠》,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初版。
    清‧王懋竑,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第1次印刷。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初版。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四書》。

    三、現代學術專著:(按出版順序排列)
    《宋明理學概述》,錢穆著。 中華文化出版,1953年。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再版。
    《心體與性體》(全三冊),牟宗三著。台北,正中書局,1968-1969年。
    《朱子新學案》第一卷《朱子學提綱》,錢穆著。台北市。1971年初版,2011年九州出版社再版。
    《周易古經通說》,高亨著。台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6月。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牟宗三著。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王弼及其易學》,林麗真著。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之47,1977年2月。
    《伊川易傳的處世哲學》,林益勝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5月。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牟宗三著。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牟宗三著。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Making Connections:’Commentary on the Attached Verbalization’of The Book of Changes,Willard Peterson, Peters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著1(1982)
    《中國哲學史大綱》,張岱年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初版。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及完成》,劉述先著。台北,學生書局出版。1982年初版,1995年第3版。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方東美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83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著。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宋明理學研究論集》,馮炳奎著。台北,黎明文化出版,1983年7月初版。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陳榮捷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1983年2月初版。1998年修訂版。
    《宋明理學史》,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荀子集解》,李滌生著。台北:學生書局印行,1988年。
    《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徐復觀著。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二程學管見》,張永儁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月。
    《朱子新探索》,陳榮捷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初版。
    《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潘富恩,徐餘慶著。上海著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次印刷。
    《道》,張立文主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陳來著。上海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儒家哲學論集》,曾師春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理學範疇體系》,蒙培元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89年。
    《朱子新學案》,錢穆著。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3版。
    《周易闡微》,呂紹綱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五章。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唐君毅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閩學概論》,高令印、蔣步榮著。香港,香港易通出版社1990年版。
    《氣》,張立文主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朱熹哲學研究》,陳來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初版。
    《儒學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陳來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初版。
    《朱子易學析論》,曾師春海著台北,輔大出版社1990年。
    《中國心性論》,蒙培元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二程聖人之學研究》,鍾彩鈞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再版。
    《朱子學刊》第二至六輯,朱子學刊編輯部編,合肥著黃山書社,1991年11月第1版。
    朱權民,章啟輝著《中國學術史.宋元卷》,南昌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易學哲學史》,朱伯崑著。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初版。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5冊,馮友蘭著。台北,藍燈文化出版,1991年12月初版。
    《易學論著選集》,黃沛榮著。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3月。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劉復生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初版。。
    《朱子學研究書目1990-1991》,林慶彰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徐復觀著。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
    《心》,張立文主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張立文著。台北,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3年。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葛榮晉著。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傅偉勳著。台北:正中,1994年1月
    《象數易學發展史》,林忠軍著第一卷,濟南著齊魯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人性論史著先秦篇》,徐復觀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朱熹思想研究》,張立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
    《宋明理學》,陳來著。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9月初版。
    《伊川易學述評》,胡自逢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張立文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易學漫步》,朱伯崑主編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初版。
    《理》,張立文主編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
    《新譯易經讀本》,郭建勳註釋,黃俊郎校對,台北著三民出版,1996年。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陳榮捷著。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6年6月初版。
    《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蔡方鹿著。貴陽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1第1次印刷。
    《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余敦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易理新研》,孫劍秋著台北,學生出版,1997年。
    《性》,張立文主編著。台北,七略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
    《象數與義理》,張善文著。台北,洪葉文化,1997年1月初版。
    《易經的哲學的宇宙與人生》,曾師春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
    《朱熹哲學思想》,金春峰著。台北,東大書店,1998年初版。
    《倫理與中國文化》,陳福濱著。台北,新莊輔仁大學出版,1998年。
    《宋明新儒學略論》,馮達文著。廣州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1第2次印刷。
    《易學乾坤》,黃沛榮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
    《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程朱思想新論》,楊曉塘主編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初版。
    《程朱思想新論》,楊曉塘著。北京,洛陽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主編,1999年初版。
    《朱子哲學研究》,陳來著。上海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周易程傳註評》,黃忠天著。高雄著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朱熹與中國文化》,蔡方鹿著。貴陽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印刷。
    《易圖考》,李申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朱熹哲學論叢》,曾師春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初版。
    《魏晉玄學論稿》,湯用彤著。上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黃沛榮著。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4月。
    《游酢評傳》,高令印著。香港,中國翰林出版,2002年。
    《倫理與存在》,楊國榮著。上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子學的開展著學術篇》,鍾彩鈞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著宋代士太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時著。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初版。
    《中國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天津著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程氏易傳>導讀》,梁書弦著。山東著齊魯書社,2003年。
    《易經哲學原理》,曾春海師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易經的哲學原理》,曾師春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初版。
    《<周易本義>導讀》,蕭漢民著。山東著齊魯出版社,2003 年10月。
    《中國思想通俗講話》,錢穆著。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年。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余英時著。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7月初版。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蔡方鹿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周易>的哲學精神》,呂紹綱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程頤<易>學思想研究》,姜海軍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初版社,2005年5月。
    《中國哲學概論》,曾師春海著。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初版。
    《周易正義導讀》,劉玉建著。山東著齊魯書社2005年版。
    《The Yijiing and Chinese Polirics-Classical commentary and Literati Activism in the North Song Period,960-1127》,韓子奇著。Hon,Tze-ki,2005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文化一隅》,龐樸,鄭州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漢宋易學解讀》,余敦康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易學新論》,孫劍秋著。台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宋元明易學史》,高懷民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朱熹學術考論》,董金裕著。台北,里仁出版社,2008年。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林義正著。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0年12月。
    《人文典範的原創-周易導讀與簡釋》,金春峰著。北京,東方初版社。2010年9月。
    《程頤<易>學思想研究-思想史視野下的經學詮釋》,姜海軍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
    《<朱子語類>經學思想研究》,楊燕著。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年。
    《朱熹哲學十論》,蒙培元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關洛之間-以呂大臨思想為中心》,文碧芳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易道研幾─窮究易經精微啟發教學典範》,孫劍秋,劉大鈞等著。台北,五南出版,2012年。
    《中國哲學史綱》,曾師春海著。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四、學位論文:(按時間排序)
    1. 與程朱易學相關
    江弘毅,《朱子易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胡自逢指導,1985年6月。
    江超平,《伊川易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戴璉璋指導,1986年5月。
    江超平,《伊川易學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研究所,1986年。
    胡培基,《程頤思想研究》。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韶生指導,1990年4月。
    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張永儁指導,1992年12月。
    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子語類易論比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慶萱指導,1993年6月。
    蔡府原,《從伊川易傳探伊川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郁夫指導,2000年1月。
    楊國寬,《朱熹易學研究──對程頤易學的傳承與開新》。台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何澤恆指導,2004。
    陳京偉,《程伊川易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林忠軍指導,2005年10月。
    柯佩杏,《朱熹易學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杜保瑞指導,2007。
    雷喜賓,《朱熹易學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張善文指導,2009年6月。
    張克賓,《朱熹易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劉大鈞指導,2010年1月。
    侯雪娟《朱熹象數易學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李威熊指導,2011年。
    毛炳生,《程頤易傳探微》。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何廣棪指導,2012。

    2.伊川或朱熹相關哲學專題
    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程元敏指導,1983年5月。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何佑森指導,1990年6月。
    張德麟 《程伊川心性學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陳問梅指導,1993年。
    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永儁指導,1994年6月。
    張子立,《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劉述先/何信全指導,1997年
    劉昌佳,《宋代理學「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以周張二程朱陸為論述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李威熊/張麗珠指導,2006年。
    陳佳銘,《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曾春海指導,2007年5月。
    梁巧燕《「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董金裕指導。2010年。
    李美惠《朱熹道統論之研究─ ─以四書學為核心而展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林安梧指導2010年
    黃原華撰,《周易》與亞理斯多德天人哲學思想比較,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莊雅州、張端穗指導。2012年。

    五、期刊論文 (按時間順序排列)
    白壽彝,〈周易本義考〉,《史學集刊》,1期,1936年,頁245-276。
    戴君仁,〈朱子的周易本義〉,《書目季刊》,2卷3期,1968年,頁10-12。
    邱漢生,〈伊川易傳的理學思想〉,《中華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頁473-508坊印本。
    李周龍,〈周易十翼與周易本義九圖〉,《孔孟學報》,46期,1983年,頁51-73。
    林麗真,〈朱子論易象與易理〉,《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2年5月。
    張永儁,〈朱熹哲學思想之方法理論及實際運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2年5月。
    詹康,〈易程傳爻例考〉,《中國文學研究》 6卷,1992年5月。
    曾春海,〈伊川易傳的哲學〉,《哲學與文化》 20卷6期,1993年6月,頁547-557。
    鍾彩鈞,〈《白虎通》與《伊川易傳》天人觀的比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期,1993年,頁575-603。
    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子語類」易論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8期,1994年,頁1-177。
    胡自逢,〈伊川易學述評〉,《中華易學》 16卷8期,1995年10月,頁21-25。
    陳來,〈關於朱子哲學中「心」的概念〉,《國學研究》第四卷1997年8月,頁225-234。
    曾春海,〈比較王弼與程頤的易注及本體論〉,《國際易學研究》第五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徐儒宗,〈從「周易本義」的原本論今易、古易的得失〉,《孔孟月刊》,40卷3期總號471,2001年,頁13-20。
    蔡方鹿,〈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兼論朱熹、程顥易學思想的異同〉,《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蔡方鹿,<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兼論朱熹、程頤易學思想之異同>,《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p.37-p.47。
    曾春海,〈對比朱熹和伊川的易學〉,易經哲學研究學術研討會,2002年11月。
    黃忠天,〈論「伊川易傳」的價值與得失〉,《文與哲》,3期,2003年,247-266。
    戴琡蓉,〈《易程傳》誠信觀念試詮〉,《輔大中研所學刊》,13期,2003年,頁43-61。
    蔡方鹿,<程頤易學在中國易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涪陵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1月,19卷第一期,p.41-p.45。
    簡世和,〈「易程傳」中君子修養工夫初探〉,《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9期,2004年,頁27-38。
    陳坤祥,〈朱子「周易本義」注「卦位未詳」探論〉,《孔學與人生》,29期,2004年,頁17-31。
    黃忠天,〈「伊川易傳」對宋代史事派易學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16期,2004年,頁201-218。
    黃忠天,《〈二程集〉易說初探》,《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p.65-p.71
    姜海軍,《程氏易傳》的成書及流傳考,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頁64-68
    姜海軍,《程頤的易學解釋學探研》,《洛陽大學學報》,2007年,第22卷, p.50-p.55
    姜海軍,<《程氏易傳》的成書及流傳考>,<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
    ,第5期,p.64-p.68。
    史善剛,《論朱熹之易學》,《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第9卷第2期,p.148-p.152
    史少博,<論朱熹易學與理學的溝通>《濟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十七卷
    第2期。P.40-p.44
    姜海軍,<程頤《易》學與理學的建構>,<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p.32-p.35。
    謝曉東,《〈伊川易傳〉中的民本思想》,《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 p.64-p.70
    陳韋銓, <論程頤《易傳》對卦名及卦爻辭中喻象的義理詮釋>, 《應華學報》, 2008年,第8期, p.83-p.129
    溫海明,《先天之學自得,後天之學無奈—朱熹易學中的先天後天問題》,《周易研究》, 2008年,第3期, p.38-p.44
    高至成,<朱子《易》學之大象傳注析論><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通識學報>2008年,12月。第二期,P.1-p.22。
    毛炳生,〈《伊川易傳》考述〉,《東方人文學誌》,8卷3期,2009年,頁121-133。
    唐紀宇,《論〈程氏易傳〉的中》,《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3期,p.84-p.92。
    章偉文,《程頤易學中的歷史哲學探析》,《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p.45-p.54
    姜海軍,<程頤《易》學與《四書》的互釋與會通>,《中洲學刊》,2009年9月,第5期。P.168-p.171
    雷喜斌,<朱熹對先天象數意圖之采借與改造淺論>,《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p.45-p.50
    張勇,《朱熹與陸九淵易學爭論的理學文化意義》,《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P.53-p.57
    韓蕙英,《〈程氏易傳〉的易道觀》,《哲學動態》,2010年,第2期, p.34-p.40
    朱漢民,《論程頤易學對王弼之學的繼承》,《齊魯學刊》,2010年,第
    1期,p.18-p.21
    朱漢民、曾小明著。<程頤《易》學中的卦才論>,《天津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2期,p.134-p.138。
    尉利工,《朱子〈易〉學詮釋思想的形成與特點》,《哲學動態》,2011年
    ,第10期,p.45-p.50
    吳寧,<《易》本卜筮之書:朱子論《易》的形成>,《衡水學院學報》2012年,14卷第3期。P.9-p.13

    六、電子書資源
    1.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內聯網版,香港 : 迪志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 大鐸資訊台灣代理, 2010年。
    2. 《四庫全書總目》 [電子資源] 二百卷 / (清)永瑢撰,合肥 : 黃山書社,2004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96154504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45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9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