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5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768345      線上人數 : 5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589


    題名: 權力的再現與再現的權力:新華網的川震新聞攝影之政治性意涵
    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s in news photographs of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by xinhuanet
    作者: 吳雅樂
    貢獻者: 郭力昕
    吳雅樂
    關鍵詞: 新華網
    新聞攝影
    汶川地震
    權力
    再現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3-06-27 16:52:55 (UTC+8)
    摘要: 新聞攝影在中國的發展脈絡與西方國家不同,不僅在於攝影與紀實攝影引入中國的時間背景正處於中國政經混亂的年代,使得新聞攝影的地位無法獨立,另一方面,也在於1949年中國政局變革後,政府當局對新聞媒體的掌控,使得新聞攝影內容受政府政策影響和干預。

    本研究以影像角度,探討2008年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這一重大災難新聞中,新華網照片中所隱藏的影像訊息結構。研究者以官方媒體機構新華網站上的川震專題新聞照片系列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符號學與論述分析方法,釐清影像所再現的黨政宣傳機制、中國媒體的宣傳工具地位受箝制情形、影像訊息所構築的意識型態內容,並探討「政治正確」與新聞媒體在影像上的自主空間縫隙。

    研究發現,在川震災難新聞的處理上,照片內容呈現:(一)影像元素呈現正面的訊息,但正面訊息的層次多元;(二)影像修辭符合「中國特色」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懷;(三)影像元素不脫離政治正確和政治權力結構的框架。於是,透過研究發現,可解讀到:新華網的新聞影像亦以正面的手法宣傳國家形象,只是,這些框架中的影像元素中仍藏有「意外的」敘述事件,即,那些未被放大的訊息和刻意隱藏的「新聞事實(大多為負面訊息)」在「和諧、設計過的場景」內,有時反而顯得突出而明顯。

    可見,正面或負面的新聞訊息,在選取和框架上並不如文字訊息那樣容易或簡便,也因此,中國媒體受到政治權力運作問題,在新聞影像呈現上,產生更多的探索空間。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伯林(2009)。〈從遮蔽走向開放的敘事選擇—從汶川大地震看媒體敘事的進步〉,《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2):173-176。
    于運全、姜加林編(2008)。《5.12汶川大地震:新聞報導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
    文現深(2009)。〈中國政治經濟雙緊縮〉,《天下雜誌》,416。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出版社。(原書Gillian Rose [2001]. Visual method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Sage: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王毓莉(1999)。〈中共改革開放政策下的電視體制〉,《傳播管理學刊》,1(1):52-82。
    王毓莉(2007)。〈網路論壇與國家機器的碰撞:從三個事件看大陸網路論壇對公共性的實踐〉,《新聞學研究》,92:37-95。
    王毓莉(2009)。〈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以報業為例〉,《新聞學研究》,100:137-186。
    石之瑜、姚源明(2002)。〈中國民族主義的後現代機緣:國家遷徙歷程中的集體離與個體能動〉,《中國大陸研究》,45(3):85-102。
    石少華(1982)。〈新華社攝影記者的任務和作風〉,《攝影理論和實踐》,北京:新華出版社。
    伍尚龍(2009)。《大陸自然災害與中國政權建設之研究—以2008年雪災、川震為案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伍振榮(2009)。《影像謊言》,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朱鐵志(2008年6月16日)。〈《學習時報》時評:信息公開彰顯自信中國形象〉,《學習時報》,上網日期:2010年3月10日,取自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16/content_8378214.htm
    何定照、丁萬鳴(2008年1月4日)。〈自由時報新聞照片造假 王效蘭憑空消失〉,《聯合報》。
    何清漣(2006)。《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
    吳宏韜(2009)。〈抗震救災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偉大實踐〉,《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2(4):110-113。
    宋學文、黎寶文(2001)。〈全球化與中共的民族主義:「一國兩制」的機會與限制〉,《中國大陸研究》,44(7):1-30。
    李文吉譯(2004)。《紀實攝影》,台北:遠流。(原書Rothstein, A. [1986].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oston: Focal Press.)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原書Vilem Flusser. [1984].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李永峰(2009)。〈全球華人十大網路事件〉,《亞洲週刊》,24(1)。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 John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沈松橋(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9-119。
    邢廣利譯(2009)。《21世紀新聞攝影人生存手冊(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原書 Terence Wright [2003]. The photography handbook. London: Routledge.)
    林保華(2008)。〈中共救災真開放媒體嗎?〉,《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344:140-142。
    林奎燮(2003)。《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形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101-136。
    胡武功(2005)。《中國影像革命—當代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像與意指實踐》,商務印書館。(原書Hall, S.(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Culture, Media and Identities series). Sage.)
    徐桂權(2009)。〈社會生產、媒介呈現與言論表達:當前中國大陸公共議題建構的一種考察路徑〉,《新聞學研究》,100:221-252。許綺玲譯(1998)。〈攝影小史〉,《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原書 Benjamin , Walter [1931]. A littl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唐維敏(1991)。《影像與意識型態: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司迪麥電視廣告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丹青(2009)。〈百年苦難的補償〉,《荒廢集》。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永國譯(2009)。〈光暈的再思考:本雅明與當代視覺文化〉,《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曹長青(2008年5月25日)。〈地震掀起民族主義狂暴〉,《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9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25/today-p3.htm
    姬長軍(2007)。〈析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湘潮(下半月)》,6:5-8。
    崔君衍譯(1995)。〈攝影影像的本體論〉,《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原書 André Bazin [1985]. Qu’est-ce que le cinéma?. Paris: Les Éditions du Chef.)
    陳傳興(1998)。《憂鬱文件》。台北:雄獅圖書。
    張蕊、韓秀榮、李廣才譯(2008)。《眼見為實—視覺傳播導論(第三版》)。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原書 Berger , Arthur [2008]. Seeing is believ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3rd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張素雲(2007年11月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人民日報》。上網日期:2009年1月15日,取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94156/105719/105723/106451/6505277.html
    張漢宜(2008)。〈中國崛起 脆弱的強權〉,《天下雜誌》,397:140-142。
    張慧瑜(2008a)。〈「愛的奉獻」、公民社會的想像及批判的尷尬〉,《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315-332。
    張慧瑜(2008b)。〈王石捐款、范跑跑事件及其公民社會的“公民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333-347。
    張潔平(2009)。〈從譚作人到艾未未 川震公民調查拒絕遺忘〉,《亞洲週刊》,23(15):28-29。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 John Fiske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單波、劉學(2009)。〈話語偏見與面子協商:關於汶川地震報導的跨文化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10:131-156。
    馮建三(2008)。〈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157-195。
    黃煜、李金銓(2003)。〈90年代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49-79。
    楊祖珺譯(2002)。《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原書 Tim O’Sullivan, John Hartley, 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John Fiske [1998].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楊豫譯(2008)。《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Peter Burke [2001]. Eyewitnessing :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廖炳惠(1990)。《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劉少杰(2007)。〈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係〉,上網日期:2009年6月25日,取自中國共黨新聞網http://www.cpcnews.cn/BIG5/64093/64099/5338867.html
    劉文斌(2008)。〈2008年雪災應變模式及其意涵〉,《展望與探索》,6(5):23-40。
    潘俊宏(2008)。《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齊生(1982)。《新聞攝影論編》,北京:新華出版社。
    閻嘯平(1990)。《馬克思理論的詮釋》,台北:桂冠。
    謝姈君、吳宗達(2006年8月8日)。〈以黎戰爭/路透好糗!網站假戰爭照片爆爭議〉,TVBS網站。
    顧錚(2002)。《真實的背後沒有真實—20世紀現代攝影實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龔文庠(2008)。〈建構中國形象的三個重要因素—四川震災報導案例分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8:1-6。

    英文部分
    Althusser , 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Ben Brewster (tran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pp. 121-176). London: NLB.
    Althusser, L. (1984).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Verso.
    Barthes, R. (1957/1972). ‘Myth today’. In Annette Lavers [1972](trans), Mythology,. London: Paladin.(原書Roland Barthes[1957] , Mythologies. France: Editions de Seuil.)
    Barthes, R. (1964). ‘Rhetoric of the image’. In Stephen Heath ( ed. & trans), Image-Music-Text (pp. 32-51).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lecher, Marc (2008). China in 2008: Meeting Olympian challenges. Asian Survey. Studies, 49(1), 74-87.
    Brady, A. M. (2009). Mass persuasion as a means of legitimation and china`s popular authoritarianism.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3: 434-457
    Curran, J., Gurevitch, M., & Woollacott, J. (1982) .The Study of the Media: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 M. Gurevitch, T. Bennet, J. Curran and J. Wollacott (eds.) [1984]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 11-29), N. Y. : Methuen & Co. Ltd.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Griffin, M., & Lee, J. (1995). Picturing the Gulf War: constructing an image of war in Time, Newsweek, and U. S. News & World Report.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72(4), 813-825.
    Lister, M. (2003), ‘Extracts from introduction to the photographic image in digital culture’ In Wells, Liz (Ed.) ,The Photography Reader (pp.218-227).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icholas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Chp 2.
    Moeller (2002). A Hierarchy of Innocence: The Media’s Use of Children in the Telling of International News. 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7(1): 36-56.
    Price, D. & Wells, L. (2004). Thinking About Photography: debates, historically and now. In Liz Wells, (Ed.),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3rd ed.) (pp.9-35). London: Routledge.
    Rosler, Martha (1989), ‘In, Around, and Afterthoughts (on Documentary Photography)’(pp.303-341). In Bolton, Richard (Ed.) ,The Contest of Meaning: Critical Histories of Photography.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Schwalbe, C. B. , Silcock, B. W., & Keith, S. (2008). Visual framing of the early weeks of the U.S.-lead invasion of Iraq: applying the master war narrative to electronic and print ima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2(3), 448-465.
    Smith, C. M., & Dionisopoulos, G. N. (2008). The Abu Ghraib images: breaks in a dichotomous frame.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2, 308-328.
    Sontag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chor Books.
    Sontag (2003)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New York: Picador.
    Sung Tae Kim (2000). Making a difference: US. Press coverage of the Kwangju and Tiananmen pro-democracy movements. J&MC Quarterly, 77(1), 22-36.
    Wells, Liz (2004).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Zelizer, Barbie (2007). On “having been there”: “eyewitnessing” as a journalistic key word.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24(5), 408-42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5453003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3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0301.pdf4013KbAdobe PDF259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