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32813      Online Users : 5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686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864


    Title: 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
    Tsinghua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udies and the acdem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Authors: 李顯裕
    Contributors: 王汎森
    李顯裕
    Keywords: 清華國學研究院
    中國近代學術史
    國學研究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2-01 16:52:08 (UTC+8)
    Abstract: 本文探討的主題是1925年到1929年在中國所成立的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文章首先考察清華國學研究院產生的學術背景,說明它之所以興起,實與1920、30年代由胡適「整理國故」運動所引發的國學研究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文中除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理念與「整理國故」運動的學術主張之間的關連作一探討外,同時與同時期中國另外兩所重要的國學研究機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及東南大學國學院的學術主張和成績作一比較,以彰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特色。
    第二章處理了清華國學研究院籌備時期及首任主任吳宓,就其持有的「學衡派」文化與學術理念如何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國學研究規劃和理念,產生學術精神上的同構及衝突,進而引發吳宓辭去國學院主任職務。其中探討了吳宓的去職,雖然有現實人事紛擾的因素,但同時其背後深層的學術意義,係與中國1920、30年代主流的「新漢學」研究的學術風氣息息相關。
    第三章則主要是將清華國學研究院特有的導師制度,就其中影響清華國學院最為深遠的五位導師(講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分析這群學人如何「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的在中西學並舉之下,形塑成清華國學院特有的學術風格,而這一風格的形成,實際上也是這群學人在回應當時中國最具勢力的兩股重要學術思潮:胡適的「整理國故」運動及顧頡剛的「疑古學派」。
    第四章及第五章則探討了1929年之後,當清華國學研究院有形的教育體制結束後,它如何持續其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影響力。文中分兩個層面來考察:一是國學院結束後,三個主要的導師(講師):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如何繼續進入傅斯年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参與史語所的學術傳統之建構,同時亦探討了傅斯年的「新學術之路」的學術理念,如何與國學院諸位導師學人(包含王國維與梁啟超)同其精神或受其影響;二是國學院所培養的學生,其後很多都在近代中國文史學界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處著重探了其中的佼佼者,如徐中舒、謝國楨、王力、姜亮夫、衛聚賢、吳金鼎、劉盼遂、吳其昌、方壯猷、高亨、杜鋼百、劉節、朱芳圃、戴家祥、王靜如等清華國學院所培養的學人,如何延續其導師的學術精神與研究方法,使得清華國學研究院所形塑的學術精神,仍然得以在1929年國學院結束之後,持續其在中國學術界的影響力。
    總之,清華國學研究院從成立之初,因聚集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和李濟等五位重要的學者,故頗受中國文史學界的矚目,而所培養的七十多位學人,其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成就與影響力,更是超過同時期中國其他的國學研究機構,是以也建構出作為神話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傳奇。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中文專書:

    《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七十五週年演講會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丁文江、趙豐田編,歐陽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卞僧慧纂,卞學洛整理,《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
    王力,《中國古文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王力,《王力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王力,《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力,《龍蟲並雕齋瑣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3初版二刷)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2初版二刷)。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第一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王為松編,《傅斯年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王國維,《古史新證》(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王國維著,干春松等編,《王國維學術經典集》,上、下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王國維著,宋韜編,《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后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王國維講述,吳其昌、劉盼遂記,《觀堂授書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王啟龍、鄧小咏,《鋼和泰學術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王晴佳,《台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2002)。
    王德毅,《王國維年譜》(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
    司馬朝軍、王文暉合撰,《黃侃年譜》(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
    布占祥、馬亮寬主編,《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吉川幸次郎著,錢婉約譯,《我的留學記》(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朱希祖著,周文玖選編,《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牟潤孫,《海遺雜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0)。
    何炳棣,《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
    余建偉、沈松平,《馬衡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余英時,《人文與民主》(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10)。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八刷)。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97二版三刷)。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第五卷):現代學人與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余英時,《情懷中國-余英時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0),頁110。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二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5再版)。
    余英時,《會友集(上)》(台北:三民,2010)。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台北:東大,199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87)。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吳宓,《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第三冊及第四册,(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2月重印)。
    吳宓著,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三刷)。
    吳學昭整理、校注、翻譯,《吳宓書信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書信》(台北:華世出版社影印,1985)。
    吳澤主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0)。
    李又寧編,《胡適與他的朋友》(台北:紐約天外出版社,1990)。
    李方桂著,《李方桂先生口述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李玉梅,《陳寅恪之史學》(香港:三聯書店,1997)。
    李光謨,《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李賦寧等選,《第一屆吳宓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李濟,《安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濟著,李光謨、李寧編,《李濟學術隨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李濟著,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李濟著,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李濟著,張光直主編,《李濟文集(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李繼凱、劉瑞春選編,《追憶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李顯裕,《陳垣史學探析》(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6)。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
    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84)。
    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沈衛威,《吳宓傳》(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汪榮祖,《章康合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二刷)。
    尚小明,《北大史學系早期發展史研究(1899-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岱峻,《李濟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二版二刷)。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邵盈午,《清華四大導師》(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俞大維等著,《談陳寅恪》(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
    姜亮夫,《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十四-敦煌學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十八-古漢語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二十-史學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二十四-回憶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姜亮夫,《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施耐德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4)。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
    胡守為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
    胡適,《胡適作品集2-胡適文選》(台北:遠流,1994)。
    胡適,《胡適作品集4-問題與主義》(台北:遠流,1986)。
    胡適,《胡適作品集11-治學的方法與材料》(台北:遠流,1986)。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遠流,2005)。
    倉石武四郎著,榮新江、朱玉麒輯注,《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
    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
    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
    孫永如,《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孫敦恆,《清華國學研究院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孫敦恒,《王國維年譜新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
    孫敦恒等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徐中舒,《先秦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
    徐中舒著,徐亮工編,《川大史學-徐中舒卷》(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徐葆耕,《釋古與清華學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桑兵等編,《國學的歷史》(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1999)。
    馬克鋒編,《國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馬奔騰輯注,《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馬悅然著,李之義譯,《我的老師高本漢》(長春:吉林出版公司,2009)。
    馬衡,《馬衡講金石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張杰、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張湧泉編,《漢語史學報》,第三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舜徽,《愛晚盧隨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暉編,《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與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4)。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收錄在氏著,《中國歷史研究法(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84)。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九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書店,2008)。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輯,《清華大學史料選編》,4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1994)。
    清華大學校史組編輯,《清華人物志》,3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3-1995)。
    清華大學校史編輯組,《清華大學校史稿》(北京:新華書局出版,1981)。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冊,(台北:唐山,1987)。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陳平原,《大學何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
    陳洪波,《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2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一)-韓柳堂集(合編)》(台北:里仁書局,1980)。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合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10)。
    章太炎,《國學略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章炳麟著,朱維錚編校,《訄書(初刻本 重訂本)》(香港:三聯書店,1998)。
    傅宏星,《吳宓評傳》(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一、二、三、四冊,(臺北:聯經,1980)。
    傅樂成,《傅孟真先生年譜》(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再版)。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台北:麥田,2002)。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程千帆、唐文編,《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
    黃侃著,黃延祖重輯,《黃侃日記》,第中、下册,(北京:中華書局,2007)。
    黃清連編,《結網集》(台北:東大,1998)。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2)。
    楊寬,《歷史激流:楊寬自傳》(台北:大塊文化,2005)。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1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2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3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趙新那、黃培雲編,《趙元任年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齊家瑩編撰,孫敦恒審校,《清華人文學科年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劉東,《道術與天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上、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劉夢溪,《中國現代學術要略》(台北:風雲時代,2008)。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二刷)。
    衛聚賢,《中國考古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衛聚賢,《中國考古學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鄭家建,《清華國學院論述》(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0)。
    盧毅,《章門弟子與近代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三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再版)。
    戴家祥著,王文耀整理,《戴家祥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謝國楨,《史料學概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2005)。
    謝國楨,《晚明史籍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嚴耕望,《治史答問》(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三版)。
    嚴耕望,《錢穆賓四先生與我》(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嚴紹璗,《日本中國史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顧潮編著,《顧頡剛年譜(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店,2011)。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第二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五册,(北京:中華書局,2011)。

    二、史料、論文

    〈研究所國學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事〉,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358-361。
    〈研究院章程〉,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下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665-670。
    〈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整理國學計劃書〉,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331-339。
    《實學》,第一期,1926年4月,「本刊啟事」(未標頁數)。
    《學衡》雜誌簡章,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上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352-353。
    丁邦新,〈「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先生〉,收錄在李方桂著,《李方桂先生口述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頁195-210。
    毛子水,〈國故與科學的精神〉,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文末所附的〈傅斯年附識〉,頁264-265。
    毛子水,〈國故與科學的精神〉,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上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249-263。
    方壯猷,〈吳其昌教授事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2-24。
    卞趙如蘭,〈趙元任和史語所〉,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95-102。
    王力,〈我的治學經驗〉,收錄在氏著,《龍蟲並雕齋瑣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273-286。
    王力,〈黃侃古音學評述〉,收錄在氏著,《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363-398。
    王力,〈新訓詁學〉,收錄在氏著,《王力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272-280。
    王力,〈談談怎樣讀書〉,收錄在氏著,《龍蟲並雕齋瑣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252-267。
    王力,〈積極發展中國的語言學〉,收錄在氏著,《王力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11-15。
    王力,〈懷念趙元任先生〉,收錄在氏著,《龍蟲並雕齋瑣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303-306。
    王汎森,〈「主義崇拜」與近代中國學術社會的命運〉,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463-488。
    王汎森,〈一個學術觀點的形成-從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到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305-320。
    王汎森,〈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收錄在氏著,《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頁157-209。
    王汎森,〈思想史與生活史有交集嗎?-讀「傅斯年檔案」〉,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489-516。
    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收錄在氏著,《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頁109-156。
    王汎森,〈陳寅恪與傅斯年〉,《聯合報.副刊》,37版,1995年12月14日-15日。
    王汎森,〈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321-340。
    王汎森,〈傅斯年與陳寅恪-介紹史語所收藏的一批書信〉,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517-525。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頁377-462。
    王汎森,〈錢穆與民國學風〉,收錄在氏著,《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頁211-270。
    王汎森編註,《陳寅恪的未刊往來書信》,《當代》,第123期,1997年11月,頁64-68;及第124期,1997年12月,頁52-61。
    王國華,〈《王靜安先生遺書》序〉,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2。
    王國維,〈《國學叢刊》序〉,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208-212。同時收錄在馬克鋒編,《國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頁273-274。
    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收錄在氏著,《古史新證》(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頁73-78。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錄在干春松等編,《王國維學術經典集》,下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128-143。
    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現之新學問〉,收錄在干春松等編,《王國維學術經典集》,上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頁175-180。
    王國維著,宋韜編,《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裘錫圭,〈前言〉,頁1-18。
    王國維講述,吳其昌、劉盼遂記,《觀堂授書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頁113-124。
    王森然,〈梁啟超先生評傳(節錄)〉,收錄在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9-34。
    王道還,〈史語所的體質人類學家-李濟、史祿國、吳定良、楊希牧、余錦泉〉,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163-187。
    王蘧常,《吳子馨教授傳》,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5-27。
    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著,張永堂譯,〈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收錄在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頁1-20。
    白壽彝,〈悼念顧頡剛先生〉,《歷史研究》,1981年第2期,頁99-103。
    朱希祖,〈整理中國最古書籍之方法論〉,收錄在周文玖選編,《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87-97。
    牟潤孫,〈論清代史學衰落的原因〉,收錄在氏著,《海遺雜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0),頁69-76。
    伯希和,〈王國維〉,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52-354。
    何炳棣,〈清華史學對我影響深遠〉,《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1-3。
    余英時,〈《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八刷),頁77-91。
    余英時,〈「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收錄在氏著,《人文與民主》(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10),頁39-64。
    余英時,〈一生為故國招魂〉,收錄在氏著,《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5再版),頁17-29。
    余英時,〈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收錄在氏著,《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97二版三刷),頁93-107。
    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收錄在氏著,《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7二版三刷),頁1-29。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收錄在氏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483-512。
    余英時,〈史學、史家與時代〉,收錄在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頁247-270。
    余英時,〈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收錄在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87),頁47-75。
    余英時,〈明明直照吾家路〉,收錄在氏著,《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2011二版一刷),頁43-52。
    余英時,〈記吳宓的「殉道」精神〉,收錄在氏著,《情懷中國-余英時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0),頁133-139。
    余英時,〈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收錄在氏著,《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2011二版一刷),頁3-68。
    余英時,〈賀清華國學院浴火重生〉,收錄在氏著,《情懷中國-余英時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0),頁108-111。
    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收錄在氏著,《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2011二版一刷),頁315-358。
    余英時,〈學術思想史的創建及流變〉,收錄在氏著,《余英時文集(第五卷):現代學人與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頁363-372。
    吳令華,〈沸血胸中自往來-追憶父親吳其昌教授〉,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4-46。
    吳其昌,〈王靜安先生學述〉,《國學論叢(王靜安先生紀念號)》,弟一卷第三期,1928年,頁181-198。
    吳其昌,〈王觀堂先生尚書講授記〉,收錄在王國維著,宋韜編,《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頁231-258。
    吳宓,〈空軒詩話十一:王國維詠史詩〉,收錄在氏著,《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頁192-193。
    吳宓,〈空軒詩話十七:柳翼謀詒徵〉,收錄在氏著,《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頁201-203。
    吳宓,〈空軒詩話十二:陳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收錄在氏著,《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頁193-196。
    吳宓,〈研究院發展計劃意見書〉,收錄在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頁183-192。
    吳宓,〈清華開辦研究院之旨趣及經過〉,收錄在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頁173-182。
    吳宓,〈論白璧德.穆爾〉,收錄在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頁24-32。
    吳宓,〈論新文化運動〉,收錄在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頁3-23。
    吳振漢,〈吳宓與毛彥文-鉅變時代下的兩性關係〉,《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3期,2001年6月,頁235-267。
    吳懷祺,〈王國維古史新證和二重證據法〉,收錄在吳澤主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0),頁232-246。
    杜正勝,〈史語所過去、現在與未來〉,收錄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1-22。
    杜正勝,〈從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學革命與胡適、顧頡剛的關係〉,《當代》,第116期,1995年12月,頁10-29。
    杜正勝,〈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下)-無中生有的志業〉,收錄在氏著,《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頁119-156。
    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年的史學革命與史語所的創立〉,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1-41。
    杜正勝,〈新史學與中國考古學-李濟〉,收錄在氏著,《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頁174-215。
    杜正勝,〈舊典範與新典範〉,收錄在《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七十五週年演講會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頁15-41。
    李光謨,〈李濟先生學術年表〉,收錄在氏著,《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頁353-358。
    李光謨,〈晉南之旅和西陰村遺址的發現〉,收錄在氏著,《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頁88-92。
    李光謨,〈從梁任公的家書看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韌〉,收錄在氏著,《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頁6-10。
    杜維運,〈傅孟真與中國新史學〉,《當代》,第116期,1995年12月1日,頁54-63。
    李學勤,〈談王國維先生古史新證〉,收錄在孫敦恒等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頁2-9。
    李澤厚,〈梁啟超王國維簡論〉,收錄在氏著,《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頁441-460。
    李錦全,〈劉節先生生平及其治學述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84-198。
    李濟,〈小屯與仰韶〉,收錄在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頁234-241。
    李濟,〈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調查〉,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19-28。
    李濟,〈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收錄在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頁60-70。
    李濟,〈中國最近發現之新史料〉,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頁92-96。
    李濟,〈回憶中的蔣廷黻先生-由天津八里台到美京雙橡園〉,收錄在氏著,《李濟文集》,卷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223-226。
    李濟,〈考古學〉,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88-91。
    李濟,〈西陰村史前的遺存〉,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頁33-79。
    李濟,〈西陰村史前遺址的發掘〉,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29-32。
    李濟,〈南陽董作賓先生與近代考古學〉,收錄在氏著,《李濟文集》,卷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207-215。
    李濟,〈現代考古學與殷墟發掘〉,收錄在氏著,《李濟文集》,卷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3-6。
    李濟,〈新鄭的骨〉,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頁3-18。
    李濟,〈關於王國維的兩點評論〉,收錄在李光謨、李寧編,《李濟學術隨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206-208。
    沈兼士,〈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報告〉,收錄在氏著,《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367-368。
    沈兼士,〈籌畫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經費建議書〉,收錄在氏著,《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362-364。
    沈衛威,〈學分南北與東南學風-現代大學學術的南北差異〉,收錄在汕頭大學新國學研究中心編,《新國學研究》,第4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頁240-290。
    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錄在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頁513-573。
    周傳儒,〈王靜安先生傳略〉,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42-258。
    周傳儒,〈自傳〉,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88-101。
    周樑楷,〈傅斯年和陳寅恪的歷史觀點-從西方學術背景所作的討論(1880-1930)〉,《台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101-127。
    岳華,〈方壯猷傳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02-108。
    林毓生,〈中國人文的重建〉,收錄在氏著,《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二版二刷),頁3-55。
    林毓生,〈民初「科學主義」的興起與涵義-對民國十二年「科學與玄學論爭」的省察 〉,收錄在氏著,《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頁277-302。
    林錦源、陳淑玲,〈吳金鼎在中國史前考古學上的貢獻〉,《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頁69-80。
    林麗月,〈梅光迪與新文化運動〉,收錄在汪榮祖主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頁383-402。
    俞大維,〈談陳寅恪先生〉,收錄在俞大維等著,《談陳寅恪》(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頁1-13。
    姜亮夫,〈《成均樓論叢》序錄:《文字樸識》〉,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107-109。
    姜亮夫,〈《成均樓論叢》序錄:《近百年學術年表》〉,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76-77。
    姜亮夫,〈中國學術原衍闡微〉,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131-133。
    姜亮夫,〈四十自述〉,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34-45。
    姜亮夫,〈史學論文集序〉,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二十-史學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1-22。
    姜亮夫,〈自定年譜〉,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二十四-回憶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399-420。
    姜亮夫,〈自傳〉,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248-253。
    姜亮夫,〈我為什麼要編《經籍纂音》〉,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十八-古漢語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114-117。
    姜亮夫,〈我與敦煌學〉,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十四-敦煌學論文集》(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429-432。
    姜亮夫,〈拜師與師說-憶章太炎先生〉,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二十四-回憶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296-305。
    姜亮夫,〈思師錄〉,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10-25。
    姜亮夫,〈研究國故應有的基本知識與應具備的工具書〉,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134-150。
    姜亮夫,〈漢語語言學研究的補充說明〉,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十八-古漢語論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215-220。
    姜亮夫,〈憶清華國學研究院〉,收錄在氏著,《姜亮夫文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頁168-180。
    姜亮夫,〈謝本師-學術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二十四-回憶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353-361。
    姜亮夫,〈讀史與古漢語知識〉,收錄在氏著,《姜亮夫全集十八-回憶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181-120。
    柳詒徵,〈講國學宜先講史學〉,收錄在桑兵等編,《國學的歷史》(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頁468-474。
    狩野直喜,〈回憶王靜安先生〉,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92-297。
    胡厚宣,〈我和甲骨文〉,收錄在氏著,《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頁107-126。
    胡偉希,〈多元文化的選擇與尋求-論清華學派的文化觀〉,《學術月刊》,1993年第10期,頁14-20。
    胡偉希,〈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三論清華學派的文化觀〉,《學術月刊》,1995年第11期,頁15-19。
    胡偉希,〈清華學派的日神精神-兼論20世紀中國的學術類型〉,《學術月刊》,1998年第1期,頁30-37。
    胡偉希,〈清華學派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四論清華學派〉,《學術月刊》,1996年第6期,頁3-10。
    胡偉希,〈傳統與現代性-再論清華學派的文化觀〉,《學術月刊》,1994年第8期,頁3-10。
    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2-胡適文選》(台北:遠流,1994),頁229-245。
    胡適,〈再談談整理國故〉,馬克鋒編,《國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406-408。
    胡適,〈治學的方法與材料〉,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2-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頁345-358。同時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11-治學的方法與材料》(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頁143-156。
    胡適,〈研究國故的方法〉,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347-351。
    胡適,〈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4-問題與主義》(台北:遠流,1994),頁155-185。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2-胡適文選》(台北:遠流,1994),頁41-50。
    胡適,〈實驗主義〉,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4-問題與主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頁61-112。
    胡適,〈整理國故與『打鬼』〉,收錄在氏著,《胡適作品集11-治學的方法與材料》(台北:遠流,1986),頁157-161。
    韋祖輝,〈皓首盡瘁,史壇垂芳-謝國楨先生傳略〉,《明史研究》,第二輯,1992年8月25日,頁18-26。
    唐嘉弘,〈從徐中舒的治學看史語所的學風〉,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11-318。
    夏鼐,〈追悼考古學家吳禹銘先生〉,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64-268。
    孫敦恒,〈吳宓與清華國學研究院〉,收錄在李賦寧等選編,《第一屆吳宓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頁63-86。
    孫敦恒,〈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研究工作〉,《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1997年,頁14-20。
    孫敦恒,〈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師生情誼〉,《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1997年,頁5-12。
    孫敦恆,〈清華國學研究院紀事〉,收錄在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一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267-340。
    孫敦恒,〈淺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教學〉,《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1期,1995年,頁13-20。
    徐中舒,〈古代狩獵圖像考〉,收錄在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225-293。
    徐中舒,〈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貢獻-論殷墟青銅器與兩輪大車之由來〉,收錄在徐亮工編,《川大史學-徐中舒卷》(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頁129-172。
    徐中舒,〈再論小屯與仰韶〉,收錄在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145-181。
    徐中舒,〈我的學習之路〉,收錄在氏著,《先秦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中〈代前言〉,頁1-4。
    徐中舒,〈怎樣考釋古文字〉,收錄在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1434-1442。
    徐中舒,〈夏史初曙〉,收錄在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1349-1354。
    徐中舒,〈追憶王靜安先生〉,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67-170。
    徐中舒,〈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收錄在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26-32。
    徐亮工,〈徐中舒先生生平編年(未定稿)〉,收錄在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頁307-378。
    桑兵,〈梁啟超的國學研究與日本〉,收錄在氏著,《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243-258。
    桑兵,〈陳寅恪與清華國學研究院〉,《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頁129-143。本文又收錄在氏著,《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頁136-160。
    素癡(張蔭麟),〈近代中國學術史上之梁任公先生〉,收錄在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84-89。
    高亨,〈高亨自傳〉,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09-112。
    馬衡,〈新鄭古物出土調查記〉,收錄在氏著,《馬衡講金石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頁235-238。
    張光直,〈《李濟考古學論文集》編者後記〉,收錄在氏著,《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頁311-332。
    張光直,〈人類學派的古史學家-李濟先生〉,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頁195-201。
    張朋園,〈胡適與梁啟超-兩代知識分子的親和與排拒〉,收錄在李又寧編,《胡適與他的朋友》(台北:紐約天外出版社,1990),頁19-69。
    張國剛,〈陳寅恪留德時期柏林的漢學與印度學-關於陳寅恪治學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識〉,收錄在胡守為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頁210-220。
    張爾田,〈雁塔寒音(書札六通)-嗚呼亡友死不瞑目矣張孟劬復黃晦聞書〉,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80-83。
    張蔭麟,〈跋《梁任公別錄》〉,收錄在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17-119。
    梅光迪致胡適的四十六封信函,可參見羅崗、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頁111-182。
    梅祖麟,〈中國語言學的傳統與創新〉,收錄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475-500。
    梁啟超,〈中國考古學之過去及將來〉,收錄在氏著,《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84),頁374-388。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收錄在氏著,《梁啟超全集》,第九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頁5009-5078。
    梁啟超,〈治國學的兩條大路〉,收錄在馬克鋒編,《國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190-195。
    梁啟超,〈梁先生北海談話集〉,收錄在丁文江、趙豐田編,歐陽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607-610。
    章太炎,〈小學略說〉,收錄在氏著,《國學略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頁3-36。
    許倬雲,〈尋真理的李濟先生〉,收錄在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178-180。
    許嘉璐,〈黃侃先生的小學成就及治學精神〉,收錄在程千帆、唐文編,《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與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頁45-82。
    陳力,〈徐中舒先生與夏文化研究〉,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319-329。
    陳以愛,〈「國學季刊發刊宣言」:一份「新國學」的研究綱領〉,收錄在黃清連編,《結網集》(台北:東大,1998),頁519-571。
    陳平原,〈大師的意義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讀作為「神話」的「清華國學院」〉,收錄在氏著,《大學何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21-50。
    陳平原,〈清華國學研究院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紀念清華學校研究院成立八十周年討論會〉中發言,《博覽群書》,2005年第8期,頁4-17。
    陳守寔,〈記梁啟超、陳寅恪諸師事〉,收錄在張杰、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頁41-49。
    陳來,〈近代「國學」的發生與演變-以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典範意義為視角〉,《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頁24-35。
    陳來,〈啟蒙批判與學術研究的雙重變奏-整理國故運動中的胡適〉,《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頁5-11。
    陳來,〈新國學之路-訪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光明日報》,2009年10月26日。
    陸宗達,〈我所見到的黃季剛先生〉,收錄在程千帆、唐文編,《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頁107-116。
    陸宗達,〈季剛先生二三事〉,收錄在程千帆、唐文編,《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與學術》,頁117-121。
    陳紀祥,〈中國古文字學家朱芳圃〉,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26-235。
    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19-220。
    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一)-寒柳堂集(合編)》(台北:里仁書局,1980),頁6-11。
    陳寅恪,〈朱延豐突厥通考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一)-寒柳堂集(合編)》(台北:里仁書局,1980)(台北:里仁,1980),頁144-145。
    陳寅恪,〈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198-199。
    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18。
    陳寅恪,〈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38-239。
    陳寅恪,〈陳垣燉煌劫餘錄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36-237。
    陳寅恪,〈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考〉,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187-191。
    陳寅恪,〈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07-211。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册審查報告〉,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47-249。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50-252。
    陳寅恪,〈楊樹達論語疏證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32-233。
    陳寅恪,〈與妹書〉,收錄在氏著,《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頁1-2。
    陳寅恪,〈劉叔雅莊子補正序〉,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1981),頁229。
    陳寅恪,〈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後〉,收錄在氏著,《陳寅恪先生文集(一)-寒柳堂集》(台北:里仁書局,1980),頁148-150。
    郭錫良,〈王力先生的學術道路〉,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269-280。
    傅傑,〈姜亮夫先生傳略〉,收錄在張湧泉編,《漢語史學報》,第三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頁1-5。
    傅斯年,〈《史料與史學》發刊詞〉,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1980),頁354-356。
    傅斯年,〈《殷曆譜》序〉,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80),頁215-222。
    傅斯年,〈「中國音韻學研究」序〉,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80),頁212-214。
    傅斯年,〈「新獲卜辭寫本後記」跋〉,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80),頁223-269。
    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一冊,(台北:聯經,1980),頁1-182。
    傅斯年,〈史學方法導論‧史料論略〉,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1980),第二冊,頁1-60。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80),《傅斯年全集》,頁86-157。
    傅斯年,〈考古學的新方法〉,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1980),頁289-299。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1980),頁253-266。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收錄在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1980),頁159-404。
    黃菊英,〈我的丈夫-國學大師黃季剛〉,收錄在張暉編,《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與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頁16-18。
    馮蒸,〈大匠示人以規矩-從王靜如先生教我音韻學看王先生的治學方法〉,收錄在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565-583。
    楊聯陞,〈陳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講筆記〉,收錄在俞大維等著,《談陳寅恪》(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頁29-34。
    葛兆光輯,〈王國維致內藤湖南佚札〉,收錄在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3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頁1-7。
    葉兆言,〈閱讀吳宓〉,收錄在李繼凱、劉瑞春選編,《追憶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頁62-81。
    董治安,〈高亨先生傳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13-130。
    趙元任、楊步偉,〈憶寅恪〉,收錄在俞大維等著,《談陳寅恪》(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頁23-27。
    趙彥青,〈杜鋼百傳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31-137。
    劉東,〈寬正‧沉潛‧廣大‧高明-關於清華國學院的訪談〉,收錄在氏著,《道術與天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176-186。
    劉俐娜,〈王國維治史思想、方法與古史辨派〉,收錄在吳澤主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0),頁260-275。
    劉盼遂,〈觀堂學書記〉、〈觀堂學禮記〉、〈說文練習筆記〉,皆收錄在王國維著,宋韜編,《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后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頁259-299、313-321、322-331。
    劉斌、張婷,〈衛聚賢與中國考古學〉,《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頁99-107。
    衛月望,〈衛聚賢傳略〉,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03-315。
    衛聚賢,〈我的「胡說」〉,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98-302。
    魯迅,〈估《學衡》〉,收錄在李繼凱、劉瑞春選編,《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頁639-641。
    冀宇,〈王靜如教授小傳〉,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03-315。
    錢基博,〈今日之國學論〉,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下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819-836。
    錢甌輯,〈致鈴木虎雄-王國維佚札七通〉,收錄在葛兆光主編,《清華漢學研究》,第2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頁129-135。
    戴家祥,〈人生和學術〉,收錄在王文耀整理,《戴家祥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9-11。
    戴家祥,〈論甲骨文字學〉,收錄在王文耀整理,《戴家祥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67-88。
    戴家祥,〈釋字〉,收錄在王文耀整理,《戴家祥學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102-133。
    戴家祥,〈釋皂〉、〈釋甫〉、〈釋百〉、〈釋千〉,《國學論叢》,第一卷第四期,1928年,頁13-64。
    繆鳳林,〈悼梁卓如先生〉,收錄在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98-102。
    謝國楨,〈《論七略別錄與七略》跋〉,收錄在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50-351。
    謝國楨,〈自述〉,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77-183。
    謝國楨,〈我的治學經歷〉,收錄在氏著,《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頁261-264。
    謝國楨,〈明季奴變考〉,收錄在氏著,《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2005),頁175-197。
    謝國楨,〈記清華四同學〉,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10。
    謝國楨,〈梁啟超先生少年佚事〉,收錄在氏著,《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頁256-260。
    聶時樵、鄧魁英,〈懷念劉盼遂先生〉,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1-21。
    藍文徵,〈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始末〉,收錄在俞大維等著,《談陳寅恪先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頁139-147。同時收錄在夏曉虹、吳令華編,《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387-388。
    羅志田,〈《山海經》與近代中國史學〉,《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頁181-192。
    羅志田,〈一次寧靜的革命:清華國學院的獨特追求〉,《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頁5-13。
    羅志田,〈史料的盡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北伐前後中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象〉,收錄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91-107。
    羅志田,〈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收錄在氏著,《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頁302-341。
    羅家倫,〈元氣淋漓的傅孟真〉,收錄在王為松編,《傅斯年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頁2-16。
    羅振玉,〈《海寧王忠慤公傳》序〉,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6-9。
    羅振玉,〈羅雪堂先生寄陳寅恪書〉,《國學論叢》,弟1卷第3期,1928年,頁239。
    嚴耕望,〈史學二陳〉,收錄在氏著,《治史答問》(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三版),頁79-87。
    顧實,〈《國學研究會演講錄》序〉,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上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436-441。
    顧實,〈《國學輯林》序〉,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 》,下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722-723。
    顧實,〈國立東南大學國學院整理國學計劃書〉,收錄在桑兵等編,《國學的歷史》(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頁313-321。
    顧頡剛,〈一九二六年始刊詞〉,收錄在劉東、文韜編,《審問與明辨-晚清民國的「國學」論爭》,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683-697。
    顧頡剛,〈悼王靜安先生〉,收錄在陳平原、王鳳編,《追憶王國維(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11-117。

    三、英文專書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Fan-shen Wang, Fu Sse-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Guy S. Alitto,The last Confucian: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Thomas A. Metzger,Escape from predicament :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Yü-sheng Lin,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9).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505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50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5101.pdf2140KbAdobe PDF218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