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70777      Online Users : 5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680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807


    Title: 系列電視宣導節目再現客家族群形象之研究:《感動石客》個案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Television Series: Representing the Image of Hakka
    Authors: 王純玉
    Contributors: 鄭自隆
    王純玉
    Keywords: 客家形象
    系列宣導節目
    感動石客
    八大電視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2-01 16:48:26 (UTC+8)
    Abstract: 談到族群形象,每個人都抱持對該特定族群的既有框架,也就是刻板印象。Walter Lippmann(1922)在《輿論》中認為刻板印象之所以產生,在於人類認知過程有限,以及受到人們的文化所界定,僅能對真實世界做部分挑選,而形成不完整與不精確的圖像,而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受到不輕易改變的信念所支持。

    媒體被認為是反映真實(reality)世界符號的工具,於是有媒體再現;而掌握媒體者,在再現的過程中扮演主導與過濾的角色。身為閱聽眾,從他人的框架看世界,限縮自己對各種事物發展的可能性,當然也可能會產生偏差。

    本研究即透過內容分析了解由客家委員會委託八大電視台製播之《感動石客》中所呈現的客家形象,其中形象的探究分為傳統文化、族群特質、族群關係與當代生活四個部分;以及探討於宣導節目中如何置入、呈現文化。

    研究發現《感動石客》大量使用當代、創新的表現方式改變舊有客家印象,例如新科技與新音樂形式;也持續強化既有的客家族群正面文化特質,如硬頸、勤儉、不忘本等。此外,也以紀錄片方式執行政府宣導影片,故事化客家族群,並持續落實族群融合。

    對製播電視公司的建議是:主題分類更明確,「小題大作」聚焦報導,呈現深度以突顯特色。並透過「說故事」增加閱聽眾黏著度,更可以幫助老題材切入新角度。
    對未來客家文化置入節目的建議,除了風情文化外,更可結合行政管理層頂客家相關政策宣導,以及增加非客籍受訪者以多元呈現客家文化所向披靡的之成效。
    Reference: 中文書目
    王石番 (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
    王雯君(2005a)。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24-150。
    王雯君(2005b)。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古正宇(2011)。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宋學文、黎寶文(2006)。台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美華、劉恩綺(2008)。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客家研究,2(2),31-81。
    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林彥亨(2002)。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施正鋒(2006年10月)。客家研究的思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4(4),1-26。
    范振乾(2007年12月)。從台灣發展史看客家運動未來努力的方向。曾貴海(主持人)。台灣客家運動20年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為例。復興崗學報,98,125-144。
    徐振興(2005)。媒體內容或是廣告?「置入性行銷」之探討。廣告學研究,23,151-155。
    張致遠(1994)。客語電視節目的現況與改進。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2),43-76。
    梁榮茂(1993)。客家文化的危機與轉機-從客族內質反省客家未來。台北:臺原。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許安琪(2005)。置入?植入?製入?智入?從多元面向觀點檢視置入性行銷。中華傳播學刊,8,161-178。
    陳品君、寸得杏(2010)。品牌訊息置入戲劇策略之研究。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臺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臺灣民主季刊,1(4),109-138
    陳清河、林佩君(2004)。語言傳播政策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省思。群族與文化發展會議—族群語言之保存與發展分組會議。台北:行政院與文建會。
    陳麗華(199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彭文正(2003)。族群認同、語言使用與客家電視。關懷與期許: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彭文正(2007)。臺灣主要報紙客家意象研究。台灣客家運動二十年,台北。
    彭玉芝(2011)。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析論《客家風雲雜誌》與還我母語運動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琬喬(2010)。尋找客家影像:台灣電影中客家族群表現與形象分析研究(1973-200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新生(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溫麗榮(2010)。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葉肅科(2007)。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
    廖明潔(200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的原住民族形象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歐用生(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蔡珮(2011)。客家電視台與台北都會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中華傳播學刊,19,189-230。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書局。
    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北:國立編譯館。
    盧燕萍(2008)。客家電視台非新聞性節目呈現客家文化內涵指標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鍾君勵(2009)。「大苗栗客語新聞」客家族群相關報導之內容分析。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譚光鼎、游美慧、劉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英文書目
    Balasubramanian Siva K., Karrh James A., & Patwardhan H. (2006). Audience Response to Product Placement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Future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5(3), 115-141
    Boulding, E. &Boulding, K. E. (1995).The Future: Images and Process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Escalas, J. E. (1998). Advertising narratives: What are they and how do they work? In B. B. Stern (Ed.), Representing consumers: Voices, views and visions, pp. 267- 28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erb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1994).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Erlbaum.
    Gerb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 Shanahan, J.(2002).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olsti, O.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Don Mill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Jakobson, R. (1987).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K. Pomorska& S. Rudy (Ed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pp. 62-94. Cambridge: Belknap.
    Reber, A. S. &Reber, M. (1985).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Middlesex: Penguin Book Ltd.
    Riggins, S. H. (1992).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Russell, C. A. (1998). Toward A Framework of Product Placeme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5, 357-362.
    Shannon, C., & Weaver, W. (1949).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nana: Unicersity of Illinois.
    Stern B. B. (1991). Who talks advertising : literary theory and narrative “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 9-22.
    Walter Lippman(1922). Public Opinion. Tennessee: Lighting Source Inc.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9452014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52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告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1401.pdf10708KbAdobe PDF252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