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654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18538      Online Users : 5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543


    Title: 核心能力、工作績效與陞遷機會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re competency, job performance and promotional opportunity
    Authors: 龔靜蘭
    Kung, Chin Lan
    Contributors: 吳瓊恩
    Wu, Chyung En
    龔靜蘭
    Kung, Chin Lan
    Keywords: 核心能力
    工作績效
    陞遷機會
    陞遷機率
    陞遷機會影響因素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1-02 13:28:12 (UTC+8)
    Abstract: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行政院及其所屬中央二級機關薦任及簡任公務人員「核心能力」、「工作績效」與「陞遷機會」之關係。透過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針對正式公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500份問卷,回收465份,有效問卷為439份。並運用次數分配、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務等級」、「職務性質」、「服務年資」的公務人員在核心能力及其各變項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齡」、「職務等級」、「職務性質」、「服務年資」的公務人員在工作績效及其各變項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年齡」、「任現職年資」的公務人員在整體陞遷機會之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其子構面之差異情形如下:
    (一)不同「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任現職年資」的公務人員在陞遷機率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任現職年資」的公務人員在對陞遷機會影響因素之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四、核心能力與工作績效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五、核心能力與陞遷機會認知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六、工作績效與陞遷機會認知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七、核心能力對陞遷機會有顯著正向影響。
    八、工作績效對陞遷機會有顯著正向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分別對管理部門及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核心能力、工作績效、陞遷機會、陞遷機率、陞遷機會影響因素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德馨(1982)。現代人事管理。臺北:三民。
    王嘉宏(2002)。知識學習、知識擴散方式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航運業為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南琳(2003)。薪資公正、升遷公正與心理契約違背關係之探討-以醫師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古聖姿(2004)。陞遷公平認知對工作滿意、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各區公所公務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2002)。公務人員各官等核心能力與訓練體系建立之研究,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江秋蓮(1995)。工作生活品質、員工個人屬性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中、美、日企業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考試院第二組(1996)。公務人員陞遷法制之研究問卷調查結果及建議,考銓季刊,8期,頁20-22。
    考選部(2003)。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應試科目如何配合建立簡任及薦任官等核心能力而調整調查問卷分析報告,未出版。
    朱明謙(2000)。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瓊恩(2011)。行政學(增訂四版),臺北:三民。
    吳政義(2006)。人格特質、工作轉換、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成(1996)。品質管理人性面系統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慶華(2001)。消費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薪酬福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銀行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嘉寶(2004)。英國文官快速升遷制度之研究:兼論其在我國可行性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呂育誠(2004)。重塑公務人員的專業形象,考銓季刊, 39期,頁15-35。
    宋淑鈴(2007)。臺中市政府所屬公務人員陞遷公平認知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建輝(2004)。我國公務人員升遷制度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華君(1996)。公務人員陞遷的意義與依據,公務人員月刊,2期,頁56-58。
    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李亞純(2009)。職能、工作績效對升遷機會之影響-以多元能力為調節變項,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凰詩(2010)。我國行政機關陞遷制度之研究-以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卓杏蓉(2001)。英國與我國文官考選與陞遷制度之比較,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政、龐寶璽(2003)。國防科技研發機構主管才能模式之建構,2003人力資源管理年鑑,頁3-9。
    林振發(1995)。高階主管的屬性對報酬滿意度的差異分析,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首毅(2001)。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澄貴(2001)。知識管理、工程專業人員核心能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杰(2003)。公務人員資績與陞遷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林碧玉(2004)。大陸臺商陸籍幹部升遷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起潛(2005)。行政機關公務人員陞遷認知與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修(2009)。公務人員績效管理導向陞遷制度之研究─以中部五縣市國立高中職學校為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建山(2001)。學生情緒智力與性別、學習成就及團體中個人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英傑(2004)。公務人員職場自我導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杰(2009)。員工積極上行溝通與知覺升遷機會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2003)。公務人員核心能力建構之探討,公訓報導,100期,頁55-57。
    -(2005)。公共管理。臺北:智勝。
    -(2008)。公共政策分析,2008年4月6日課堂筆記。
    孫本初、黃一峰(2006)。建構能力導向政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具體策略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
    孫本初、傅岳邦(2009)。「能力管理與高階文官培訓」,研習論壇,第106期,頁1-10
    秦維豪(2003)。績效評估面談類型與績效評估成效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幼芬(2006)。臺北縣鄉鎮市公所陞遷政治現象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純瑛(1997)。公關公司員工工作生活品質知覺、工作績效知覺與個人屬性之關聯性研究,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國雄、黃英忠、黃同玔、張火燦、王秉鈞(1998)。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華泰書局。
    許哲源(1995)。員工獎金與升遷激勵誘因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文傑(1999)。建立策略性的陞遷制度,人力發展月刊,60期,頁51-66。
    張金鑑(1973)。人事行政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企業管理教育中心,頁115。
    張源雄(1982)。電信人員升遷制度運作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潤書、施能傑、蔡秀涓、蕭鈺(1996)。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銓敘部委託研究計畫。
    張淼江(2003)。兩岸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俊彥(2006)。核心能力導向之人事制度,考銓季刊,第46期,頁10-27。
    張國銘(2003)。薪酬制度、組織氣候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傳統紡織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英忠(1989)。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黃一峰(2001)。高級文官核心能力初探,人事月刊,第33卷第2期,頁42-50。
    黃偉文(2002)。組織氣候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灣文具產業為實證,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煥榮(2007)。公務人員升遷之衡量模式:兼論性別差異之比較分析,考銓季刊,第50期,頁216-234。
    黃煥榮、謝俊義、趙俊迪、劉韋如(2009)。強化績效導向及核心能力評量陞遷制度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
    黃新元(2008)。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及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化工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6)。員工陞遷制度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考量,公務人員月刊,1期,頁46-49。
    陳金貴、呂育誠、詹靜芬、張智凱(2003)。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計畫。
    陳志豪(1999)。業務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壽險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幼芳(2000)。員工升遷誘因與獎酬契約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順炫(2007)。薪資制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獻宗(2005)。工作滿意感、升遷制度和主管領導風格之間關係的研究:以臺灣省自來水公司東部地區管理處士級人員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肅良(2001)。人事行政學,臺北:三民。
    彭錦鵬等(2005)。高級文官考選與晉用制度之研究,考試院委託研究計畫。
    楊平遠(1997)。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核心特質及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仙妃(2008)。不對稱訊息下員工升遷制度之比較-論國內大學升等制度,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銓敘部銓審司(2005)。銓敘部94年度意見調查案辦理情形-「強化績效導向之公務人員陞遷制度可行性意見調查」,公務人員月刊,114期,頁5-9。
    葉華換(2003)。公務人員陞遷法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其文(1986)。人事行政學,臺北:華泰。
    -(1992)。從職務升遷論職務列等,人事月刊,12月份,頁39-47。
    廖建貴(2008)。公務人員晉陞歷程之探勘分析,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秀姿(2001)。企業建立職能體系與推動360度回饋評量之個案研究-以中租迪和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宜靜(2000)。高階行政人員核心能力之分析-五國的經驗與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潘立山(2011)。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績效關聯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盧榮俊(2003)。公務機關員工之薪資制度、福利制度及升遷制度之知覺與其工作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富源(2002)。我國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益群(2002)。英日文官體制設計之研究:從文官公職生涯途徑的觀點,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謝淑蓉(1994)。我國女性警官升遷條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安田(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著者發行。
    蔡秀涓、施能傑(1996)。政府部門陞遷政策設計之思考架構:公平性與策略性觀點之整合,公務人員月刊,1期,頁36-45。
    蔡秀涓(1998)。我國政府部門升遷現象之研究:從組織政治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2002)。政府部門人力資本理論與運用。東吳政治學報,第14期,頁135-165。
    -(2004)。公務人力資本之理論與政策原則:兼論加拿大政府高級公務人力資本作法。人事月刊,第221期,頁13-24。
    蔡正村(2003)。我國現行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韓錦秋(2008)。公務人員升遷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外交部薦任晉升簡任人員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譚地洲(2004)。MBA教程之人力資源管理-從職能培訓到創造績效,台北:世界商業文庫。
    蕭 鈺(1996)。各國文官陞遷制度簡介,公務人員月刊,5期,頁37-45。
    蕭武桐(1999)。人生雙贏的磐石,台北:佛光。
    蘇義祥(1999)。中華電信專戶服務部門領導型態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服務人員特質及成熟的調節作業,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ker, G. P., Jensen, M. C., & Murphy K.J.,(1998).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s: Practice Vs.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e,43(3):593-616.
    Baugher, D., Varanelli, A., & Hall, J.(1994). The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a performance-based promotional sele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system within state government.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23(4):551-571.
    Berger, C. J., & Cummings, L. L.(1979).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1:162-208.
    Blumberg , M., & Pringle, C. D. (1982). The missing opportun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of work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7:560-569。
    Bohlander, G., Snell S., & Sherman A.(2001).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12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J.(1993).ask performance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the mean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research, Human Performance,10(2):99-109.
    Campbell, K. M.(1977). Effects of Extrinsic Financial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1-9.
    Campbell, J. P. (1990).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M. D. Dunnette & L. M. Hough(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Vol.2,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687-732.
    Cascio, W. F. (1992).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 New York: McGraw-Hill.
    Castro , S. L., Douglas, C., H ochwarter, W. A., Ferris, G. R. & Frink, D. D.(2003).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Affect and Gender on the Influence Tactics-job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Lear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1):1-18.
    Dalton, D. R., Todor, W. D., Spendolin, M. J., Fielding, G. J., and Poter, L. W.(1980).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 Critical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49-64.
    Dobbins, G. H., Cardy, R. L., & Carson, K. P. (1991). Examining fundamental assumption: A contrast of person and system approaches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1-38.
    Edward B. R., & Stephen, G. E.(1994). Explodistinctive Native Nature of Work Commitments: Their. The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and Sales Management, 14(2):41-57.
    French, W. L.(1974).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Process: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Gomez-mejia, Balkin & Cardy (1995).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rentice Hall, Inc. Englowood Cliffs, N. J.,194.
    Hall, d. t. & Goodale, J. G. (198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Design and Implement. Scott and Foremen Company.
    Hitt , M. A. & Ireland, R. D.(2002). “The Essence of Strategic Leadership: Managing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The Journal of Lear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9(1): 4-7.
    Hitt, M. A. & Ireland, R. D.(2002). “The Essence of Strategic Leadership: Managing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The Journal of Lear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9(1):3-14.
    Hol1and, B. K. (1989).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roperty Management,54(5):32-36.
    Hochwarter , W. A., Kiewitz, C., Gundlach, M. J. & Stoner, J.(2004). The Impact of Vocational and Social Efficacy on Job Performance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Lear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3):27-40.
    Ingraham, P. W., Selden, S. C., & Moynihan, D.P.(2000).People and Performane: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Public Service: The Report form the Wye River Confer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1):54-60.
    Jex, S. M. (1998). Stress and Job Perform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rman, A. (1977). Organization Behavior,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Porter, L. W. & Lawler, E. E.(1965).Properti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Job Attitude and Job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4:23-25.
    - (1968).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Ⅱ:Irwin.
    Robbins, S. P.(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Schermerhorn, J. R. (1989). Management for Productivity,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Spencer, L.M. & Spencer,S.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Weiss, H. M., & Adler, S.(1984).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1-50.
    Wright, T. A. & Staw, B. M.(1999). Affect and Favorable Work Outcomes: Two Longitudinal Tests of The Happy-productive Worker Thesi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2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692105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5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for Eminent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5501.pdf1947KbAdobe PDF267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