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22698      Online Users : 4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632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323


    Title: 陳那現量理論及其漢傳詮釋
    Dignāga’s Theory of Perception and Its Chinese Interpretations
    Authors: 李秋奉(釋仁 宥)
    Contributors: 林鎮國
    李秋奉(釋仁 宥)
    Keywords: 直接知覺
    現量
    離分別
    貪等
    五俱意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2-03 11:26:21 (UTC+8)
    Abstract: 現量理論是談吾人認識過程中的直接知覺,唯識學派中,首揭此理論的是無著,而陳那(Dignāga, A.D.480-540)1承繼並加以改變,不僅把三量改為二量,也將現量的定義設為「離分別」。而其後繼發展,則由法稱宏揚開來,但是,眾所皆知,法稱與陳那的學說有別。到底陳那的主張是如何呢?《集量論》是陳那的現量理論的集大成,原本只有藏譯本, 2005年,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與奧地利科學院合作下,發行Jinendrabuddhi(勝主慧)的《集量論注釋》(Pramāṇasamuccayaṭīkā,略為PSṬ)梵文本的第一章之校注本和轉寫版。依此本還原PS和 PS(V),對於研究陳那的學說是重要標的。但是,勝主慧是八世紀的人,是以法稱學說為主流的時代,他的某些解說是否忠於陳那是被置疑的。
    相對於此,七世紀玄奘從印度回國,沒有帶來法稱的學說,卻在講授翻譯中,引入陳那的《集量論》的部分頌文。而能證明這些的,是玄奘、窺基、慧沼、智周一派的七~八世紀的著作。雖然,漢傳是以不同的語言表達,但是,當時能將陳那與無著等論典對比解讀現量理論,應該是有保留陳那的說法。至少沒有涉入法稱的學說。不過,由於漢傳保留無著、陳那兩個不同現量理論,所以,當時並行兩種學說;從圍繞於根、識和陳那不談根的差別等,但同樣主張緣現在境的「自正明了」、「非不現見,非已思應思」,就可以看出端倪。
    因此,PS、 PS(V)、PSṬ和漢傳詮釋的比對研究,就存在發掘陳那現量理論的可能空間。不過,此中涉及廣泛,實無法以一本論文總此研究成果,僅能以此論為初步研究,以待來者,屬抛磚引玉的工程。
    由於本論處理PS1.6-12屬於意現量的部分,對於五識現量無法給出全面的說明。以下分述六頌的內容:
    根據PS1.6,包含三種:取色法等對境作為認識對象、對欲望等的自我認知,以及瑜伽行者所見。而且,從對欲望等的自我認知引出概念構想的了知也是現量,所以,有PS1.7ab提出。
    接著,從PS1.8cd量和果之關係,指出量=果,揭開三分說的序幕;次說PS1.9a自我認知為結果,說明認識生起帶有兩種顯相,也就是自身的顯相和對境的顯相,對識的兩種顯相的自我認知就是結果。原因是PS1.9b所說,對認識的確定是認識必須具有行相。具有行相說明PS1.9c-d1所說對境顯相的事實,這是謀求瑜
    1 這是根據E.Frauwallner,服部正明認為應修正為A.D.470-530 。Masaaki Hattori, Dignaga on Perception,being the Pratyaksapariccheda of Dignaga’s Pramanasamuccaya from the Sanskrit fragments and the Tibetan versions,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4註21。
    伽行派和經量部共許:認識僅僅是指具有認識對象的顯相。理由是PS1.9d所說,認識是通過顯相被認識。最後,基於識體對識識本身的認知,依不同行相,於PS1.10提出三分,三者不離。但是,緊接於後,提出雙重行相PS1.11ab。即: 1. 對諸如色等認識對境而言,認識(一)都絶對具有認識對象的顯相和認識本身(一)的顯相; 2. 對認識對境的認識的認識而言,也會有與認識對境行相一致的認識(一)顯相和認識本身(二)顯相。
    雙重行相說明後來的認識有以前消失的認識對境的顯相,證明認識有雙重性,也因為PS1.11c所說後時記憶的緣故,認識具有雙重行相並且必須是應被自我認知認識的事實。因為PS1.11d說有經驗才能記憶,沒被經驗就不會有對它的記憶,如同對色等的記憶一般。PS1.12則是針對自我認知提出認識是被另一個認識所經驗的反論,但是,按照這個說法,不儘因為於此認識還會有記憶,而出現無窮無盡的結果。而且轉移到另一個對境也會變得不可能,但是,一般認為認識轉移是可能的。所以,必須承認認識可以被自我認知所認識,而且自我認知就是結果。以上是根據PS和PS(V)的內容大要。
    不過,按照PSṬ,除了逐詞解釋PS和PS(V)之外,並處理有關現量的問題回應。如以具有行相和自我認知來尋求得到經量部的共許,還有,對於三分,回應唯識所問,沒有區分之性質的認識,如何會有認識主體的行相等區分。以及在雙重行相中,以每個後來的認識擁有以前消失的認識對境的顯相來回應無相說,諸如此等回應,都可在勝主慧的解釋中看到。
    漢傳的文獻中,除了《因明正理門論本》等因明論典之外,確實沒有整體的說明,散落各疏的文獻是需要結集整理,才能重建其要點。但是,散落諸說中,窺基一系顯然是著重於三分說,五俱意亦是重點,不過,相形之下,雙重行相就稍嫌勢弱。從內容差異來說,以「等無間緣」來說明意識的生起時,PSṬ是以自境所產生緊隨其後的色等剎那,作為助緣,才使意識產生;而窺基說識前後生不應理,而且遁倫《瑜伽論記》是指「同時無間,非前後無間」,因此,等無間緣,就有前後的一剎那,和同時無間之差異。此外,相同的部分很多,有被重視的一再提起,也有不被重視的一次說,所以,就不在此一一列舉。
    總之,認識是要自己體驗的,這樣的過程是從五識到意識的構造,透過這樣的釐清,吾人應該可以在我們的認識中,留心我們在認識行相中所增加的分別,也可以發現我們認識的原初,那個離分別的現量。
    Reference: (一) 原典資料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 澄觀述,《大正藏》冊三六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唐 曇曠撰,《大正藏》冊八五
    《大乘法苑義林章》,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五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唐 智周撰,《卍續藏》冊九八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唐 慧沼撰,《卍續藏》冊九八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無著菩薩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安慧菩薩糅‧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大乘起信論別記》,新羅 元曉撰,《大正藏》冊四四
    《大乘起信論廣釋卷第三、四、五》,唐 曇曠撰,《大正藏》冊八五
    《大乘唯識論》,天親菩薩造‧陳 真諦譯,《大正藏》冊三一
    《大乘廣百論釋論》,聖天菩薩本護法菩薩釋‧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十
    《仁王經疏》,唐 圓測撰,《大正藏》冊三三
    《因明入正理論》,商羯羅主菩薩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二
    《因明入正理論後疏》,唐 淨眼續撰,《卍新纂續藏》冊五三
    《因明入正理論疏》,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四
    《因明入正理論疏抄》,唐 智周撰,《卍續藏》冊五三
    《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唐 智周,《卍續藏》冊八六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唐 慧沼,《大正藏》冊四四
    《因明大疏抄》,日本 藏俊,《大正藏》冊六八
    《因明大疏裏書》,日本 明詮,《大正藏》冊六九
    《因明正理門論本》,大域龍菩薩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五
    《因明義斷》,唐 慧沼撰,《大正藏》冊四四
    《因明論疏明燈抄》,日本 善珠,《大正藏》冊六八
    《成唯識論》,護法菩薩等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549
    《成唯識論了義燈》,唐 慧沼述,《大正藏》冊四三
    《成唯識論別抄》,唐 窺基撰,《卍續藏》冊七七
    《成唯識論述記》,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三
    《成唯識論疏抄》,唐 靈泰撰,《卍續藏》冊八十
    《成唯識論疏義演》,唐 如理集,《卍續藏》冊七九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三
    《成唯識論義蘊》,唐 道邑撰,《卍續藏》冊七八
    《成唯識論演祕》,唐 智周,《大正藏》冊四三
    《成唯識論學記》,新羅 太賢集,《卍續藏》冊八十
    《成唯識寶生論》,護法菩薩造‧唐 義淨譯,《大正藏》冊三一
    《百論》,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姚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三十
    《佛地經論》,親光菩薩等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二六
    《宋高僧傳》,宋 贊寧等撰,《大正藏》冊五十
    《宗鏡錄》,宋 延壽集,《大正藏》冊四八
    《金七十論》,陳 真諦譯,《大正藏》冊五四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二七
    《阿毘達磨俱舍論》,尊者世親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二九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婆藪盤豆造‧陳 真諦譯,《大正藏》冊二九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眾賢造‧玄奘譯,《大正藏》冊二九
    《俱舍論記》,唐 普光述,《大正藏》冊四一
    《俱舍論頌疏》,唐 圓暉述,《大正藏》冊四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唐 圓測撰,《大正藏》冊三三
    《起信論疏記》,新羅 元曉疏并別記,《卍續藏》冊四五
    《唯識二十論》,世親菩薩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唯識二十論述記》,唐 窺基,《大正藏》冊四三
    《唯識分量決》,日本 善珠撰,《大正藏》冊七一
    《唯識論》,天親造‧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冊三一
    550
    《勝宗十句義論》,慧月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五四
    《無相思塵論》,陳那菩薩造‧陳 真諦譯,《大正藏》冊三一
    《菩薩地持經》,北涼 曇無讖譯,《大正藏》冊三十
    《華嚴五教止觀》,隋 杜順,《大正藏》冊四五
    《開元釋教錄》,唐 智昇撰,《大正藏》冊五五
    《瑜伽師地論》,彌勒說‧玄奘譯,《大正藏》冊三十
    《瑜伽師地論略纂》,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三
    《瑜伽師地論略纂》,唐 窺基撰,《大正藏》冊四三
    《瑜伽論記》,唐 遁倫集撰,《大正藏》冊四二
    《解捲論》,陳那菩薩造‧陳 真諦譯,《大正藏》冊三一
    《解深密經》,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一六
    《解深密經疏》,唐 圓測,《卍續藏》冊三四
    《隨相論(解十六諦義)》,德慧造‧真諦譯,《大正藏》冊三二
    《顯揚聖教論》,無著造‧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觀所緣緣論》,陳那菩薩造‧唐 玄奘譯,《大正藏》冊三一
    《觀所緣論釋》,護法菩薩造‧唐 義淨譯,《大正藏》冊三一
    (二)中文資料:
    印順
    1952 《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
    1968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
    1970/1978 《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
    1981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
    1985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1988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
    朱慶之
    2000 〈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匯的影響〉,《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
    551
    何建興
    2001 <陳那論感官知覺及其對象>,《正觀雜誌》17。
    2004 <法上《正理滴論廣釋.現量品》譯註>,《正觀雜誌》31。
    吳汝鈞
    1996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9 <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49。
    呂澂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四、五講,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四,齊魯書社
    沈劍英
    2007 〈《因明入正理論後疏》研究(上)〉,《正觀雜誌》43。
    林鎮國
    2002 《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法尊
    2002 《法尊法師論文集》,台北:大千。
    舍尓巴茨基著 宋立道‧舒曉煒譯
    1997 《佛教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姚治華
    2006 〈論陳那的自證說〉,《現象學與人文科學》3。
    陳一標
    2007 〈唯識學「行相」(ākāra)之研究〉,《正觀》43。
    陳那造‧法尊譯編
    1982 《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奇林
    2004 〈「六群比丘」、「六眾苾芻」與「十二眾青衣小道童兒」論佛典中「數‧(群/眾)‧名」仿譯式及其對漢語的影響〉,《佛學研究中心學報》9。
    552
    (三) 日文資料
    Natalia Kanaeva ,前川健一譯
    2008 〈インド瑜伽行派 におけるkalpanAとvikalpaの概念について〉,《東洋学術研究》47-2
    三枝充悳
    1987 《インド仏教人名辞典》,京都:法蔵館 。
    三浦宏文
    2006 〈ヴァィシェーシカ学派のparatva‧aparatvaについて〉,《東洋學研究》43,東京:東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
    2008 《インド実在論思想の研究 : プラシャスタパーダの体系》, 東京:ノンブル社。
    大野義山
    1953 〈安慧唯識に於けるvikalpaとparikalpita〉,《印佛研》1-2。
    小林久泰
    2008 〈仏教論理学派における知覺の分類再考〉,《印佛研》56-2。
    上山大峻
    1990 《敦煌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久間泰賢
    2008 〈ジネーンドラブッディにおける「意による知覚」と「自己認識」〉, 《論集》13。
    中村了昭
    1982 《サーンクヤ哲学の研究─インドの二元論─》,東京:大東出版社。
    中村元
    1982 《サーンクヤ哲学の研究─インドの二元論─》,東京:大東出版社。
    戶崎宏正
    1979 〈仏教における現量論の系譜〉,《理想》549
    木村誠司
    1999 svalakṣaṇaとsāmānyalakṣaṇaについて(I),《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
    553
    第5 號
    片岡啟
    2009 〈『集量論』I9解釈の問題点 ── ディグナーガとジネーンドラブッディ──〉,《印佛研》58(1) 。
    片岡啟
    2009 〈『集量論』I 9解釈の問題点──デイグナーガとーンドラブツデイ──〉,《印佛研》58-1。
    2011 〈Pramāṇasamuccayaṭīkā ad I 8cd-10和訳〉,《南アジア古典学》
    加藤利生
    1993 〈NyAyavArttika ad NS, IV.2.31-35に於ける唯識説批判〉,《仏教学研 究》49,龍谷大学仏教学会。
    本多惠
    1996 《クマーリラの哲学 上》,京都:平樂寺書店。
    矢板秀臣
    2005 《仏教知識論の原典研究》,成田山新勝寺成田山仏教研究所。
    伊藤康裕
    2008 〈安慧の唯識說の一考察──prakhyAnaの用例をめぐって─〉,《印佛 研》56-2。
    吉水清孝
    1985 〈クマーリラによる無形象知識論の方法について〉,《印佛研》34-1。
    吉田哲
    2008 〈ジネーンドラブツデイの「自己認識」理解〉,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編集委員會《龍谷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30。
    2010 〈デイグナーガの分別の定義─五種類の語について─〉,《印佛研》58-2。
    2011 〈仏教認識論におけるpramāṇaの兩義性〉,龍谷仏教学会《仏教学研究》67,京都:百華苑。
    2012a 〈ジネーンドラブッディによる意知覚解釈〉,《佛教學研究》68。
    2012b 〈Pramanasamuccayatika第一章 (ad PS I 6 - 8ab & PSV) 和訳〉,龍谷大学佛教学研究室年報 16。
    554
    宇井伯壽
    1965 《印度哲學研究》第五,東京:岩波書店。
    寺石悅章
    1995 〈ŚlokavArttika, ŚunyavAda章における仏教学說批判〉,《印佛研》43-2。
    早島理
    2003 《梵藏漢対校 E-TEXT『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vol.III,瑜伽行思想研究會(代表者早島理)。
    村上真完
    1986 〈ヴァィシェーシカ(勝論)派の認識論と言語表示〉,《東北大學文學部 研究年報》36,仙台:東北大學文學部。
    1991 《インド哲学概論》,京都:平樂寺書店。
    沖和史
    1988 〈仏教学說の諸体系 4唯識〉《インド仏教》1,《岩波講座 東洋思想》 第8卷,東京:岩波書店。
    岡崎康浩
    1990 〈初期ニヤーヤ学派における知覺論の展開──VAcaspatimiZraに帰せられる知覺論をめぐって──〉,《印佛研》38-2。
    服部正明
    1954 〈佛教論理學派の現量說に關する一考察〉,《印佛研》2-1。
    河村孝照
    1993 〈曇曠資料の整理について〉,《東洋学論叢》18。
    武邑尚邦
    1968 《仏教論理学の研究》,京都:百華苑。
    金倉圓照
    1971 《インドの自然哲学》,京都:平樂寺書店。
    長友泰潤
    1993 <意における知覺について>,《知の邂逅──仏教と科學‧塜本啟祥教 授還曆記念論文集》,東京:佼成出版社。
    555
    1995 《印度哲学のマナス観》,東北大學文學部博士論文。
    桂紹隆
    1982 《因明正理門論研究》[五] ,《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42。
    1984 〈ディグナーガの認識論と論理学〉,《講座‧大乘仏教9 認識論と論理学》,東京:春秋社。
    梶山雄一
    1989 〈世界‧存在‧認識 3存在と認識〉《インド仏教》3,《岩波講座 東洋思想》第10卷,東京:岩波書店。
    船山徹
    2012 〈認識論―知覚の理論とその展開〉,桂紹隆/齋藤明/下田正弘/末木文美士編《シリーズ大乗仏教 第9巻 認識論と論理学》,東京:春秋社。
    湯田豊
    1978 《インド哲学の諸問題》,東京:大東出版社。
    菅沼晃
    1994 《新‧サンスクリツトの基礎[上]》,東京:平河出版社。
    菅原泰典
    1984 〈kalpaとkalpanAZ──特に二世親說に関して〉,《印佛研》32-2。
    塚本啟詳‧松長有慶‧磯田熙文(略為塚本啟詳等)
    1990 《梵語仏典の研究》IV論書篇,京都:平樂寺書店。
    (四) 歐文資料
    小野 基‧高島 淳
    2006 keyword In Context Index to Jinendrabuddhi’s Viśālāmalavatī Pramāṇasamuccayaṭīkā Chapter I,東京: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
    Gary A.Tubb and Emery R.Boose
    2007 SCHOLASTIC SANSKRIT A HANDBOOK FOR STUDENTS, New York: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JOHN TABER
    2005 A Hindu Critique of Buddhist Epistemology. Kumārila on perception. The
    556
    “Determination of Perception” chapter of Kumārila BhaTTa`s Ślokavārttika.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Curzon.
    JUNJIE CHU
    2006 ON DIGNĀGA’S THEORY OF THE OBJECT OF COGNITION AS PRESENTED IN PS(V)1,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29, No.2. (2008)pp.211-253.
    Richard P. Hayes
    1983 Jinendrabuddh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103, No.4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93154504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45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50401.pdf37KbAdobe PDF2620View/Open
    450402.pdf5821KbAdobe PDF2301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