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50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2/145044 (79%)
Visitors : 52078028      Online Users : 55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071


    Title: 離婚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系統-以祖輩照顧者之觀點論之
    Family systems of divorced single-parent families:from grandmother caregiver’s perspective
    Authors: 李宜樺
    Lee, Yi Hua
    Contributors: 謝美娥
    李宜樺
    Lee, Yi Hua
    Keywords: 單親家庭
    隔代教養
    家庭系統
    single-parent family
    grandparents
    family systems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5:25:31 (UTC+8)
    Abstract: 本研究的目的係為了解單親隔代教養家庭樣貌,以及家庭中祖父母職的角色,並且探討單親隔代教養家庭之家庭系統。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深度訪談10位單親隔代教養祖母,其中離婚之單親子女男女性別各半。研究發現,祖父母投入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的原因包括:對於子女及孫子女情感的牽絆與不捨、由代間交換所獲得的愛與關懷、以及祖父母重視家庭的文化觀。單親隔代教養祖父母職的角色包括:社會性及象徵性的角色、工具性的角色、教育性角色以及情感性的角色。單親隔代教養之家庭系統議題包括「家庭週期」、「家庭角色」、「次系統及界線」,以及「權力及聯盟」。「家庭週期」的部分包括:祖父母從極力避免子女離婚至與子女一起度過離婚後的各種變動,如家庭重組、祖父母支持子女與其重新適應新生活的歷程;「家庭角色」的部分則包括:從子女離婚後的缺位替補、以及祖父母與其單親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共同建構新的家庭角色;「次系統及界線」的部分則包括:單親子女與孫子女重建親子次系統、祖父母協助避免親子系統形成僵化和疏離的界線,以及祖父母與其成年子女建立相互支持和緊密的成人的次系統;「權力及聯盟」部分包括:單親隔代教養家庭中存在單親家長「身為家長的權力」、祖父母「當家作主的權力」,以及不在家中的非監護權家長,也似乎影響著家庭的權力關係。此外,單親隔代教養中亦存在性別議題,包括離婚子女返家的經歷,女性返家須透過與父母商量,回家也可能只是過渡;家庭角色對男性的期待只需賺錢養家,但女性卻較被認為是照顧者的角色;另,祖父母對內、外孫的態度亦有所差異,有些祖父母認為自己對待孫子女無分內、外孫,但仍然有些祖父母出現內孫優先的想法。研究最後針對實務工作者、服務體系及社會政策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增進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的福祉。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at live with grandparents and the roles of grandparents in family systems theory. Qualitative method is employed in the study. Data were drawn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en grandparent caregivers of divorced single-parent families.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reasons why grandparents devoted to single-parent families’ caregiving tasks include: grandparents having deep feeling and love for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love and caring received from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family value.The roles of grandparents include:social and symbolic role, instrumental role, educational role and emotional role.The family systems of single-parent families which live with grandparents include: family life cycle, family roles, family subsystems and boundaries, and family power and coalitions. The family life cycle include : reorganization of family and supporting children to re-adapt to new life. The family roles include: substituting the absence of ‘family roles’, rebuilding new family roles; The family subsystems and boundaries include: rebuilding parental subsystem and preventing their parental subsystem from being rigid and isolated , rebuilding a supported and intimate subsystem between grandparents and the single parent;The family power and coalitions include: the parent as the power center , grandparents as being the power of decision makers and the unavoidable role of the non-custody parent relating to the power of the family. The gender issues also existed between divorced son and daughter in situations like the way they returning home, the family roles expected, and the grandchildren treated.
    Finally, implications were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tioners, the service system, and social policy to enhance the well-being of the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at live with grandparents.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1)。〈臺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內政部網頁:(http://sowf.moi. gov.tw/stat/Survey/list.html)。
    內政部兒童局(2008)。〈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戶數及兒童少年人口推估〉。內政部網頁(http://www.cbi.gov.tw/CBI_2/)。
    內政部統計處(2011)。〈有偶人口離婚率〉。內政部網頁:( http://sowf.moi.gov. tw/stat/ year/list.htm)。
    王以仁(2002)。〈家庭界域與家人代間互動關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79-196。台北:師大書苑。
    王孝仙(1991)。《單親的支持系統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春美(2001)。《父母知覺與祖輩親職教養行為一致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春美(2001)。《父母知覺與祖輩親職教養行為一致性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盈娟(2007)。《隔代教養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所。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發表於「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台北: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主辦。
    朱詩穎(2005)。《隔代教養的低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亮演(2008)。《婚姻與家庭》。臺北市:松慧。
    行政院主計處(2003)。行政院網頁(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主計處(2004)。行政院網頁(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主計處(2010)。《九十九年度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
    吳秀蘭(2003)。《祖父母涉入學齡前孫子女生活情形與父母親職勝任感之關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季芳(1993)。《男女家長單親生活適應極其相關社會政策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嘉(2006)。《隔代教養家庭中祖母角色與經驗學習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婉慧(2000)。《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 台灣70年代與90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第十期,頁 41-94。
    李玉冠(1999)。《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健輝(2008)。《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復原力之探究》。濟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雁萍(2005)。《隔代教養家庭少年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燕、李詠慧譯,Emery, R.E.原著(2005)。《婚姻、離婚與兒童適應》。台北:心理。
    李應觀(2003)。《雲林地區有無犯罪少年之隔代教養與衝突之比較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 五南。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 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岳慶平(1989)。《中國人的心理觀》。香港:中華書局。
    林美珍(1990)。〈成年子女對與父母同住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3期,頁61-94。
    林萬億、秦文力(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
    邱珍琬(2004)。《變化中的家庭-隔代教養》。台北:學富文化。
    洪敬浤(2006)。〈隔代教養─施援手 小孩老人都受惠〉。台中聯合新聞網,4月30日。新聞網頁:(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洪筱涵(2008)。《隔代教養祖父母照顧經驗之初探: 完整「生命裡的不完整」》。政治大學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幸妙(2004)。《隔代教養祖父母健康狀況與生活滿意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5)。《三代同代:迷思與陷阱》。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周雅容(1996)。〈婦女與三代同堂:老年婦女的經濟依賴與居住困境探索〉,《婦女與兩性學刊》。第七期,頁25-57。
    胡玉鳳(2004)。《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赤怡、李維榕、王愛玲(2005)。〈淺談家庭治療的工作概念(一)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第13期第4卷,頁486-488。
    胡雅雲(2007)。《金門縣隔代教養幼兒在幼稚園生活適應暨非語文智力表現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無日期)。〈影響子女適應父母離異的六大因素〉。網址:(http://www.divorcedparents.org.hk/ldys.php)。
    唐乃華(2009)。《幫手!?綁手!?已婚女性與母親、婆婆托育協助之代間矛盾》。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所碩士論文。
    翁樹澍、王大維譯,Goldenberg, I., Goldenberg, H.原著(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揚智文化。
    馬康莊、陳信木譯,Ritzer, George.原著(1995)。《社會學理論》。台北:麥格羅.希爾。
    高雄市政府(2006)。〈高雄市單親家庭扶助自治條例〉,網址:(safesex.kcg.gov.tw/07_0018.doc)。
    張妗薇(2005)。《理情取向團體諮商對國中隔代教養學生行為困擾之輔導效果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耐(2002)。〈老少配祖孫情:祖父母家庭親職教育方案〉,《師友月刊》。第422期,頁41-44。
    張耐、楊秉臻(2009)。〈缺位的一角:談家庭角色的替換〉。 發佈時間:2009年2月19日。網址: (http://www.ckids.gov.tw/sweet_page.aspx?id=64)。
    張英陣、彭淑華(1995)。〈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7期,頁11-25。
    張英陣、彭淑華(1996)。〈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 2 期,頁227-272。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期,頁12-30。
    張清富、薛承泰、周月清(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案研究。
    張菁芬(2007)。《國內外單親家庭福利服務措施》。內政部委託研究。
    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瑜(2004)。《親職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梁雅舒(2003)。〈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學生輔導通訊》,第88期,頁34-41。
    莊珮瑋(2001)。《台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震(2004)。《澎湖縣國小隔代教養學童學校適應之研究》。台南大學教管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許玉玲(2000)。《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一個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1)。〈建構單親家庭支持方案之政策建議〉,發表於「台灣單親家庭之現況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郭李宗文(2005)。《原住民隔代教養:注定失敗的開始?與成功的可能性》。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3-H-143-016-。
    郭俊豪(1998)。《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郭靜晃(2003)。《社會問題與適應(上):個人與家庭》。台北:揚智。
    郭靜晃、劉秀娟譯,Brubaker, T. H.原著(1997)。《老年家庭》。台北:揚智。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秀華(2005)。《家庭結構與學生知覺之家庭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的影響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陳思璇(2007)。《隔代教養類型與祖孫知覺親密感之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珍如(2009)。《隔代教養學童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甄臻(2008)。《原鄉地區隔代教養之現狀分析:以花蓮縣光復鄉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雁(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欣、翁福元、林志忠、許維素(2000a)。〈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上)〉,《成人教育通訊》。第2 期,頁37-40。
    陳麗欣、翁福元、林志忠、許維素(2000b)。〈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下)〉,《成人教育通訊》。第4 期,頁51-66。
    彭柑綾(2005)。《從隔代教養家庭探究祖孫對偶關係之生活經驗》。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4期,頁25-62。
    游淑珺(2006)。〈何處是「歸」家:台灣俗語中「女有所歸」的女性養成模式與文化反應初探〉,《台灣國家圖書管理季刊》,第2期,第3卷,頁76-93。
    善牧新北市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無日期)。〈服務對象〉,網頁:( http://www.singleparents.org.tw/about_us2.htm)
    黃佳儀(2003)。《隔代教養家庭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灣 北區高年級學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眉菁(2005)。《隔代教養兒童生活適應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容(2004)。《生命的嫁接:隔代教養家庭祖孫生活重要事件與依附關係之敘說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所碩士論文。
    黃斐莉(1993)。《台北市的單親家庭子女照顧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音(2001)。〈自己人:從中國人情感格局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16期,頁3-41。
    楊連謙、董秀珠(1996)。《結構—策略取向家庭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雅嵐(2005)。《老幼兼顧之經驗探討:以兼顧失能配偶與年幼孫兒的女性照顧者為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利、董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台灣社會學刊》,第38期,頁135-173。
    葉思欣(2004)。《隔代教養家庭國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自我概念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政憲(2007)。《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菊珍(2005)。《隔代教養家庭中祖父母管教與祖孫情感關係:以台北縣市國中生為對象分析》。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賈浩妃(1998)。《祖父母協助托育孫子女的決定過程-運用家族治療中結構學派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浩妃、陳秉華(1999)。〈祖父母協助托育孫子女的決定過程-運用家族治療中結構學派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第31期第1卷,頁109-137。
    鄔佩麗(1998)。〈從失落經驗看單親家庭因應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30期第1卷,頁23-50。
    劉怡妏(2001)。《帶孫行為與相關因素對祖母生活品質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論文。
    劉恆佳(2003)。《隔代教養高學業成就兒童之學習歷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瓊、黃漢耀譯,Minuchin,S., W.Lee, G. Simon 原著(2003)。《學習家族治療》。台北:心靈文化工坊。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0期,頁41-77。
    劉楚俊(1996)。〈代間遊戲規則的轉型與老人經濟安全〉,《經社法制論叢》。第17期,頁85-104。
    劉瓊瑛譯,Minuchin, P., Colapinto, J., Minuchin,. S原著(2002)。《弱勢家庭的處遇: 系統取向家庭中心工作方法的運用》。台北:心理。
    劉瓊瑛譯,Minuchin, S.(1996)。《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文輝(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鄭佩玉(2007)。《以家庭系統觀點探究婚姻衝突家庭子女之知覺與因應的轉變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鄭凱芸(2010)。〈談與成年子女關係對隔代教養者壓力調適之影響〉,《民生論叢》。第3期,頁35-61。
    鄭麗珍(1988)。《女性單親家長的角色負荷及社會支持網絡之相關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1)。〈女性單親家長的求助行為之探討〉。國科會成果報告:NSC90-2412-H-002-017。
    戴秉珊、陳若琳(2008)。〈祖父母的角色意義及角色信念之研究〉。發表於「高齡社會中的家庭-代間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主辦。
    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單親戶的數量、分佈與特性:以1990年普查為例〉,《人口學刊》,第17期,頁1-30。
    薛承泰(2000)。《單親家庭的變遷:兼論中美之比較(一)(二)》。國科會成果報告: NSC88-2412-H-002-007,NSC89-2412-H-002-002。
    薛承泰(2002)。〈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1990 年與2000 年普查的比較〉,《臺大社工學刊》。第6期,頁1-33。
    薛承泰、劉美惠(1998)。〈單親家庭研究在台灣〉,《社區發展季刊》。第 84期,頁31-38。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謝佳玹(2008)。《一位90歲老阿嬤的隔代教養敘說研究》。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美娥(1998)。〈臺灣女性單親家庭的類型、(人力)資源與居住安排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8期,頁117-152。
    謝美娥(2002)。《從生態觀點探討單親家庭青少年正向適應能力、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問題的關係》。國科會成果報告:NSC91-2412-H-004-011-SSS。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郁雅(2004)。〈隔代教養家庭面面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3期,網頁(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3/43-22.htm)。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調適》。台北:張老師。
    魏慧娟(2010)。《樂齡學習系列教材5¬-家庭代間關係》。臺北:教育部。
    羅瑞玉、甘玉霜(2006)。〈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現代教育論壇》。第14期,頁543-554。
    蘇嘉芸(2006)。《跳躍生命的空缺:從孫子女觀點探討隔代教養家庭優勢》。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Alexander, C. N. and E. J. Langer (1990). Higher Stages of Huma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Adult Grow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gtson, V. L. (1985) . ‘Diversity and symbolism in grandparent roles’, in Bengtson, V. L. and J. F. Robertson( eds). Grandparenthood.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London: Hogarth Pres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yson, K. and L. M. Casper (1999). ‘Coresident Grandparents and Grandchildren’, from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Web:http://www.census.gov/prod/99pubs/p23-198.pdf. grandparents who maintain their family .
    Budini, G. F., Musatti and Tullia (1999).‘Grandmothers` Involvement In Grandchildren`s Care : Attitudes, Feelings, And Emotions’, Family Relations,48 (1): 35-43.
    Bumpass, L. and R.Raley (1995). ‘Redefinging Single-Parent Families:Cohabitation and Changing Family Reality’, Demography, 32(1): 97-109.
    Bumpass, L. L.and J. A. Sweet (1989). ‘Children’s experience in single-parient families : implic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transitions’,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21: 256-260.
    Carter, B. and M. Mc Goldrick (1989).’Overview the changing family : 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 In Carter, B. and M. Mc Goldrick (eds.), The changing family cycle :A framework for family therapy(2nd ed.). New York : Allyn and Bacon.
    Chase-Lansdale, P.L., J. Brooks-Gunn and E. S. Zamsky (1994). ‘Young African-American multigenerational families in poverty: Quality of mothering and grandmothering’, Child Development, 65: 373-393.
    Clingempeel, W. G., J. J. Colyar, E. Brand and E. M. Hetherington (1992). ‘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maternal grandpar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amily structure’, Child Development, 63(6): 1404-1422.
    Dayton, B. I. and M. B. Neal (1991). ‘Grandparents in family therapy’, family relations, l40(3): 264-271.
    Dunifon, R. and J. L. Kowaleski (2007). ‘The influence of grandparents in single moth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 465–481.
    Edin, K. and M. Kefalas(2005). Promises I can keep:why poor women put motherhood before marri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isenberg, A.R. (1988). ‘Grandchildren`s perspectives on relationships with grandparents: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cross generations’, Sex Roles,19: 205-218.
    Griggs, J. (2010). ‘Protect, support, provide: Examining the role of grandparents in families at risk of poverty’.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Oxford:Funded by EHRC.
    Hagestad, G.O. (1985). ‘Continuity and connectedness’, in Bengtson, V.L. and J.F. Robertson (eds.), Grandparenthood. Beverly Hills: Sage.
    Hayslip, B .,C.E. Henderson and R. J. Shore (2003). ‘The Structure of Grandparental Role Meaning’,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0( 1): 1-11.
    Hirshorn, B. A. (1998). ‘Grandparents as caregivers’, in M. E.Szinovacz(ed.), Handbook on grandparenthood , pp.200-214. Westport, CT: Greenwood.
    Holman, C. D’Arcy J.(1983). ‘ Risk factors in the causation of human malignant of western Australia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4(5): 1420.
    Horsley, G. C. (1996). In-laws: A guide to extended-family therapy. New York: J. Wiley and Sons.
    Jendrek, M.P.(1993).’Grandparents who parent their grandchildren: effect on lifesty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3) : 609-621.
    Jendrek, M. P. (1994). ‘Grandparents who parent their grandchildren: Circumstances and decisions’, The Gerontologist, 34: 206-216.
    Johnson, C. L. (1988). Ex Familia─Grandparents, Parents, and Children Adjust to Divorce (pp.87-137).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Ritugers University Press.
    Kissman, K. (1992). ‘Single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transitional stage ’,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4(4): 323-333.
    Kivnick, H. Q. (1983). ‘ Dimensions of grandparenthood meaning:Deductive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der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056–1068.
    Kleiner, H. S., J. Hertzog and D. B. Targ (1998). ‘Grandparents acting as paren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educators’, in Williams, G. R., V. L. Murphy, C. Sheriff, J. Millspaugh, and C. Mertensmeyer (eds.),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A resource guide for professionals (pp. 35-44). Columbia, MO: ParentLink.
    Korittko, A. (1991). ‘Family therapy with one-parent familie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3(6): 625-640.
    Kornhaber, A. (1996). Contemporary grandparent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tthews, S.H. and J. Sprey ( 1984). ‘The impact of divorce on grandparenthood: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Gerontologist, 24: 41–47.
    Miller, S. S., and J. C. Cavanaugh(1990). ‘The meaning of grandparenthoo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mographic,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variabl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45: 244-246.
    Naples, N. A. (2001). ‘A member of the funeral: An introspective ethnography’, in Berstein, M. and R. Reimann(eds.), Queer families, queer politics:Challenging culture and the state(p21-4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M. K. (2006). ‘Single mothers” Do”Fami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4(4): 781-795.
    Neugrten, B. L. and K. K. Weinsten (1964). ‘The changing American grandpar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6: 199-204.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Sable(1989). ‘ Attachment, anxiety ,and loss of a huband’,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4): 550-556.
    Sheu, Y-H.(1998). ‘ Women’s Poverty In Taiwan:The Conflicting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Policy’, Ph.D. Thesis, Unpublished.
    Stalker, C.A. and R. Hazelton (2008). ‘Attachment Theory’, in Coady, N. and P. Lehmann (ed.),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2nd). New York: Springer.
    Taylor, A. C. (1998). ‘Percept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Bond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andfathers and their Adult Grandchildren ’, Ph.D. Thesis, Unpublished.
    U.S Bureau of the Census(2009). ‘American country survey’ .from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Web:http://www.census.gov/acs/www/.
    Winkler, A. E. (1993).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Single Mothers with Dependent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52(1):1-19.
    Zimmerman, S. L.(1995). Understanding family policy:theoretical approache(2n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Goodfellow, J.and J. Laverty (2003).’ Grandparents supporting working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Matters, 66: 14-2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7264013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4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Work]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1301.pdf9923KbAdobe PDF227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