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92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80499      Online Users : 6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29


    Title: 《太平經》「氣」、「人」關係論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and Ren in Tai Ping Jing
    Authors: 陳玉芳
    Contributors: 陳麗桂
    陳玉芳
    Keywords: 《太平經》
    和諧
    均衡
    三一思維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4:22:49 (UTC+8)
    Abstract: 氣化宇宙論對漢代思想產生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太平經》之宇宙論及修養觀亦圍繞氣化論而發,而「人」於宇宙間的突出地位,一直為《太平經》所強調。本文以道家—黃老一脈的氣化論為觀察對象,考察老、莊到《春秋繁露》,人於宇宙地位的轉變。從老莊到董仲舒,中國氣論的發展從「氣」生萬物的思想,衍生出形神相養的生理之氣及感應之氣,而人的地位也因各家著作思想輕重的轉移而有不同的改變,人的地位已漸漸超乎萬物之上,甚至與天相應。《太平經》在這些背景之下,對之有繼承,亦有轉化。而在宗教目的的前提下,《太平經》的「氣」論有了自己特殊的面貌。《太平經》的氣論對先秦至漢代的氣化論既有繼承,又有改造。在氣化生成論中,其主張「元氣」為構生萬物的基本質素,生命之生滅,端肇元氣的聚散。而「氣」無形無厚、無孔不入的特性,遂能入於身中,成為生理機能的動力。將此概念抽象化,「氣」又被援以解釋人的氣質才性問題,人的富貴夭壽也因所禀氣類而有不同的際遇。《太平經》以精、氣、神三者說明人為萬物之長的原因,精、氣、神三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而在宗教思想下,亦使《太平經》轉化原始黃老道中精、氣、神的形神思想,推導出修煉形、神的神仙方術。除了「氣」範疇之外,「道」範疇亦為《太平經》核心思想。在《太平經》中,「道」為萬物的總根源及總依據,「氣」則為「道」下貫於形下世界的媒介。此外,宗教化亦對《太平經》之「道」論發揮影響,《太平經》宗教化的「道」,具有人格意志,而有賞善罰惡的能力,在人修煉成仙的進程中,亦以「道」為人與仙之間的分判,此當為《太平經》「道」論中最為特殊之處。
    《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為天道運行的規律。「天」在《太平經》與「道」同為萬物的總根源與總依據。「道」的義涵幽隱難曉,一般人難以掌握與理解,相較於「道」而言,「天」顯得親切、容易理解。其好生、主宰一切的特質與「道」相契,而為有形世界的最大存在,地位與「道」幾乎不二。《太平經》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說:「道者,天經也。天者好生,故為天經。」說明了「道」乃皇天運行的常規,兩者同具好生的特性,「天」實為「道」於有形世界中的體現。在「天」、「道」合一的情況下,使《太平經》能更有說服力地建構出凡事以「天道」為準則的世界。傳統的陰陽宇宙論,著重在陰陽對立的過程,《太平經》則略去此部分,強調陰陽作用後的協調狀態。天道運行的道理,不能只有陰或陽的單一作用,而有賴於彼此各出半力,合而為一,「調和」思想便應運而生。在這種崇尚「和諧」的情況下,《太平經》在傳統二元的陰陽宇宙論中,加入了「和」,使之為陰陽和的三元思維。全書好以「三」為完滿的象徵,並將萬事萬物比附在以「三」為組織的架構中,特別是「陰陽和」、「天地人」這兩組固定的論述模式。這樣的架構,使人的地位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意義,人乃陰陽調和下的產物,是和諧產生的關鍵。
    《太平經》的超越世界與現實世界並非截然二分,而是澈上澈下,貫通相連,企望在此世建立太平世界。此外,在「天人同構」的思想下,「通貫天人」便為漢代思想所呈現的基本、普遍課題與終極目標。如司馬遷說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淮南子》的著書要旨為「究天地之理,接人間之事,備帝王之道」。《太平經》亦大談通貫天人之道,企求在天、人自身及社會三方面均衡發展。因此,本文便在「通貫天人」的脈絡下,論析《太平經》由天道至人道的修養工夫,以彰顯《太平經》強調「通貫」的實踐哲學。
    Reference: 一、 古籍著作
    (一) 經部(依典籍創作時代排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校注,《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晉〕杜預著,〔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禮記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將西南昌學府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唐〕唐玄宗明皇帝注,〔宋〕邢昺疏,《孝經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 (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二) 史部(依典籍創作時代排序)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司馬遷著,瀧川資言撰,《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93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註,《漢書》,臺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
    〔劉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吳〕韋昭注,《國語》,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 子部(依著、編者時代排序)
    〔周〕老聃著,〔魏〕王弼註,《老子註》,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周〕荀子著,〔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周〕莊子著,〔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周〕呂不韋編,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周〕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周〕時人撰,〔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秦〕韓非子著〔清〕王先慎集注,《韓非子集解》,上海:中華書局,2006年。
    〔漢〕劉安編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揚雄原著,鄭萬耕釋,《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臺北:中華書局,1998年。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
    〔晉〕葛洪撰,《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隋〕楊上善注,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台南:王家出版社,1995年。
    〔唐〕王水撰,《黃帝內經素問》,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份不詳。
    〔唐〕釋玄嶷,《甄正論》,此書收入中華大藏經編輯局,《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62冊,1188次。
    〔唐〕天台道士王松年撰,《仙苑編珠》,此書收入《《儒苑編珠》、《至言總》合刊》(臺北:自由出版社,1978年)。
    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四) 集部(依著、編者時代排序)
    〔宋〕洪興祖注,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楚辭補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二、 近人著作
    (一) 專書(依出版年代排序,年代相同則以著、編者姓名筆畫排序)
    1.《太平經》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王平,《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楊寄林,《太平經今注今譯》,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宗教
    金正耀,《中國的道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3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攷》,臺北:古亭書局,1975年。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 第一卷 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 東漢——三國》,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9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道教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傅勤家著,王雲五、傅緯平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
    湯其領,《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朱越利,《道教總論》,臺北:洪葉書局,1995年。
    姜生,《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化論集》,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李申著,湯一介、陳鼓應主編,《道教本論(黃老、道家即道教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富士著,《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
    邱福海,《道教發展史 第一冊——道教的形成階段(上古至東晉)》,臺北:淑馨出版社,2008年。
    3. 哲學史
    (1)中國哲學概論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北京:中華科學社會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82年。
    鄔昆如,《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87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朱伯昆,《易學哲學史‧卷一》,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夏乃儒,《中國哲學三百題》,臺北:建弘出版社,1994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書局,199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孟祥才、胡新生,《齊魯思想文化史——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2)漢代至魏晉思想概論
    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鄭先興,《漢代思想史專題論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4. 各家思想專論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40年。
    湯用彤,《往日雜稿》,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張默生,《老子章句新解》,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供司,1980年。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日〕小野澤精一、福光永司、山井涌編著,李廣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楊儒賓主編,《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吳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張立文主編,《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
    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鍾兆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陳師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長林、滕守堯,《易學與養生》,遼寧:瀋陽出版社,1997年。
    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2003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張立文主編,莫艮副主編,《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張默生著,張翰勛補校,《莊子新釋:研習莊子的最佳入門讀物》,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
    5. 研究方法論著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瑞士〕索緒爾(Saussure,Ferdinand de,1857-1931)著,高明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集》,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二) 單篇論文(依出版年代排序,年代相同則以著、編者姓名筆畫排序)
    1. 太平經
    (1)研究回顧
    李豐楙,〈當前《太平經》研究的成果及展望〉,收入龔鵬程,《道教新論》(附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8月),頁325-334。
    (2)考據
    饒宗頤,〈想爾九戒與三合義——兼論新刊「太平經合校」〉,《清華學報》,第4卷第2期,1964年2月,頁76-83。
    湯一介,〈關於《太平經》成書問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1984年3月,頁168-186。
    俞理明,〈《太平經合校》校對補說〉,《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01年1月,頁88-89。
    陳衛星,〈《太平經》作者考〉,《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2007年1月,頁82-86。
    (3)綜述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2分,1984年2月,頁225-263。
    陳吉山,〈《太平經》初研〉,收入臺南市道教會等,《道教學探索》,第6號,1992年12月,頁168-186。
    李剛,〈也論《太平經》甲部及其與道教上清派之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頁284-299。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2分,1998年6月,頁205-244。
    龍晦,〈《太平經注》序〉,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道教研究專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165-174。此篇文章後收入氏著,《龍晦文集》(四川:巴黍書社),頁91-97。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對《太平經》成書情形一些看法(上)〉,《孔孟月刊》,第37卷第6期(總438期),1999年2月,頁36-45。
    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對《太平經》成書情形一些看法(下)〉,《孔孟月刊》,第37卷第7期(總439期),1999年3月,頁23-30。
    李昭昊、何應敏,〈《太平經》簡議——東漢的道士對宇宙解釋範式的重建〉,《中國道教》,2005年第3期(總87期),2005年6月,頁25-28。
    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2分,2009年6月,頁217-263。
    (4)義理
    楊寬,〈論《太平經》——記我國第一部農民革命的理論著作〉,《學術月刊》,第9期(1959年9月),頁26-34。
    鍾肇鵬,〈論《太平經》與太平道〉,《文史哲》,1981年第2期(總143期)(1981年3月),頁79-85。
    劉序琦,〈略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總31期)(1983年7月),頁37-44。
    李家彥,〈《太平經》的元氣論〉,《宗教學研究》,1983年第4期(1983年10月),頁11-16。
    李家彥,〈《太平經》的「三合相通」說〉,《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1985年第1期(1985年3月),頁27-31。
    李養正,〈論《太平經》的人民性〉,《中國哲學史研究》,1985年第2期(總19期),頁68-74。此篇文章後收入氏著,張繼禹編訂,《道教經史論槁》(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0月),頁90-99。
    陳靜,〈《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宗教學研究》,1986年第2期(1986年6月),頁35-39。
    李家彥,〈《太平經》中以十概全的思想〉,《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1987年第3期(1987年9月),頁6-9。
    伍偉民,〈《太平經》與《周易》〉,《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6期(1988年12月),頁18-24+35。
    劉序琦,〈再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1989年1月),頁51-57轉31。本篇文章亦刊於《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史),1989年第7期(1989年7月),頁76-82。
    郭武,〈論《太平經》的神學思想〉,《中國道教》,1991年第2期(1991年4月),頁25-27。
    龔鵬程,〈《太平經》釋義〉,《中國學術年刊》,第12期(1991年4月),頁143-196。
    刑義田,〈「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承負說〉,《國文天地》,第8卷第3期(總87期)(1992年8月),頁12-16。
    王宗昱,〈「太平經」中的人身中之神〉,《中國文化月刊》,第159期(1993年1月),頁70-85。
    連鎮標、詹石窗,〈《太平經》易學思想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1994年2月),頁41-47。
    許淑惠,〈兩漢思想研究——「太平經」元氣試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1995年3月),頁39-49。
    張偉國,〈《太平經》的民眾政治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41-53。
    李剛,〈《太平經》論人與自然的關係〉,《道教文化》,第6卷第1期(1997年1月),頁13-16。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承負說〉,《宗教哲學》第3卷第4期,1997年10月。本篇文章亦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212期(1997年11月),頁91-102。
    段致成,〈論《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16期(1998年3月),頁105-118。
    潘顯一,〈論《太平經》的倫理美學思想〉,《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3期(1998年9月)頁22-26。
    潘顯一,〈論《太平經》的生命美學思想〉,《宗教哲學》,第4卷第4期(總16期)(1998年10月),頁143-149。
    潘顯一,〈《太平經》文意美學思想探要〉,《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1期(總120期)(1999年1月),頁105-110。
    潘顯一,〈論《太平經》的「壽——美」思想〉,《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65-68。
    李養正,〈《太平經》與陰陽五行說、道家及讖緯關係〉,收入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4月),第16輯,頁89-106
    張廣保,〈《太平經》——內丹道的成立〉,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4月),頁123-150。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建除」學說〉,《鵝湖》,第25卷第5期(總293期)(1999年11月),頁24-36。
    龍晦,〈論《太平經》中的儒家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56-65。
    李養正,〈《太平經》天道觀及其治平思想——論《太平經》隨筆〉,《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總29期)(2000年2月),頁77-81+100。
    楊玉輝,〈《太平經》對人的認識〉,《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2期(2000年3月),頁72-75。
    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收入《「第一屆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論文》(臺北:文化三清宮,2000年4月),頁1-26。
    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第25卷第11期(總299號)(2000年5月),頁1-13。
    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第25卷第12期(總300號)(2000年6月),頁1-11。
    黎志添,〈從《太平經》的「中和」思想看人與自然的關係:天地疾病與人的責任〉,收入鄭志明,《道教文化的精華——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7月),頁49-75。
    趙中偉,〈尊神重精,守氣合神——《太平經》「氣」範疇的詮釋〉,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0年12月),頁135-160。
    潘顯一,〈南桔北枳,道能為一:從《太平經》《抱朴子》看早期道教美學思想的變遷〉,《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5期(總136期)(2001年9月),頁70-75。
    岳齊瓊,〈《太平經》之「道」及其女性意蘊〉,《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3(2001年5月),頁74-76。
    秦彥士,〈從《淮南子》到《太平經》中的墨學——異端浮沈與漢代學術政治變遷〉,《南都學壇》,第21卷第5期(2001年9月),頁1-6。
    梁宗華,〈《太平經》的道家理論型態及其神學化〉,《東岳論叢》,第22卷第4期(2001年7月),頁99-100。
    袁光儀,〈論《太平經》之「棄殺女嬰」〉,《孔孟月刊》,第41卷第3期(總483期)(2002年3月),頁34-44。本篇文章亦刊於《「第二屆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論文》(臺北:文化三清宮,2001年5月),頁1-13。
    陳林,〈正文辭以興太平——《太平經》文治太平司淺議〉,《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2期(2002年4月),頁16-21。
    呂錫琛,〈論《太平經》的倫理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6期(總337期)(2002年6月),頁562-570+582。
    陳焜,〈試論《太平經》中之承負說〉,《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4期(總57期)(2002年10月),頁19-23。
    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頁169-209。
    楊琇惠,〈《太平經》神仙思維探微〉,《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頁211-240。
    楊寄林,〈《太平經》「書有三等」析義〉,《中國道教》,2003年第2期(總74期)(2003年4月),頁30-33。
    曾維加,〈從《太平經》與《老子想爾注》看早期道教神仙思想的形成〉,《求索》,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頁243-245。
    楊寄林,〈《太平經合校》釋讀〉,《語文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頁27-28。
    戴傳江,〈試論《太平經》「三一為宗」思維模式及其意義〉,《中國道教》2003年第5期(總77期)(2003年10月),頁16-18。
    葛佳才,〈《太平經》中表順承關係的「反」〉,《語文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頁32-36。
    王雪,〈析《太平經》的天道觀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4-18。
    薛明生,〈試論《太平經》及《老子想爾注》有關持戒在得道過程中之作用的思想淵源〉,《東方論壇》,2005年第5期(2005年10月),頁41-46。
    曾維加,〈《太平經》中的家族倫理觀及其在道教組織中的表現〉,第26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227-228。
    魏榮,〈淺析《太平經》中的「治國」思想〉,《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12月),頁139-140。
    李金山,〈論墨家思想對《太平經》的影響〉,《唐都學刊》,第22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36-140。
    陳林,〈《太平經》的絕對超越思想及其內在侷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總106期)(2006年4月),頁55-64。
    毛麗婭,〈《太平經》的和諧觀〉,《中國道教》,2006年第4期(總94期)(2006年8月),頁19-22。
    杜洪義,〈《太平經》「種民」解〉,《中國道教》,2006年第4期(2006年8月),頁23-24。
    陳福濱,〈《太平經》氣化論思想研究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總387期)(2006年8月),頁49-65。
    朱越利,〈《太平經》的興國廣嗣與合陰陽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頁54-62。
    張鴻,〈論《太平經》的民本思想〉,《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2006年),頁113-120。
    毛麗婭,〈《太平經》的「和諧——美」思想〉,《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2007年2月),頁99-102。
    杜洪義,〈《太平經》道論解析〉,《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總75期)(2007年4月),頁47-51。
    熊紅艷,〈《太平經》「承負」思想中的道德蘊涵〉,《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7年第27卷第2期(總46期)(2007年4月),頁218-219。
    何立芳,〈《太平經》和諧思想淺議〉,《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10月),頁199-202。
    姚娟,〈人與自然的和諧觀——《太平經》簡議〉,《法制與社會》,2008年第2期(2008年1月),頁263+265。
    杜宗才,〈《太平經》社會生態思想初探〉,《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8年6月),頁92-95。
    馮兵,〈《太平經》的民本思想〉,《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8年6月),頁380-384。
    于欣,〈《太平經》「德」範疇之義蘊探析〉,《前沿》,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頁180-181。
    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解除術〉,《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頁5-14。
    張超然,〈經驗與教法:《太平經》「內學」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17期(2008年8月),頁167-204。
    杜洪義,〈《太平經》「周窮救急」的社會救濟思想〉,《中國道教》,2008年第5期(2008年10月),頁15-17。
    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房中術〉,《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1期(2008年12月),頁189-213。
    王子今,〈《太平經》中的「和合」意識探討〉,《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13卷第2期(2009年4月),頁23-28。
    毛麗婭,〈《太平經》蘊含的和平思想〉,《宗教學研究》,2009年第3期(2009年7月),頁37-42。
    張鴻,〈試論《太平經》教育思想的人性論依據〉,《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第10卷第4期(2009年10月),頁5-8。
    卿希泰,〈試論《太平經》關於天地人「三合相通」與「中和」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中國道教》,2009年第5期(2009年10月),頁29-32。
    2. 宗教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3期(1991年9月),頁1-65。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417-454。
    李養正,〈道教義理與《管子》之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頁277-283。
    李申,〈從道家到道教〉,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59-69。
    李養正,〈道教「守一」法非濫觴佛經義〉,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132-136。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卷2期(1995年6月),頁383-487。
    劉昭瑞,〈承負說緣起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1995年12月),頁100-107。
    鍾兆鵬,〈論精氣神〉,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201-224。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1997年),頁1-30。
    饒宗頤,〈敦煌出土鎮墓文所見解除慣語考釋〉,《敦煌吐魯番研究》,第3卷(1997年),頁13-18。
    郭靜云,〈先秦兩漢道家思想中自然「神明」觀之演變〉,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2006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2006年8月),頁153-168。
    蕭登福:〈試論道教內神名諱起源,兼論東晉上清經派存思修煉法門〉,《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9月),1-10+82。
    3. 中國哲學概論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書局,1987年3月初版),頁1-52。
    黃培鈺,〈以天地人三才之道論人類使命〉,收入中華民國老莊學會編印,《「第一次世界道學會議 第四屆國際易學大會」會前論文集(1)》(臺北:中道雜誌社,1987年11月),頁149-163 。
    張立文,〈中國傳統中國哲學及其演變〉,《中國文化月刊》,第144期(1991年10月),頁14-41。
    張亨,〈「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收入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劉長林,〈說「氣」〉,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101-140
    周來祥,〈和‧中和‧和——再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及其審美特徵〉,《文史哲》,2006年第2期(2006年11月),頁87-93。
    楊聯陞著,段國昌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氏著,《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4. 各家思想專論
    陳師麗桂,〈《呂氏春秋》裏的黃老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3期(1992年4月),頁75-112。
    丁原明,〈從原始道家到黃老之學的邏輯發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1996年6月),頁37-43。
    陳師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17-30,轉431-432。
    李增,〈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之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5期(1999年5月),頁410-429。
    陳兆珍,〈《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0年3月),頁109-128。
    周雅清,〈董仲舒對陰陽概念的運用〉,《孔孟學報》,第80期(2002年9月),頁123-147。
    陳師麗桂,〈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國文學報》,第39期(2006年6月),頁35-80。
    黃偉倫,〈養氣存精,正形全心——《管子》氣論進路的養生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二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9年10月),頁181-208。
    (三)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吳聯益,《先秦諸子中的「氣」概念及其展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傅武光先生指導,2005年6月。
    阮正霖,《東漢太平道對《太平經》的附會與轉化》,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黃運喜先生指導,2008年6月。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高柏園先生指導,2000年6月。
    張建群,《《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師麗桂先生指導,2005年7月。
    郭敏惠,《《太平經》形神思想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黎惟東先生指導,2003年6月。
    曾清炎,《《太平經》的倫理思想》,新竹: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鄭燦山先生指導,2003年6月。
    羅正孝,《《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蕭登福先生指導,2004年6月。
    何儒育,《《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麗桂先生指導,2008年10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19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1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901.pdf2344KbAdobe PDF21269View/Open
    101902.pdf2344KbAdobe PDF2127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