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879
|
Title: | 十五萬人的BBS是如何煉成的:批踢踢實業坊技術演變歷程之研究(1995-2008) How is 150000 users` BBS possible:the study of PTT `s technological change |
Authors: | 李紹良 Li, Shao Liang |
Contributors: | 黃厚銘 蘇碩斌 Huang, Hou Ming Su, Shuo Bin 李紹良 Li, Shao Liang |
Keywords: | 批踢踢 科技的社會建構論 遊戲 「使用者─工程師」 「使用者─管理者 電子布告欄 PTT SCOT play User-Programmer User-Manager BBS |
Date: | 2011 |
Issue Date: | 2012-10-30 14:04:02 (UTC+8) |
Abstract: | 在台灣,電子布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並非像美國一樣隨時間被淘汰,人數不減反增地逆勢成長,且具社會影響力。何以一項現今看來技術「落後」的純文字介面系統,仍能在台灣如此風行?何以批踢踢後來人數會成長一百五十倍,成為全國,乃至於全世界最大的BBS?造就這樣一個容納十五萬人同時在線的BBS的技術與社會條件為何?本研究採用科技的社會建構論(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SCOT)作為理論架構,透過台灣BBS發展反省既有的STS與資訊研究,並延伸與修正SCOT的理論架構。 BBS在台灣的發展是一條有別於歐美資訊發展的在地技術創新路徑。紮根於校園的BBS是台灣獨有的技術創新成就。校園一方面作為一個重要的招募及再生產機制,促使Internet BBS能在1990年代中後期快速擴張;另方面校園也成為了不同社會團體權力接合的節點(教育部-校方-站方-使用者)。 BBS站台興盛的必要條件在於是否具有較高的自主性。在有較高的自主性的前提下,「使用者─工程師」(User-Programmer)、「使用者─管理者」(User-Manager)才能為BBS帶來技術創新的可能。換言之,在較不受制於校方規制與市場左右的情況下,BBS社群才得以蓬勃發展。批踢踢經營團隊的動力源自他們同時具備重度使用者的身分;在權限上是高人一等的使用者,可依自身需求參與、實驗、改造自身涉入甚深的社群。這些活動不是迫於生計或懾於威勢,而是有別於日常生活的自發性活動,因而產生遊戲(play)的樂趣。對作為重度使用者的經營團隊來說,BBS作為一種集體記憶的載具,它是個人重要的情感連結並建構了自我認同。BBS人數的提升牽涉到的是經濟面、技術面乃至於社會面的整合。 2005年之後的批踢踢,因頻繁的網路起鬨(internet mobbing)與大眾媒體開始緊密連結,吸引更多使用者加入,同時也提升批踢踢的影響力。與新聞媒體形成的正反饋迴圈開啟了多起批踢踢爭議事件,批踢踢的所有權也成為各方社會團體相互協商(negotiation)的對象。最後所有權爭論終結(closure)在2006至2007發生的「批踢踢出走學網」事件;經此事件後,批踢踢就成為一個人數停滯(同時上線人數停在十五萬人),名義上所有權歸給台灣大學資訊系系方,狀態相對穩定的技術物。 In Taiwan, 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 hasn’t been eliminated as that in the US. On the contrary, the number of BBS users is increasing aggressively, BBS users in Taiwan are gaining socail influence as well. Why does a text-based interface, a system appearing so “laggard” in today’s technology, still attract considerable Internet users and become popular in Taiwan? How does PTT(the most popular platform in Taiwan) bloom and even multiply 150 times, becoming the largest BBS nationwide or even worldwide? What are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to create this magnificent BBS station for 150 thousand users on-lin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dopts SCO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SCOT)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flecting STS and iCT-stud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BBS in Taiwan and trying to extend and modif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COT. The development of BBS in Taiwan, with its local innovativ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is qui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its crucial recruiting and reproduc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ampus, BBS bloomed in the late 1990s. On the other hand, campus render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wer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Relatively –high autonomy pushes through BBS’s propertiy. Under higher autonomy condition, user-programmer or user-manager model may bring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ther words, BBS community becomes flourishing on account of fewer restrictions from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managing staff in PPT, because of owning top administrative rights, can get deeply involved, experiment, and modify this social group with innovations. They have done this not for living or oppressed by the authorities, but for fun. To these core managing staff, BBS renders a vehicle, of collective emotional memory, and self-indentification. The growing number of BBS users shows the integrity of econom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PT after the year 2005, because of frequent internet mobbing along with mass media, has attracted more users to join its social website and gave rise to its influence as well. People start to care about its ownership. And the closure of this issue came to an end in the event of PPT pupils exile; after that, the number of PPT users has suspended (15 thousand users at top.) Now, the ownership belongs the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tt becomes a relatively stable artifact in the long run. |
Reference: | 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板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56:183-218。 王皓昀,2010,《影響運彩迷對虛擬社群信任意圖之因素探討-以PTT運彩版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靜怡,2007,《女性BBS社群的衝突處理--從符擔性概念談PTT「站崗的女人」版集體合作溝通行為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孟蓉,2004,《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消費影響力之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論文。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メディア文化論--メディアを学ぶ人のための15話)。台北:群學。 江典嘉,2002,〈由權力觀點解讀電子布告欄版面的運作〉。《資訊社會研究》 2:93-116。 江國維,2006,《BBS與Blog公共領域性之研究-以關鍵字「墮胎」為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俊璋,2008,《BBS中的運動迷群與迷文化:以批踢踢實業坊「王建民板」為研究場域》。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吳泉源,2002,〈技術與技術研究在台灣〉。《當代》176:64-73。 吳姝蒨,1995,《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呂懿婷,2001,《從BBS站廣告板閱聽人的質性分析來看廣告效果研究的啟示》。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翰,2010,《PTT使用者對侵犯他人隱私之研究》。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奇偉,2010,《數據會說話?PTT大聯盟球迷觀看方式的鬥爭》。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惟平,2001,《尋找台灣學術網路BBS站的規範力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禮君,1997,《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以女權上路新聞網與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周佳儀 ,2008,《網路論壇的沉默螺旋現象—以台大PTT討論板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陳蒼林,1991a,《BBS網路世界》。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 ----,1991b,〈BBS通訊網路推廣的意義〉。《第三波》。Vol. 106:65。 ----,1991c,〈學習BBS使用與設站資訊的取得管道〉。《第三波》。 Vol. 101:43。 交大校園網路策進會,1996,《Internet-無限拓展你的視野》。台北:松岡。 林柏蒼,1995,〈善待所愛,善愛所有〉。《HOPE NET-光碟月刊》。Vol.8:81,1995年1月號。 林倩如,2007,《當資源變成來源:主流媒體如何從網路製造新聞》,淡江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意仁,2010,(由節慶看網路起鬨現象〉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2011,《網路群眾文化及其民主意涵-以PTT Gossiping看板為例》。臺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熙,2001,〈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Vol.1, pp. 1-42。 林靖堂,2010,《無名小站商業化發展史-批判性觀點》臺北:輔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林沛瑀 ,2009,《解析性別權力下的女性情慾—以PTT論壇的女性性板為例》。南華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明璇,2000,《科技賦權之可能性—以清華大學女性主義BBS站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若,2003,《網路中的女性情誼:以台大椰林站崗的女人板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婷,2011,《觀光、負面到混雜:台灣汽車旅館的歷史、技術與意涵轉變》。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珮珊,2009,《網路論壇中的強暴討論串分析—以PTT的女性性板為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景騰,2005,《網路虛擬自我的集體建構—台灣BBS網路小說社群及其化》。台北: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科BBS站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1998,〈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 3(4):1-20。 涂迺儀,2008,《反迷間的「禮」與「合」—以批踢踢吐槽板中的異議表達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誠,2008.07.21,〈經濟衰退回顧╱2000年 網路泡沫化 新貴身價一夕暴跌〉。《自由時報》,財經新聞版。 陳韋臻,2011.01.13,〈KKCITY 石化後,花魁藝色館璀璨重生〉,《破週報》,復刊645期。 陳錦華,2001,《網路社會運動:以本土同志運動在網上的集結與動員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勁宇,2008,《線上社群與失戀創傷復原之研究-以PTTBroken-Heart版為例》 。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文生、王三吉,2005,〈台灣網際網路發展歷程研究之初探〉。TANet 2005 研討會發表論文。 陳文生、尹清海,1994,〈台灣學術網路(TANet)現況簡介〉。《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311:3-5。 許乃文,1995,〈台灣學術網路簡介〉。《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411:12-15。 陳政佑,2008,《從選秀節目【Super StarAve】BBS板看網路閱聽人之日常收視經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華,2008,〈標準鍵盤:擺盪在科技與社會的人間尺度〉。《科學月刊》457:32-37。 郭良文,1997,〈台灣網際網路興起之政治經濟學分析:一個全球化的發展觀點〉,頁113-140。《「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專書與會議論文集》。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琦,2007,〈PTT技術老掉牙 75萬網友還是最愛它〉。《數位時代雙周刊》,(147):.82 張志杰,2008,《網路社群中憂鬱症經驗者的情緒安置與身體對待》。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所碩士論文。 張思涵,2010,《台灣網路使用者潛水行為之研究—以PTT「網購板」為例》。文化新聞所碩士論文。 張淳矞,2009,《以動態網絡分析探討網路社群口碑與購買態度之關係:以批踢踢nb_shopping板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蓉、何玫樺、黃倩茹,2008,〈線上社會支持類型探討:以PTT精神疾病板及整型美容板為例〉。《新聞學研究》94:61-105。 張智翔,2008,《網路世界的語言遊戲—顏文字在PTT中的使用》。南華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雅苹,2007,《Web2.0 社群資訊品質之評估—以PTT股票板為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茵惠, 2009,〈片刻真實:電視機為何對你說謊?〉《人籟論辨月刊》第64期 。 梁伯嵩,1993,〈學生社團協助管理校園網路實務-足跡…寫於CCCA週年〉。 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212:30-40。 賀元等著,1995,《我的電腦探索》。台北:資訊人文化。 彭漣漪,2011,(平均每2人擁一台電視機居全球第3, 出板傳播媒體超多不打烊〉《遠見雜誌》6月號 第300期 曾憲雄,1993,〈我國資訊教育與學術研究之發展現況〉。《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206:1-2。 曾武清,2004,《網路媒介與集體記憶:台灣棒球史中的「龍魂不滅」談起》。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雅慧,2002,《網路性愛與女性賦權》。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10,〈Mob-ility:重探虛擬社區的社區議題〉。「社會理論:現代性與本土化」研討會,中國政法大學社會科學院,頁99-117。 ---,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65-106。 黃智銘,2010.11.10,〈社群網站PTT難成「台灣版臉書」〉《今週刊》,725 期。 黃楷元,2006,《電子布告欄中的政治意見呈現—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政治類看板為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慧櫻,1997,〈從TANet BBS發展脈絡,探討跨出虛擬空間的「異議BBS」〉。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 黃慧櫻,1999,《台灣網際網路的變遷—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初步考察》。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TANet2005 研討會」。 黃學碩,1996,《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Vol.10:129-190。 楊弘任,2002,〈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科技、醫療與社會》。Vol.2:1-52。. 葛皇濱,2004,《叛碼或國碼?—台灣自由軟體運動的發展與挑戰(1991-2004)》。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經庭,2007,《BBS 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 PTT "Hakka Dream"板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257-293。 趙國仁、陳年興、何扭今,1995,〈TANet BBS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406:7-15。 劉漢山,1996,《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人格特質及其使用行為之研究—以中央資管龍貓站為例》。台北:中央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記者: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新聞學研究》,第95期。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45-81。 劉應琳,2001,《閱讀研究:臺大BBS Books板愛書人休閒閱讀之探討》。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欣樺,2008,《批踢踢電影版使用者觀影決策影響因素之分析─以電影《海角七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穎,2007,《網路合購之空間性分析—以PTT合購板之研究為例》。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交通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靚萱,2002,《從「衛生棉長蟲」案談BBS討論區的謠言傳播現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思彣,2007,《美的追求與自我的改造—BBS網路的美妝與生活實踐論述分析》。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曉黎,2000,《資訊的共享與交換—黑客文化的歷史、場景與社會意涵》。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網路的禮物文化〉。《資訊社會研究》第6期:149-171。 薛怡青,2001,《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濱野智史著,蘇文淑譯, 2011,《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アーキテクチャの生態系──情報環境はいかに設計されてきたか) ,台北:大藝出版。 謝文川,1996,《TANET BBS使用者生活型態及其使用行為之分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翠玲,1998,《妳是我的姐妹:電腦中介傳播環境下的美容言談》。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劭楷,2009,《網路算命使用者的動機、滿足、信任與評估的初探性研究—以批踢踢實業坊命理研究院為例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燦煐,2003,〈線上性別vs.線下性別:網路互動中的性別形構〉。《新聞學研究》76:43-90。 蘇侯彰,2000,《網際網路歷史的政經分析:美國與台灣經驗》。 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Brown, J. S. & Duguid, P著、顧淑馨譯,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台北:先覺。 Edgerton, David著,方俊育、李尚仁譯,2004。〈從創新到使用:十道兼容並蓄的技術史史學提綱〉。頁131-170,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譯,《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出版社。 Everett M. Rogers著、唐錦超譯,2006。《創新的擴散-為什麼有些好觀念、好產品會一炮而紅,有些卻流行不起來?》。台北:遠流出版社。 Sergio Sismondo著、林宗德譯,2007,《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Shirky, C著、吳國卿,2011,《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休閒時間x網路連結=改變世界的決勝點》。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ouch,2006.05.31,〈網路性書寫的瓦解乃是厭惡人類的藉口〉,《破週報》,412期。
Akrich, Madeleine,1992, "The De-Scription of Technical Objects."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nical Change,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 and John Law. Cambridge: MIT Press:205-224 Akrich, Madeleine and Bruno Latour,1992, "A Summary of a Convenient Vocabulary for the Semiotics of Human and Nonhuman Assemblies."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nical Change,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 and John Law. Cambridge: MIT Press:259-264 Bijker, W. E., 1995, Of bicycles, Bakelites, and bulbs:Toward a theory of sociotechnical change. London:MIT Press. ---, 1992, “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luorescent Light, or How an Artifact Was Invented in Its Diffusion Stage. ” In Bijker, Wiebe E. and John Law, eds,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Pp. 75-102. The MIT Press. Bitzer, Jürgen & Schrettl, Wolfram & Schröder, Philipp J.H., , 2006., "Intrinsic Motivation versus Signaling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 06-7, University of Aarhus, Aarhus School of Busines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Adamson, M. Cambridge: Polity. Christos J. P. Moschovitis etc, 1999,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A Chronology, 1843 to the Present .Santa Barbara: ABC-CLIO. Epstein, Steven, 1995., "The Construction of Lay Expertise: AIDS Activism and the Forging of Credibility in the Reform of Clinical T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 20:408-37. Hughes, T. P. ,1983, Networks of Power; 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 1880-1930.Baltimore, Johns Hopkins. --- ,1969, "Technological Momentum in History: Hydrogenation in Germany 1898-1933", Past and Present, No. 44: 106–132 Huizinga, J,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the Beacon Press, Jin, Liwen, 2008, “Chinese outline BBS sphere:what BBS has brought to Chin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t. of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Klein, Hans and Kleinman, Daniel Lee ,2002,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 27. Law, J, 1987, “Technology and heterogeneous engineering: The case of Portuguese expansion. p. 111-134“In W. E. Bijker, T. P. Hughes & T. Pinch (Ed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111-134.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Leadbeater, Charles; Miller, Paul, 2004, The Pro-Am Revolution: How Enthusiasts are Changing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London: Demos. Online version:http://www.demos.co.uk/publications/proameconomy/. Lin, Y., 2004., Hacking Practices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A Social Worlds Analysis of ICT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Free/Libre Open Source Software, University of York, Online version:http://freesoftware.mit.edu/papers/lin2.pdf. Naughton, John,2000,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uture, NY: The Overlook. Press, Peter Mayer Publishers, Inc. Nora, P,1989,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emoire. M. Roudebush (Trans.).Representations, No. 26, 7-24. Pinch, Trevor J. and Wiebe E. Bijker , 198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Bijker, Wiebe E.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J. Pinch, ed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Pp. 17-50. The MIT Press. Rapp, David, 2003, “From bulletin boards to blogs,” Technology Review, 106, 7, Cambridge:MA. S. K. Huang, M. F. Chen, J. J. Yang, C. S. Chen, and T. C. Liu, 1995,`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ateways between Internet BBS and NetNews,` TANet`95 Conference, Oct 23-24, pp. F46-F51. Woolgar, Steve,1991,"Configuring the User: The Case of Usability Trials". p. 57-99 in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omination, edited by John Law. London: Routledge. 網路資料: 林克寰,2004,「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Blog是甚麼碗糕啊?」 取用時間:2012年2月11日。 網址: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陳子文 ,2000, <台灣BBS發展簡史>。。 取用日期:2011年5月3日。 網址:http://content.edu.tw/senior/computer/ks_ks/comsense/bbs.htm 陳珮雯,2002.08.19,〈拜免費撥接之賜,Skysoft已獲利〉IT Home 電腦報。 取用日期:2012年3月14日。 網址: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18086。 國立交通大學校園官方網站:http://www.nctu.edu.tw/。 黃哲斌,2008.11.28,<個人即媒體:新聞中間人的危機> 取用日期:2011年5月3日。 網址: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21&id=182 彭漣漪 (2003),〈KKman: 64萬網友的online不夜城〉,e天下雜誌2003年8月號。取用日期:2011年2月14日。 網址: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32/032112.asp 新聞倫理資料庫 網址:http://ethics.nccu.edu.tw/index.php?q=node/31。 維克拉倫,2007,<淺介並回顧撥接式 BBS 的系統架構及在地化應用>。 取用日期:2011年5月3日。 網址:http://blog.sina.com.tw/verklarung/article.php?pbgid=21575&entryid=570256 劉大川,1997,<被NII遺忘的BBS>。 取用日期:2010年10月7日。 網址:http://www.nctu.edu.tw/~ltc。 Chenglap,2010, "Re:[討論]關於台灣以外的網路是否有學術網路"。批踢踢BBSVIEW看板,取用日期:2010年8月7日。 Gorenfeld, John,2001,"BBSes." in Flakmagazine。 取用日期:2011年12月31日。 網址:http://www.flakmag.com/misc/bbs.html in2,2005.3.30,〈[回憶] Ptt/Ptt2 歷史(6) 〉。批踢踢站史板。 取用日期:2010年11月25日。 --,2005.2.24,〈[回憶] PTT/PTT2歷史(2)〉。批踢踢站史板。 取用日期:2010年11月25日。 Hoyi,2005,〈hate板在板破 10000人「衝紫爆」事件〉批踢踢站史板。 取用日期:2012年1月25日。 Kyhpudding,2006,〈乱弹 telnet based BBS〉。 引用日期:2011年2月14日。 網址http://hi.baidu.com/pudding/blog/item/9a78fbf217359313b07ec504.html Ljs ,2005,〈黑特/匿名/media-chaos三板唯讀〉批踢踢站史板。 取用日期:2012年1月25日。 Shen Chuan-Hsing,2003,〈FreeBSD Chinese HOWTO〉。 取用日期:2012年4月10日。 網址:http://freebsd.stu.edu.tw/zh-tut/zh-tut.html slow,2009,〈Re: [問卦] 有沒有盈月與繁星bbs站沒落的八卦?〉。批踢踢八卦板。取用日期:2010年9月6日。 Starwindd,2008,〈Re: [問卦] PTT唯我獨尊,一統台灣BBS的歷史? 〉。批踢踢 踢踢八卦板。取用日期:2012年7月8日。 xdite,2006,〈自取滅亡的註死抄襲〉 取用日期:2011年5月3日。 網址:http://wp.xdite.net/?p=189 --,2007a,〈淺談 BBS 與 Blog (1)〉 取用日期:2011年5月3日。 網址:http://wp.xdite.net/?p=270 --,2007b,〈淺談 BBS 與Blog(3)〉 取用日期:2011年11月25日。 網址:http://blog.xdite.net/?p=276 --,2008,〈無名小站 BBS 將捐贈予交通大學〉 取用日期:2011年11月25日。 網址:http://wp.xdite.net/?p=579&cpage=1
影音資料: Scott, Jason,2005,BBS: The Documentary(DVD, Episode 4: "Fidonet"). Boston, MA, USA: Bovine Ignition Systems. OCLC61156153;Online version: http://archive.org/details/BBS.The.Documentary.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7254006 100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54006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06401.pdf | 2251Kb | Adobe PDF2 | 527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