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24
|
Title: | 影響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 The panel study of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
Authors: | 李昭鋆 Lee, Chao Yun |
Contributors: | 余民寧 Yu, Min Ning 李昭鋆 Lee, Chao Yun |
Keywords: | 潛在成長曲線模型 偏差行為 社會控制理論 自我控制理論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deviation behavior social bond theory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
Date: | 2011 |
Issue Date: | 2012-10-30 11:33:22 (UTC+8) |
Abstract: | 對偏差行為的解釋有多種理論,不過以後天的角度詮釋偏差行為,則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是最有力的解釋理論。本研究亦欲圖驗證此兩種理論在多變量潛在成長模型的效用。因此,研究者採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資料,以自我控制信念、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預測偏差行為之變化。此外,並探究性別對潛在成長模型之影響。茲將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1、偏差行為隨著年級逐漸增加,日益增加,變異數亦逐漸擴大。 2、整體多變量潛在成長模型中,整體模式適配度良好。 3、自變項對偏差行為截距、斜率解釋量分別為.19、.32,顯示模式的解釋量仍有改善空間,其中對截距之預測達顯著者,分別為同儕關係截距、學校依附感截距、學業成就截距、親子關係截距。對斜率之預測力達顯著者,分別為學校依附感斜率、學校依附感截距、同儕關係斜率、同儕關係截距、教育抱負截距。 4、運用多群組分析,發現男女生並無測量不變性。 5、性別對偏差行為有重要影響。 6、預測女生的斜率主要考量其學校依附感和同儕關係,但預測男生偏差行為的斜率除了與學校、同儕的關係外,還要考量其教育抱負。 最後,根據上述的結論,研究者分別提出實務、研究方法、未來偏差行為研究之建議,以作為參考。 The cause of deviation behavior is explained by many theories. However,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self control theory are the most famous and important theorie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confirm the theories which are applied in multivariable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 Therefore, TEPS data a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Deviation behavior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variety of it also rises. (2)The fit of model is good. (3)The intercept is explained 19% by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slope is explained 32%. In addition,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ntercept of the relation of peer group, attachment feeling of school, parental rel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regression which is employed to anticipate the intercep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intercept of the relation of peer group, attachment feeling of school, and educational ambition and the slope of peer group, and attachment feeling of school can anticipate slope of deviation behavior effectively. (4)Employing multi-group analysis, there exis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model. (5)Sex has influence on deviation behavior. (6)For girls, the slope of deviation behavior is anticipated by social relations, but for boys, besides the peer relationship, it is also included the educational ambition. According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e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
Reference: | 壹、中文部分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2011)。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2012 年1 月10 日,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gview/2/8 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預防辦法(1999年11月17日)。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 年05月18日)。 王南詔(2000)。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梅香(2003)。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王莊民 (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學業成就 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莊明(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司法院統計處(2012年5月24日)。司法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 田秀蘭(2001)。青少年生涯發展中的重要議題及輔導策略。中等教育,52,5,38-52。 石文宜(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臺北市:青輔會。 何美瑤(2001)。國中生家庭結構、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吳怡芳、曾育貞(2003)。偏差行為之定義。載於齊力、董旭英(主編),臺灣青少年行為之剖析(頁12)。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市:張老師。 宋鎮照(1997)。社會學。 臺北市 : 五南。 李尹暘(2009)信任、遵醫囑行為與健康結果於慢性病患之縱貫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李旻陽(1994)。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人本學報,56 ,75-103。 李明政(1986)。國中少年差別結合與偏差行為--差別結合論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俊甫(2002)。國中學生知覺導師期望、自我期望與違規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敦仁(2010)。父母參與對青少年學習成長軌跡的影響之貫時追蹤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雅齡(1987)。青少年偏差行為形成過程之探討:驗證標籤理論。東吳大學,臺北市。 周美智(2001)。家庭因素、子女道德觀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所。 林正弘(1992)。城鄉少年偏差行為成因比較分析─Hirschi and Gottfredson 一般化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林玉體(2010)。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孟嫻(2007)。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林書慶(2009)。宜蘭縣外籍配偶子女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林朝夫(1991)。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臺北市:心理。 林適湖(1991)。社會控制理論與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碧芳(2011)。家庭文化資本與個人學習動機對青少年學習成就影響之貫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美華(1996)。青少年同儕關係(上)。父母親月刊,137,33-40。 邱皓正(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正(2011)。結構方程式LISREL/SIMPLIS。臺北市:雙葉。 邵郊(2005)。生理心理學。五南:臺北市。 金炫泰(2010)。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臺中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青輔會(1998)。青少年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 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八十五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集(頁267-291)。 侯崇文(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犯罪學期刊,2,15-48。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洪蘭(譯)(2002)。大腦的祕密檔案。(原作者:Rita Carter)。臺北市:遠流。(原作出版年:1998)。 洪蘭(譯)(2006)。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原作者:Anne Moir與 David Jessel)。臺北市:遠流。 徐西森(1997)。師生關係與溝通技巧。學生輔導,49,52-61。 馬傳鎮(1988)。少年犯罪心理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南投縣:臺灣省政府研考會。 張秀慧(200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函雯(2011)。臺東地區國中生偏差行為與校園霸凌之相關因素研究:以社會控制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臺東縣。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玲榕(2009)。家庭結構、家長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偏差 行為之研究-以新莊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張秋桂(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苙雲(2008)。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2001)、第二波(2003)、第三波(2005)、第四波(2007)資料使用手冊【公共使用版獲子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管理、釋出單位】 張恕(2010)。社會連結、親子價值觀一致性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以縱貫性研究驗證社會控制理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張晶惠(2000)。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雲嘉國中生87-88年間固定群資料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楓明(2011)。學業層面之參與、抱負、自我效能及緊張因素對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縱貫性研究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19,3,。 張麗鵑(2003)。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教育部(2012年5月29日)。教育校園事件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莊耀嘉(1996)。犯罪的心理成因:自我控制或社會控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6(2),235-257。 莊耀嘉(2002)。衝動性格、認知控管缺陷與兒童犯行之發展:追蹤至少年階段之貫時性研究。2002 年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71-86。臺北:國立臺北大學。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桃園縣:中央警官學校。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1996)。男性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Gender Differences in Causa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犯罪學期刊,2 ,1-14。 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 ,225-256。 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225-256。 許春金、侯崇文、黃富源(1996)。兒童、少年觸法成因及處遇方式之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嘉家(2004)。國中生刀槍不入、刺激尋求與偏差行為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三慶(2009)。屏東縣國中教師對學生偏差行為問題覺知與輔導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志銘(2009)。導師、輔導人員、軍訓教官對高中職在學學生偏差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武天(2006)。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 以臺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順宇(2007)。結構方程模式操作。臺北市:心理。 陳詩寧(1997)。通勤家庭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慧如(2004)。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幼涵(2000)。解析青少年犯罪率高峰之現象:「低自我控制」「與成熟代溝」之再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育貞(2002)。刺激尋求動機、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曾淑萍(2000)。自我控制與少年竊盜行為﹕一般性犯罪理論之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辜易天(2007)。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在臺灣之適用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馮莉雅(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資料文摘,39 ,2 ,171-192。 黃天、谷芊、邱妍祥(200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考用出版社。 黃芳銘(2010)。結構方程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信璋(2006)。苗栗縣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師生衝突間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郁珉(2009)。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婉琳(2009)。社會控制與女性持續及中止犯罪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黃德祥(1995)。青少年自殺的預防。臺灣省中等學校輔導通訊,42,4-8。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楊國樞(1978)。影響國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學校因素。文崇一(主編),社會變遷中的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24,33-5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溫福星(2009)。階層線性模式原理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雙葉。 葉士如(2009)。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縣。 趙珮晴(2010)。影響臺灣學生自律學習的因素:TEPS資料的縱貫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齊力、董旭英(2003)。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 劉冠琪(2005)。生活壓力、自我韌性、衝動性格與國中生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劉盈芳(2011)。學校依附感與教師支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劉峻誠(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潘秉松(2001)。飆車少年與一般少年之社會連結及刺激尋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謝忠榥(2004)。影響高職偏差行為因素之研究-以臺南縣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俊義(2010)多層次線性分析-理論、方法與實務。臺北市:鼎茂。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謝高橋(1988)。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 蘇素美(1989)。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大學,高雄市。 警察百科全書(2000)。 犯罪學與刑事政策。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貳、英文部分 Argyle, M., & Henderson, M. (1985). The anatomy of relationships and the rules and skills needed to manage them successfully. England: Penguin. Bandura, A. ( 199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Barnes, C. M. (1992). Parental support and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adplescent drinking, delinquency, and related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763-776. Bollen, K. A., & Curren, P. J. (2006). Latent curve models: A structural equation perspective. Hoboken, NJ: Wiley-Interscience. Cardoos, S. L., Zakriski, A. L., Wright, J. C. & Parad, H. W. (2008). Group treatment for aggressive and delinquent youth: Does peer interaction reinforce deviant behavior? Brown University Child & Adolescent behavior Letter, 24(10), 1-6. Cavan, R. S., & Ferdinand, T. N. (1981). Juvenile delinquency.New York: Happer and Row. Cecilia, A. E. (2004). Risk-taking behavior among Germ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7, 499-512. Chris G., Christopher J. S., & Mitchell, J. M. (2004). Binge drinking and negative alcohol-related behaviors: 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2, 411-420. Eamon, M. K., & Altshuler, S. J. (2004). Can we predict disruptive school behavior? Children & Schools, 26(1), 23-37. Erickson, K. G., Crosnoe, R., & Dornbusch, S. M. (2000).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adolescent deviance: Combining social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4), 395-425. Eric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Gardner, T. W., Dishion, T. J., & Connell, A. M. (2008). Adolescent self-regulation as resilience: resistance to antisocial behavior within the deviant peer context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6(2), 273-284. Gibbs, J. J., Giever, D., & Martin, J. S. (1998). Parental management and self control:An empirical test of Gottf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35(1), 40-70. Gottfredson, M.,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y, C. (2001). Parenting,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Criminology, 39(3), 707-736.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ohnson, M. K. (1990). The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origins of community-base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rious emotional disorders. Retrieved from http:// web.ebscohost.com/ehost/search/advanced?sid=29b5939c-d4ed-48c3-8b45-322168107f8a%40sessionmgr4&vid=1&hid=24 Kempf, K. L. (1993). The empirical status of Hirschi`s control theory. In W. S. Laufer & F. Adler (Eds.), Advances in criminological theory(Vol.1, pp.143-185). New Brunswick, N.T.: Transaction Publishers. Kline, R. B. (200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Le, T. N., Monfared, G., & Stockdale, G. D.(2005).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parent, and peer contextual factors with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for Chinese, cambodian, laotian or mien, and vietnamese youth. Crime and Delinquency, 51(2), 192-219. Lee, S. (2011).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teraction with monoamine oxidase A (MAOA) genotype.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9(3), 321-332. Lemart, E. (1957). Social pat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Lobitz, W. C., & Johnson, S. M. (1975). Parental manipul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disturbed and nondisturb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6(3), 719-726. Nakhaie, M. R., Silverman, R. A., & LaGrange, T. C. (2000). Self-control and social control: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ethnicity, class and delinquenc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5(1), 35-59.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 E. M. Hetherington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1-101. New York: Wiley. Park, H. (2000). Comparison of IRT models for ordered polytomous response dat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Minnesota Payne, A. A., Gottfredson, D. C., & Gottfredson, G. D. (2003). Schools as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student bonding, and school disorder. Criminology, 41(3), 749-778. Piehler, T. F., & Dishion, T. J. (2007). Interpersonal dynamics within adolescent friendships: dyadic mutuality, deviant talk, and pattern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78(5), 1611-1624. Sampson, Ro. J., & Laub J. H. (1993).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ur, E. M. (1971). Labeling deviant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 Row.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1, 360-407. Cernkovich, S. A., & Giordano, P. C. (1992). School bonding, rac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30(2), 261-291. Sutherland, E. H., & Cressey, D. R. (1943). Criminology.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Tolan, P. H. (1988). Delinquent behaviors and mal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7, 413-427. Vazsonyi, A. T., Pickering, L. E., Junger, M., & Hessing, D.(2001). An empirical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a four na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 cntrol and the pediction of dvia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quency, 3(2), 91-132.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7152011 100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2011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ses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11101.pdf | 1153Kb | Adobe PDF2 | 55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