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53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493119      在线人数 : 7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535


    题名: 中國專利侵權訴訟損害賠償之研究
    Studies of Damage Compensation in China’s Patent Litigation
    作者: 陳映蓁
    贡献者: 王文杰
    王偉霖

    陳映蓁
    关键词: 專利侵權
    專利訴訟
    損害賠償
    法定賠償
    日期: 2011
    上传时间: 2012-10-30 11:19:03 (UTC+8)
    摘要: 中國近年來為因應經濟快速發展,除極力追求技術自主與維護中國本土企業利益外,更注重自有知識產權之研發與保護。尤其兩岸地區經貿活動交流之頻繁,臺灣對中國投資方面,2011年一年間,核准對大陸投資件數575件,核准投(增)資金額更高達131億美元,且臺灣企業申請大陸專利件數逾21,600件,在在可見臺灣科技產業大規模佈局中國市場,顯見中國已成為臺灣企業專利爭訟之戰場,深入探討中國現行專利法制自刻不容緩。

    2008年中國針對專利法進行第三次修法,嗣於2009年10月1日實施,在新法施行前,原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係按照權利人所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確定為依據,權利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的利益難以確定時,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修正後《專利法》第65條規定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的利益。權利人之損失或侵權人之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並明定法定賠償,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的法定賠償提高到專利法層次,法定額度從人民幣(下同)5,000元至50萬元提高到1萬元至100萬元,更明確化適用賠償數額之順序。

    本文從探討中國新專利法中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出發,再透過法學實證研究之方法,檢視修法後,中國人民法院就專利糾紛適用新法之情形,據以觀察不同屬性之專利侵權糾紛與法院判賠金額間之關聯性,探究中國人民法院現行審判實務上判定賠償額之現況,並提出相關修法建議。
    In response to the fast economic growth of recent decad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contemplate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mphasize on pursuing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2011, Taiwan’s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has approved 575 investments in China by Taiwanese enterprises which the total amount has reached to US13.1 billions.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by Taiwanese firms reached to 2,100 in the same year. It is therefore foreseeable that China will become a major battlefield for patent disputes between compan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those from Taiwan.

    The third round of amendments to the patent law of the P.R.C came into effect. Before this change,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was based on the losses suffered by the right holder or the profits earned through the infringement; if it wa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right holder’s loss or the violator’s profit, the amount was assessed by referring to the appropriate multiple of the amount of royalties of that patent under contractual license. Article 65 of the new patent law codifies that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patent right shall be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losses suffered by the right holder; if the actual losses a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t may be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fits earned through the infringement; if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either, the amount is assessed by reference to the appropriate multiple of the amount of royalty of that patent under contractual license. In the event that none of these amounts can be fairly ascertained, the court has the discretion to award compensation in the range of RMB 5,000 to 50,000 provided by a Supreme People’s Court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rticle 65 also codifies the statutory damages to between RMB 10,000 and RMB 1,000,00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damage compensation in China’s patent litigation and develops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by means of empirical study, which includes examinations on 400judgments of patent infringement cases issued by Chinese courts and interviews with scholars and Chinese judge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stimating litigat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a proposal to corporations for framing patent enforcement strategies in China.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架構及限制7
    第一款 研究範圍7
    第二款 研究架構8
    第三款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專利權之侵害10
    第一節 專利侵權行為10
    第二節 專利權保護範圍13
    第一項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及侵權認定15
    第一款 對於確定專利保護範圍各國之解釋原則15
    第二款 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18
    第三款 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之侵權判定21
    第二項 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範圍及侵權認定29
    第一款 中國專利法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範圍29
    第二款 外觀設計專利之侵權判定31
    第三節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之要件34
    第四節 侵犯專利權行為之法律責任48
    第一項 停止侵害49
    第二項 消除影響52
    第三項 賠償損失53
    第三章 侵害專利權之損害賠償54
    第一節 立法目的與沿革54
    第二節 確定侵害專利權賠償數額的原則58
    第三節 確定侵害專利權賠償數額的順序60
    第一項 2008年修法前60
    第二項 2008年修法後62
    第三項 新舊法適用問題62
    第四節 確定侵害專利權賠償數額的類型依據63
    第一項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64
    第二項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68
    第三項 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70
    第四項 法定賠償或定額賠償74
    第五項 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76
    第四章 中國專利修法後之侵權判決實證與案例研析81
    第一節 研究方法81
    第二節 專利案件於各地區的實際分布情形及當事人國籍81
    第三節 涉訟之案件類型85
    第四節 專利侵權案件委託專業單位鑑定之數量88
    第五節 法院判決結果分析91
    第六節 修法後法院計算損害賠償額之基準93
    第七節 案例研析98
    第一項 以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來計算損害賠償數額之案例98
    第二項 以法定賠償來計算損害賠償數額之案例100
    第五章 中國專利修法後對於損害賠償計算之變革107
    第一節 實務面臨之現況107
    第二節 法定賠償制度之完善與建議111
    第三節 專利侵權行為立法之建議117
    第一項 專利貢獻度117
    第一款 中國零部件和包裝物專利侵權案中對專利貢獻度之適用117
    第二款 美國、日本對於專利貢獻度之相關規則與適用118
    第三款 在中國專利侵權案中全面考慮專利貢獻度之可能性120
    第二項 舉證責任分配之合理化121
    第三項 是否增訂懲罰性損害賠償之規定124
    第六章 結語132
    參考文獻135
    附件一149
    附件二154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一、中國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德〕K‧茨威格特主編,國際比較法百科全書,法律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尹新天,中國專利法詳解,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3.文希凱主編,國家知識產權局人事司組織編寫,專利法教程,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1月第二版。
    4.王凌紅,專利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5.王勝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6.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編著,知識產權審判分類案件綜述,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7.安建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8.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9.胡雪瑩,新《專利法》下外觀設計侵權判定體系的架構,載於專利法研究2010,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編,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10.徐愛國等譯,布蘭代斯著,哈佛法學評論(侵權法學精粹),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11.高經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12.國家知識產權局法條司編,《專利法》第三次修改導讀,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13.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尹新天主編,新專利法詳解,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年3月。
    14.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編,新專利法詳解,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年8月。
    15.張玉瑞,專利戰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16.張耕,知識產權民事訴訟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7.傅志培、張輝,解讀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意見,載於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民事卷(1997-2002),李國光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6月。
    18.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編著,曹建明主編,新專利法司法解釋精解,2002年1月。
    19.湯宗舜,專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20.湯宗舜,專利法解說,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年7月。
    21.程永順,中國專利訴訟,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5月。
    22.程永順,專利糾紛與處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5月。
    23.程永順,專利侵權判定基本原則的適用,載於專利侵權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馮曉青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版。
    24.程永順主編,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教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5.程永順主編,專利權糾紛案件法官點評,2007年2月第二版。
    26.陽平,論侵害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一從知識產權特徵出發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7.馮曉青、劉友華,專利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28.鄭成思,知識產權論,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9.戴建志、陳旭主編,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月第一版。
    30.譚啟平,專利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二、中國期刊論文
    1.丁錦希、郭璇、姜暉、耿露,美國捐獻原則及對我國的啟示,國際知識產權,2011年第10期。
    2.卜紅梅,我國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完善之探討,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83期。
    3.上海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上海法院確定侵犯知識產權賠償數額的司法實踐,人民司法,2006年1月。
    4.孔祥俊、王永昌、李劍,《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人民司法,2010年3月。
    5.王利明,美國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比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6.王忠敏,我國專利權利要求解釋原則初探,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09年11月,第6卷第4期。
    7.王傳豔,專利侵權判定中禁止反悔原則的適用,法案法務,2011年第10期。
    8.王學峰,論知識產權侵權引入懲罰性賠償責任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6年3 月,19 卷1期。
    9.田立普,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2009年第1號。
    10.吳鵬民,淺析專利侵權判定中的等同原則,法制與經濟,2011年12月,第296期。
    11.李文紅,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如何定,中國對外貿易(法律仲裁),2009年第11期。
    12.李永明,知識產權侵權損害法定賠償研究,中國法學,2002年第5期。
    13.李罡,我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應用評析,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下,2011年5月。
    14.李曉明,專利侵權中等同原則適用的發展,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4月,第13卷第2期。
    15.周林,試論知識產權評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依據,法商研究,1996年第6期。
    16.周暉國,知識產權法定賠償的司法適用,學術論壇,2007年第17卷第1期。
    17.易玉白豔,我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的確定,法制與社會,2010年11月(下)。
    18.林幼吟、彭新強、張曉鍇,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證據認定,人民司法,2006年9月。
    19.姜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2000年第5號。
    20.胡海容、雷云,知識產權侵權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是與非,知識產權,2011年第2期。
    21.范曉宇,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的要件與其舉證責任-以《侵權責任法》為切入點,法學雜誌,2012年第1期。
    22.高華、焦洪濤,專利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科技與法律,2002年第2期。
    23.張春豔,我國知識產權法定賠償制度之反思與完善,法學雜誌,2011年第5期。
    24.張務謹,試論專利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法制與社會,2010年7月。
    25.張愛軍,對懲罰性賠償之反對觀點的評析,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1卷2期,2003年6月。
    26.張廣良,懲罰性賠償並非破解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難題的良策,中國專利與商標,2012年第1期。
    27.莊秀峰,保護知識產權應增設懲罰性賠償,法學雜誌,2002年第134 期。
    28.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確定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數額常見證據的認定,人民司法,2006年11月。
    29.程宗璋,論懲罰性損害賠償判決之適用,青島化工學院學報,2000年第53 期。
    30.溫世揚、邱永清,懲罰性賠償與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適用月刊,2004年12月第225 期。
    31.管育嬰,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判定中專利貢獻度問題探討,人民司法,2010年第23期。
    32.劉俊煥、王琪,論兩岸專利侵權判定原則-以發明與實用新型為例,東方企業文化‧百家論壇,2011年9月。
    33.劉遠山、余秀寶、李傳文,我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計算方法適用論要,行政與法,2011年第1期。
    34.劉曉純,侵權責任法視角下的專利侵權賠償原則研究,知識產權,2011年第9期。
    35.歐修平,專利侵權判定新問題探討,人間司法,2010年第15期。
    36.蔡曉東,專利侵權技術抗辯-捐獻原則,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總第73期)。
    37.蔣志培,談TRIPS 協議第45 條肯定的知識產權侵權賠償的歸責原則,知識產權,1998年第3期。
    38.鄭成思,中國侵權法理論的誤區與進步:寫在《專利法》再次修訂與《著作權法》頒布十周年之際,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第2期。
    39.謝曉堯,懲罰性賠償:一個激勵的觀點,學術研究,2004 年第6 期,2004 年。

    三、臺灣書籍
    1.Martin J Adelman、Randall R Rader、Gordon P Klancnik著,鄭勝利、劉江彬主持翻譯,美國專利法,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1月。
    2.王文杰,嬗變中之中國大陸法制,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三版。
    3.王承守、鄧穎懋,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元照出版,2004年11月。
    4.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作者自版,2006年7月版。
    5.陳逸南,大陸專利法解讀,月旦出版,1995年初版。
    6.陳聰富,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2004年9月。
    7.陳聰富、陳忠五、沈冠伶、許士宦合著,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判決之承認及執行,學林出版,2004年12月。
    8.曾世雄,損害賠償法原理,新學林出版,1996年9月修正二版。
    9.曾陳明汝、蔡明誠,兩岸暨歐美專利法,新學林出版,2009年1月第三版。
    10.劉江彬、黃俊英,智慧財產管理總論,華泰出版社,2004年2月初版。
    11.劉尚志、王敏銓、張宇樞、林明儀,PATENT WARS 美台專利訴訟實戰暨裁判解析,元照出版,2005年4月。
    12.潘維大,英美侵權行為法案例解析(中),瑞興圖書出版,2002年9月。
    13.蔡明誠,專利侵權要件及損害賠償計算,2008年3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初版。
    14.鄭中人,專利法逐條釋論,五南出版,2002年9月。
    15.蕭富山,專利訴訟實務,2009年第三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出版社。
    16.謝哲勝,懲罰性賠償,財產法專題研究(2),元照出版,1999 年1月。
    17.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2008年10月。
    18.謝銘洋、徐宏昇、陳哲宏、陳逸南合著,專利法解讀,元照出版,1999年10月。

    四、臺灣期刊及論文
    1.王文杰、陳建宏,中國大陸專利侵權訴訟損害賠償之實證研究,中國大陸法制研究第17輯,司法院,2009年3月。
    2.王澤鑑,損害賠償法之目的:損害賠償、損害預防、懲罰制裁,月旦法學雜誌,第123 期,2005年8月。
    3.吳俊龍,我國法院審理專利侵權訴訟實務之研究-以第一審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7月。
    4.李柏靜,中國大陸專利法制之損害賠償規範與計算方法─從第三次專利法修正談起,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7卷第2期,2009年。
    5.李柏靜,論專利侵害之損害賠償計算-─從美國、中國大陸與台灣之專利修法談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6.李素華,專利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計算-以合理權利金法為例,全國律師,2010年6月號。
    7.李鎂,大陸專利侵權責任解析,智慧財產權,第60期,2002年4月。
    8.李麗玲,中國專利侵權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系中國大陸法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9.沈欣儀,專利侵權案件中被告防禦方法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7月。
    10.周漢威,論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範圍及計算-專利權人所失利益之界定,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1.林洲富,專利侵害之民事救濟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
    12.侯春岑,中國大陸第三次專利法修正重點介紹,萬國法律,第165期,2009年6月。
    13.徐演政、陳建銘,就專利權侵害訴訟所需之專利侵害鑑定報告之探析,萬國法律,第119期,2001年10月。
    14.郭連珩,論中國大陸的侵權行為法應禁止以過失代過錯之混用,環球法律評論,2008年第2期。
    15.陳建宏,中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16.陳聰富,美國懲罰性賠償金的發展趨勢-改革運動與實證研究的對待,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1期,1997年10月。
    17.馮震宇,美國專利訴訟制度與程序要件,資訊法務透析,1995年8月號。
    18.馮震宇,從美國司法實務看臺灣專利案件之假處分救濟,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
    19.馮震宇,論侵害專利權之民事責任與民事救濟,法學叢刊,第161期,1996年1月。
    20.黃立維,中國大陸專利保護之研究-以侵權救濟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中國大陸法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7月。
    21.楊晉佳,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之研究,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2.熊誦梅,從最高法院判決談專利侵權之主觀要件,全國律師,2006年,第10卷第12期。
    23.劉江彬、吳雅貞,智慧財產爭議調解-兩岸智慧財產爭議調解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59期, 2008年。
    24.劉尚志、王文杰、陳建宏,中國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之實證研究,2008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11月。
    25.蔡明誠,專利侵權要件及損害賠償計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財培訓學院教材,2006年4月。
    26.蔡明誠,從比較法觀察我國專利法的國際諧和、修正及未來,全國律師,2004 年12 月。
    27.鄭巧筠,論侵害專利權之懲罰性賠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
    28.謝銘洋,我國專利侵害懲罰性損害賠償之實踐與分析-智慧財產法院97年度民專訴字第3號民事判決解析,法令月刊,第61卷第5期。
    29.藍獻林、熊誦梅,設立智慧財產法院之評估研究—兼論德國、韓國及日本之專利訴訟制度(附錄一德國專利訴訟之現況及歐洲之展望),司法院暨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5年11月。

    五、參考網站
    1.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網站,陸鳳玉,試論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網址:http://www.acourt.gov.cn/platformData/infoplat/pub/no1court_2802/docs/200905/d_583654.html,2012年4月8日搜尋。
    2.中國民商法律網,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法(2001)法釋字第21號司法解釋(三),網址: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0186,2012年5月15日搜尋。
    3.中國知識產權網站,楊成、周奕、李雪,聚焦《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網址: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417,2012年6月3日搜尋。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號,網址: http://www.gov.cn/flfg/2008-12/28/content_1189755.htm,2012年3月5日搜尋。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知識產權局網站,網址:http://www.sipo.gov.cn/ztzl/zxhd/2011zlsq/,2012年3月10日搜尋。
    6.北大法律網,張洪波,《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突破和亮點,網址:http://fjthk.now.cn:7751/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69363,2012年6月30日搜尋。
    7.百度文庫網站,郭明瑞,侵權責任的幾個問題,網址:http://wenku.baidu.com/view/f0a2fe60ddccda38376baf87.html,2012年4月14日搜尋。
    8.專利資料庫網站,邱英武,Qualcomm v. Broadco就H.264標準相關專利之訴訟判決研究,網址: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fringement_Case/publish-4.htm,2012年6月30日搜尋。
    9.最高人民法院網站,網址: http://www.court.gov.cn/qwfb/sfwj/tz/201003/t20100330_3567.htm,2012年5月2日搜尋。
    10.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網址:http://www.moeaic.gov.tw/system_external/ctlr?PRO=NewsLoad&id=810,2012年3月20日搜尋。
    11.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0年我國與美、日、歐、韓、中國大陸專利申請暨核准概況,100年11月29日,第3頁。網址: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1550&guid=f4a73167-c976-482c-b3ae-644e422ee581&lang=zh-tw),2012年3月20日搜尋。
    12.廣東法律網,網址:http://www.gdcourts.gov.cn/gdcourt/front/front!content.action?lmdm=LM132&gjid=20120314051238544549#,2012年4月2日搜尋。
    13.知識產權觀察網站,聚焦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位的內地省份,網址:http://www.100ipu.com/pr/article.php?id=2550&uid=48,2012年7月30日搜尋。

    貳、英文資料
    一、專書
    CHISUM, DONALD S., CHISUM ON PATENTS (2007).
    GARNER BRYAN A., NEWMAN JEFF, JACKSON TIGER, MCDANIEL BECKY R., BLACK’S LAW DICTIONARY (1990).
    LINDA L. SCHLUETER & KENNETH R. REDDEN, PUNITIVE DAMAGES (2005).
    RICHARD T. HOLZMANN, INFRING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RIGHT: A GUIDE FOR EXECUTIVES AND ATTORNEY(1995).
    二、期刊
    Dorsey D. Elli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Law of Punitive Damages, 56 S. Cal. L. Rev. 3 (1982).
    Roger D. Blair & Thomas F. Cotter, Patent System Reform: Strict Liability and its Alternative in Patent Law, 17 Berkeley Tech. L.J. 799, 829 (2002).
    三、判決
    Georgia-Pacific Corp. v. United States Plywood Corp., 318 FSupp 1116, 1120 (SD NY 1970).
    Graver Tank & Mfg Co. v. Linde Air Products Co., 339 U.S. 605 (1950).
    Johnson & Johnson Associates Inc., v. R.E. Service Co., Inc. 285 F.3d 1046 (Fed. Cir. 2002).
    Lucent Techs., Inc. v. Gateway, Inc., 509 F. Supp. 2d912 (S.D. Cal. 200).
    Maxwell v. J. Baker, Inc., 86 F.3d 1098, 1109 (Fed. Cir.1996).
    Oakley, INC., Plaintiff-Appellee, v. Sunglass HuT internationall, 316 F.3d 1331, CAFC (2003).
    Panduit Corp. v. Stahlin Brothers Fiber Works, Inc., 575 F.2d 1152, 1156 (6th Cir. 1978).
    Planet Bingo, LLC v. Gametech Int’l, Inc., No. 05-1476 (Fed. Cir. 2006).
    Rite-Hite Corp. v. Kelley Co., 56 F.3d 1538 (Fed. Cir. 1995).
    Rite-Hite Corp. v. Kelley Co., 56 F.3d 1538, 1555 (Fed. Cir. 1996).
    Smith International. Inc., V. Hughes Tool Company, 718 F.2d 1573, 219, U.S.P.Q.686 (Fed Cir. 1983).
    Wanlass v. Gen. Elec. Co., 148 F.3d 1334, 1341 (Fed. Cir. 1998).

    參、日文資料
    1.中山信弘,註解特許法,青林書院,1990年第二版。
    2.日本知識產權協會網站,網址:http://www.jipa.or.jp/jyohou_hasin/sympo/pdf/08sym-tokkyo2.pdf,2012年4月8日搜尋。
    3.吉藤幸朔,熊谷健一補訂,特許法概說,1998 年第十三版。
    4.竹下守夫、藤田耕三,注解民事保全法(上卷),青林書院,1996 年6 月。
    5.竹田稔,知的財產權侵害要論-特許‧意匠‧商標編,發明協會,2003年第四版。
    6.野村秀敏,民事保全法研究,洪文堂,2001年6 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智慧財產研究所
    96361001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3610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智慧財產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138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