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4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873123      線上人數 : 3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488


    題名: 工程績效獎金制度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為例
    Research on the engineering performance bonus system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n example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ranch,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作者: 陳紫燕
    貢獻者: 孫本初
    陳紫燕
    關鍵詞: 工程績效獎金制度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2-10-30 11:09:55 (UTC+8)
    摘要: 現行中央各工程機關工程獎金之支給,係依照「中央政府各工程機關員工工程獎金發給要點」規定,即按月依照職等職務級點發給,屬固定性給與,並未實施績效獎金制度。鑑於績效管理係當前各國政府之管理趨勢,且對各機關施政績效提升頗具助益,嗣為因應世界潮流,落實績效待遇精神,行政院要求中央及地方各工程機關原經核定適用之發給要點,機關仍得依現行規定辦理,或由機關一體選擇改依「中央及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工程獎金支給原則」辦理;惟經選擇改依後,不得再行變更。
    個案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於98年1月1日選擇實施工程績效獎金制度,該制度的實施是否真能激勵員工工作士氣,是否能對個人產生激勵作用?是否能夠提升員工個人的工作滿足感或工作表現,並符合員工的期望?又工程績效獎金制度的實施,個案機關員工是否真能了解該制度之意義,是喜歡制度之變革抑或維持原來工程獎金固定領取之方式?另工程績效獎金制度的實施是否真能激勵員工工作潛能,提升個人工作績效進而促進組織績效?以上諸問題是本研究之重點。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透過實務案例之探討,驗證工程績效獎金制度之實施對組織績效之影響,期盼能提出切合實際問題與符合事實需要之具體發現,俾提供相關缺失改善建言;另期透過實際訪談之實證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以解決現行工程績效獎金制度之缺失,並提供個案機關及其他工程機關實施工程績效獎金制度之參考。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志達(2003),績效管理,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朱道凱譯(1997),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台北:臉譜文化出版。
    李長貴(1997),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建華、茅靜蘭(1990),薪資制度與管理實務,台北:超越企管。
    李誠(2000),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台北:天下遠見。
    那昇華、洪毓娟(2009),研究論文的實踐-國小老師的經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文燦(2009),公部門待遇管理-策略、制度、績效,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等合譯 (2000),教育組織行為,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林鍾沂(2004),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吳芝儀、李奉儒譯, M. Q. Pattion著(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 、 (下)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3rd ed.,嘉義:濤石文化。
    吳定(2005),公共政策,台北:空中大學。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2005),行政學(第二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0),公共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瓊恩(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周文欽、高熏芳、王俊明(1996),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文賢、吳金潮(1996),碩士論文撰寫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周春塘(2007),撰寫論文的第一本書,台北:書泉出版社。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柯維(2010),管理其實很簡單,台北:紅橘子文化事業公司。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高強(2009),論文研究與寫作,台中︰滄海書局。
    高翠霜譯,Peter F.Drucker等原著(2000),績效評估,台北:天下遠見。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出版社。
    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洞悉84則管理新語,台北:天下遠見。
    張芳全(2011),論文就是要這樣寫(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潤書、繆全吉、吳定、彭文賢(1985),行政學(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
    張潤書(1987),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潤書(1995),行政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緯良(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德禹(2004),行政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黃土(1998),目標管理法,台北:國家出版社
    黃英忠等著(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蔡良文(2010),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蕭全政、林鐘沂、江岷欽、黃朝盟等譯,Nicholas Henry著(2001),行政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潘明宏譯,Chava Frankfort-Nachmias及David Nachmias著(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冊),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台北:華泰書局。
    謝金青(2011),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威士曼文化事業公司。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二、論文
    王文彥(2000),事業策略與人力資源策略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以金融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正寧(2007),行政機關待遇策略模式之研究-以績效獎金制度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寶齡(2006),績效獎金制度對公部門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區公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石新俊(2003),我國公部門推動績效獎金及績效待遇制度對組織績效之影響研究-以現職薦任非主管人員的觀點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碧華(2005),我國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探析,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于傑(2011),「績效管理暨績效獎金」政策終結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茂昌(2004),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探討-以花蓮縣政府暨所屬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彥超(2008),公部門績效管理的理論性探索,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浤毅(2005),績效獎金制度實施對員工激勵成效之研究-以中央政府林業機關為例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禮模(2003),行政機關策略性績效管理之研究-以經濟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周詩哲(2006),公部門人力資源策略議題行銷之研究-以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推動「績效獎金制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洪基文(2004),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績效評估-以桃園縣鄉鎮市公所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峻(2005),行政機關績效獎金之組織公平研究―以新竹市政府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炎舜(2003),我國公務人員績效獎金制度變革之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金隆(2004),績效獎金制度對基層公務人員工作士氣之探討-以苗栗縣五鄉鎮公所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張美玲(2003),我國公務人員對績效獎金制度認知之研究-以桃園縣政府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通傑(2005),地方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績效評估-以南投縣各戶政事務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
    張靜琪(2000),員工薪資福利對組織績效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介生(2005),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成效影響因素之探討-以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哲彥(1997),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績效之關係—本土及外資企業的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玟(1995),績效薪資制度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祥(2005),從我國人事法制探討政府實施績效獎金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莊雅淑(2004),僑務委員會推動績效獎金制度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國鐘(2003),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研究-以縣市政府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士芳(2005),鄉鎮市公所實施績效獎金及管理制度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雨亮(2003),薪酬制度對組織績效影響之探討-以B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高階主管企管所碩士論文。
    趙曉玲(2002),員工分紅入股制度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鎮安(2004),落實績效獎金制度之研究-參與管理觀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幸伶(2004),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服務績效之影響-以某科學性行政機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靜如(1997),大陸台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之探討暨其與績效關連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鑫宜(2008),我國政府再造執行成效(1998~),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蕭文裕(2003),行政機關內幕僚機關績效獎金與工作績效之探討-以交通部某機關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建政(2006),績效獎金制度對員工組織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蘇佳民(1998),事業策略、製造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東炎(2004),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策略之探討-以新竹林區管理處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三、期刊
    丘昌泰(2002),政府改造、組織氣餒與士氣激勵,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37-44。
    丘昌泰(1999),建立績效導向的公務員俸給政策―公共管理的觀點,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3輯,頁137-162。
    余致力(2002),激勵士氣?打擊士氣?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評估,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45-61。
    朱楠賢(2001),行政機關推動績效獎金制度應有的觀念及作法,人事月刊,第33卷第5期,頁24-26。
    周威廷(2003),行政院暨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二年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評估分析,人事月刊,第37卷第6期,頁27-37。
    林文燦(2000),建構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芻議─活化待遇制度的策略,人事月刊,第30卷第5期,頁19-35。
    林文燦(2001),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研訂始末,人事月刊,第33卷第6期,頁33-46。
    林文燦(2002),行政機關推動績效獎金制度的策略與作法,人事月刊,第35卷第2期,頁6-27。
    林文燦(2003),落實績效獎金及績效管理制度的參考作法-建立一套兼具效度及公信力的績效評核機制,人事月刊,第36卷第5期,頁15-33。
    林文燦(2005),建構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之芻議─活化待遇制度的策略,人事月刊,第30卷第5期,頁19-35。
    林文燦(2005),我國實施績效管理制度暨績效獎金制度之經驗與心得,94年行政機關績效管理暨績效獎金制度學術研討及觀摩會。
    林素安(2001),績效獎金Q&A,人事月刊,第33卷第6期,頁47-54。
    林海青(2001),公務人員績效評估制度之探討,人事月刊,第33卷第6期,頁10。
    林錦慧(2002),落實績效管理新策略--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概述,人事月刊,第35卷第6期,頁57-62。
    林嘉誠(2004),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2期,頁1-20。
    范麗娟 (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頁25-35。
    施能傑(2004),建立組織績效管理引導員工績效評估的制度,考銓季刊,第37期,頁79-94。
    施能傑(2006),政府薪資績效化的政策設計,公共行政學報,第18期,頁51-84。
    孫本初(2002),政府績效管理的新思維,考銓季刊,第29期,頁38-46。
    許士軍(2000),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天下文化哈佛商業評論,頁3。
    陳金貴(2000),行政機關績效考核與公務人員績效獎金之相關研究,人事行政,第132期,頁39-53。
    陳金貴(2002),我國公務人員激勵問題的探討,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29-36。
    詹中原(2005),政府再造的績效管理策略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4-004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黃同圳(1998),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組織績效關係探討:權變觀點在台灣企業之檢證,香港工商管理學報,第15期,頁79-100。
    黃家齊(2002),人力資本投資系統、創新策略與組織績效—多種契合觀點的驗證,管理評論,22(1),頁99-126。
    黃家齊(2002),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組織績效—智慧資本觀點,管理學報,19(3),頁415-450。
    蔡良文(2005),論績效考核與淘汰機制之建立與變革,考銓季刊,第43期,頁20。
    蔡良文(2007),我國公務人員俸給與福利制度相關議題分析,考銓季刊,第51期,頁10-28。
    蔡良文(2010),從政府造再造四法論績效管理之時代性,人事行政季刊,第171期,頁8-18。
    蔡秀涓(2007),臺灣公部門員工績效結果策略應用之政策設計,96年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
    鄭治平(2002),員工績效獎金制度之探討,研究發展作品選輯輯1,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劉坤億(2005),從政策設計觀點檢視我國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人事月刊,第41卷第6期,頁12-28。
    劉維琪、張玉山(1991),績效獎金制度的內部分配模式,管理科學學報,第8卷第1期,頁82-86。
    錢士中(2001),公務人員績效獎金制度之規劃建構與落實,人事月刊,第33卷第3期,頁42-49。
    錢士中(2002),推動各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人事月刊,第35卷,第3期,頁45-48。

    四、政府出版品及網站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4),政府績效評估,台北: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人事行政局(2005),行政院與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九十五年實施績效獎金及績效管理計畫作業手冊,網址:http://www.cpa.gov.tw/public/Attachment/8111514502.doc
    檢索時間:2011/09/10
    考試院秘書長朱武獻(2003),公務人力績效管理制度,網址:  http://www.exam.gov.tw/newsimg/941.htm
    檢索時間:2011/09/1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網址: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
    檢索時間:2011/09/10


    貳、英文部分
    Adams, J.S.(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P.(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 Growth. New York: Free Press.
    Arthur, J. B.(1992). The link between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in American steel minimill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45(3): 488-506.
    Bird, A., & Beechler, S.(1995). Links between business strateg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U.S.–based Japanese Subsidiar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6(1): 23-46.
    Delaney, J. T., & Huselid, M. A.(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949-969.
    Dyer, L., & Reeves, T.(1995). HR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What to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need to d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6(3): 656-670.
    Gary Dessler(2002).A framework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George S. Odiorne(1965).Management by Objectives:A System of Managerial Leadership. New York: Pitman.
    Griffin, R.W.(1999). Management(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aslow, A.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 Bros.
    McConkey, D.(1975).MBO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Amacom.
    Nkomo, S.(1987).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387-392.
    Noe, R. A., J. R. Hollenbeck, B. Gerhart, & P. M. Wright (2000).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Ill: Aldine-Atherton.
    Ruekert, W., Walker C., & Roering J.(1985).The Organization of Marketing Activities A:Contingency Theory o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Journul of Marketing, 49: 13-25.
    Skinner, B.F.(1953). Science & Human Behavior. New York:Free Press.
    Venkatraman, N., & Ramanujam, V.(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o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801-814.
    Vroom, V.H.(1964).Work &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9921069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2106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6901.pdf874KbAdobe PDF296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