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4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56/144643 (79%)
造訪人次 : 51734975      線上人數 : 6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455


    題名: 測量華語的真實溫度: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臺灣華語熱潮
    Measuring the real temperature of Chinese : a fantasy theme criticism of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作者: 蔣宗諴
    貢獻者: 范宜如
    蔣宗諴
    關鍵詞: 臺灣華語教學
    華語熱潮
    幻想主題分析
    語藝批評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2-10-30 11:06:53 (UTC+8)
    摘要: 自2003年行政院正式核定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政策委員會以來,臺灣華語教學迅速發展,不但大學/民間華語中心倍增、華語教學系所林立,相關政策亦持續積極建設,於是可見相關論述逐漸形構出「華語熱潮」的想像。然此「熱」的本質究竟為何? 是Menia,一種病態的狂熱?還是Heat,一種讓人灼傷的溫度?或是Hot,一股令人垂涎的風潮?還是Fever,一波使人昏眩的幻想?

    本文試以Bormann Ernest G. 所提出的幻想主題分析方法(fantasy theme criticism)解讀臺灣華語熱潮,針對「華語教學」進行後設的反思與宏觀的檢視,探討在華語教學活動參與者的想像之下:華語教學是什麼?為什麼?臺灣華語熱潮又是如何成形並延燒?這股熱潮且又隱含怎麼樣的魅力,能聚集華語教學活動者參與支持?本文將藉由語藝文本的拆解與重組,呈現團體成員認知中的真實世界,並透過語藝視角理解臺灣華語熱潮現象的運作過程及內在本質,以期為臺灣華語教學明確定位,未來能以更完善的方式規劃臺灣華語教學的走向。同時,也希望透過臺灣華語熱潮論述之語藝梳理,提供國內華語教學發展另一種自我反省與觀看的方式。

    分析臺灣華熱潮論述語藝後可以發現:「中國崛起」一幕隨著「全球化」的作用表現戲劇張力,突顯重要道具-中文的重要性;華語教師、中國大陸對外漢語教學、各國市場等角色一一登台亮相,彼此藉由語言教學的機會周旋於商業與外交活動之間;而華語教學中所提供的多元機會以及民族情感渲染,則成為華語熱潮之所以成形的重要因素。各類幻想主題依循著幻想類型兩條主線:「珍視中華/臺灣文化」和「強調公眾/個體利益」脈絡交叉串連,形成文化與利益交織的價值體系,並匯聚成臺灣華語熱潮論述的全景圖,最終開展出「臺灣,從未缺席」的語藝視野。

    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臺灣華語熱潮,可見全球化、國際化、在地化等機制,皆在「語言」和「教學」的包裝之下巧妙地運作著。語藝文本共同反應出充滿期待、深切期許且積極的世界觀,其中並多強調群我之間的區辨,試圖劃清專業界線並隱約透露出些許的優越感;論述間亦充斥著大我中華的想像,視正統與傳統為唯一價值;敘述中並呈現出模糊空泛的主體,他者需求無限放大,語言及其文化的主體性則受到擠壓。種種臺灣華語熱潮論述所呈現的語藝特色,反映出臺灣華語教學現況以及未來可能走向,值得臺灣華語教學發展反省深思。
    This thesis aims to interpret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with fantasy theme criticism theorized by Bormann Ernest G. Moreover, issues such as “What’s TCSL?” “Why do we have to deal with TCSL?” “How is the Chinese trend in Taiwan formed?” and “What kind of attraction does the trend have?” are further discussed. Therefore, this thesis analyzes discourses in TCSL groups to unveil the members’ imagination, thus searching for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TCSL in Taiwan. Meanwhile, this thesis also applies different ways for TCSL groups to examine and reflect on the issue.

    To begin with, we can see “Chinese Century”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setting them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Next, main roles in character theme-TCSL Teachers in Taiwan, TCSL in China, and Markets of the World, interact in business and diplomacy through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reover, various rewarding opportunities and national sentiment in TCSL rationalize all above group fantasies. Apart from that, each fantasy theme is arranged by two fantasy types: “Treasuring Chinese/Taiwan Culture” and “Emphasizing Public/Personal Benefits.” Finally, the rhetorical vision-“Taiwan, Never Absent” is analyzed in detail.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著

    CNEX紀錄片基金會(2008),《為十年後的華人許願-九個觀察家在兩岸三地的
    夢想接力筆記》。臺北:南方家園。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2006),《印尼華文教育與教學》。桃園:中原大學應
    用華語文學系。
    中華語文知識庫(2012),《兩岸每日一詞》。臺北:南方家園。
    王志弘等合著(2011),《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群學。
    王振亞(2005),《以跨文化交往為目的的外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社。
    王增光(2008),《華語師資認證祕笈》。臺北:新學林。
    王增光編撰(2009),《華語正音練習》。臺北:五南。
    王錦慧、何淑貞(2010),《華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
    朱偉屏(2011),《臺灣有嘛(ㄇㄚˋ)?七天內,帶大陸客人愛上臺灣》。臺北:
    木馬文化。
    江惜美(2010),《華語文教學研究》。臺北:新學林。
    何淑貞等(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臺北:三民。
    何德華(2009),《華語教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正中。
    吳勇毅(2004),《對外漢語教學探索》。上海:學林。
    吳偉平、李兆麟(2009),《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呂文華(200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呂必松(2006),《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2010),《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紹理(2011),《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
    宋如瑜(2005),《實踐導向的華語文教育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宋如瑜(2008),《華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個案為基礎的探索》。臺北:秀威
    資訊科技。
    宋如瑜(2009),《華語文教學實務》。臺北:正中。
    宋如瑜等(2007),《華語語法活動小錦囊》。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李佩文、秦琍琍、蔡鴻濱(2010),《口語傳播》。臺北:威仕曼文化。
    李惠敏(2002),《從洋鬼子到外勞:國族、性/別與華語文教學》。臺北:巨流。
    李楊(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束定芳、莊智象編著(2008),《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
    海外語教育,修訂版。
    汪桂蕙(2007),《教老外說華語》。臺北:師大書苑。
    肖仕瓊(2010),《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周慶華(2011),《華語文教學方法論》。臺北:新學林。
    林君成(2010),《臺灣文化資產概論與研究》。臺北:鼎茂。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修訂三版。
    林金錫、連育仁(2010),《華語文數位教學》。臺北:新學林。
    林垂宙(2010),《中華崛起未?全球化時代中軟實力的競賽》。香港:香港大學
    出版社。
    林茂賢(2010),《臺灣民俗采風》。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
    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竺靜華(2006),《華語教學實務概論》。臺北:文史哲。
    南方朔(2001),《在語言的天空下》。臺北:大田。
    施正鋒主編(2002),《各國語言政策 : 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前衛。
    范疇(2012),《中國是誰的?從臺北看北京》。臺北:八旗文化。
    凌德祥(2006),《走向世界的漢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唐晉主編(2009),《大國策:通向大國之路的中國軟實力 國學熱與文化傳承》。
    北京:人民日報。
    徐子強(2000),《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北京:華語教學。
    柴菁菁(2010),《醫療華語300句》。臺北:書林。
    翁秀琪(2004),《臺灣傳播學的想像》。臺北:巨流。
    翁秀琪(201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
    高華君,柯宇玲(2007),《外籍配偶華語學習經驗分享》。臺北:臺北市賽珍珠
    基金會。
    崔永華編(1997),《對外漢語課堂教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小芬、古鴻炎(2007),《電腦化華語發音測驗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正修(2011),《從法國結構主義建構華人社會學》。臺北:前衛。
    張和生(2006),《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要素篇》。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金蘭(2008),《實用華語文教學導論》。臺北:文光。
    張金蘭(2009),《實用華語文教材教法》。臺北:文光。
    張紅玲(2008),《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張郁雯(2009),《華語評量》。臺北:正中。
    陳立元、麥陶德、呂佩君(2010),《職場華語600句》。臺北:書林。
    陳奕齊(2010),《看!中國熱?!》。臺北:前衛。
    陳純音(2011),《第二語言課室研究》。臺北:正中。
    陳健宏(2010),《語言與國族的文化辯證:法語的案例》。臺北:Airiti Press.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臺北:五南。
    陳紫瑜(2009),《不花錢打工度假》。臺北:繁星多媒體。
    陸儉明(2005),《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本體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彭思舟、吳建忠(2012),《臺灣文創新論:臺灣社會的十四項另類文創觀察》。
    臺北:秀威資訊。
    游梓翔(2006),《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政治語藝批評》。臺北:五南。
    湯池廷(2011),《語言學、語言分析與語言教學(下)》。臺北:致良。
    舒兆民(2010),《華語文教學講義》。臺北:新學林。
    黃光男(2012),《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文鶴。
    黃貞燕(2008),《日韓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宜蘭: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
    處。
    黃錦章(2004),《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聲儀、易元培(2011),《華語口語與表達》。臺北:新學林。
    新井一二三(2011),《臺灣為何教我哭?》。臺北:大田。
    溫偉群(2007),《總統電視辯論語藝策略與類型批評》。臺北:五南。
    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臺北:師大書苑。
    賈玉新(2002),《跨文化交際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
    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編輯(2010),《華語教學系所課程大綱彙編》。
    臺北:文鶴。
    臺灣筆會編輯(2011),《蔣為文抗議黃春明的真相:臺灣作家ai/oi用臺灣語文
    創作》。臺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趙金銘(1997),《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文。
    趙金銘(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2006),《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技能篇》。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2009),《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臺北:新學林。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等(1997),《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國平(2008),《華人社會與文化─文化思想篇》。臺北:新學林。
    蔡石山(2011),《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臺北:聯經。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製原理之建構》。臺北:正中。
    蔣可心(2001),《對外漢語教學法》。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鄭昭明(2009),《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臺北:正中。
    鄭錦全等編(2007),《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臺北 : 中央硏究院語言硏究
    所。
    龍應臺(1997),《看世紀末向你走來》。臺北:時報文化。
    戴維揚等(2009),《實用華語文教學概論》。臺北:新學林。
    鍾榮富(2006),《當代語言學概論》。臺北:五南。
    鍾榮富(2009),《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臺北:正中。
    鍾榮富(2011),《華語語音及教學》。臺北:正中。
    關紹箕(2003),《後設語言概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蘇以文、畢永峨編(2009),《語言與認知》。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蘇慧霜(2008),《華人社會與文化─社會風俗篇》。臺北:新學林。

    二、 期刊論文

    吳建華、陳鏗任(2011),〈經濟全球化下臺灣海外學校的挑戰與因應:以東莞臺
    商子弟學校為個案〉。《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7卷第3期,2011年9月,頁181~213。
    何萬順(2005),〈「全球化」與「在地化」:從新經濟的角度看臺灣的拼音問題〉。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785~822。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外省臺灣族群的母語與臺灣華語談起〉。《語
    言暨語言學》第10卷第2期,2009年4月,頁375~418。
    何萬順(2010),〈論臺灣華語的在地化〉。《澳門語言學刊》,2010年第35期,頁
    19~29。
    李曉迎(2008),〈從全球化視角看孔子學院遍地開花〉。《澳門研究》第46期,
    2008年6月,頁84~86。
    杜婭林(2007),〈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課教學策略研究〉。《上海商學院學報》
    第8卷第2期,頁66~68
    阮若缺(2011),〈法國現今文化政策的民主化與多元性〉。《文化越界》第1卷第
    6期,2011年9月,頁1~39。
    周質平(2007),〈漢語熱的:在學者與匠人之間〉。收入崔希亮主編:《漢語教學:
    海內外的互動與互補》。北京:商務印書,頁344~349。
    林秀惠(2005),〈從3C到3E談全球化浪潮下的華語教師專業使命〉。收入《二
    十一世紀華語文中心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頁405~412。
    林秀惠(2005),〈談國家級華語教師專業資格鑑定:從經驗論到科學系統論〉。
    收入《二零零五臺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09~322。
    林雅惠(2008),〈談臺灣現行華語文師資培訓之反思〉。收入《2008第一屆華語
    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論文集》,頁476~489。
    林照真(2003),〈全球化浪潮下臺灣英語教學之批判性解讀〉。發表於中華傳播
    學會2003年會。
    林瑞榮,劉健慧(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相關議題--理論與反思》。《教育研究
    學報》第43卷第1期,2009年4月,頁1~21。
    信世昌(2010),〈華語教學之發展及其對於英語的迎合現象與反思〉。收入嚴翼
    相主編:《華語與文化之多元觀點》。臺北:文鶴,頁169~185。
    施正鋒(1996),〈語言的政治關聯性〉。收入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臺
    北:前衛,1996,頁53~80。
    施國隆(2012),〈文化多樣性在臺灣文化資產的體現〉。《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
    14期,2010年12月,頁5~16。
    柳玉芬(2008),〈談以跨文化交往目的為主的華語教學〉。收入《2008亞洲太平
    洋地區華語文教學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頁415~422。
    柳玉芬(2010),〈培育跨語言、跨文化敏感度的華語教師〉。《中原華語文學報》
    第6期,2010年10月,頁79~99。
    胡瑞雪(2008),〈對外華語課文化教材之探討〉。發表於2008亞洲太平洋地區華
    語文教學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夏誠華(2010),〈中國文化領域課程創新教學芻議--以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第6期,2010年10月,頁125~160。
    徐聖堯(2004),〈流浪教師論述的形成與發展〉。《教育社會學通訊》第57期,
    2004年12月,頁3~8。
    徐蕙萍、徐亞萍(2008),〈中共在海外遍設「孔子學院」初探--從文化間傳播角
    度觀察〉。《復興崗學報》第92期,2008年12月,頁269~296。
    秦琍琍、黃瓊儀、陳彥龍、張嘉予(2010),〈組織認定、企業論述、與組織文化
    的變革:從語藝觀點檢視公廣集團的整併過程〉。《新聞學研究》第104期,2010年7月,頁67~111。
    高欣、高鵬翔(2010),〈全球華文教育熱潮中對岸中國大陸的作為與我國的對策
    (以東南亞地域為例)〉。《工商學報》第8卷第1期,2010年6月,頁41~61。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10),〈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
    報》第6期,2010年10月,頁181~208。
    張金蘭(2010),〈5C理論在華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中原華語文學報》第5期,
    2010年4月,頁71~90。
    張裕亮,陳奕任(2008),〈爭辯中的中國網路民族主義論述:「天涯社區」網路
    論壇型塑的對日關係語藝視野〉。《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35期,2008年9
    月,頁103~142。
    曹逢甫(2007),〈臺灣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訓〉。收入何大安、柯華葳主編:《華語
    文研究與教學:四分之一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頁557~591。
    曹開明(2008),〈「異中求同」還是「同中存異」:語藝觀點下的「認同化」概念
    探索〉。《傳播與管理研究》第8卷第1期,2008年7月,頁53~84。
    章輝(2011),〈中國後殖民批評論析--以張藝謀電影批評為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集刊》第19期,2011年1月,頁1~27。
    莊三慧(2009),〈華語文文化教材編寫之需求分析〉。收入《2009第二屆華語文
    教學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論文集》,頁137~144。
    莊坤良(2003),〈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學的文化反思〉。
    收入王清瀅等著:《語言與文化》。臺北:文鶴,頁127~143。
    莊國平(2009),〈國家形象與公眾外交--中共新國家形象建構之分析〉。《軍事社
    會科學專刊》第7期,2009年6月,頁247~288。
    莊淑琴(2002),〈從文化霸權觀點反思教師角色〉。《中等教育》第53卷第5期,
    2002年5月,頁166~180。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學報(教育類)》,第16卷第2期,頁161~186。
    郭冠英(2011),〈解讀中國:以艾未未為例〉。《臺灣美術》第85期,2011年7
    月,頁82~95。
    郭熙(2006),〈論“華語”〉。收入譚慧敏主編:《漢語文走向世界》。新加坡:南
    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頁37~56。
    陳亮光(2008),〈建置對外華語文師資培育創意教學課程增進教師創造力之研
    究〉。《中原華語文學報》第1期, 2008年4月,頁143~172。
    陳郁仁(2009),〈臺灣華語文教育全球布局策略之分析〉。《聯大學報》第6卷第
    1期,2009年6月,頁99~115。
    陶煉(2000),〈〝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教學法試說〉,《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
    年04期,頁38~44。
    陸儉明(2006),〈漢語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收入譚慧敏主編:《漢語文走向世
    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頁13~26。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收入蘇峰山主編:《意識、權
    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論文集》。高雄:復文。頁1~33。
    黃富順、鄒秀惠(2010),〈建構外籍配偶中文第二語言教學模式之研究〉。《成人
    及終身教育學刊》第14期,2010年6月,頁75~114。
    黃麗卿(2004),〈論臺灣文化與主體性問題〉。《淡江史學》第15期,2004年6
    月,頁309~329。
    黃馨慧(2005),〈從後殖民理論觀點探討中國與臺灣之文化認同〉。《政治學學報》
    第4期,2005年2月,頁237~256。
    楊志誠(2011),〈中華文化的全球化:獨白與對話〉。《文化越界》第1卷第5期,
    2011年3月,頁1~39。
    楊進基(2008),〈臺灣英語教育之後殖民省思〉。《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報》第3
    期,2008年3月,頁71~79。
    蔡宏政(2009),〈檢視「中國崛起」的論述及其限制〉。《文化研究》第8期,2009
    年春季,頁102~124。
    蔡鴻濱(1999),〈薪傳:雲門舞集論述建構之語藝視野〉。發表於1999年中華傳
    播學會年會。
    蔡藍儐、葉鴻楨(2012),〈語言課程的意識型態--以92課綱的「國語文」與
    97課綱的「華語文」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第6期,2012年5月,頁1~21。
    蔣宗諴(2011),〈對外漢語植物詞彙教學策略〉。發表於2011年第四屆華語文教
    學研究生論壇。
    蔣宗諴(2011),〈對外古代漢語課程設計研究-以華東師大對外漢語學院與上海
    CIEE之「古代漢語」課程為例〉。發表於2011年第一屆東亞華語教學研究生論壇。
    蔣宗諴(2011),〈語體文教學中的創意思考與實踐-以現代散文〈垂釣睡眠〉為
    例〉。發表於2011年僑光大學華語文教學與創意表達學術研討會。
    蔣為文(2007),〈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認同之關係〉。收入蔣為文:《語
    言、文學kap臺灣國家再想像》。臺南:成功大學,頁330~353。
    鄭琇仁(2009),〈多媒體華語教學的現況與師資培育課程關係探討〉。《中原華語
    文學報》第3期,2009年,頁107~126。
    鍾志邦(2006),〈探討漢語文作為二十一世紀東亞通用語文之一的可能性〉。收
    入譚慧敏主編:《漢語文走向世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頁117~128。
    關之英(2012),〈加拿大多倫多地區華語文教師面對之現況探究〉。《中原華
    語文學報》第9期,2012年4月,頁47~70。
    蘇紹雯(2009),〈外籍教師語言教學之審思〉。《正修學報》第22期,2009年11
    月,頁357~371。

    三、 學位論文

    王禮福(2006),《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朱婉寧(2005),《臺灣文化觀光中的認同建構 : 以客家桐花祭為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素柔,《壓迫與反抗---臺灣同志團體出版品的語藝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雪綺(2008),《從解構臺灣英語崇拜現象建構批判教育學之英語教學模式》。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佳鴻(2010),《中國大陸文化界之犬儒化-張藝謀個案分析》。臺灣大學政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瑤(2004),《「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臺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
    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萱(2001),《華語文教師教學專業知能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秀珍(2010),《中國崛起爭論下初探兩岸華語文教育全球布局策略之研究》。
    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琪(1996),《新聞論述建構之愛滋病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分析
    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君(1999),《新聞論述建構之新興宗教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
    由時報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如(1998),《臺灣國語中的「有」字句》。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
    林彥呈(2008),《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塑造之分析》。臺南: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雪芳(1999),《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設計》。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林漢發(2010),《21世紀中國對泰國之文化軟權力研究:以孔子學院為例》。政
    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毅軍(2010),《臺灣推動華語文教育之關鍵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臺南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敏馨(2005),《國內對外華語教學現況與華語文師資培訓及其展望》。臺灣師
    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雯(2002),《中醫華語教材編寫之規畫設計》。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莊佳穎(2002)。《阿扁的異想世界—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陳水扁風潮》。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玲(2005),《由史丹福中心事件看臺灣留學生招收現況》。國立臺灣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煥芸(1999),《新生的選擇:多層次傳銷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秋(2001),《臺灣現今華語文教材的評估與展望》。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薌宇(2005),《以交際為本之華語文教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曾心怡(2003),《當今臺灣國語之句法結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葉韋君(2004),《從雅典到北京-二○○八年北京奧運文化理念分析》。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涵(200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語言大學漢語速成學院與臺灣師範大
    學國語教學中心之比較分析》。
    詹秀嫻(2002),《華語文教材發展研究-以系列式教材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雨濃(2010),《國家形象再造之研究:以中國設立全球孔子學院為例》。政治
    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惠(1994),《聖界與凡界---慈濟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琇瑜(1997),《以幻想主題取徑探討臺灣流行漫畫的價值觀》,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伊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以幻想主題分析希代『言情小說』
    系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類碩士論文。
    賴宏林(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
    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沛潔(2011),《孔子學院與中國大陸援外政策:軟實力的再詮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治怡(1992),《女性主義語藝批評的實踐-閱讀「新臺灣文庫」》。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報刊雜誌

    亓婷婷(2005),〈當前「華文熱」的觀察與省思〉。《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
    2005年10月,頁73~83。
    尤克強(2006),〈卓越論壇--全球中文熱 一繁一簡爭什麼?〉。《卓越國際媒體月
    刊》第261期,2006年5月,頁12。
    尹怡君(2006),〈中文熱,燒成世界遺產 正體字的繁複美麗 需要被了解〉。《卓
    越國際媒體月刊》第261期,2006年5月,頁54~56。
    方麗娜(2007),〈全球華語文熱潮的現況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第163期,
    2007年11月,頁5~16。
    何淑真(2012),〈《華人社會與文化》書評[方麗娜,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
    有限公司,2009] 〉。《華語文教學研究》第9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29~132。
    何萬順(2009),〈臺灣華語與本土母語衝突抑或相容?〉。《海翁臺語文教學季刊》
    第3期,2009年3月,頁26~39。
    何福田(2007),〈讓「華語熱」乘風而起〉。《研習資訊》第24卷第6期,2007
    年12月,頁1~4。
    吳英成(2010),〈英語在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充分利用學習者的語
    言資源〉。《聽語新潮》8/9,2010年12月,頁109~125,280~299。
    李菁菁(2006),〈華語熱與流浪教師的選擇-淺談華文教育類別與教師專業〉。《師
    友月刊》,2006年4月,頁21~26。
    林志成(2008/5/5),〈全球瘋華語 臺灣萬名師資待發〉。《中國時報》,A8版。
    林志成(2011/5/10),〈印度盼我提供萬名華語教師〉,《中國時報》,A4版。
    林秀惠(2006),〈華語師資培育與能力檢定〉。《文訊》第248期,2006年6月,
    頁90~94。
    林碧炤(2006),〈臺灣的非傳統外交〉。《戰略安全研析》第10期,2006年2月,
    頁7~15。
    林慶彰(2010),〈我看中國大陸的「國學熱」〉。《國文天地》第25卷第12期,
    2010年5月,頁37~41。
    邵宗海(2003),〈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遠景基金會季刊》
    第4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1~36。
    洪銘德、游智偉(2009),〈中國東南亞外交之研究:從軟權力的角度分析〉。《展
    望與探索》第7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49~70。
    孫瑞穗(2005),〈中國熱.女兒身.我的臺灣腔以及她的歷史糾結:上海研究田
    野筆記〉。《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4期,2005年3月,頁53~57。
    張志洲(2006),〈“中國機會”漢語熱的背後〉。《世界知識》,2006年第11期,頁
    21~24。
    張良民(2006),〈全球華語學習熱潮與僑教發展〉。《研習資訊》第23卷第2期,
    2006年4月,頁9~16。
    張和生、步延新(2006),〈大陸:從“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到“漢語作為外語
    教學能力認定”〉。《華文世界》第98期,2006年12月,頁26~33。
    張高評(2010),〈轉型與出路--大陸「國學熱」的省思〉。《國文天地》第25卷第
    12期,2010年5月,頁6~12。
    張筱雲(2005),〈新中文時代來臨!華語熱席捲歐美〉。《光華》第30卷第9期,
    2005年9月,頁76~81。
    張聲肇(2003),〈穿上美國製牛仔褲反美!以多元文化檢視美國文化霸權主義〉。《新
    聞大舞臺》第3期,2003年9月,頁16~19。
    張麗珠(2010),〈對中國大陸「國學熱」的思考與期望〉。《國文天地》第25卷
    第12期,2010年5月,頁32~36。
    許怡貞(2005/5/22),〈在華語熱潮中缺席〉。《中國時報》, A15版。
    陳雅玲(2004),〈搶救臺灣中文力!〉。《商業周刊》第861期,2004年5月,頁
    130~132、134~136。
    黃雅鳳(2006),〈在流失中找尋定位--信世昌教授談臺灣華語文教育的危機與轉
    機〉。《師友月刊》第466期,2006年4月,頁16~20。
    黃碧端(2009),〈推動籌設文化部的基本構想〉。《研考雙月刊》第33卷第3期,
    2009年6月,頁94~96。
    廖柏森(2004),〈英語全球化脈絡裡的臺灣英語教育〉。《英語教學期刊》第29
    卷第1期,2004年7月,頁107~121。
    廖柏森(2006),〈從後殖民主義觀點看臺灣學習英語的熱潮〉。《英語教育電子月
    刊》第20期。
    廖箴(2011),〈打造全球化的漢學研究平臺--臺灣書院「漢學書房」介紹〉。《漢
    學研究通訊》第30卷第期,2011年11月,頁47~51。
    趙文萃(2011),〈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法〉。《華文世界》第108期,2011年
    12月,頁79~83。
    滕淑芬(2004),〈經濟浪潮下的中文熱-兩岸競逐華語教學市場〉。《光華》第29
    卷第4期,2004年4月,頁32~39。
    鄭吉雄(2010)〈冷眼閒看中國大陸燃燒國學熱〉。《國文天地》第25卷第12期,
    2010年5月,頁26~31。
    鄭良偉(1992),〈從臺灣當代小說看臺灣華語語法演變 〉。《臺灣風物》第42卷
    第3期,1992年9月,頁194~151。
    鄭淑芬(2005)〈張富美:臺灣要成為全球華語文學習中心〉。《Taiwan News 財
    經.文化周刊》第189期,2005年6月,頁44~46。
    賴孟俞(2007),〈教師專業中教師角色之轉變〉。《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4期。
    賴明德(2007),〈臺灣華語文教育發展的前景〉。《教育研究月刊》第163期,2007
    年11月,頁17~26。
    謝大寧(2009),〈臺灣的國族建構與國文課綱修訂〉。《海峽評論》第225期,2009
    年9月,頁26~29。
    戴東清(2011),〈中國大陸回應全球化之解析:欲迎還拒〉。《亞太研究通訊》第
    9期,2011年7月,頁143~164。
    鍾鎮城、王萸芳(2007),〈臺灣華語政策與教學規劃之前瞻與展望〉。《教育研究
    月刊》第163期,2007年11月,頁27~35。
    鍾露莎(2010),〈對外漢語教師職業形象芻議〉。《TEACHER》,2010年第4期,
    頁28~29。
    韓森(2011),〈中文學習之路,既不直亦不易〉。《華文世界》第108期,2011年
    12月,頁102~107。
    蘇岱崙(2002),〈讓你到哈佛教中文〉。《Cheers》第16期,2002年1月,頁178~181。

    五、 翻譯、外文著作

    Agar Michael (1994). Language shock: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conversation. New
    York: Wm. Morrow.
    Armand Mattelart (2011).《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繆詠華、廖潤珮譯)。臺北:
    麥田。
    Bauman Zygmunt (201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張君玫譯)。臺北:群學。
    Bennett Janet M., Bennett Milton J., Landis Dan (2009).《跨文化培訓指南》(關世杰、
    何明智、陳征、鞏向飛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ennett Joe (2011).《一包內褲看中國》(呂博譯)。新北市:八旗文化。
    Bormann, Ernest G. (197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8, 396-407。
    Bormann, Ernest G. (198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en years later.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8, 288-305.
    Bormann, Ernest G. (1985). Symbolic convergence theory: A communication
    formul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5, 128-138.
    Bormann, Ernest. G., Cragan, J. F., & Shields, D. C.(2001).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ing, Grounding, and Using Symbolic Convergence Theory (SCT).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5, 271-313.
    Brereton Kurt (2005).《超臺灣》(王蔘譯)。臺北: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Brown H. Douglas (2003).《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余光雄譯)。臺北:東華,
    修訂版。
    Chen Pei-Feng (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
    認同》(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臺北:麥田。
    Cragan, J. F., Shields, D. C. (1981). Uses of Bormann`s theory in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dramatic approach.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Press, 31-46.
    Cragan, J. F., Shields, D. C. (1998).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communication forces for human action.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Crystal David (2001).《語言的死亡》(周蔚譯)。臺北:貓頭鷹。
    Crystal David (2007).《英語帝國》(鄭佳美、林素朱譯)。臺北:貓頭鷹。
    Crystal David (2010).《語言的祕密》(蔡淑菁、謝儀霏譯)。臺北:貓頭鷹。
    Fischer S. R. (2009).《語言的歷史》(陳萱芳、吳昭芬譯)。臺北:商周。
    Foss Sonja K. (1996).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2nd ed.).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Press.
    Foss Sonja K., Foss Karen A., Trapp Robert (1996).《當代語藝觀點》(林靜伶譯)。臺
    北:五南。
    Friedman Thomas L. (2000).《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蔡繼光等譯)。
    臺北:聯經。
    Fromkin Victoria, Rodman Robert (1999).《語言學新引》(黃宣範譯)。臺北:文鶴。
    Gerth Karl (2011).《中國好,世界就好?》(陳琇玲譯)。臺北:高寶國際。
    Hessler Peter (2011). 《尋路中國》(賴芳譯)。臺北:八旗文化。
    Hessler Peter (2011).《甲骨文: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盧秋瑩譯)。臺北:
    八旗文化。
    Hessler Peter (2012).《消失中的江城》(吳美真譯)。臺北:八旗文化。
    Huntington Samuel P. (2010).《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黃裕美譯)。臺北:
    聯經。
    Jacques Martin (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李隆生、張逸安譯)。臺北:聯經。
    Jorgensen Danny L. (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臺北:弘智
    文化。
    Kim W. Chan, Mauborgne Renée (2006).《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黃
    秀媛譯)。臺北:天下文化。
    McKercher Bob, Hilary du Cros (2010).《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劉以德
    審譯)。臺北:桂魯。
    Nye Joseph S. (2011).《權力大未來:軍事力、經濟力、網路力、巧實力的全球主
    導》(李靜宜譯)。臺北:天下文化。
    Nye Joseph S., Jr (2006).《柔性權力》(吳家恆、方祖芳譯)。臺北:遠流。
    Ostler, N. (2011).《語言帝國︰世界語言史》(章璐、梵非、蔣哲杰、王草倩譯)。
    上海:上海人民。
    Pinker Steven (2009).《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洪蘭譯)。臺北:
    商周,最新增訂版。
    Rogers Jim (2008).《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洪蘭譯)。臺北:遠
    流。
    Rybacki, K., Rybacki, D.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Approaches and genres.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covel, Tom (2007).《語言教學 :第二語言習得指南》(陳蘋琪譯)。臺北 : 新
    加坡商湯姆生亞洲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出版。
    Singaravelou Pierre, Sorez Julien (2012).《運動帝國:文化全球化的史記》(羅潯德
    譯)。臺灣:河中。
    Studwell Joe (2002). 《中國熱》(齊思賢譯)。臺北:時報文化。
    Temporal Paul (2006).《打造亞洲新品牌:全球化的品牌策略》(蘇宇譯)。臺北:
    財訊。
    Throsby David (2010).《文化經濟學》(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譯)。
    臺北:典藏。
    Urry John (2007). 《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臺北:書林。
    Waquet Françoise. (2007).《拉丁文帝國》(陳綺文譯)。臺北:貓頭鷹。
    Waters A. (2005). Expertise in teacher education: Helping teachers to learn. In Keith
    Johnson (ed.), Expertis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167-189.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Yip June (2011).《想望臺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黃宛瑜譯)。臺
    北:書林。
    松田良孝(2012),《八重山的臺灣人》(邱琡雯譯)。臺北:行人。

    六、 網路文章與資源

    〈中國熱背後喜與憂:在海外帶來的是尷尬〉,2012/3/17截取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全球化與華語帝國〉,2012/3/17截取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goigp/post/1321850676。
    〈華語熱不缺席 台灣文化吸引遊學〉,2012/4/13截取於
    http://www.haixiainfo.com.tw/103746.html。
    〈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學中文 拚中國露「臉」,2012/4/13截取於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918811.shtml。
    CCTV漢語大賽第四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2012/4/19截取於
    http://news.cntv.cn/special/hanyudasai/index.shtml。
    卜正(2008/10/31),〈臺灣華語師資培訓的迷思:向北京俯首稱臣〉,2012/4/17
    截取於http://www.nownews.com/2008/10/31/142-2357984.htm。
    文現深(2008),〈國學熱 強國夢的情緒投射〉。《天下雜誌》第402期,2008年
    7月。2012/4/20截取於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5316。
    王福權(2012),〈深耕海外華語教學市場,開創全球僑教藍海策略!〉。2012/4/5
    截取於http://blog.huayuworld.org/pidcusa/archive/20120317。
    王樹衡(2012/2/24),〈爆紅入字典!Linsanity變正式單字 〉,聯合新聞網,
    2012/4/16截取於http://udn.com/NEWS/SPORTS/SPOS9/6921924.shtml。
    北明(2012/3/22),〈孔子學院及其影響-專訪余英時(上)〉。2012/4/17截取於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5064。
    北明(2012/4/8),〈孔子學院及其影響-專訪余英時(上)〉。2012/6/10截取於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5071。
    申慧媛(2006/8/24),〈臺師大泰國華語師資 結訓不分發〉,自由電子報,2012/4/6
    截取於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ug/24/today-life8.htm。
    江昭青、何琦瑜(2009),〈教改追蹤:九年一貫課程,問題在哪裡?〉。《親子天
    下》第6期,2009年6月。2012/4/15截取於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481
    江惜美(2007),〈華語教學的現況與省思〉。收入2007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網路
    論文集http://r9.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_conference/file/2/3.pdf。
    吳錦勳(2008),〈全球小菁英 拼中文〉。《商業周刊》第1057期,2008年2月,
    2012/4/13截取於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9937。
    宋漢崴、陳應欽(2004),〈決勝「中文角」〉。《遠見》第216期,2004年6月。
    2012/4/13截取於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9949.html。
    周中天(2011),〈臺灣華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明新科技大學教師成長營。
    2012/4/15截取於
    http://acade.must.edu.tw/upfiles/ADUpload/c23_downmul1365505180.pdf。
    林宏達(2008),〈10,000個亞洲飯碗 專找臺灣人!〉。《商業周刊》第1052期,
    2008年1月。2012/4/17截取於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9540。
    林奇伯(2007),〈繁體字悄然發燒 國學熱,13億人集體補課〉。《遠見》第247
    期,2007年1月。2012/4/30截取於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686.html。
    林金錫(2010/3/30),〈繼續向中國靠攏的臺灣華語教學〉,2010/4/1截取於
    http://huayu.chinhsilin.com/?p=56。
    林孟儀(2009),〈小國求生存 星國菁英學生兩岸跑〉。《商業周刊》第1148期,
    2009年11月。2012/4/17截取於http://www1.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38435。
    馬承均(2011/3/23),〈百家廊:「國學熱」能熱多久?〉,香港文匯報,2012/4/21
    截取於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3/23/OT1103230013.htm。
    陳正芳(2005/9/15),〈泰國華語師資培訓 流浪教師新出路〉,Career就業情報,
    2012/4/16截取於 http://media.career.com.tw/epaper/enews/center_news.asp?no3=23831。
    陳智華(2011/11/24),〈印度華語熱 教部擬供萬名教師〉,聯合新聞網,2012/4/15
    截取於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56130。
    彭媁琳、鄭呈皇(2007),〈華語教學商機兩兆 夫子搶飯碗!〉。《商業周刊》第
    1001期,2007年1月,2011/11/27截取於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24216。
    楊泰興(2011),〈大陸國學熱,會是短暫的流行?〉,《遠見》第297期,2011年
    3月。2012/5/20截取於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7460.html。
    董鵬程(2007),〈臺灣華語文教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收入《2007多元
    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網路論文集》,2012/5/23截取於
    http://r9.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_conference/file/2/2.pdf。
    鄭語謙(2011/7/22),〈台灣教育中心 印度教華語〉,聯合新聞網,2012/4/15截
    取於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2139。
    薛荷玉(2009/1/12)〈學中文變容易 互動華語教材問世〉,聯合新聞網,2012/4/15
    截取於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71824。
    薛荷玉(2011/5/10)〈徵訓萬名老師 印度教華語〉。聯合新聞網,2012/4/15截
    取於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17673。
    謝文華(2007/8/6),〈全球華語熱 中文系所爆紅〉,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4/5
    截取於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ug/6/today-life9.htm。
    蘇鵬元(2008),〈全球中文教師荒 職缺達90萬個〉。《商業周刊》第1057期,
    2008年2月,2012/4/15截取於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9941。
    顧爾德(2011/12/13),〈缺席的居然不是艾未未〉。中時電子報,2011/12/15截
    取於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21300553.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7161013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101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301.pdf9292KbAdobe PDF2422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