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5118
Online Users : 506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025
|
Title: | 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 Taiwanese peanut cultivation and peanut oi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Authors: | 林哲安 Lin,Che An |
Contributors: | 戴寶村 林哲安 Lin,Che An |
Keywords: | 花生 花生油 油車行 煤油 煙草 改良事業 |
Date: | 2011 |
Issue Date: | 2012-10-24 16:11:44 (UTC+8) |
Abstract: | 本文以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情形為論述核心,希望藉由該產業的探討,試圖挖掘以往臺灣產業史研究較少觸及的榨油產業史。首先探討清代臺灣花生油生產體系的建立以及其與漢人經濟活動間之關係。研究顯示花生油從18世紀中葉以降,便成為臺灣除米、糖、藍靛等產業外之出口大宗,但開港通商後因煤油、鴉片大量輸入,促使花生油市場呈現萎縮、以及島內需求量成長的情形。另外,比較臺灣與中國大陸間日常生活用油的原料來源後,可發現臺灣可能為清帝國治理下,最早多元、普遍運用花生油的區域。 日治時期以後,花生雖不若米、糖等物產受到官方重視,但有見於花生為臺灣人普遍消費的嗜好食物、製油原料,加以煙草專賣治的施行、以及19世紀末歐美科學家發現花生油的多樣化用途。官方也嘗試提昇臺灣花生整體產量、榨油效率。以中央農業機關為主、地方農業試驗場為輔的官方部門,仍啟動相關調查事業與增產計畫。當中包括品種、耕種技術的改良方部分。雖使得臺灣花生於產質方面出現增長,但如觀察明治末期至大正初年花生、甘蔗爭地的情形,可發現花生得以持續增產,並非官方單向之功勞,農民自主性選擇亦為重要因素。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臺灣花生增產計畫的實行,官方於調查事業的成就,遠勝於改良計劃的結果。 榨油技術亦同,礙於花生原料供應、榨油時節限制等因素,加以新舊榨油設備於整體產能上並無甚大差異,造成新式榨油設備未能普及、也連帶影響大型製油株式會社的生存空間。該現像或可視為傳統榨油業者理性、審慎選擇下之結果。1930年代,挾帶龐大資本、官方軍需用油增產政策背書下的日本財閥投入臺灣榨油事業後,始出現穩定的大型製油株式會社。戰後初期的研究,多將日治時期臺灣榨油工業技術與規模未能突破的情形,歸結於「農業臺灣、工業日本」這樣區域分工政策的論點,便值得再行商榷。更進一步的說,日治時期臺灣的工業技術與經營形態的未見顯著發展的原因,是否應完全置於官方政策主導這樣的脈絡下來探討?透過臺灣花生製油設備以及經營情形的探討後,這樣的觀察脈絡或許亦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最後,藉由觀察日治時期臺灣新式榨油設備未能發展的原因,可以清楚發現:新式榨油設備能否普遍運用,有著甚為複雜的因素,日治時期的臺灣,便受制於自然(花生供應受自然災害影響與榨油時節須配合花生採收)、商貿(花生移出日本與輸出國外)、官方產業政策(甘蔗栽種面積增大影響到花生栽種面積)、技術與經營成本(新式榨油設備不若舊式榨油設備來的絕對優越,但所需資本與維護成本較高)以及舊有習慣(臺灣多將花生連殼榨製)等層面的影響。 花生油的銷售情形,大抵仍延續清代以來的買賣、流通概況。不過,因日治時期後臺北煙草製造之需求,亦促使花生油於跨區域的流通時,皆集中於臺北的現象。煙草製造所需花生油之多寡,更直接影響到臺北、宜蘭等地油價的行情。這樣的情形至1930年代末進入戰爭時期後產生結構性之轉變。煙草製造之需求,也促使臺灣成為當時世界花生油運用模式下較為特殊的一員,更未被完全納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花生油市場體系之中;有別於清代,日治時期官方亦因製造煙草之故,故開始介入花生油的買賣機制中,更將日資納入競爭行列。但無論官方以及日資,在整個花生油買賣的過程中,並未占有太大之優勢;反之,在歷次互動中呈現逐年衰退的現象。可以說,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油的生產與運銷體系,仍延續清代之情形,主導權掌握於臺灣人手上;殖民者以及日人資本多處於一被動角色。 |
Reference: | 參考書目
一、 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史料
1. 方志
六十七、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05種,1961。 不著撰人,《嘉義管內採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58 種,1959。 不著撰人,《新竹縣制度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01 種,196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 1961。 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晉江縣志》,臺北:成文,196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1958。 朱珪修、李抜纂,《福寧府志》,臺北:成文,1967。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1958。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1962。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1962。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56種,1962。 吳宜燮修、黃惠等纂,《龍溪縣志》,臺北:成文,1967。 林述訓等修、單興詩等纂,《韶州府志》,臺北:成文,1985。 徐景熹修、魯曾煜等纂,《福州府志》,臺北:成文,1985。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1961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1961。 陳汝咸修、林登虎纂,《漳浦縣志》,漳浦:同文美記印書局,1928。 陳鍈等修、鄧廷祚等纂,《海澄縣志》,臺北:成文,1967。 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三)》,臺北:華文書局,1968。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1962。 瑞麟等修、史澄等纂,《廣州府志》,臺北:成文,1985。 熊學源修、李寶中纂,《增城縣志(一)》,臺北:成文,1985。 蔡振豐,《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1959。 諸家,《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 1959。 諸家,《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1965。 蔣毓英纂修、黃美娥點校,《臺灣府志》(臺灣史料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文建 會,2004。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銀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4 種,196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40種, 1962。 薛凝度修、吳文林纂,《雲霄縣志》,臺北:成文,1967。
2. 文人筆記、撰述與史料集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1958。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62種, 1962。 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5。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1958。 姚賢鎬,《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三)》,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195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 陳第,〈東番記〉,《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6 種,1959。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臺北: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1。 諸家,《清仁宗實錄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87種, 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218種,1966。
(二)近人專著
1. 專書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李榮鈞,《油車心、榨油情》,臺中:沙鹿鎮沙鹿文化協會,2004。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4.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明文書局,198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1997。 林文鎮主持,《湖西鄉土誌略》,馬公:澎湖采風文化學會,1997。 林文鎮總編輯、撰稿,《菜園社區誌》,馬公:澎湖縣文化中心,1999。 林文鎮、葉茂生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七輯:馬公西文里、東文里》, 澎湖: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6。 洪馨蘭,《臺灣的煙業》,臺北:遠足文化,2004。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 司,2006。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1。 許菊美總編輯、楊金燕撰文,《澎湖縣資產文化叢書45‧湖西鄉社區文化集錦》, 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7。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 許雪姬總編纂;林文鎮編纂、撰述,《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馬公:澎 湖縣政府,2005。 許雪姬總編纂;林蘭芳、鄭麗蓉、劉世溫編纂、撰述,《續修澎湖縣志‧卷七‧ 經濟志》,馬公:澎湖縣政府,2005。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莆田市菸草專賣局、莆田市菸草分公司編,《福建省莆田市菸草志》,福州:福建 人民出版社,1995。 陳文能總編輯、林文鎮撰稿,《澎湖縣八十八年度文化資產志工第二研習營── 文化資產義工田野調查專輯》,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 陳憲名、林文鎮主編,《澎湖的農漁產業文化 西嶼鄉與白沙鄉離島篇》,馬公: 澎湖縣文化局,2002。 陳鴻圖,《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臺南縣:臺南縣政府,2009。 張默予編纂、金幹之撰述,《澎湖縣志 卷五、卷六 物產志上下卷》,馬公:澎湖 縣文獻委員會。 張新慶,《澎湖農家經濟分析》,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 張靜宜,《戰時體制下臺灣特用作物增產政策之研究(1934-1944)》,高雄:復文書 局,2007。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志‧煙草志》,福州:新華書店,1995。 劉明修(伊藤潔)著、李明峻譯,《臺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編,《臺灣農林》(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 署農林處,1946。 蔡文福主編,《雜糧作物各論》,臺北: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1994。 蔡承豪、楊韻平,《臺灣番薯文化誌》,臺北:果實出版社,2004年。 盧英權,《食用作物》,臺北:中華書局,1970。 盧英權,《作物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鐘淑敏等著,《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
2.期刊論文
王寶卿、王思明著,〈花生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中國農史》2005年1 期。 李金強,〈從福建海關《十年報告(Decennial Reports)》觀察清季福建社會之變 遷〉,收於氏編,《區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6。 李力庸,〈日本帝國殖民地的戰時糧食統治體制:臺灣與朝鮮的比較研究 (1937-1945)〉,《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2期(2009年6月)。 季景元,〈臺灣之落花生〉,《臺灣銀行季刊》第4卷第1期(1951年3月)。 吳幅員,〈臺灣之榨油工業〉,收於《臺灣之植物油脂資源》,臺銀研究叢刊第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 吳政憲,〈油燈、瓦斯燈、電燈─近代臺灣照明工具之變遷(上)〉,《臺灣風物》 第48卷4期(1998年12月)。 吳政憲,〈近代臺灣「彗星牌」燈油銷售通路〉,收於《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0。 袁丙午,〈臺灣之食油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17卷第1 期(1964年3月)。 徐建青,〈清代前期的榨油業〉,《中國農史》13卷2期(1994)。 陳榮波,〈清季臺灣東部之農耕形態〉,收於《臺灣經濟史九集》,臺北: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76種,1963。 陳風良、李令福,〈清代花生在山東省的引種與發展〉,《中國農史》13卷2期 (1994)。 陳鴻圖,〈嘉南大圳對土地改良及農作方式之影響(1924-1945)〉,收於《國史館 學術集刊》第1期(2000年)。 黃紹恆,〈日治初期在臺日資的生成與積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2期(1998 年12月)。 連深,〈肥料之認識與檢定〉,收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主編,《農業試 驗所特刊》13期(1980年12月)。 張隆仁、洪梅珠、沈勳、黃勝忠著,〈落花生新品種臺中1號之育成〉,收於《臺 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87期(2005)。 曾品滄,〈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 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12月)。 蔡榮村,〈花生品種對花生油品質之影響〉,收於《中國農業化學會誌》28卷4 期(1990年12月)。 蔡是永,〈花生油之特性及製程介紹〉,收於《食品工業》26卷1期(1994年1 月)。 蔡承豪,〈日治初期臺灣藍靛業的相關調查〉,《臺灣文獻》53卷4期(2002年12 月)。 蔡承豪,〈戰前澎湖花生的多元運用〉,收於王國裕總編輯之《澎湖研究第八屆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狂風烈燄下的澎湖生活》,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09。 魏婭婭,〈試論近代中國植物油出口貿易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中國社會經 濟史研究》1989 年4期。
3.學位論文
卓克華,〈清代臺灣行郊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吳思敏,〈花生油油煙安全性及其改善方法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 學系博士論文,2001。 林怡華,〈臺灣傳統榨油業(油車間)之研究~以沙鹿鎮為例〉,臺中: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0。 施懿芳,〈從郊行的興衰看鹿港的社會經濟變遷(1861-1943)〉,高雄:國立中山大 學中山學術所碩士論文,1991。 高淑媛,〈臺灣近代產業的建立─日治時期臺灣工業與政策分析〉,臺南:國立成 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 陳秀娟,〈澎湖望安島與將軍澳嶼維生方式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曾慶瀛,〈花生油香氣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論 文,1989。 曾立維,〈日治時期臺灣柑橘產業的開啟與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鄭麗玲,〈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以臺北帝國大學為中心〉,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蔡昇璋,〈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承豪,〈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9。 蕭明治,〈日治時期臺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9。
(五) 田野訪查資料
〈振玉豐雜穀油車飼料舖沿革〉
二、 日文資料(依資料、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一)史料
1. 報紙
《臺灣民報》 《臺灣日日新報》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2.檔案、統計書
1.「大正十二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曾信」,〈大正十二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二十八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353005。 2.「大正十二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曾信」,〈大正十二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二十八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353005。 3.「大正十三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煙草工場納) 曾信」,〈大正十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24002。 4.「大正十三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煙草工場納) 陳康健」,〈大正十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24003。 5.「大正十三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煙草工場納) 陳康健」,〈大正十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24004。 6.「大正十三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煙草工場納) 澎湖信用販賣組合」,〈大正十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24005。 7.「大正十三年度落花生油購入契約(煙草工場納) 澎湖信用販賣組合」,〈大正十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24005。 8.「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林見舜外一名(鄭杞生)」,〈大正四年煙草永久保存第四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6006。 9.「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大正四年煙草永久保存第四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6008。 10.「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曾信」,〈大正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76002。 11.「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入來重彥」,〈大正八年會計永久存第六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217016。 12.「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簡阿牛」,〈大正九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236022。 13.「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李聰駿」,〈大正九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236024。 14.「落花生油買賣契約 李聰駿」,〈大正十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1871017。 15.「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熊本源吉代理人 山村光」,〈大正十一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282013。 16.「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蘭陽製油株式會社」,〈大正十一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282014。 17.「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陳康健」,〈大正十四年會計永久追加第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1908027。 18.「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六萬五千斤) 有現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大正十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547010。 19.「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三十萬斤) 陳康健」,〈大正十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547011。 20.「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十五萬斤) 曾信」,〈大正十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547012。 21.「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十五萬斤) 曾信」,〈大正十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二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547012。 22.「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九萬斤 臺北煙草工場納付 昭和二年五月十三日附契約)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昭和二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07011。 23.「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十萬斤 臺北煙草工場納付 昭和二九月十二日附契約)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昭和二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08001。 24.「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十萬斤 臺北煙草工場納 昭和二年十一月四日附契約)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 」,〈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08002。 25.「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二十萬斤 昭和三年一月二十八日附契約)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 」,〈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08003。 26.「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曾信」,〈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73006。 27.「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陳康健」,〈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73007。 28.「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二十萬斤) 澎湖信用販賣組合 」,〈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73008。 29.「落花生油購入契約(十二萬斤) 澎湖信用販賣組合 」,〈昭和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七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673009。 30.「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二十五萬斤) 出光商會代理人增野伸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28006。 31.「落花生油買賣契約(十萬斤 昭和五年五月九日附 出光商會代理人 增野伸) 」,〈昭和五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93002。 32.「落花生油買賣契約(五萬斤 昭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附 吉源定次郎代理人 增野伸)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93003。 33.「落花生油買賣契約(十五萬斤 昭和五年十月十日附 澎湖有限責任信用販賣組合)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93004。 34.「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二十五萬斤) 出光商會代理人增野伸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28006。 35.「落花生油購入契約(二十萬斤) 出光商會代理人增野伸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28005。 36.「落花生油買賣契約(五萬斤 昭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附 吉源定次郎代理人 增野伸) 」,〈昭和四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793003。 37.「落花生油指名競爭入札ニ依リ購入方決議(昭和六年七月三十日附) 」,〈昭和六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四十四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86603。 38.「落花生油買賣契約(昭和七年六月十五日附 六OOOO瓩 煙草工場納)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長 田端幸三郎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長 陳旺」,〈昭和七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二十五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919007。 39.「落花生油買賣契約(昭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附 六OOOO瓩 煙草工場納)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長 田端幸三郎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長 陳旺」,〈昭和七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二十五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919008。 40.「落花生油買賣契約 付隨意契約ノ理由 澎湖廳ニ於ケル落花生製油狀況(昭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 六OOOO瓩 煙草工場納)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長代理 渡部慶之進 有限責任澎湖信用販賣組合長 陳旺」,〈昭和七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二十五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919009。 41.「落花生油運送ニ關スル件」,〈昭和十五年至昭和二十年會計 物品會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5333013。 42.「落花生油運送ニ關スル件」,〈昭和十五年至昭和二十年會計 物品會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5333013。 43.「花生油買賣契約 臺灣油脂配給組合 賣渡人 桑田剛助 仝契約委任」,〈昭和十八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三十四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1693016。 44.「臺灣刻煙草用上茶油及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張家坤」,〈明治四十五年煙草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18009。 45.「臺灣刻煙草用上茶油及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張家坤」,〈明治四十五年煙草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18010。 46.「臺灣刻煙草用上茶油及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張家坤」,〈明治四十五年煙草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18011。 47.「臺灣刻煙草製造用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大正三年煙草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47003。 48.「臺灣刻煙草製造用落花生油購買契約 中部臺灣產業株式會社」,〈大正三年會計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47007。 49.「臺灣刻煙草用落花生油購入契約 楊棋 」,〈大正六年會計永久保存第六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87012。 50.「澎湖島產落花生油供給請負命令 澎湖島信用販賣組合 」,〈大正三年煙草永久保存第一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00100140047。 5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臺灣工場通覽(大正7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0。 5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臺灣工場通覽(大正14年末現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6。 53.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編,《臺灣統計書》,臺北:同編者,歷年。 54.臺灣總督府稅關編,《臺灣貿易三十年對照表》,臺北:江里口商會工場,1927。 55.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編,《臺灣貿易四十年對照表》,臺北:吉村商會印刷所,1936。 56.《臺灣貿易年表》(明治34-37年;41-45年;大正3、5、7、9年-昭和14年)。 57.《臺灣外國貿易概覽》(明治34-35、39年;大正6-7、10-12年;昭和2-7年)。
3.專書、史料集、調查報告
上野誠一、太田均夫,《食用油脂》,東京:合資會社共立社,1938。 三好晴氣,《臺灣農業叢書‧特用作物》,臺北:農業圖書刊行會,1939。 川野重任,《臺灣米穀經濟論》,東京:有裴閣,1941。 川原捨夫、二階堂研、大島鹿三郎、青砥正次等著,《彙報第六號 第三回農事試 驗特別研究會 講演集》,臺南: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1945。 久保田明光,《戰時下の食糧と農業機構》,東京:實業之日本社,1942。 久保利夫,《熱帶農林學概論》,東京:西ケ原刊行會,1944。 大圓市藏,《臺灣始政四十年史》(無版權頁)。 中江大部,《油脂及び其製品》,東京:太陽閣,1940。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52種,1959。 白玉光,《大正三年 第三回技術員製作展覽會記事》,嘉義:嘉義廳農會,1915。 矢內原中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 金會,2004。 田畑為彥,《戰時食糧政策》,東京:慶文堂書店,1941。 辻本滿丸,《日本植物油脂》,東京:丸善諸式會社,1912。 吉川精馬,《臺灣經濟年鑑》,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5。 永井威三郎,《實驗作物栽培各論 第二卷》,東京:養賢堂,1943。 杉浦和作,《臺灣商工名錄》,臺北:臺灣商工名錄發行所,1912。 杉浦和作,《臺灣視察手引》,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1916。 杉山靖憲,《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臺北:成文,1985(原1926)。 赤星朝暉,《千葉縣落花生》,無版權頁,1919。 佐佐英彥,《臺灣之產業と其取引》,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8。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 1961。 角田政治,《臺灣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16)。 作者不詳,《臺灣の商工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1935。 和村九淵,《臺灣肥料改良論》,東京:智利硝石普及會東洋本部,1909。 岩崎善聖,《農業教育、實際農業資料臺灣農業要覽》,臺中:株式會社中央俱樂 部,1932。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1985(原1934)。 東亞經濟懇談會臺灣委員會,〈臺灣委員會バンフレツト共榮圈彙報(六)〉,臺北: 東亞經濟懇談會臺灣委員會,1945。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1995。 武內貞義,《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29)。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1912。 柳澤秀雄,《日糖農務彙報 第一卷第四號》,臺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農務課,1935。 柳澤秀雄,《日糖農務彙報 第二卷第四號》,臺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農務課,1937。 柳澤秀雄,《日糖農務彙報 第三卷第四號》,臺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農務課,1938。 柳澤秀雄,《日糖農務彙報 第四卷第二號》,臺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農務課,1940。 高雄州農會,《高雄州農業年報 昭和七年度》,高雄市:高雄州農會,1933。 高雄州,《高雄州產業調查會商業貿易部資料》(無版權頁)。 渡邊薰,《比律賓現狀》,臺北:南洋協會臺灣支部,1931。 野口保興,《臺灣地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00)。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出版社,1991。 畫報子,〈臺灣土民の風俗〉,《風俗畫報》150號。 菅野秀雄,《新竹州沿革史》(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37)。 稅所重雄著、吳萬煌譯,《臺灣菸草栽培變遷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 福田要,《臺灣の資源と其經濟的價值》,東京:新高堂書店,1921。 間方正之,《臺灣主要農作物概梗調查》,臺北:臺灣農會,1942。 新竹州立農事試驗場,《新竹州立農事試驗場要覽》,臺北:江里口印刷所,1942。 實業部國際貿易局編,《花生(落花生)譯書》,大阪:大阪府立貿易館,1941。 廣松良臣,《臺灣の現況》,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19。 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要覽》,無版權頁,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資料開架區特藏,1929。 臺中州役所編,《臺中州要覽》(二)、(三),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27)。 臺中州役所,《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28)。 臺中州立農事試驗場,《昭和七年度事業計畫書》,無版權頁,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資料開架區特藏,1932。 臺北商工會議所編,《生產力擴充と經濟統制》,臺北:臺北商工會議所,1943。 臺南州役所編,《臺南州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23)。 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要覽(昭和4年3月)》,臺南:頃安開進堂印刷部,1928。 臺南州役所編,《臺南州要覽》(一),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39)。 臺南州,《臺南州下に於ける落花生生產狀況(昭和十六年)》(無版權頁)。 臺灣總督府製藥所,《阿片事項調查書》,東京:玄鹿館,1897。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一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5。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二篇:特用作物)臺北:編者出版,1906。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農家便覽》,無版權頁: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資料開架區特藏,1908。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總督府農試試驗場案內》,臺北:臺北活版社,1908。 臺關會,《臺關》,臺北:同編者,1909。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一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0。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編,《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 第一回》,東京:臺灣總督府研究所,1912。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分析成績彙纂》,臺北: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12。 臺灣農友會,《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北:臺灣農友會,1913。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第八產業年報》(大正元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4。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第九產業年報》(大正二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6。 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二)》,臺北:成文,1985(原1916)。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第十產業年報》(大正三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7。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第十一產業年報》(大正四年),臺北:松浦屋印刷部,1917。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第十三產業年報》(大正六年),臺北:松浦屋印刷部,1920。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成績摘要》,臺北:臺北活版社,1914。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農業試驗成績 第11號》,臺北:臺北印刷株式會社,1916。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農試試驗場要覽》,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1916。 臺灣農友會,《改訂增補臺灣農家便覽(第參版)》,臺北:臺北撫台街,1916。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熱帶農業 大正六年度》(十一、落花生),臺北: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17。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事調查第一 臺灣農作物經濟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之農具》,臺北:小塚印刷工場,192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臺灣農家食糧消費調查》,臺北:同著者,1922。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農業基本調查書 第六 主要農作物生產調查─生產量、耕種法(大正10年11月)》,臺北: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24。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農業基本調查書 第七 主要農作物生產調查─生產量、耕種法(大正12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24。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臺灣農家便覽》,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1924。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農家便覽(增訂四版)》,臺北: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24。 臺灣總督府構內南洋協會臺灣支部,《英帝國領土內に於ける落花生の生產狀況》,臺北:山科商店印刷所,192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報(昭和五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1。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第八十九號 臺灣の落花生》,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1932。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編纂,《臺灣農家便覽(第五版)》,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編纂,1932。 臺灣銀行調查課,《調查資料蒐錄(一)》,臺北:臺灣銀行,193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工業》,無版權頁: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7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昭和十六年度臺灣總 督府農業試驗所業務工程》,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1939。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昭和十四年度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業務功程》,臺北小塚印刷場,1940。 臺灣總督府,《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一)》,臺北:臺灣總督府,1941。 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臺灣經濟年報》,東京:國際日本協會,194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臺灣農業發達の趨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42。 臺灣食糧經濟新聞社,《臺灣戰時食糧問題》,臺北:臺灣經濟出版社,1943。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編纂,《臺灣農家要覽(第六版)》,臺北:臺灣農友會,1944。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農業基本調查書 第四十五:過去二十四個年間農作物被害狀況調查》,臺北: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1944。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農務課,《臺灣に於ける主要農作物耕種》,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農務課,1944。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農務課,《臺灣における主要農作物耕種梗概》,臺北:日の丸印刷合資會社,1944。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年報》(昭和18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1944。 臺灣總督府,《臺灣現勢要覽》,臺北:成文,198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工場名簿》(無版權頁)。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陳列品解說》(國立臺灣大學5樓臺灣特藏資料庫)。 臺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臺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調查資料 第一卷》(無版權頁)。 澎湖廳編,《澎湖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一)、(四),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原1927)。 澎湖廳編,《澎湖事情(一)、(二)、(三)》,臺北:成文,198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臺北:同著者,190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第三卷(下),東京:同編者,1911。
4.期刊雜誌
川源瑞原,〈油烹與熬油(上)〉,收於金關丈夫主編,《民俗臺灣》。 〈本島人跡のある處として繁殖せる落花生の調查を左に揭く〉,《臺灣產業雜誌》第九號(1900年3月)。 〈油脂工業ニ関スル調查〉,收於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彙報》第四號(1931年1月)。 〈落花生栽培法〉,《臺灣時報》16號(1910年10月20日),無版次。 作者不詳,〈臺灣重要農作物の增產目標〉,收於臺灣農會,《臺灣農會報》第1卷第1期(1939年1月20日)。 吳德功,〈勸植桕樹榨油〉,《臺灣時報》12號(1910年6月20日)。 福田要,〈臺灣落花生油工業の統計學的觀察(上)〉,《臺灣時報》19期(1921年2月)。 福田要,〈臺灣落花生油工業の統計學的觀察(下)〉,《臺灣時報》20期(1921年3月)。 愛垣諄,〈特種農作物指導獎勵の概況〉,《臺灣時報》199號(1936年6月)。 歐汀,〈落花生(一)〉,《臺灣時報》48號,1913年9月20日。 澀谷常紀,〈落花生栽培の基礎知識〉,《臺灣農業》第9號(1944.9)。
三、 近人專著
1. 專書
竹內重之,《ラッカセイ》,東京:家の光協會,1960。
2. 期刊論文
福田稔,〈興除村における篤農家の形成過程─一事例的考察 〉,收於瀨戶內海總合研究會編,《瀬戸内海研究(7)》(1955.3)。 根岸勉治著、周憲文譯,〈日據時代臺灣之商業資本型殖民地企業型態〉,收於《臺灣經濟史七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68種,1959。 根岸勉治著、張粵華譯,〈日據時代臺灣之農產企業與米糖相剋關係〉,收於《臺灣經濟史七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四)網路資料
「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網站」http://www.idemitsu.co.jp/100year/idemitsu_history/
四、 西文資料
(一)史料、史料集
周學譜譯、C.W. Le Gendre(李仙德)著,《廈門與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76種,1963。 李美媚譯、Consul Hurst (赫司特)著,〈一八九四年度英國駐臺南領事貿易報告〉,收於《臺灣風物》28卷4期(1978.12)。 George Leslie Mackay(喬治•萊斯里•馬偕)著,《臺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臺灣叢書譯文本第5種,1959。 蔡啟恆譯、James W. Davison著,《臺灣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Joseph Beal Steere(史蒂瑞)著,〈來自福爾摩沙的信件〉(Published letters describing expedition to Formosa),收於費德廉、羅效德編譯之《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 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 林弘宣譯註、李壬癸校註,Joseph Beal Steere著,《福爾摩沙及其住民》(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 黃忠憲譯,Kenneth Pomeranz(彭慕蘭)、Steven Topik(史提夫‧托皮克)著,《貿易打造的世界》,臺北:如果出版社,2007。 Robert L. Jarman ed.,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 1861-1960(Volume 5), Slough:Archive Editions,1997. 鄭順德譯、R’eginald Kann著,《Rapport Sur Formose》(中譯:福爾摩沙考察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Taiwan 1629-1662) ,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合編,《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Maritime Customs Annual Returns and Reports of Taiwan,1867-1895) (VolumeⅠ、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廈門市志編纂委員會編,《近代廈門社會經濟概況》,福建:鷺江出版社,1990。
(二) 近人專著
韓良憶譯、Felipe Fernandez-Armesto著,《食物的歷史》,臺北:左岸出版社,2005。 鄭明萱譯、Harry H. Crosby (哈利.克羅斯比)著,《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8。 Kenneth F. Kiple, Kriemhild Conee Ornelas eds.,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VoluneⅡ),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 History of Food(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nthea Bell) ,Oxford, UK:Cambridge, MA, USA: Blackwell Reference,1992.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11 100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8011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11101.pdf | 3473Kb | Adobe PDF2 | 371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