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284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62687      線上人數 : 7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843


    題名: 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分析
    A study on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against telefraud crimes–Based on joint Cross-Strait crime fighting mechanism
    作者: 陳宇桓
    貢獻者: 魏艾
    陳宇桓
    關鍵詞: 電信詐欺犯罪
    司法互助協定
    金門協議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telecom fraud
    Agreement on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Kinmen Agreement
    Cross-Strait Agreement on Joint Crime-Fighting and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2-04-17 09:30:35 (UTC+8)
    摘要: 自兩岸於1987年開放探親以來,隨著兩岸頻繁的交流,跨兩岸性的犯罪活動,如販毒、詐欺、人口販運等犯罪亦日趨嚴重,特別是近年來出現有別於以往傳統詐騙手法的新型態詐欺犯罪—以電話、網路為中介物的「電信詐欺犯罪」,大肆橫行於兩岸,為害兩岸治安最深,是類犯罪不斷翻新手法,巧藉各種名目詐騙民眾獲取不法暴利,造成極嚴重的社會成本付出。過去,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僅有「金門協議」及其他非正式管道,以為合作打擊犯罪的依據,因「金門協議」的內涵不足致使成果有限。隨著政治氛圍的改變,兩岸終於2009年4月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為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奠定了新里程碑,惟分析其內容並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與美國在台協會間之刑事司法互助協定」比較,可以發現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本研究藉由分析現行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並提出問題及建議,以強化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的力道。
    Since 1987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llowed people visited opposite side, cross-strait crimes such as smuggling drugs, fraud and human trafficking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both parts frequently contacting with each other. Recently, new type frau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raud spread around and critically damage social security, especially telecom fraud by telephone and internet being the mediators. By using multiform excuses, these kinds of crimes continuously renovate to cheat innocent people and obtain huge illegal money, so that they cause a great loss of social. In the past, there were only Kinmen Agreement and the other unofficial channel as the basis in the cross-strait crime-fighting mechanism. However, Kinmen Agreement was too narrowed its coverage to limited in its results. With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changes, each part finally signed “Cross-Strait Agreement on Joint Crime-Fighting and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in April, 2009. This is the new milestone of cross-strait crime-fight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As analyzing it and comparing it with “Agreement on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between the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and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we found there are still some obstacles need to be resolved. This study offers some questions and advis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ross-strait telecom fraud crime-fight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參考文獻: 一、專書、研究報告
    Deutsch,Karl W.,S.A .Edinger et al.,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trh Atlantic A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Fred M.Hayward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between Studie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Some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autumn ,1970)。
    Lindberg,L.N., S.A.Scheingold , “Alternative Model of System Change”,in Europe World-BE Polity: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EngelwoodCliffs,N.J.:Inc.,1970)。
    Trevor Taylor et al.著,鈕先鍾譯,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臺北:政府商務印書館,1987年5月)。
    文崇一、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2000年)。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W. Lawerence Neuman著,當代社會研究法(台北:學富文化,2006年)。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台北:內政部警政署,2003-2007年)。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合著,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可行模式之評估與分析(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2年)。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合著,兩岸合作共同打擊毒品犯罪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
    刑事警察局165反詐欺專線,預防詐騙宣導手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2年)。
    邵沙平,跨國洗錢的法律控制(湖南:武漢大學出版,1998年)。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1999年)。
    林燦璋、林信雄,偵查管理—以重大刑案為例(台北:五南圖書,2004年)。
    周成瑜,兩岸走私及偷渡犯罪之研究(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范國勇、張平吾、蔡田木、劉擇昌,ATM轉帳詐欺犯罪之實證研究(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2004年12月)。
    高銘暄、趙秉志主編,中國區際刑法與刑事司法協助研究(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5月)。
    許春金,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2000年)。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楊士隆、鄭瑞隆,92年度台灣民眾被害經驗暨對政府防制犯罪滿意度調查研究(嘉義: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報告,2004年2月)。
    費宗禕、唐承元主編,中國司法協助的理論與實碊(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10月)。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年初版)。
    蔡蒼柏等,經濟犯罪偵查實務(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中華民國刑事偵防協會出版,2006年5月)。
    蔡墩銘、黃榮堅、吳景芳,涉及兩岸刑事案件處理方式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
    謝立功、簡建章、蔡庭榕、柯雨瑞、許義寶,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
    謝立功,兩岸洗錢現況與反洗錢法規範之探討-兼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
    趙秉志、錢毅、赫興旺合著,跨國跨地區犯罪的懲治與防範(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1996年12月)。
    趙永琛,國際刑法與司法協助(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
    趙國強,基本法與區際司法協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趙喜臣,「論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司法協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6月)
    鄭孝恩、林豐裕,電信犯罪偵查中所遇到困難原因分析(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通訊監察中心,2004年)。
    蘇南桓,「洗錢—防制理論與實務」,(自刊,1997年10月,初版一刷)。
    二、期刊、論文集
    王重陽,「從比較法觀點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6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9年6月)。
    王志文,「論國際與區際民事司法協助」,華岡法粹,第24期(台北:文化大學1996年10月)。
    王綽光、吳冠霆,「由證據法則論被告以外之人於大陸公安機關前之供述」,刑事法雜誌,第53卷第5期(台北:財團法人刑事法雜誌基金會,2009年10月)。
    江慶興,「反詐騙尖兵-165專線執行研析」,2006年網路與金融詐騙犯罪防制資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8月)。
    江慶興,「防詐騙最佳守門員-165專線功能研析」,中央警察大學2006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8月)。
    朱蓓蕾,「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五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9-10月)。
    宋耀明,「淺談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實踐—兼談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9年2月)。。
    宋耀明,「台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之簽訂與實踐」,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六)(台北:法務部編印,2003年10月)。
    李維浩,「現代縱橫術-防制跨國犯罪策略」,刑事雙月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7年4月)。
    吳景芳,「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基本原則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2期(台北:台灣大學,1994年6月)。
    林漢堂,「論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防制洗錢之法律責任」,成大法學,第18期(台南:成功大學法學院,2009年12月)。
    林宜隆、吳清海、吳柏霖,「電話詐欺犯罪分析與偵查模式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第4卷第1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7年6月)。
    林志勇,「兩岸建立專責治安機構-以共同打擊犯罪之探討」,警專學報,第3卷第7期(台北:警察專科學校,2006年8月)。
    林錦村,「兩岸刑事犯罪者(嫌疑犯)之緝捕及遣返」,刑事法雜誌,第53卷第5期(台北:財團法人刑事法雜誌基金會,2009年10月)。
    柯慶忠,「警政合作備忘錄-打擊跨國犯罪」,刑事雙月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7年4月)。
    周成瑜,「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困境與對策」,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5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7年5月)。
    孟維德,「在海峽兩岸跨境治安問題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9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
    洪漢周、曾景平,「刮刮樂及手機簡訊詐騙集團組織結構及偵查實務之研究」,刑事科學,第55期(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3年3月)。
    洪漢周,「新興詐欺犯罪趨勢與對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4卷第1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7月)。
    高政昇,「兩岸防制組織犯罪規範面之比較研究」,國境警察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頁266-322。
    徐名駒、施雅甄,「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問題之研究」,國境警察學報,第6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12月)。
    程榮斌,外國刑事訴訟法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靳高風:「跨境有組織犯罪及其特徵分析」,2006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警察協會,2006年8月)。
    張中勇,「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可行方案」,國策期刊,第144期(台北:國策中心,1996年8月)。
    張意唐、李中宇,「兩岸資訊戰---地下基地台詐騙案偵辦紀實」,刑事雙月刊,第12期(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6年8月)。
    黃富村、張仁傑,「刮刮樂詐欺犯罪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3卷第6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月12月)。黃錫璋,「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合作可能性—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9年2月)。
    黃啟賓,「刑事司法互助之困境與轉機—從泰我換囚締約談起」,國境警察學報,第7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7年6月)。
    黃錫璋,『「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合作可能性—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09年2月)。
    許瑞山,「淺論兩岸合作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刑事雙月刊,第18期(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7年6月)。
    陳順和,「行動電話簡訊詐欺犯罪問題之成因與對策探討」,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透視犯罪問題,第2期(嘉義:中正大學,2003年9月)。
    葉佑逸,「當前海峽兩岸跨境犯罪類性化之探討」,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8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7年8月)。
    葉祐逸,「從跨境犯罪論海峽兩岸相互間刑事司法互助之最佳模式」,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台中:靜宜大學,2008年1月)。
    廖正豪,「邁向和諧,共創雙贏—從兩岸刑事政策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刑事法雜誌,第53卷第5期(台北:財團法人刑事法雜誌基金會,2009年10月)。
    鄭文銘、陳世煌,「兩岸跨境犯罪模式分析與因應對策」,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7卷第1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7月)。
    鄭幼民,「兩岸緝毒國際合作事務之分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6期(2006年6月)。
    鄭佑民,「海峽兩岸犯罪問題—關於兩岸毒品犯罪問題與緝毒工作研討會論文—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1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4年11月)。
    蔡田木、陳永鎮,「新興詐欺犯罪趨勢與防治對策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7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6年)。
    蔡田木,「兩岸詐欺犯罪趨勢與防制對策之探討」,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7期(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2009年7月)。
    蔡佩芬,「反洗錢國際組織與司法互助議題之研究」,法學論叢,第5期(高雄:高雄大學法學院,2009年9月)。
    蔡佩芬,「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關於域外取證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87期(台北:政治大學,2005年10月)。
    賴森堂、林宜隆,「ATM詐騙行為與防範措施之研究」,2003年第七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資訊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5月)。
    簡建章,「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2卷第1期(2001年7月)。
    謝立功,「淺析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及其對防制跨國犯罪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創刊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10月)。
    謝立功,「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規劃—試擬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協定草案」,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出版,2002年9月)。
    盧俊光,「新興詐欺犯罪型態、模式及中介物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8卷第1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7年)。
    慶啟人,「防制人頭帳戶成為洗錢管道芻議」,國會月刊,第35期(台北:立法院,2007年8月)。
    蕭明欽,「論我國境外執法之困境—以處理王案為例」,國境警察學報,第9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8年6月):頁187~205。
    三、研究論文
    丁樹蘭,《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問題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1年)。
    王文生,《新興詐欺犯罪被害者之研究─以台北縣假盜刷真詐財案件為例》,桃園: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孔懷瑞,《台海兩岸毒品犯罪問題分析- 兼論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台北: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江志慶,《ATM轉帳詐欺犯罪的實證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宏倫,《台灣與國際合作打擊跨國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青峰《「兩岸交流對臺灣詐欺案件影響及因應作為之研究-以法務部調查局偵辦案件為例」,台中: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李秉鴻,《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可能—以台美司法互助定為例》,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邱紹洲,《通聯紀錄在犯罪偵查上之應用》,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許清事,《通訊金融詐欺成因與防制-以台北縣處理涉及人頭之詐欺案件為例》,台北: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周文科,《台灣地區詐欺犯罪問題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周幼偉,《兩岸偵防經濟犯罪之研究—以通訊科技方式詐財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永鎮,《台灣地區新興詐欺犯罪趨勢與歷程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志豪,《警察機關詐騙偵防策略成效評估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佳玉,《通訊金融詐欺犯罪被害特性及歷程之分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順和,《電信犯罪與防制對策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益盟,《兩岸共同打擊跨國組織犯罪之合作—以毒品犯罪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曹承允,《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春波,《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協助模式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國聖,《海峽兩岸刑事偵查制度之比較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文福,《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問題研究—運作模式、成效及其展望之分析》,台北: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劉勤章《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協助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劉德勳,《兩岸刑事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蔣桂傑,《建立兩岸共同防制犯罪合作機制之研究—以防制組織犯罪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盧俊光,《新興詐欺犯罪模式及其偵查作為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三、報章
    林宏聰、王志宏,「電話行騙大陸 苦練各地口音」,中國時報,2009年7月10日,第A8版。
    吳政峰、顏玉龍,「漢維衝突封網 兩岸詐騙休兵」,中國時報,2009年7月23日,第A10版。
    祁容玉,「台商扮公安 專詐大陸人」,聯合報,2009年7月3日,第A8版。
    徐珮君、蘇恩民,「陳由豪等要犯將引渡回台」,蘋果日報,2009年4月9日,第B1版。
    黃志源,「注音教粵語使詐 暑期打工竟稱輕鬆賺」,自由時報,2009年7月10日,第B1版。
    四、網站
    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網站,http://www.ecfa.org.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http://www.mps.gov.cn/n16/index.html。
    中國新聞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
    內政部警政署,http://www.npa.gov.tw。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
    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http://www.mac.gov.tw.
    法務部調查局,http://www.mjib.gov.tw/。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sef.org.tw。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old.npf.org.tw/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news.com/news/。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http://www.ncc.gov.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4981027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8102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2701.pdf1758KbAdobe PDF2313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