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1.Ahmad, M. & Dhafr, N. M. (2002),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8:171-176. 2.Ernst & Young Health Science Industry Group (2002), Regions of the Future Life Science West-Holland, the Netherlands: Ernst & Young. 3.Evans Ashworth, G., Chellew, M., Davidson, A. & Towers, D.H. (1996), Exploiting activity-based information: Easy as ABC. Management Accounting London, Jul/Aug:24. 4.Guba, G. & Y. S. Lincoln, E.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5.MBAlib (2011/12/20), http://wiki.mbalib.com/zh-tw/KPI. 6.Oakey, P. R. (1993), Predatory Networking: The Role of Small Fi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11(4), 9-22. 7.Oliver, S. (2003), The future trends for supply chain success, Canadian Trainsportation Logistics. 8.Porter, E. M.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Press. 9.Robert, B. E., & Mizouchi, R. (1989), Inter-firm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The Case of Japanese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4(1), 9-13. 10.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2008),醫療器材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簡報,生物科技產業與投資趨勢研習會。 11.方佳華、范佳媛、陳彩玲、廖玉琪、劉宏玲、蔡欣耘(2003),以政策評估的觀點探討國民旅遊卡使用者之滿意度 - 台中縣大雅鄉公所個案分析。 12.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 巨流。 13.田蔚城(1997),生物技術導論,生物產業, 8(1)頁1-12。 14.牟敦剛(1996),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及相關產業升級之課題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2(1),頁76-93。 15.吳仁瑜(2001),http://www.itri.org.tw/weo/01-02-2002/reports/07.htm,醫療器材報導雙月刊,頁29。 16.吳春森(2007),金工中心醫材與光電設備研發量能進駐高雄園區報告簡報資料,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17.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 元照。 18.汪正洋(2010),圖解公共政策,台北: 書泉。 19.林金地(2010),中小企業導入KPI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8),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簡報。 21.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9),「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1/4)」科技發展綱要計畫書,台南: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22.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0),「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2/4)」科技發展綱要計畫書,台南: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23.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0),99年醫材計畫辦公室期末報告。 24.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0),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書(3/4), 台南: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25.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1),100 年度「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品質管控服務計畫,台南: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26.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1),100年度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書。 27.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11/10/31),南科生技醫材計畫現況及目標簡報。 28.洪敏雄等(2000),高科技產業群聚效應,台南園區產業資源投入產出與發展策略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南科開發籌備處。 29.孫智麗(2003),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與產業創新策略,台北: 台灣經濟研究院。 30.殷正華(2000),生物技術之世界趨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技術資料中心。 31.馬維揚(2005),世界各國發展生技聚落的經驗與啟示,台北: 世界各國發展生技聚落的經驗與啟示。 32.高志道、江晃榮(1991),美日生物技術的競賽 - 兼談我國發展生技的困境,科學月刊,80(4),頁264-271。 33.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網頁(2011/11/24),http://www.ksmd.org.tw/。 34.常紫薇(2002),企業組織運作之內在績效指標建立之研究,桃園: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張博詠(2011),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相關系所評鑑之政策評估,花蓮: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6.張陽隆(2001),產業群聚成因、廠商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 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台南: 國立成功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 37.張慈映、李逸揚(2011),2011醫療器材產業年鑑,台北: 經濟部。 38.許勝淵(2005),產業聚落遷徙之結構變遷分析:以台灣模具產業為例,台中: 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9.郭春暉(2003),建構台灣生技產業群聚競爭優勢之研究,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EMBA碩士論文。 40.陳柏嶂(2010),高雄科學園區發展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策略之研究,高雄: 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1.陳盈華(2008),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版圖,台北: 財信出版。 42.陳璟儀(2009),台北市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評估之研究,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43.新竹科學園區(2012/1/3),擷取自 http://www.sipa.gov.tw/home.jsp?serno=201001210038&mserno=201001210037&menudata=ChineseMenu&contlink=content/introduction_1.jsp&level2=Y。 44.楊淵智(2010),產業聚落遞移分析-以台灣液晶顯示器產業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5.經濟部工業局(2002),2002生技產業白皮書,台北: 經濟部工業局。 46.經濟部工業局(2010),2010生技產業白皮書,台北: 經濟部工業局。 47.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8),醫療器材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台北: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48.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2/1/3),擷取自 http://hirecruit.nat.gov.tw/chinese/html/taiwan_10.asp。 49.廖美智(2003),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生計/醫療速報半月刊。 50.蔡卓凌(2006),生技公司選擇園區聚落之相關因素探討,桃園: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1.蔡語宸(2010),發展醫療觀光產業政策評估之研究,花蓮: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2.鄭又旗(2004),台灣生物科技產業之聚落發展,桃園: 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3.鄭居元(2002),發展生物科技產業聚落關鍵因素之探討,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企管組商學碩士碩士論文。 54.鄭裕峰(2010),台北市公民會館定位與活化之研究 - 以推動館長制之政策評估,台北: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55.戴謙(2001),政府發展生物技術的措施,利用生技園區促進生技產業聚落效應,第五次生物技術產業策略會議。 56.謝文杰(2011),我國外籍配偶照顧政策評估之研究 - 以新竹縣為例,新竹: 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57.謝雯玲(2001),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台北: 私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