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盧卡斯(Lucas, 1988)曾提及「人才的集中對創新很重要…,城市是經濟成長的動力」。資料顯示,全球的人口集中在少數大都會區,經濟生產活動集中在少數大城市,而創新活動則集中在少數國家。與全球經濟(Global economy)脫節的國家,佔了全球絕大部分的區域。全球化經濟加速了國家與國家間、城市間,以及城市與鄉村的貧富差距。區域與所得分配不均是經濟成長所必需支付的代價嗎?人口與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大城市,與經濟成長和所得分配的關係是什麼?都市化是經濟成長的因還是果?這是本研究計畫的中心問題。本研究計畫的主題,是探究都市成長與經濟成長的互動關係,進一步瞭解人口與經濟生產活動的集中化,與所得分配和經濟成長的關係。計畫由三個方向探討這個問題:理論模型的應用與分析、相關研究的實證結果,以及台灣資料的實證分析。本研究計畫的內容分成兩個部份: (一) 比較分析相關研究的理論模型、資料與實證結果。應用調整的都市內生隨機成長模型(city- endogenous stochastic growth model),分析都市化(urbanization),都市分佈(urban distribution) 與所得分配和經濟成長的關係。(二)實證分析台灣都市分佈的特性與變化過程,探討台灣的都市化程度與所得分配和經濟成長的關係。研究計畫的第一部份為理論分析研究:擬應用解釋都市成長之極限分佈特性的吉伯特定理(Gibrat』s law)中引用的隨機成長模型(stochastic growth model) (Gabaix, 1999),與城市的數目與大小皆為內生的都市成長模型(city-endogenous growth model) (Black and Henderson, 1999),分析都市成長(city growth)、都市化 (urbanization)與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的關係。第二部份為台灣資料的實證分析:包括(a)檢定吉伯特定理(Gibrat』s law)的假設特性。(b)以最小平方法(OLS estimator)與最大概似法(Hill estimator)估計時間別的冪次法則指數( power law exponent),觀察其軌跡與變化。 (c)衡量台灣的都市化程度與都市首位指標(urban primacy index),觀察其長期的變化與相關性,分析台灣都市分佈的特性與變化。 (d)衡量台灣的所得不均度,實證分析台灣都市化程度、所得分配與經濟成長的關係。證實研究結果,都市化的程度越高,所得水準也越高,其關係是正向的 (Fay and Opal,2000; Jones and Kone, 1996; Lemelin and Polese, 1995; Tolley and Thomas, 1987)。也有研究證實,城市中經濟活動的聚集會提高廠商的生產力(Ciccone and Hall, 1996;Glaeser, 1994, 1998; Henderson, 1988, 2003; Krugman, 1991; Rauch, 1993; Quigley, 1998)。相關研究發現,愈大的城市,生產力愈強,所得水準也愈高。但是愈大的城市,所得水準的成長率卻不一定愈高,都市化的程度與所得成長的關係尚未確定。探討都市化與經濟成長相互關係的研究,無法證實城市會促進經濟成長,都市化的程度無法預測經濟成長。尚無文獻發現都市化程度與所得的成長有顯著的相關性,都市化與經濟成長的相關性與因果關係尚未定論(Mario Polese, 2005; Fay and Opal, 2002; Black and Henderson,1999)。除此之外,關於所得分配的不均度與經濟成長的關係,研究發現實證研究的資料形式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結論。細微的不均度衡量方式的差異,對結果的影響很大。所得分配的不均程度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也是不確定的(Panizza, 2002; Deininger and Squire, 1996; Perotti,1996)。本研究的目的是,以調整的內生都市成長模型為理論分析的基礎,以台灣的實證分析結果,及相關文獻的實證資料,分析都市成長(city growth)、都市分佈(city distribution) 的都市化現像(urbanization)、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與所得分佈(income distribution)之所得不均(inequality)間的相互關係。進而探究尚未定論的都市化與經濟成長的相關性與因果關係,以及所得分配不均度與經濟成長的關係。瞭解並分析台灣的都市分佈特徵、都市化對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的影響或關係。以調整的內生都市成長模型為理論基礎,分析一般化的關係,實證研究台灣的資料,與相關文獻的實證資料比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