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6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50560      線上人數 : 5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688


    題名: 流鶯安全風險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為例
    Streetwalker security risk research the example of Wanhua dist., Taipei city
    作者: 侯冠宇
    貢獻者: 翁永和
    侯冠宇
    關鍵詞: 流鶯
    安全
    風險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1-10-14 13:42:43 (UTC+8)
    摘要: 娼妓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化,也是最古老的職業之一,而臺灣公娼制度的產生,
    則可溯源至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於光緒24 年〈1898 年〉,在艋舺(即今萬華)設置妓女戶。流鶯,就是流動私娼,俗稱「站壁」,意謂倚靠牆壁,候(拉)客至附近旅館、賓館或租處進行性交易,此類私娼,既無固定的地點,亦無固定的時間,以「捉迷藏」的方式出賣皮肉,此流動私娼分佈地區以萬華區康定路一帶最多。本文以流鶯安全風險為研究主題,探討相關文獻及運用實務數據,實地對於流鶯進行問卷調查,並將可能遭受攻擊的來源,區分為同業及非同業,深入分析其影響安全風險的因子,發現。在本研究中發現,影響流鶯被同業攻擊的安全風險,顯著者有;年齡、從娼年資、教育程度、接客數及定期性病檢測;而影響流鶯被非同業攻擊的安全風險,顯著者有:年齡、從娼年資、教育程度及工作時數。比較遭受遭同業及非同業攻擊的因子中,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接客數,換言之生意的好壞就是流鶯間產生衝突最大的原因。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7),《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
    王蘋(2001),「性工作除罪是不可迴避的婦運立場」,《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
    巨流。
    王芳萍、顧玉玲(2001),「我的工作、我的尊嚴:性工作就是工作」,《性工作:妓
    權觀點》,臺北:巨流。
    王芳萍、周佳君(2000),「台北市廢公娼事件」,《公娼與妓權運動:第一屆性工作
    權力與性產業政策國際行動論壇會議實錄》,臺北:台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王敏川(1997),「對廢娼問題的管見」,《當代雜誌》122:80-83。
    王敏川譯(1997),「宜廢公娼制度」,《當代雜誌》122:84-86。
    王鴻泰(1997),「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雜誌》137:16-28。
    江紹祺、李偉儀(2001),「花樣的風情,閣樓的年華-香港性工作者的身體政治」,
    《第六屆四性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央大學。
    伊慶春、羅燦英(2002),《台北色情產業及性交易政策鄒議研究期末報告》,臺北:
    台北市政府。
    何春蕤(2001),「女性主義的色情/性工作立場」,《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巨
    流。
    沈美真(1989),《臺灣娼妓營業的被害婦女與刑事立法諸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弘勳(1997),「台北廢娼與台灣娼妓史」,《當代雜誌》122:106-115。
    林佳瑩、徐富珍譯(2006),《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臺北:雙葉。
    林瑞欽、戴伸峰、鄭添成(2006),《刑事司法機構內與機構外之處遇與連結—對再犯
    之研究》,臺北:法務部。
    林慧芬(2001),「掃黃之外性產業政策待思量」,《中央日報》90.11.09:全民論壇。
    陳柏蓁(2001),「性工作者的權利問題:從法律來思考」,《文化研究月報》第8 期,
    臺北: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陳文智(2002),《台北市私娼從業原因及應有管理措施》,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
    所碩士論文。
    紀慧文(1998),《十二個上班小姐的上班故事:從娼女性之道德生涯研究》,臺北:
    唐山。
    黃淑玲(1996),《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22:103-152。
    夏鑄九、顏厥安、王曾勇、王卓脩(2002),《我國性產業與性交易政策之研究期末報
    告書》,臺北:行政院內政部婦女權益促進會。
    張玉芬譯、何春蕤校訂(2001),「世界妓權憲章」,《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巨
    流。
    邱旭伶(1999),《台灣藝但風華》,臺北:玉山社。
    高忠義譯(2002),《性與理性(下)》,臺北:桂冠。
    張英進(1999),「娼妓文化、都市想像與中國電影」,《當代雜誌》137:30-42。
    許春金(200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劉達臨(2001),《性的歷史》,臺北:商務。
    廖怡萍(1999),《台北市公娼空間再現》,當代雜誌137:44-64 頁。
    藍科正、周玟琪、黃瑞明(2002),《超越二元對立的框架:論台灣性交易管理制度及
    其規制政治》,臺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蕭國亮(1996),《中國娼妓史》,臺北:文津。
    顧燕翎(2000),「當代台灣婦運的情欲論述」,《女性主義經典》,臺北:文秀。
    英文部分
    Cohen, Lawrence E. and Marcus Felson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A
    Routine Activities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 588-608.
    Davis, Kensley (1966), “Sexual Behavior, in Merton, ”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2,
    322-372.
    Davis, Nanette J. (1993), “Prostitution: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rends, problems, and
    policies,”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Decker, John F. (1979), “Prostitu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red. B. Rothman Co.
    Goodall, Richard (1995), “The Comfort of Sin: Prostitutes&Prostitution in the 1990s.Kent,
    “ England:Renaissance Books Ltd.
    Gottfredson, Michael and Travis Hirschi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essica N. Drexler (1996), “Governments’ Role in Tricks: The Worlds Oldest Profession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 15 Dick.J.Int’l.L.201,204-215.
    Laub, J. (1990), “Patterns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 J. Lurigio, W.
    G. Skogan, and R. C. ,” Victims of crime: problems, policies and programs, NewburyPark, CA: Sage: 23-49.
    Miethe, T. D. and Meier R. F.(1994), “Crime and its social contex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heterson, G. (1993), “The Whore stigma: Female Dishonor and Male Unworthiness,” Social
    Text, 37, 39-63.
    Rosen, Ruth (1982), “The Lost Sisterhood,” Baltimore, Md:The John Hopkins Press.
    Sampson, R.J. and Lauritsen J. L.,” Deviant lifestyles, proximity crime, and the
    offender-victim link in personal viol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27(2), l10-139.
    Steven, F. and Kenneth Tardiff (1985), “The Social Ecology of Urban Homicide: An
    Application of the Routine Activities,” Criminology, 23(2), 241-26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6921023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2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46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