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8666      Online Users : 6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99


    Title: 日華禮貌表達習慣與教學應用
    The difference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politeness custom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Authors: 光井祐介
    Mitsui, Yusuke
    Contributors: 張玉玲
    光井祐介
    Mitsui, Yusuke
    Keywords: 禮貌表達習慣
    日漢稱呼
    日漢寒暄問候
    日漢感謝道歉
    日漢委婉表達
    跨文化交際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10-05 14:38:58 (UTC+8)
    Abstract: 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母語的表達習慣和方式對第二語言學習者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學習者往往對目的語中某些與自己母語不同的表達習慣和方式,感到不解與困惑,而在使用目的語進行表達時,又常常會不自覺地套用母語的表達習慣和方式,結果常造成溝通或學習上的障礙。筆者剛到臺灣時就常親生感受其似的困擾。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起飛及對外華語教學事業的發展,以及近年來,國外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引進,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領域也不斷擴大。對於第二語言習得,筆者認為該重視的是要對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進行描寫和說明,同時必須不斷地給學習者刺激並激發其學習上的成就感。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學者除了必須熟悉聽說讀寫等教學法之外,也須瞭解學習者的環境背景、心理形態、以及因華語與其母語之間的差異而易導致的各方面錯誤傾向等。
    本論文主要參考前人探討日語與華語在稱呼、寒暄問候、感謝、道歉以及委婉表達等研究成果作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之上補充筆者在臺灣親身經驗過的觀察及分析探討日華表達習慣之差異,以作為對日華語教學參考之用。分析探討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一)日華禮貌概念及文化分析;(二)日華稱呼的對比;(三)日華寒暄問候對比;(四)日華感謝及道歉方式對比;(五)日華委婉表達;(六)針對日本學生譁語教學上的應用。藉此研究,我們將分析比較現今華語及日語中,華人和日本人對禮貌表達的看法和差異及如何活用在華語文教學。
    本文研究日華語禮貌表達習慣之共性及差異性,並探討造成日華語溝通障礙的原因。筆者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以中國大陸學者的著作為主,而華人之間的表達習慣依其所區域仍存在著些許差異,因此在此方面筆者輔以本身在臺灣的生活經驗與觀察對照。
    期待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在對日華語教學上,以便提供華語教師相關建議,協助華語教師瞭解其日籍學生,並促進日籍華語學習者瞭解華人文化,以助其成功掌握華語禮貌策略與在交際中的應用。
    Reference: (一) 專書
    漢語參考文獻
    王忻、2006、《中國日語學習者偏誤分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王軍言、萬玲華、2009、《中日文化解讀與比較─基於同字詞的分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王國安等、2008、《漢語國際推廣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
    吳麗君等、2002、《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麗君、2005、《中國語の誤用分析─日本人學習者の場合》,大阪:株式会社遊文舎。
    施玉惠、1986、《語言禮貌與外語教學》,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周小娟、2008、《現代漢語禮貌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敬宇、2000、《漢語詞彙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松岑、1989、《禮貌語言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端端、2003、《語言、文化與認識~中日語言文化比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盛炎、1990、《語言教學原理》,重慶:重慶出版社。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芻議─》,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畢繼萬、1997、《對外漢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畢繼萬、1998、《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靳衛衛、2004、《走進日本~透視日本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魯寶元、2005、《日漢語言對比研究與對日漢語教學》,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戴維揚等、2003、《語言與文化》,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英語參考文獻
    Nancy Bonvillain (2008)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he meaning of messages-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日語參考文獻
    阿辻哲次、2009、《近くて遠い中国語》,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相原茂、1999、《中国語の学び方》,東京:有限会社ヴァオ。
    相原茂、2000、《あっ、知ってる中国語》,東京:株式会社東方書店。
    相原茂、2001、《雨がホワホワ》,東京:株式会社現代書館。
    相原茂、2007、《感謝と謝罪》,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
    相原茂、2009、《ちくわを食う女》,東京:株式会社現代書館。
    相原茂、2010、《ひねもすねたり中国語》,東京:株式会社現代書館。
    (二) 學位論文
    王慧娟、2005、《日籍漢語學習者中介語之敘述模式研究》.碩士論文. 台灣: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永石繪美、2004、《針對日本學習者漢語結果補語之教學》.碩士論文. 台灣: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李艷洵、2006、《日韓留學生漢語道歉言語行為及其應答策略習得研究》.碩士論文. 中國:暨南大學
    林幸一、2007、《零起點日籍學習者之漢語聲調習得》.碩士論文. 台灣: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童菁、2003、《英漢禮貌用語對比研究》.碩士論文. 中國:華中師範大學
    高翼、2002、《英漢文化中的禮貌透視》.碩士論文. 中國:西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劉舞艷、2006、《留學生的漢語否定言語行為表達的習得研究》.碩士論文. 暨南大學
    劉小榮、2002、《論漢字在日語中的變遷與作用》.碩士論文. 中國: 天津師範大學
    (三)單篇論文
    方經民、2001、〈日漢親屬稱謂的語用情境對比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頁1-8。
    王建華、2002、〈禮貌的語用距離原則〉,第四期:頁29-33。
    甘能清、2003、〈日語贊成表達的文化視角研究〉,《日語學習與研究》第113期:頁24-29。
    朱憲文、2006、〈淺析日語寒暄語及其文化背景〉,《日語學習與研究》第4期:
    頁62-64。
    李淼、2006、〈社會稱呼的漢日對比〉,《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期:頁37-41。
    李朝輝、2006、〈言外之意與日本人的嬌寵心理〉,《社會科學》第3期:頁73-79。
    李鐘善等、2004、〈日本人的語言表達與傳統文化的關係〉,《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第23卷第2期:頁90-92。
    邵永華、2001、〈日語詞語中的文化內涵〉,第一期:頁65-69。
    若柏、1997、〈日語教學與日本社會文化背景的關係〉,第五期:頁88-91。
    周小兵、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118-124。
    孫曉傑、2008、〈跨文化比較在外與教學中的思考和應用〉,《瀋陽大學學報》第20卷第5期:頁70-76。
    郭硯君等、2009、〈淺析中日兩國寒暄語〉,《青年科學》第7期:頁291-292。
    徐萍飛、2001、〈漢日禮貌表達法異同淺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頁146-151。
    張占一、199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類型〉,載於周思源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頁:43-60。
    張岩紅、2001、〈從中日語言文化對比的角度探索日語教學方法〉,《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94-96。
    陳岩、2002、〈談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日語學習與研究》第1期:頁24-27。
    陳岩、2004、〈談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本國文化和母語的干擾〉,《日語學習與研究》第4期:頁48-53。
    崔霞、2004、〈論日語中女性語言行為及其文化底蘊〉,第四期:頁96-99。
    費建華、2004、〈日語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分析〉,第一期:頁26-30。
    劉志榮、2005、〈從日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比較來看日本人的語言心理〉,《日
    語學習與研究》第4期:頁56-61。
    劉小珊、2002、〈從語言行為理論看日語的感謝行為〉,第一期:頁25-31。
    韓越、1999、〈論日本學生的母語負遷移及其對策〉,第四期:頁9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7161018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1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801.pdf556KbAdobe PDF21145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