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44429      Online Users : 5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115


    Title: 馬總統時期兩岸新聞交流與中共對臺新聞政策之研究
    The study of cross-strait news exchanges and china`s policy of communication towards Taiwan during president Ma`s period
    Authors: 趙炳元
    Contributors: 朱新民
    趙炳元
    Keywords: 九二共識
    文化統戰
    駐點採訪
    海峽媒體峰會
    ECFA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09-29 18:56:19 (UTC+8)
    Abstract: 兩岸在政治制度、法令規章、思想觀念與新聞價值迥異的基礎上進行新聞交流,原本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約,受兩岸關係發展進程與氛圍的影響尤為顯著,而無法單獨進行。
    事實證明,兩岸新聞交流在推動兩岸關係朝正向發展方面的作用是重要,也是顯著的,尤其是兩岸關係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下,兩岸新聞媒體在相互採訪交流中,肩負起溝通、認知、釋疑、解惑的重責大任。新聞記者是站在時代尖端、瞭解社會民情的觀察員,也是兩岸同胞情感的聯絡人,透過從業人員的口筆報導與資訊傳遞,使海峽兩岸之聯繫終能不脫離民意與時代潮流。多年來兩岸關係雖跌宕起伏,但始終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其中兩岸的媒體工作者,持續不懈地發揮了特殊的輿論推動作用。
      兩岸新聞交流發展歷程中,中國大陸在開放的步幅與相關管理法規的發布上,均較我國為快速,可以合理推論大陸官方非常清楚其內部需求,以及兩岸傳媒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與勢不可擋的趨勢。然而,大陸在對臺相關政策中的策略性內涵,幾乎完全脫離不開其「統戰」思維。單純作為一個維繫國家政權控制力與擴張力的依據,「統戰」思維似乎並無其特別謬誤或值得爭議處;然而面對國際事務或處理兩岸關係,惟私的「統戰」意圖即有其明顯偏差。
    另對於一個力推新聞傳媒「走出去」戰略的政權,中國大陸沒有一部《新聞法》實有礙傳媒事業的發展與國際評價。微觀而論,作為最低限度的新聞道德,欠缺《新聞法》將無法在保護新聞自由的同時,嚴格限制新聞界濫用報導權和評論權的行為。宏觀而論,未訂定《新聞法》,將使中國大陸新聞傳媒邁向國際社會之路困難重重。
    新聞交流在兩岸關係發展佔有重要地位,然而交流互動中所潛藏的不利或危安因素,卻是吾人應深切體悟與善加防範者。如何秉持馬總統大陸政策「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最高綱領,落實「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主張,並融合雙方「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共信共識,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步驟,使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實為我產、官、學界積極開展新聞交流互動重中之重的要務。
    Reference: 一、中文書籍
    人民新聞工作的基本知識(廣東,南方日報編印1950年2月1日)。
    宋守山,傳媒三十年(北京,南方日報社,2009年1月初版)。
    吳家安,中共史家新探(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7年初版)。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文化,2007)。
    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5年12月)。
    崔保國主編,2006年:中國傳媒產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4月)。
    崔保國主編,2004–2005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總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7月)。
    明安香,傳媒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6月)。
    喻國明主編,中國傳媒發展指數報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年5月)。
    許清茂主編,海峽兩岸文化與傳播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喻國明、焦中棟,中國傳媒軟實力發展報告(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年7月)。
    周鴻鐸,傳媒經濟「三論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
    張銘清主編,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5月)。
    俞虹主編,中國傳媒新起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林堅、楊安義,傳媒造勢–中國信息傳媒業氣象萬千(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二、中文期刊
    兩岸文化交流年報(臺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1994年6月)。
    年來中共對臺文化統戰探析,2008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年4月),頁5-72。
    大陸推動兩岸簽署文教交流合作協議之規劃與作為,2011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1年3月),頁5-96~5-97。
    年來大陸主要對臺領導涉臺重要講話概要,2011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1年3月),頁5-43~5-47。
    年來大陸對臺青年交流活動概況,2011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1年3月),頁5-98~5-100。
    2000、2001、2006、2009、2010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各該年3月)。
    三、論 文
    楊開煌,「中共改革開放卅年之發展戰略思考之評述」,中國改革開放卅年論文集(臺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2009年3月)。
    郭華倫,「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中共問題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2年初版)。
    羅森棟、董益慶,「兩岸新聞交流」,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臺北,中國新聞學會,1996年版)。
    王信賢、柯采霈,兩岸交流與臺灣民眾認同變遷–2008年以來的分析,續與變–2008~2010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2010年12月)。
    梁靖晟,「近期大陸加強對臺青年學生工作探析」,專題報告稿,2011年7月。
    四、報 紙
    「中共三戰,不見煙硝的戰爭」,青年日報,2006年5月26日,版3。
    「堅提包容精神,構建和諧世界,學習胡主席聯大講話(七)」,解放軍報,2005年11月21日,版5。
    「胡錦濤:人民作主,反腐倡廉」、「胡:擴大兩岸往來,遏制『臺獨』」,中國時報,2011年7月2日,版A20。
    「親綠智庫:兄弟之邦、與『一中』脫鉤」,聯合報,2011年7月6日,版1。
    「推兩岸關係,胡錦濤:靠青年接力」,中國時報,2011年7月13日,版A15。
    五、網站資料
    (一)「改革開放的重要決議及重大事件」,維基百科網站,2010年5月14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4%B9%E9%9D%A9%E5%BC%80%E6%94%BE#.E6.94.B9.E9.9D.A9.E5.BC.80.E6.94.BE.E7.9A.84.E9.87.8D.E8.A6.81.E5.86.B3.E8.AE.AE.E5.8F.8A.E9.87.8D.E5.A4.A7.E4.BA.8B.E4.BB.B6。
    (二)魏永征,「中國大陸的新聞法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0期),2011年2月18日擷取,http://mcr.nccu.edu.tw/0062/04.html。
    (三)高一飛,「我國新聞立法的使命」,光明觀察,2008年11月3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1/03/content_855564.htm。
    (四)尤英夫,「新聞傳播法規」,傳播與社會課程講授要點(臺北,世新大學遠距教學中心),2011年2月18日擷取,
    http://distance.shu.edu.tw/distclass/classinfo/8602cs01/c8602t01cst09.htm。
    (五)「『2010年全球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出爐」,881903.com商業電臺,2010年10月22日,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source=tbar &itemid=292976&csid=503_1704。
    (六)王玲珍,「論臺海兩岸新聞交流」,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第35卷第9期,民國81年9月),http://iir.nccu.edu.tw/lius.unchi。
    (七)「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臺灣記者在祖國大陸採訪規定」,新華社(北京),2006年12月2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tai_gang_ao/2006-12/27/content_5537038.htm。
    (八)趙怡,「兩岸解凍後的傳播媒體交流」,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9年6月11日),http://www.npf.org.tw/post/2/6003。
    (九)「大陸福建4記者首赴臺駐點採訪」,香港大公報新聞網,2008年12月19日,http://www.takungpao.com/。
    (十)中國臺灣網,2010年7月11日, http://big5.chinataiwan.org/zt/jmkj/dljlajmwhlt/index.htm。
    (十一)「海峽兩岸關係紀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2009年8月,
    http://www.mac.gov.tw/fp.asp?fpage=cp&xItem=63760&ctNode=5611&mp=1。
    (十二)「第二屆海峽媒體峰會在臺舉行」,人民網,2010年9月29日,
    www.people.com.cn/GB/index.html。
    (十三)「網路傳播助力兩岸新聞交流,海峽媒體熱望『結婚生子』」,華夏經緯網,2011年5月25日,big5.huaxia.com/index.html。
    (十四)「楊毅:兩岸交流,媒體先行,開創兩岸媒體合作新局面」,華夏經緯網,2011年5月24日,big5.huaxia.com/index.html。
    (十五)「2011海峽媒體廬山峰會,推動兩岸合作交流」,MOL銘報即時新聞,2011年5月27日,http://mol.mcu.edu.tw/show_2009.php?nid=138902。
    (十六)「第三屆海峽媒體(廬山)峰會閉幕,發表共同建議書」,中國臺灣網,2011年6月21日, http://big5.chinataiwan.org/xwzx/bwkx/201105/t20110524_1867009.htm。
    (十七)中國大陸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新出產業[2009]298號,2009年3月25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gk/2009-04/07/content_1279346.htm。
    (十八)王崑義,「中共的『新統戰理論』凸顯抗拒民主化的保守心態」,戰略風–王崑義部落格,2007年5月19日,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gid=22448&entryid=485728。
    (十九)「臺灣觀點:中共、秦始皇和孔子」,大紀元網站,2007年1月26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ncnews.htm。
    (二十)黃爾璇,「臺灣不應掉入中國文化統戰的陷阱」,立法院質詢稿,1994年4月1日,http://www.wufi.org.tw/ng/ng170.htm。
    (廿一)中共對於當前統戰任務的定位是「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且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聯盟」,中共統一戰線工作部網站,http://www.zytzb.org.cn/jbzs/changshi/jbzs_changshill.htm。
    (廿二)「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別專題(北京,新華社,2007年10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1.htm。
    (廿三)「祖國大陸對臺政策更加務實靈活」,人民網,2005年3月5日,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3220757.html。
    (廿四)「海基會」新聞稿,2009年2月27日,
    http://www.sef.org.tw/ct.asp?xltem=61269&ctNode=4327&mp=1。
    (廿五)「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計」(2009年第1季至2011年第1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
    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5628&CtUnit=3929&BaseDSD=7&mp=1。
    (廿六)「2010年對臺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賈慶林出席並作重要講話」,人民網,2010年1月30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0881099.html。
    (廿七)「胡錦濤考察福建為閩臺合作海西建設注入新動力」,新華網,2010年2月21日,http://www.huaxia.com/xw/dlxw/2010/02/1761481.html。
    (廿八)「溫家寶: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符合人民利益」,中國網,2010年2月27日, 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02/27/content_19485636.htm。
    (廿九)「王毅接受臺報專訪問答全文」,香港文匯報,2010年4月1日,
    http://www.takungpao.com/news/10/04/01/EP-1237250.htm。
    (三十)「本栖會談:探討兩岸和平發展路徑」,香港中評社,2010年4月8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卅一)「習近平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國臺辦」網站,2010年4月10日,http://www.gwytb.gov.cn/。
    (卅二)「分析:賴幸媛美演講內容,馬英九應表態」,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8月1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0/3/101410359.
    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1/0/3/10141035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410359。
    (卅三)「『九二共識』兩岸各表,我方堅持『一中』各表」,海峽資訊網,2010年8月13日,http://www.haixiainfo.com.tw/115310.html。
    (卅四)「中國國際新聞論壇舉行年會」,人民網,2010年12月21日,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57507/6704550.html。
    (卅五)「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在京舉行,李長春發表講話」,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1月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8/0/
    10118806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88061。
    (卅六)「大陸積極強化黨政部門新聞發布制度」,中新網,2010年4月26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home.shtml。
    (卅七)「劉雲山要求做好對外傳播事業工作」,新華網,2010年5月31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卅八)「中共召開全國『新聞出版工作會議』」,新華網,2011年1月11日,http://big5.home.news.cn/gate/big5/bbs.home.news.cn/。
    (卅九)「大陸公布『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中新網,2011年4月20日,http://www.chinanews.com/。
    (四十)「大陸近年履新高幹具宣傳背景者眾」,中新網,2011年3月6日,
    http://www.chinanews.com/。
    (四一)「中共召開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新華網,2011年1月6日,
    http://big5.home.news.cn/gate/big5/bbs.home.news.cn/。
    (四二)「『中宣部』要求開展『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人民網,2011年1月10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
    (四三)「福建將加強閩臺互派媒體記者駐點」,中新網,2011年1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
    (四四)「王毅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三個關鍵詞」,新華網,2010年12月15日, http://www.huaxia.com/xw/dlxw/2010/02/1761481.html。
    (四五)潘錫堂,「評朱鎔基『人大』報告『一中[新三段論]』」,國政評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3月6日),
    http://www.npf.org.tw/post/2/6003。
    (四六)「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對臺『新三段論』」,人民網,2002年3月6日,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14858/896237.html。
    (四七)「和平護國,改變已經開始」,總統扎記,中華民國總統府全球資訊網,2010年5月28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3&itemid=21625&rmid=2780。
    (四八)總統府新聞稿,2006年2月27日,http://www.president.gov.tw/。
    (四九)「何謂『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國政基金會,2011年7月3日擷取,http://old.npf.org.tw/monograph/books/book-002-ns.pdf。
    (五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新聞稿」,陸委會,2010年12月29日,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93748&ctNode=6505&mp=1。
    (五一)「國台辦5月11日新聞發布會」,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5月1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五二)王毓莉,「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陸委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01年12月12日,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0428&ctNode=5987&mp=1。
    (五三)「紀念海峽兩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動在臺北舉行」,中國臺灣網,2008年9月20日,http://big5.chinataiwan.org/xwzx/xwjd/redianxgxw/200809/t20080922_750276.htm。
    (五四)「2011年中共文化工作6大重點」,新華網,2011年1月4日,
    http://www.huaxia.com/xw/dlxw/2010/02/1761481.html。
    (五五)「大陸出版界人士籲建立兩岸共同出版市場」,新華網,2011年1月10日,http://www.huaxia.com/xw/dlxw/2010/02/1761481.html。
    (五六)張君昌,「對象變遷與現實選擇:再論對台廣播的影響力」,人民網,2007年5月8日,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28/5700783.html。
    (五七)「貼近性在對臺廣播中的運用與發展」,人民網–傳播頻道,2010年8月30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2328/201340/12581046.html。
    (五八)「關於當前對臺廣播傳播策略思考」,新華網,2009年5月2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95/22/content_11418097_2.htm。
    (五九)「中國青年救國團」,維基百科,2011年7月2日擷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9%9D%92%E5%B9%B4%E6%95%91%E5%9C%8B%E5%9C%98。
    (六十)救國團全球資訊網,2011年7月2日擷取,
    http://www.cyc.org.tw/index.asp。
    (六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章程」,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全球資訊網,2011年7月2日擷取,http://www.cyio.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emorandum&Category=253193。
    (六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維基百科,2011年7月2日擷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5%B1%E4%BA%A7%E4%B8%BB%E4%B9%89%E9%9D%92%E5%B9%B4%E5%9B%A2。
    (六三)「中華青年全國聯合會」,人民網,2005年7月19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8198/50927/3553610.html。
    (六四)「中華青年全國聯合會」,全國青聯網,2011年7月2日擷取,
    http://www.qinglian.org。
    (六五)「連胡4度會,胡提擱置爭議16字」,自由時報電子報,2008年4月30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30/today-fo3.htm。
    (六六)「胡錦濤蕭萬長會面,達成十六字共識」,星島環球網,2008年4月12日,http://www.stnn.cc:82/china/200804/t20080412_761891.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8981001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81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