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及期刊: 1.王俊豪(2004),歐盟多功能農業經營模式之探討,主要國家農業政策法與經濟動態資訊之蒐集與研究(93農科-1.5.2-企-Q1(4)):393-399,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台灣鄉村展望學會(2007),生產型鄉村聚落發展與農地利用之結合性規劃及實施方案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3.李舟生(2001),美國與歐聯在WTO新回合農業談判立場之簡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台灣銀行,第三十七卷,第七期,民國九十年七月二日。 4.李永展(2003),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5.李承嘉(2007)戰後台灣鄉村體制轉變之研究:從農業生產論轉向農業後生產論?,台北大學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城鄉治理與永續發展,頁18-45。 6.李承嘉(2007),戰後台灣鄉村體制轉變之研究:從農業生產論走向農業後生產論?,收錄於2007第五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大學。 7.李承嘉(2009)農地價值功能認知研究—空間差異及大眾、農民與專家調查。 8.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台北:揚智文化。 9.李奇樺、陳墀吉(2005),休閒農業經營管理,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35-48。 10.林梓聯(1997),台灣農村規劃發展方向與就業機會,農業經營管理會訊,13,頁16-17。 11.林梓聯(1997),讓生活並再一成不變—日本與歐美觀光休閒農業的創新經驗,農訓,14(12),頁50-55。 12.周志龍,新鄉村主義與台灣農村規劃,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3.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劃,台東縣政府。 14.邱湧志(2003)休閒農業經營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頁206-212。 15.徐世榮、許紹峰(200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台灣土地研究,2:101-130。 16.徐世榮、李承嘉、黃金聰、陳奉瑤(2005)農業利用綜合規劃—農業生產區域之農地利用規劃兆推動計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25-26。 17.陳銘福(2002),農業用地—法規與實務,五南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145-151、201-206。 18.陳明燦(2006),國土政策與法律,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98-214。 19.陳明燦(2005),農地政策與法行,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37-139。 20.孫儒泳等(1995),普通生態學,台北:藝軒出版社。 21.彭作奎(1995),台灣農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台灣經濟,226,12-51。 22.農委會秘書室長 黃明耀,日本因應WTO談判有關農業提案及政策改革方向。 23.農政與農情,台灣農地改革政策的回顧與發展,97年第187-196期,97年7月第193期。 24.劉建哲(2006),城鄉新風貌-德國之農村與規劃,詹氏書局。 25.蕭景楷、黃錦煌(2003)農業多功能性的意義與價值,博學,第一期,頁131-141。 26.顏愛靜(1993:02),農地利用法草案之評析,人與地,第110期。 27.顏愛靜(2001),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正頒行看今後農地利用與管理,台灣土地金融刊,第三十八卷第三期。 28.顏愛靜(2004),論國土開發與土地使用管制—側重台灣農地管制機制之析。 29.2015願景台東發展策略規劃,台東縣政府。 30.98年度台東社區深度文化之旅,台東縣政府。 (二)中文博碩士論文: 1.吳美育(2000),台灣農業推廣制度分析,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2.林妍均(2006),加入WTO國家角色對台灣農業政策之影響,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3.莊淑姿(2001)台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系碩士論文。 4.崔玉霞(2002),農村居民對發展休閒農業態度之研究—以南投縣和興社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5.張嘉蘭(1995),台灣農業政策之發展,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郭小喬(1999),台灣農業政策與農家所得變化之分析,中興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陳怡婷(2008),台灣農地使用策略調整之研究—以農業多功能性為核心,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8.游貞蓮(2008),從農地保護觀點檢視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使用制度—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9.葉美秀(1998),農業資源在休閒活動規劃上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楊志誠(2004),城鄉發展的策略規劃—彰化縣田尾鄉的個案探討,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楊閎仁(2002),台灣農地政策與農村社經結構變遷之研究—以桃園縣大園鄉為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12.賴榮盛(2007),WTO與稻米產業競爭力研究—以台東縣池上鄉池上米為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英文參考文獻、書籍: 1.Alan,J.(1993).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Philadelphia:Saunders. 2.Allemendinger, P.(2002) planning theory, London.. Palgrave. 3.Bergstrom J.C.(2005) Postproductivism and changing rural land values and preferences. Land Use problems and Conflicts. Stephan J. Goetz,James S. Shortle,JohnC.Berstrom(ed).USA and Canada:Routledge. 4.COPA and CoGeGA,1999,The European Model of Agriculture- the way ahead,browsed in 2004.10. 5.Evans et al., (2002). Conceptualizing agriculture: a critique of post-productivism as the new orthodox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6.Forester,J.(1989)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Holmes, J.,(2002). Diversity and change in Australia’s rangelands:a postproductivist transition with a differ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8.Ilberry, B., Bowler, I., 1998.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 In: Ilberry, B.(Ed.), 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Longman, Harlow. 9.Marsden, T.(1998).”New Rural Territories: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ural Spaces,”Journal or Rural Studies. 10.Piorr,A.,P.Zander,and K.Mueller,2005,The MEA-Scope Analytical Framework,Müncheberg,European Commissiom. 11.Pezzini,M.(2001)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ural America In The Next Century’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4. 12.Singh, K.(1999) Rur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Managemnet, second edition,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 Lte. 13.Taylor,N.(1998). Urban Planning theory science 1945,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4.van Huylenbroeck, G.,Vandereulen, V.,Mettepenningen,E.and Verspecht,A.(2007),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evidence and instruments,Living Reviews in Landscape Research. 15.Wilson, G.A., 2004. The Australian Landcare movement: towards `postproductivist` rural governanc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 461-484. 16.Wustenberghs,H., Verhaegen, E., Lauwers, L.& Mathijs, E. (2004), Monitoring agriculture’s multifunctionality by means of intergrated nation-wide accoun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0th EAAE Seminar, Rennes, October 27-29. 參考網站、網路資料: 1.王俊豪,歐洲鄉村憲章草案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881-1105.pdf 2.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6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計畫鄉村規劃國外案例手冊,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5121043971.pdf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8263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農村改建條例草案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25 5.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http://tour.taitung.gov.tw/ 6.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統計處/內政統計月報 http://www.moi.gov.tw/stat/ 7.內政部全球資訊網/戶政司/戶籍人口統計月報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00.html 8.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 http://census.dgbas.gov.tw/labor/index.htm 9.行政院主計處/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65&CtUnit=377&BaseDSD=7 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年報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09 11.台東縣政統計/應用分析/人力資源調查分析 http://web2.taitung.gov.tw/department/ 12.太麻里鄉公所全球網站 http://www.taimali.gov.tw/ 13.金峰鄉公所全球網站 http://www.ttjfng.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3&pageID=3037 14.池上鄉公所全球網站 http://www.cs.gov.tw/ 15.卑南鄉公所全球網站 http://www.beinan.gov.tw/index.php 16.延平鄉公所全球網站 http://www.ttypg.gov.tw/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