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78020      Online Users : 4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015


    Title: 我國現行司法官口試制度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judge oral examination system
    Authors: 盧逸斌
    Contributors: 孫本初
    盧逸斌
    Keywords: 司法官口試制度
    效度
    信度
    核心職能
    評鑑中心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09-29 18:30:09 (UTC+8)
    Abstract: 考選的目的在獲取優秀的人才,蔚為國用。新時代公務人力資源發展的新策略在於重建人力管理法制、加強訓練發展、內化行政倫理與行政中立以及對考選體制將能有所突破創新,以優質考選方式替國家社會選拔更多人才。其中有關彈性人力考選方法一定要能符合「效度」(validity)與「信度」(reliability)的要求。
    有鑑於現行司法官口試制度的執行技術仍須改進,期透過本研究能夠瞭解我國現行司法官口試制度之全貌及其主要的問題,並透過相關人事與考選制度理論,與深度訪談的資料分析結果,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於制度面與實務面提出口試制度改進之可行性建議。
    "章節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重要名詞定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12
    第五節 研究流程……………………………………………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16
    第一節 司法官口試制度介紹…………………………………16
    第二節 公平理論之探討………………………………………17
    第三節 口試技術理論之探討…………………………………22
    第四節 相關參考文獻之整理…………………………………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39
    第二節 研究工具………………………………………………40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3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之檢測………………………………45
    第五節 研究倫理……………………………………………48
    第四章 司法官口試制度訪談分析………………………51
    第一節 我國現行司法官口試制度之執行情況………………51
    第二節 司法官口試制度訪談資料分析………………………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3
    第一節 研究發現………………………………………………63
    第二節 實務建議………………………………………………6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68
    參考文獻……………………………………………………70
    附錄一 訪談大綱…………………………………………74
    附錄二 相關法規…………………………………………78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15
    圖2-3 研究架構圖…………………………………………………40

    表 次
    表1 情境式口試示例問題…………………………………………28
    表2 過去行為式口試示例問題…………………………………29
    表3-1 「甄選」主題之相關口試研究論文……………………………31
    表3-2 我國司法人事制度探討之研究論文…………………………35
    表3-3 「公平理論」研究相關論文……………………………………37
    表4 訪談對象……………………………………………………43
    Reference: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初版)。台北市:元照。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印(1985)。公務人員考用配合之研究。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14輯,頁443∼489。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印(2003)。世界各國及大陸地區人事制度簡介。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5)。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說帖。2008年4月1日取自人事局網站,網址:http://www.cpa.gov.tw/cpa2004/plplan/PLPS6874P.html。
    考選部(2005)。國家考試口試制度檢討報告。台北市:考選部。
    考選部編印(2006)。94年考選制度研討會:法學教育與司法官、律師考試制度研討會。
    考選週刊編輯部(2003)。訪李委員慶雄、邱委員聰智談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合一考試」。考選周刊,第九二九、九三0期。
    吳瓊恩(1997)。淺析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人事月刊,第25卷,第3期,頁42。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濤石。
    林文政、龐寶璽(2003)。國防科技研發機構主管管理才能模式之建構。2003人力資源管理年鑑,頁3-9。
    邱冠彰(2001)。我國司法人員人事法制之研究。南華大學公共行與暨政策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姚嘉文(2002)。新時代公務人力資源發展。考銓季刊,第32期,頁1-6。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悅倫(2010)。國家考試口試參考手冊。臺北市:考選部。
    施能傑(1999)。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施能傑(2001)。能力模式與人力資源訓練發展。人事月刊,第34卷,第6期,頁199。
    施能傑(2003)。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評估。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157-207。
    孫本初(2007)。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孫本初(2002)。公務人員核心能力建構之探討。公訓報導,第100期,頁55-57。
    許濱松(1992)。中華民國公務人員考試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佩利(2001)。我國現行文官考選制度之研究─政府再造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惠馨(2005)。透明度與司法人員考選制度之興革。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2期,頁33-54。
    黃一峯、李右婷(2005)。全球化與文官考選技術之探討:以「團體討論」口試為例。考銓季刊,第42期,頁44-56。
    黃一峯、林文銘(2006)。能力基礎口試之設計與應用─以國軍指職軍官為例。考銓季刊,第46期,頁94-111。
    張金鑑(1973)。人事行政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企業管理中心。
    張潤書等(1996)。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台北:銓敘部委託研究計劃報告書。
    張雯峰(1992)。美國法官懲戒制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縣。
    葉淑芬(1999)。我國公務人員考選制度之研究─從行政法制公平原則角度之分
    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毓玲譯 杜拉克原著(2000)。21世紀的管理挑戰。台北:天下遠見。
    劉君毅(2001)。法官適格問題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寫作。臺北:五南。
    蔡良文(2003)。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市:五南公司。
    Analoui, Farhad. (2002). Politic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Choice’ Model. In Farhad Analoui.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ampshire: Ashgate.
    Bitner, M. J. (1990). Evaluating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Surroundings and Employee Responses.Journal of Marketing,54(4), 69-82.
    Bitner, M. J., Booms, B. H., and Mohr, L. A. (1994). Critical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mployee’s Viewpoi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8(10),95-106.
    Campbell,A.& Luchs,K.S.(1997).Core Competency-Based Strategy. London :Thomson Business Press.
    Green, P. C. (1999). Building Rebust Competencies:Linking Human Resoures Systems to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Gatewood, R. D., Field, H. S., & Barrick, M. (2008).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6th ed.).Mason, Ohio: Thomson South-Western.
    Hamel,G. & Heene,A.(1994).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ucia, A.D. & Lepsinge, R. (1999).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s.
    Jossey-Bass.
    Nyquist, J. D. and Booms, B. H. (1987). Measuring Services Value From the Consumer Perspective. in Add Value to Your Service, Carol Surprenant eds.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Chicago IL,13-16.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Prahalad, C.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79-91.
    Spencer & Spencer (1993). Competence at work: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Wood,R. & Payne,T.(1998).Competency-Based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4256031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6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