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59988      Online Users : 5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029


    Title: 原住民族土地資源共同管理機制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
    Authors: 陳亭伊
    Chen,Ting Yi
    Contributors: 顏愛靜
    陳亭伊
    Chen,Ting Yi
    Keywords: 原住民土地
    共同管理
    制度變遷
    泰雅族
    國家公園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12-09 16:33:24 (UTC+8)
    Abstract: 過去原住民保留地政策是政府為管理、安撫原住民的產物,延續至今,原住民保留地政策變成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生計的手段,加之,近年國際思潮影響政府觀念轉變,原住民逐漸展現其自主性,經過努力爭取,促請政府頒佈「原住民族基本法」,因此,原住民族土地權利範疇從保留地延伸至傳統領域。
    同時,更由於馬告國家公園設立事件及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的刺激,政府訂定「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重申政府應尊重原住民土地資源權利,與原住民族建立共同管理機制,賦予原住民參與土地資源決策及管理的權利,奠立未來原住民族自主管理的基礎,故而,本研究重點即在於原住民族土地資源的共同管理機制。
    基此,本研究採取文獻回顧、模型分析、個案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等研究方法,運用Hayami & Ruttan的制度變遷模型及Lars Corlsson(2005)的共同管理決策模式,選擇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玉峰村馬里光部落群及秀巒村基那吉部落群為研究個案。
    接著,本研究加以釐清研究個案範圍內各個地方社群或單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各種土地利用的需求及各自的發展目標;並就馬告國家公園、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與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中共同管理機制加以比較分析,深入剖析原住民地區範圍內資源治理區域的共同管理機制議題;且審視政府與原住民訂定的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之正式與非正式制度,透過個案分析瞭解原住民族與政府認知之間的落差,析論原住民族傳統土地利用方式與政府土地管理法令之扞挌之處,以檢驗台灣當前原住民族土地資源共同管理制度是否有其缺失。
    最終,從上述議題討論中,思考未來原住民族土地的利用與管理制度應解決那些問題,及應如何整合政府主管機關與地方原住民之意見,並提出共同管理機制之設計原則建議,以供政府與部落建構共管機制之參考。
    Indigenous Reserved Land policy was a product of the government’s managing and placating indigenous people. Nowadays, it becomes a mea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secure the economy and livelihood in indigenous area.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indigenous discourse changed the government’s concept. Indigenous people gradually showed their subjectivity and made the government pass the “Indigenous Peoples Basic Law”. After that, the land right of indigenous people extends from limited Indigenous Reserved Lands to the wider traditional territory.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debate over the setting of Magao National Park and the conflict happened in the Smagus Beech Event, the government issued the “Regulation of resource co-management in indigenous area”, which reaffirm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pect the land/resourc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 It also st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anagement mechanism, empower indigenous people’s participation and decision rights in the land/resources management. It provides the base of indigenous people’s self-gover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co-management mechanism in the indigenous area.
    This study adopts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review, model analysis, case study, focus group interview,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t applies both Hayami and Ruttan’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odel and Lars Corlsson’s co-management model, and analyzes the cases in the Mrqwang and Knazi sub-groups of Atayal indigenous people. These two sub-groups are located in Yufeng Village and Xiuluan Village, Jianshin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owadays.
    This study clarifies the differences of land uses, land demands, and development goals between these two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ssues of co-management mechanism in indigenous area,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co-management mechanisms designed in “Magao National Park Plan Draft”, “Regulation of Resource Co-management in Indigenous Area”, and “Amendment Draft of National Park Law”. Further more, this study surveys the informal and formal land/resources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se institutions. Afterward, it analyz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land management laws and indigenous traditional land us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ndigenous land/resources co-management institution in Taiwan.
    At the end,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that indigenous land institution should solve in the future. It also makes suggestions to integrate the opinions of the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nd local indigenous people, so that the co-management mechanism can be established in principles.
    Reference: 一、中文參考文獻
    1. 毛冠貴,1998,<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化社、清理與利用之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4-1~4-19。
    2. 內政部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2001,「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對新國家公園共管機制及範圍的具體意見」,刊登於生態中心季刊第三期(2001.1),http://eec.kta.kh.edu.tw/magazine_html/forest3-6.htm。
    3. 內政部,1996,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
    4. 內政部營建署,2005,石門水庫集水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報告。
    5. 內政部營建署,2008.11,馬告國家公園計畫(草案)。
    6. 王俊秀、陳秋蓉,1998,<原住民土地狩獵文化與土地永續利用>,《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6-1~6-21。
    7. 王嵩音,1997,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二期,頁68-94。
    8. 王梅霞,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1(1):77-104。
    9. 矢內原忠雄,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台北:帕米爾書店。
    10. 成亮,2003,社區健康營造,第四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2003.8.22,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4.htm。
    11. 以撒克‧阿復,2000,〈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力宣言草案」與「原住民族和台灣政府的新夥伴關係」--為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重新定調〉,「新世紀夥伴關係研討會」,台北,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
    12. 以撒克,2004,自決原則、永續發展定位的民族社會改造工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架構的【原住民族部落地圖運動】,發表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輔導員研習工作坊」,2004 年5 月26、27 日,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台北。
    13. 台灣原住民族與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1999.9.10,http://www.tsc.nccu.edu.tw/paper/961026/961026-3.pdf。
    14. 台灣省政府,1953,台灣省政府公報,四十二年冬字第六十三期,頁703-4。
    15. 台邦‧撒沙勒、劉子銘,2001,部落地圖與資源保育—魯凱族之試行經驗,2001年環境經、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北。
    16. 台邦‧撒沙勒,2001,畫一張會說話的地圖—魯凱族部落地圖的經驗,收錄於「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129-138頁,李秋芳主編,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花蓮。
    17. 伊凡.諾幹,1998,<近代農業與`tayal[msbtunux]初探–殖民主義、近代文化與民族的動態>,《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7-1∼7-23。
    18. 行政院,2007,補辦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實施計畫,行政院96年1月12日院臺建字第0960080865號函核定,查閱日期:2008.8.14,http://www.juisui.gov.tw/ezpor/ezcatfiles/cust/img/img/0709CO1.doc。
    19.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7,研商「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保留地之處理事宜」會議資料。
    2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九十一年臺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臺北市:原民會。
    2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十週年施政成果專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2. 吳樹欉、顏愛靜,1999,<原/漢主張保留地產權的爭議及處理措施的研議–從政治經濟觀點的分析>,《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19-54。
    23. 吳樹欉、翁頂升、森正壽,1999,<使用衛星影像抽取原住民保留地之研究>,《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87-96。
    24. 吳樹欉,2000,台灣原住民族土地財產制度變遷之研究:日治時期迄今從共同所有到個別所有的演變,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硏究所博士論文。
    25. 汪明輝,2005,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調查及其策略,行政院原民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學術研討會」論文。
    26. 阮昌銳,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文化局。
    27. 李根政,2000,請農委會終止「棲蘭山國家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示範區設置計劃」,生態中心季刊第二期(2000.10),http://eec.kta.kh.edu.tw/magazine_html/forest2-3.htm。
    28. 李根政,2005,民間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歷程與探討,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生、吳燕和,1963,南澳的泰雅人(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30. 沈明仁,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出版社。
    31. 林珊如,2006,台灣國家公園設立問題之社會學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林淑雅,2007,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3. 林益仁,2002a,〈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文化研究月報》,第11期。
    34. 林益仁,2002b,馬告的另類觀點3:回應關曉榮先生,2002.10.3,參自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reviewer/yihren/2002/yi02090901.htm。
    35. 林益仁,2004.4,〈「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博物館學季刊,18(2),頁25-38。
    36. 林益仁、黃榮泉、蕭世暉、蕭惠中,2003,泰雅族生態智慧之探討—以雪見為例,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37. 林俊強,2005,《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8. 林俊強、張長義、蔡博文、李建堂、丁志堅、李玉亭,2005,運用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地理學報,第41期,頁65-82。
    39. 林秋綿,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第2期,頁23-40。
    40. 林瓊華,1997,台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1. 林雪星譯,山路勝彥著,1987,台灣泰雅族的社會生活誌:慣習法、不潔和贖罪、及產育習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42. 林幼雀,2004,宗教信仰(rutux、gaga)與泰雅族婦女,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43. 林衡立,1950,宗教、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台北。
    44. 施正鋒,1998,國際潮流與原住民族的權利。編入麗依京.尤瑪主編,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傳承協會,頁82-109。
    45.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的集體人權與美澳紐加等國的比較,發表於東吳大學人權學程舉辦「第一屆人權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2005/5/26-27,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50526/20050526.htm。
    46.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引言於台灣原住民族永續發展協會舉辦「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族基本法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工學院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2005.3.13,http://mail.tku.edu.tw/cfshih/。
    47. 洪泉湖,1992,台灣地區山地保留地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48. 紀駿傑,1998,<環境殖民--資本主義生產擴張下的台灣原住民土地與資源權>,《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8-1~8-23。
    49. 紀駿傑,2002,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保護區共同管理之發展歷史、現況與個案之探討,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50. 紀駿傑,2003,原住民與國家公園共同管理經驗:加拿大與澳洲個案之探討,國家公園學報,13(2):103-123。
    51. 徐世榮,1998,歷史上臺灣原住民土地流失之政治經濟分析,收錄於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土地經濟學會主辦,頁2-1~2-19。
    52. 高萬金(布興.大立),1998,編織的上帝:詮釋泰雅爾傳統信仰的經驗,台灣神學教育年刊。
    53. 高萬金(布興.大立),2003,論泰雅爾族gaga的生態倫理--從馬告國家公園共管機制談起,玉山神學院學報,第10期,頁71-91。
    54.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2000,搶救原住民文化及棲蘭檜木新世紀運動函,生態中心季刊第二期(2000.10),http://eec.kta.kh.edu.tw/magazine_html/forest2-1.htm。
    55.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2001,守護台灣森林.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運動記事(2000-11~12),生態中心季刊第三期(2001.1),http://eec.kta.kh.edu.tw/magazine_html/forest3-8.htm。
    56. 孫大川、林瓊華,1998,<台灣原住民對土地的理解與國家力量的介入>,《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5-1~5-27。
    57. 孫大川,1996,泛原住民意識與臺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文化雙月刊,12:91~106。
    58. 孫稚堤,2006,「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市。
    59. 張奮前,1962,臺灣山地之保留地,台灣文獻,13卷,第1期。
    60. 張麗堂,1989,山地保留地管理業務工作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61. 張長義、伊凡諾幹、汪明輝、林益仁、紀駿傑、陳毅峰、孫志鴻、裴家騏、蔡博文、關華山,2002,原住民族傳統土地與傳統領域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辦研究計畫報告。
    62. 張長義、劉炯錫、劉吉川、范毅軍、倪進誠、李建堂、官大偉、汪明輝、林益仁、裴家騏、蔡博文、盧道杰,2003,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辦研究計畫報告。
    63. 張文傑,1990,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土文村和朗島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4. 陳永龍,1999,<反思台灣原住民族土地、文化與保育:關於原住民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之重構>,《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57-84。
    65. 陳淑珣,2003,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進行參與式互動之探討-從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運作切入,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6. 陳錦賜,1999,<以四生環境理念探討原住民之土地開發利用>,《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173-197。
    67. 陳亭伊、劉佩琪、顏愛靜,2008,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問題與對策之探析~以新竹縣尖石鄉馬里光部落群個案為例,收錄於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編著,2008.5.3,2008年全國災害危機處理學術研討會—21世紀防災的挑戰論文集,初版,台南市:長榮大學,頁D2-1~D2-14。
    68. 陳毅峰,2003,台灣原住民發展論述的解析-以戰後「山地政策」及觀光文化產業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69. 陳律伶,2004,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試論對原住民族運動之影響與反省,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70. 郭秀岩,1975(實際出版於1976),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97-106。
    71. 黃文新、余萬居譯,1984,小島由道著,1915,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72. 黃國超,2002a,泰雅族的社會構成:gaga、niqan與qalang,田野詮釋論文集,2002,1/24,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印。
    73. 黃國超,2002b,為什麼不是『祖靈』信仰?-關於泰雅族傳統信仰的再議,臺北利氏學社年刊第五期,頁95-112。臺北:臺北利氏學社。
    74. 詹素娟,1986,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95-222。
    75.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05,石門水庫集水區災害原因檢討與因應對策建議—艾莉颱風災情。
    76. 楊鴻謙,2003,清代臺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為範圍(1683~1895),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77. 傅君,1998,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八十七年度專案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78. 雅柏甦詠,2004,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的幾種思考,發表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輔導員研習工作坊」,2004年5月26、27日,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台北。
    79. 森丑之助,1917,台灣蕃族誌,第一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80. 黑帶˙巴彥,2000,泰雅族的GAGA,新竹文獻,第3 期,2000.10。
    81.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96年上訴字第2092號。
    82. 劉炯錫,2001,呈現人文與自然共榮的部落地圖,收錄於「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121-128頁,李秋芳主編,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花蓮。
    83. 劉瑞華譯,North, Douglass C.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
    84.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85. 歐陽宇、曾漢洲、施鴻志,1998,原住民之土地使用發展探討—以嘉義縣阿里山鄉原住民保留地使用為例,《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3-1~3-20。
    86. 衛惠林,1965,台灣省通志稿,第八卷同冑志,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87. 鄭詩華,2002,台灣山胞保留地輔導共同、合作及委託經營模式之研究,省政研究發展叢書第六十四輯土地政策類專案研究報告,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88. 盧道杰,2004a,台灣現地保育的治理—1990 年以來一些新興個案的回顧,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8(1):13-27。
    89. 盧道杰,2004b,新國家公園運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馬告國家公園芻議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90. 盧道杰,2005,我(我們)參與部落地圖計畫的經驗與反省,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的午餐演講,2005年3月9日,台北。
    91. 盧道杰,2006,第十三章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識,收錄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編,2006,『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台北:教育部九十三年度「生物多樣性教學改進計畫」教材編撰計畫,頁213-232。
    92. 蕭惠中,2003,一個抵抗空間的建構—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脈絡下的部落繪圖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論文。
    93. 謝靜琪,2002,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產權共有制度建構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4. 顏愛靜,1998a,<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頁1-1∼1-35。
    95. 顏愛靜,1998b,台灣地區原住民各族群土地制度變遷之研究-總論篇,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96. 顏愛靜等,1999,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制度變遷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
    97.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98. 顏愛靜主譯,2006a,Eirik G. Furubotn, Rudolf Richter原著,『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台北市:五南圖書。
    99. 顏愛靜,2006b,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書。
    100. 顏愛靜、官大偉、陳亭伊、劉佩琪、陳胤安,2007,「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101. 顏愛靜,2007,以部落為基礎進行流域治理之原住民族土地政策研究—以尖石鄉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流域之泰雅族部落為例(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書。
    102. 顏愛靜、官大偉、陳亭伊、劉佩琪,2008,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103. 簡鴻模,2000,台灣原住民傳統宗教與生態環保-以泰雅族賽德克亞支德克塔亞群為例,輔仁宗教研究第2期。
    104. 羅恩加,2008,原住民發展有機農業遭遇的若干問題-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發表於2008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學術研討會,2008.11.14。
    二、英文參考文獻
    1. Arnstein, S., 1969, A ladder of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35 (4), 216–224.
    2. Arthur, W. B. , 1988, “Self-Reinforcing Machanisms in Economics,” in Philip W. Anderson, Kenneth J. Arrow, and David Pines (edu.), 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Reading, MA. : Addison Wesley.
    3. Berkes, F., 2002, Cross-scale institutional linkages: perspective from the bottom up, in: Ostrom, E., Dietz, T., Dolsˇak, N., Stern, P.C., Stonich, S., Weber, E.U. (Eds.), The Drama of the Common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pp. 293–321.
    4. Bėnė, C., and Neiland, A. E., 2006, “From Participation to Governance: A Critical Review of Governance, Co-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with Particular Preference to Inland Fishe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view prepared for the Challenge Program on Water and Food, Colombo, Sri Lanka 72 p.
    5. Borrini-Feyerabend, G., 1996,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Tailoring the Approach to the Context IUCN, Gland (Switzerland) http://www.iucn.org/themes/spg/Files/tailor.html.
    6. Carlsson, L., 2000, Policy networks as collective actio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8 (3), 502–520.
    7. Carlsson, L., 2003, Managing commons across levels of organizations, in: Berge, E., Carlsson, L. (Eds.), Commons Old and New, Proceedings from a workshop on Commons: Old and new,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y, Oslo 11–13, March 2003, pp. 23–34. http://www.svt.ntnu.no/iss/Erling.Berge/Proceedings2003CommonsOldAndNew.pdf.
    8. Corlsson, L. and Berkes, F., 2005, "Co-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5(2005):65-76.
    9. Eirik G. Furubotn & Rudolf Richter, 2005,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0. Folke, C., Carpenter, S., Elmqvist, T., Gunderson, L., Holling, C.S., Walker, B., et al., 2002,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uilding adaptive capacity in a world of transformations,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Series o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3., http://www.sou.gov.se/mvb/pdf/resiliens.pdf.
    11. Holling, C.S. (Ed.), 1978, Adap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Wiley, New York.
    12. Imperial, M.T., 1999,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4 (4), 449–465.
    13. IUCN, 1996, Resolu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Montreal (Canada), 13–23 October, 1996. http://iucn.org/wcc/resolutions/resrecen.pdf (2003–02–14).
    14. Kiser, L. and Ostrom, E., 1982, The three worlds of action—a meta-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in: Ostrom, E. (Ed.),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Sage, Beverly Hills, pp. 179–222.
    15. Olsson, P., Folke, C., and Berkes, F., 2004, Adaptive co-management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34:75–90.
    16. Ostrom,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7. Ostrom, V., 1985, Multi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in the governance of unitary and federal political systems, in: Hanf, K., Toonen, T. (Eds.),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Federal and Unitary Systems, Questions of Analysis and Desig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18. Pinkerton, E. (Ed.), 1989, Cooperative Management of Local Fisheries, New Directions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Vancover.
    19. Plummer, R. and FitzGibbon, J., 2004,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terminology in co-operati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t 70, 63–72.
    20. Schmoller, 1900, G. v., Grundriss der Allgemeinen Volkswirtschaftslehre. Leipzig: Dunker & Humbolt.
    21. The World Bank, 1999,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BNRM), Washington, DC, 10–14 May 1998. URL:http://www.worldbank.org/wbi/conatrem/ (2003–02–14).
    22. Yujiro Hayami & Vernon W. Ruttan , 1985,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三、網頁參考文獻
    1. 中央社,2007.10.18,「原住民傳統領域公告 尖石鄉長:一大突破」,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710/20071018870434.html 。
    2. 中國時報,2007.10.19,「未徵詢就公告 原民團體反彈」,http://blog.yam.com/smangus/article/12201758。
    3. 內政部營建署,2008.8.21,國家公園法緊鑼密鼓修法中,查閱日期:2009.5.14,http://www.cpami.gov.tw/we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407&Itemid=173。
    4. 內政部營建署,2009.1.21,內政部研擬「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審查,查閱日期:2009.5.18,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524&Itemid=183。
    5. 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國家公園網站,2009.1.21,馬告國家公園計畫(草案)經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審議原則同意通過,查閱日期:2009.5.9,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523&Itemid=183。
    6.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09.5.22,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內政委員會會議概況表,查閱日期:2009.5.22,http://www.ly.gov.tw/ly/global/。
    7. 以撒克.阿復,2000.9.10,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草案》與《原住民族和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為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重新定調,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http://www.oceantaiwan.com/eyereach/20010403.htm。
    8. 台灣原住民自治聯盟,1999.12.11,「讓原住民守護自己的家園-與愛護這塊土地的人們攜手合作」連署聲明,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earth/M.944874012.A.html。
    9.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09.5.18,國家公園危機再現!核心保護區位修法大鬆綁!呼籲連署【監督520國家公園法修法】,查閱日期:2009.5.18,http://www.wildatheart.org.tw/。
    10. 自由時報,2009.2.25,反馬告國家公園 原民誓死抗爭,查閱日期:2009.5.9,http://n.yam.com/tlt/life/200902/20090225216630.html。
    11. 行政院,2009.3.26,行政院會通過「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查閱日期:2009.5.14,http://www.ey.gov.tw/content.asp?cuitem=51803&mp=21。
    1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10.19,「農委會、原民會共同發布『原住民族採取森林產物作業要點』」,http://www.apc.gov.tw/pda/docDetail/detail_TCA.jsp?docid=PA000000001293&linkRoot=1&url=。
    1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10.19,「有關原民團體對公布「原住民族採取森林產物作業要點」之意見,本會聲明」,查閱日期:2009.4.5,http://www.apc.gov.tw/chinese/。
    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查閱日期:2009.5.9,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ct.asp?xItem=3264&ctNode=176&mp=10。
    15. 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聯盟,1999,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作業大事記,查閱日期:2009.5.19,http://eec.kta.kh.edu.tw/forest_html/chilang007.htm。
    16. 馬告國家公園周邊泰雅族部落宜蘭縣大同鄉、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尖石鄉代表,2003.1,馬告國家公園周邊泰雅族部落之共同聲明 (反馬告之意見),查閱日期:2009.5.11,http://e-info.org.tw/node/17257。
    17. 桃園縣復興鄉林信義鄉長、張廷晟縣議員、范振興代表會主席、楊苔英代表會代表、宜蘭縣大同鄉陳傑麟鄉長、潘清池代表會代表、新竹縣尖石鄉曾効忠鄉長、江朝西代表會代表,2008.12.31,反對「馬告國家公園」設立連署書,查閱日期:2009.5.9,http://blog.yam.com/aborigine/article/19024883。
    18. 陳玉峰,2002.4,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共管機制契約書草案,查閱日期:2009.5.11,http://eec.kta.kh.edu.tw/ma_kau/ma_kau004.htm。
    19. 當上帝的部落遇到國家(司馬庫斯部落成立的部落格),2008.1.17,「尖石鄉後山區傳統領域公告後續發展事宜新聞稿」,查閱日期:2009.4.4,http://blog.yam.com/smangus/article/13480055。
    20. 聯合報,2009.1.9,泰雅族4大聲明 向馬告國家公園說NO,查閱日期:2009.5.9,http://www.wretch.cc/blog/frlucienlu/1065669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5257007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7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700701.pdf70KbAdobe PDF2872View/Open
    700702.pdf140KbAdobe PDF2727View/Open
    700703.pdf193KbAdobe PDF2864View/Open
    700704.pdf170KbAdobe PDF2870View/Open
    700705.pdf53KbAdobe PDF2795View/Open
    700706.pdf218KbAdobe PDF21337View/Open
    700707.pdf705KbAdobe PDF21173View/Open
    700708.pdf719KbAdobe PDF21226View/Open
    700709.pdf1188KbAdobe PDF23433View/Open
    700710.pdf1581KbAdobe PDF22274View/Open
    700711.pdf908KbAdobe PDF22147View/Open
    700712.pdf1287KbAdobe PDF23517View/Open
    700713.pdf667KbAdobe PDF2959View/Open
    700714.pdf456KbAdobe PDF21714View/Open
    700715.pdf881KbAdobe PDF2347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