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24721      Online Users : 5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3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38


    Title: 南方作為帝國慾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
    South as Empire`s Desire:Writing Taiwan by Japanese Authors under Colonial Rule
    Authors: 邱雅芳
    Chiu, Ya-Fang
    Contributors: 陳芳明
    Chen, Fang-Ming
    邱雅芳
    Chiu, Ya-Fang
    Keywords: 南方
    南進論
    南方憧憬
    異國情調
    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
    South
    Nanshin-Ron
    Longing for the South
    Exoticism
    Imperialism
    Colonialism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12-09 10:33:10 (UTC+8)
    Abstract: 南方想像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慾望產物。在廣邈的南方想像中,台灣是帝國慾望主軸。明治中期開始,南方作為日本投射帝國慾望的一個想像地理,透過各種文本的鋪陳漸漸建構出一套南進論述。不論是公共政策的社會層面,或是私人意識型態的精神層面,南方論述慢慢滲透成為帝國主義的文化血脈。本論文的研究主題,即在於探討從明治中期以降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尤其聚焦在小說與紀行文體。筆者縱貫討論1910年代前後以降至1940年代的日人作家作品,主要對象包括1910年代前後的竹越與三郎、中村古峽,1920年代的佐藤春夫,1930年代的中村地平、真杉靜枝,1940年代的西川滿與《文藝台灣》。誠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往往會呈現殊異的南方論述。會選擇這些日人作家與文本,源自於他們在各年代的象徵性意義。不難發現,日人作家的「南方」觀,除了帶有異國情調的異色幻想,也投射強大的帝國慾望。
    從明治時期到1940年代,日人作家所帶來的文學/文化/地理想像問題,充滿無數臆想。檢視他們南方書寫的內涵,可以發現其中歷經了三個階段的衍變:從領台初期混沌未明的南方憧憬階段,藉助各種文化與帝國論述的傳播,逐漸成為日本人集體的政治無意識,最後在戰爭期則演進為日本帝國的強大意志。台灣作為被觀看的南方客體,透過各種話語敘事,從模糊概念而逐漸顯現清晰的形體。到了南進政策明確的階段,「前進南方」不再是潛藏在個人內心的集體無意識,它一躍而為昭然若揭的意志、隨處可見的口號。就東亞文學與後殖民主義的觀點而論,日治時期日人作家台灣書寫的發展,誠然具有複調的文化意涵。文化自身是一個包含細緻化與提升性要素的概念,它也會被許多政治與意識形態主張在其上彼此相互交涉對話。這些帶有豐富暗示的帝國文本,和日本從明治時期以降的南進論述,甚至昭和時期的大東亞共榮圈構想,在政治對文學的動員關係上形成深刻的影響。不可否認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思維與美學形式,乃是衍生自每位作者的歷史經驗。南方作為帝國慾望的一部分,自明治中期以降逐漸在文學之上形成一條「南方」系譜,追根究柢,帝國的政治與文化之間的聯繫誠然極其貼近。本論文企圖以再閱讀與再詮釋的方式,進入日至時期日人作家台灣書寫的歷史脈絡,探討他們所形塑的南方憧憬,進而解構日人作家所建構或虛構的南方敘事。
      The imagination of South was the product of Japanese Imperial desire. In its extensive imagination, Taiwan was the pivotal axis of the imperial desire. Since the mid-Meiji era, South had been seen an imaginative geography projected from this desire, based on which various kind of literary tex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n military advance to south. Discourse on advance to south was gradually becoming a major thinking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in the forms of public policies on social level or in the forms of personal ideology on the mental level.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o examine Japanese authors’ writing of Taiwan from the mid-Meiji era onward especially by focusing on the genres of novels and travel writings. The texts in the discussion include works by Takekoshi Yosaburo and Nakamura Kokyu in the 1910’s, Sato Haruo in the 1920’s, Nakamura Jihei and Masugi Shizue in the 1930’s, and Nishikawa Mitsuru and his magazine Bungei Taiwan in the 1940’s. It is indeed that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the contents of the discourse on advance to South varied. The reason why these authors and their texts are selected for examination is because each of them possessed symbolic meanings for their own times. It is not hard to find that Japanese authors’ perspectives on Taiwan were not only tinged with exotic and erotic fantasies, but also strongly implied their imperial desire.
      As we can find, there wer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when examining the contents of Japanese writing of South: first, in the initial acquisition of Taiwa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longing for south remained vague; second,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thanks to the spreading of cultural elaboration and imperialist discourses, the image of south steadily became a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 and third, during the war period in the 1940’s, the ideas about south were finally elevated to a strong will of the empire. The south as an imagination for imperial expansion was not any more a hidden consciousness, but an overt action as embodied in its military advance to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context of East Asia literature and viewpoint of post-colonialism, therefore, it is truth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authors’ writing of Taiwan during colonial period, did have its plural political implications. These imperial texts with ample implications had mutual influences with the discourse on advance to south in Meiji era and the formation of ideas about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Circle in Showa period.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cultural thinking and aesthetical forms as expressed in literary works were derived from each author’s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with rereading and reevaluating source materials,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Japanese authors, when writing Taiwan, developed their imagination of south and further reconstructed their south narratives.
    Reference: 壹、基本史料
    一、雜誌、報紙
    《中央公論》,中央公論社,本文主要參考1895〜1945年。
    《台灣時報》,台灣總督府情報部,1919年〜1945年。
    《台灣新報》,台灣新報社。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日新報社。
    《台灣新民報》,台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
    《興南新聞》,興南新聞社。
    《媽祖》,媽祖書房,1934年10月〜1938年3月。
    《台灣文藝》,台灣文藝聯盟,1934年11月〜1936年8月。
    《台灣新文學》,台灣新文學社,1935年12月〜1937年6月。
    《華麗島》,台灣詩人協會,1939年12月。
    《文藝台灣》,台灣文藝家協會,1940年1月〜1944年1月。
    《台灣文學》,台灣文學社,1941年5月〜1943年12月。
    《民俗台灣》,東都書籍台北分店,1941年7月〜1945年1月。
    《台灣文藝》,台灣文學奉公會,1944年5月〜1945年1月。
    《台灣民報》,1923年4月到1929年5月。
    《文學報國》,日本文學報國會,1943年8月〜1945年4月。
    《理蕃の友》,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2年1月〜194312月。
    二、作品、文集
    大鹿卓著,《野蠻人》,巢林書房,1936年(昭和11)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解說,《野蠻人》,(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8;【台灣編】6),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大鹿卓著,川村湊監修、解說,《大鹿卓作品集》,(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45;【樺太編】2),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1年9月發行。
    山部歌津子,《蕃人ライサ》,東京:銀座書房,1931年(昭和6)1月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下村作次郎解說,《蕃人ライサ》,(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6;﹝台灣編4﹞),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
    中村古峡,〈蕃地から〉,《中央公論》,1916年(大正5)7月15日發行。
    中村地平,《陽なた丘の少女》,京都:人文書院,1940年(昭和15)12月。
    中村地平,《仕事机》,東京:筑摩書房,1941年(昭和16)3月發行。
    中村地平,《台灣小說集》,東京:墨水書房,1941年(昭和16)9月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岡林稔解說,《台灣小說集》,(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20;【台灣編】8),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中村地平,《中村地平全集》(共3卷),東京:皆美社,1971年2月發行。
    中村地平,《中村地平小說集》,日本宮崎:鉱脈社,1997年2月發行。
    中島利郎、河原功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日本人作家作品集》(共6卷:第1-2卷,西川滿著,中島利郎編。第3-4卷,濱田隼雄著,河原功編。第5卷坂口れい子・中山侑・川合三良・中山侑等著,中島利郎編。別卷,內地作家宇野浩二等著,河原功編。),東京:綠蔭書房,1998年7月初版。
    台灣總督府情報課,《決戰台灣小說集》(乾、坤兩卷),台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4年(昭和19)12月、1945年(昭和20)1月出版。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決戰台灣小說集:乾之卷/坤之卷》(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5;【台灣編】3),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竹越與三郎,《台湾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年(明治38)。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台北:南天書局發行,1997年。
    竹越與三郎,《南國記》,東京:二酉社,1910年(明治43)4月。
    西川滿編,《台灣文學集》,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42年(昭和17)8月。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垂水千惠解說,《台灣文學集》(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3;【台灣編】1),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西川滿,《台灣縱橫鐵道》,東京:人間の星社,1978年10月(本書已有中文版,黃玉燕譯,《台灣縱橫鐵道》,台北:柏室科藝,2005年。)
    西川滿著,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2月。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西川滿著,陳藻香監製,《華麗島顯風錄》,台北:致良出版社,1999年。
    西川滿著,陳藻香監製,《華麗島民話集》,台北:致良出版社,1999年。
    庄司總一,《陳夫人》,東京:通文閣,第一部╱1940年(昭和15)11月,第二部╱1942年(昭和17)7月。(本文參考之復刻本;台北:鴻儒堂出版社,1992年6月。本書另有中譯本;黃玉燕譯,台北:文英堂,1999年6月。)
    庄司總一,《南の枝》,台北:東都書籍,1943年(昭和18)10月。
    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東京:第一書房,1926年(大正15)發行。
    佐藤春夫,《霧社》,東京:昭森社,1936年(昭和11)7月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藤井省三解說,《霧社》(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7;【台灣編】5),東京都:綠蔭書房,2000年9月發行。
    佐藤春夫,《日本の風景》,東京:新潮社,1959年(昭和34)7月發行。
    佐藤春夫,《定本佐藤春夫全集》,京都市:臨川書店,1999〜2000年。
    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殖民地之旅》,台北:草根文化,2002年9月初版。
    佐藤春夫記念館編集,《佐滕春夫宛 森丑之助書簡》,新宮市:新宮市立佐藤春夫記念館,2003年3月20日發行。
    坂口れいこ,《鄭一家》,台北:清水書店,1943年(昭和18)9月。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星名宏修解說,《鄭一家;曙光》,(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37;【台灣編】12),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1年9月發行。
    呂赫若等著,《台灣小說集》,大木書房,1943年(昭和18)。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野間信幸解說,《台灣小說集》,(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4;【台灣編】2),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呂赫若,《清秋》,台北:清水書店,1944年(昭和19)9月。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垂水千惠解說,《清秋》,(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39;【台灣編】14),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1年9月發行。
    周金波著,中島利郎、黃英哲編,《周金波日本語作品集》,東京:綠蔭書房,1998年。
    後藤新平,《日本殖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35年(大正10)。
    皇民文庫刊行會,《鄭成功》,台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1944年(昭和19)10月30日。
    星名宏修編,《台灣純文學集》(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集成;第一期;5,6),東京都:綠蔭書房,2002年11月發行。
    真杉靜枝《小魚の心》,東京:竹村書房,1939年(昭和14)10月。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尾形明子監修,《小魚の心》(近代女性作品精選集:17),東京都:ゆまに書房,1999年12月發行。
    真杉靜枝,《ことづけ》,東京:新潮社,1941年(昭和16)發行。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河原功監修、解說,《ことづけ》,(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19;【台灣編】7),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9月發行。
    真杉靜枝,《南方紀行》,東京:昭和書房,1941年(昭和16)發行。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原ひろ子監修,《南方紀行》(女性のみた近代:24),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12月發行。
    真杉靜枝,《母と妻》,大阪:全國書房,1943年(昭和18)發行。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長谷川啟監修,《母と妻》(〈戦時下〉の女性文学:12),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2年5月發行。
    真杉靜枝,《帰休三日間》,大阪:全國書房,1943年(昭和18)發行。本文引用之復刻本係由長谷川啟監修,《帰休三日間》(〈戦時下〉の女性文学:14),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2年5月發行。
    高山凡石(陳火泉),《道》,台北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年(昭和18)12月。(後中譯連載於高雄:民眾日報,1979年7月7日〜8月16日)。
    野上彌生子,《私の中國旅行》,東京:岩波書店,1959。
    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東京:海洋文化出版社,1942年(昭和17)。(本書已有中文版:黃玉燕譯,《南方移民村》,台北:柏室科藝,2004年。)
    張恆豪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日據時代》(共十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1〔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2〔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貳、研究專書
    一、中文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 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縣:帕米爾書店,1985年。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卞鳳奎譯,《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台灣》,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石、沈力譯,《性史》,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2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2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托里‧莫以(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江日昇著,劉文泰等點校,《台灣外誌》,中國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5月。
    自立晚報,《台灣廟宇文化大系〈貳〉天上聖母卷》,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年初版。
    竹內好著,孫歌編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弗德利希‧瓦達荷西(Friedrich Waidacher)著,曾于珍等編譯,《博物館學》,臺北:五觀藝術管理出版,2005。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克莉絲‧維登(Chris Weedon)著,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年。
    周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5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台北:雄獅美術社,2004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0年。
    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台北:博揚文化,2006年。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文學創作於台灣1940-1945》,台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年。
    范燕秋,《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台灣醫學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
    高爾德著,蕾蒙譯,《莫泊桑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班尼迪克特•安德生(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初版。
    格蕾‧格林(Gayle Greene)、考比里亞‧庫恩(Copplia Kahn)著,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1994年。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共4冊),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
    陳延厚,《劉銘傳與台灣鐵路》,台北:台灣鐵路管理局,1974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阪社,2004年。
    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印刻出阪社,2007年。
    陳映真等著,《呂赫若作品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
    許佩賢譯,《攻台見聞:風俗畫報˙台灣征討圖繪》,台北:遠流,1995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5年。
    曾建民主編,《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
    曾建民主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9月。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出版,2000年1月初版。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
    博埃默(Elleke Boehme)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1999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初版。
    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88年6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9月初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1月初版。
    綢仔絲萊渥口述,中村勝、洪金珠著,《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年。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戴國煇編,魏廷朝譯,《台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上、下冊),台北:遠流、南天共同出版發行,2002年4月初版一刷。
    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1871-74台灣事件》,台北:揚智文化,1992年12月初版。
    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冊),台北:雄獅美術社,2001年。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台北:雄獅美術社,2005年。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店,1996年。
    二、日文
    十津川光子,《惡評の女:ある女流作家の愛と哀しみの生涯》,東京都:虎見書房,1968年。
    小林英夫,《「大東亞共榮圈」の形成と崩壞》,東京:御茶水書房,1975。
    小林英夫編,《帝国という幻想:「大東亜共栄圏」の思想と現実/ピーター・ドウス》,東京:書店,1998年。
    小森陽一,《ポストコロニアル》,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
    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東京:岩波新書,1978年。
    山本有造,《日本植民地經濟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0。
    山口守編,《講座 台湾学》,東京:国書刊行会,2003年。
    山路勝彥、田中雅一編著,《植民地主義と人類学》,東京:関西学院大学出版会,2002年。
    山路勝彥,《台湾の植民地統治──〈無主の野蛮人〉という言說の展開》,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2004年。
    山路勝彥,《近代日本の植民地博覧会》,東京:風響社,2008年。
    川本三郎,《大正幻影》,東京:筑摩書房,1997年。
    川村湊,《異郷の昭和文学》,東京:岩波書房,1990年。
    川村湊,《南洋•樺太の日本文學》,東京:筑摩書房,1994年
    川村湊,《「大東亞民俗學」の虛實》,東京:講談社,1996年
    小熊英二,《単一民族の起源》,東京:新曜社,1995年7月。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7月。
    下村作次郎,《文学で読む台湾:支配者•言語•作家たち》,東京:田畑書店,1994年。(本書已有中文版: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下村作次郎編,《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1995年。
    木村一信、芦谷信和、上田博編,《作家のアジア体験:近代日本文学の陰画》,京都:世界思想社,1992年。
    木村一信、神谷忠孝編,《南方徵用作家:戰爭と文學》,京都:世界思想社,1996年。
    木村一信,《昭和作家の「南洋行》,京都:世界思想社,2004年。
    中村光夫,《佐藤春夫論》,東京:文藝春秋社,1962年。
    中村孝志編著,《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中島利郎編,《西川滿全書誌》(本書未定稿),大阪市:中國文藝研究會,1993年。
    中島利郎編,《「台灣時報」總目錄》,東京:綠蔭書房,1997年。
    中島利郎等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研究文獻目錄》,東京:綠蔭書房,2000。
    中島利郎編著,《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小事典》,東京:綠蔭書房,2005年。
    中薗英助,《鳥居龍蔵伝:アジアを走破した人類学者》,東京都:岩波書店,1997年第6刷發行。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理蕃誌稿》,1918(大正七)年3月發行。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の警察》,1932(昭和七)年12月發行。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詔勅令旨諭告訓達類纂》,1941(昭和十六)年3月。
    台灣臨時舊慣調查會編纂,《蕃族舊慣調查報告書》,台北:台灣臨時舊慣調查會,1913-1921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統治概要》,東京:原書房,1979年12月2刷。
    白井朝吉、江間常吉,《皇民化運動》,台北:東台灣新報社台北支局,1939年(昭和14)10月13日。
    矢野暢,《「南進」の系譜》,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97年6月八版。
    矢野暢,《日本の南洋史觀》,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79年。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台灣》,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6月第1刷。
    疋田康行編著,《南方共栄圏:戦時日本の東南アジア経済支配》,東京:多賀出版,1995年。
    古屋哲夫,《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認識》,東京:緑蔭書房,1996年7月。
    半田美永,《佐藤春夫研究》,東京:双文社,2002年9月。
    庄司野々実,《鳳凰木:作家庄司總一の生涯》,東京:中央書院,1976年。
    吉見俊哉,《博覽会の政治学》,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年5月4版。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明治篇)、(大正篇)、(昭和篇,上下冊),東京:田畑書店,1995、1996、2001年。
    竹内好著,《日本とアジア》,東京:筑摩書房,2002年。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4年(明治37)3月發行。本文引用之復刻本為台北古亭書屋藏版,台北:祥生出版社,1973年3月發行。
    志賀重昂,《南洋時事》(志賀重昂全集第三卷),東京:志賀重昂全集刊行会,1927年(昭和2)12月。
    志賀重昂著,近藤信行校訂,《日本風景論》,東京:岩波書店,2006年11月四刷。
    杉山靖憲著,《台灣名勝舊蹟誌》,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據日本1916年(大正5)排印本影印。
    杉本幹夫,《データから見た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朝鮮プラスフィリピン》,東京:竜渓書舎,1997年11月。
    佐杉融吉、大西吉壽著,《生蕃傳說集》,台北:杉田重藏書店,1923年(大正12)11月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南天書局出版,1996年6月台北二刷發行。
    佐佐木八郎等著,《新修日本文学史》,京都:京都書房,2002年2月新訂版第8刷發行。
    尾崎秀樹,《舊殖民地文学の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71年6月。(本書已有中文版:陸平舟、間ふさ子共譯,《舊殖民地文学的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2004年12月。)
    坂元ひろ子,《中国民族主義の神話―人種・身体・ジェンダー―》東京:勁草書房,2005年4月。
    坂野徹,《帝国日本と人類学者:一八八四~一九五二年》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4月。
    近藤正己,《台灣總督府の『理蕃』體制と霧社事件》,東京:岩波書店,1992。
    近藤正己,《総力戦と台湾:日本植民地崩壊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1996。
    吳密察、黃英哲、垂水千惠編,《記憶する台湾:帝国との相剋》,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5月。
    李獻章,《媽祖信仰の研究》,東京:泰山文物社,1979年8月發行。
    垂水千惠,《台灣の日本語文學》,東京:五柳書院,1995年。(本書已有中文版:涂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垂水千惠,《呂赫若研究:1943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風間書房,2002年2月。
    林真理子,《女文士》,東京都:新潮社,1998年。
    松田京子,《帝國の視線:博覽會と異文化表象》,東京:弘文館,2003年。
    岡林稔,《「南方文学」その光と影:中村地平試論》,宮崎:鉱脈社,2002年。
    岡崎郁子,《台湾文学―異端の系譜》,東京:田畑書店,1996年4月。(本書已有中文版: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邱若山,《佐藤春夫台湾旅行關係作品研究》,台北:致良出版社,2002年。
    河原功著,《台灣新文學運動の展開:日本文學との接點》,東京:研文出版,1997年11月初版。(本書已有中文版: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2004年3月初版。)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岩波書店,2004年9月。
    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東京,勁草書房,2001年11月。
    柳本通彥,《明治冒険科学者たち》,:東京,新潮社,2005年3月。
    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東京:明治書院,1995年。
    孫歌,《竹内好という問い》,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
    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台北:鴻儒堂,2003年8月。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台湾の國語教育史再考》,東京都:三元社,2001年2月初版。(本書已有中文版:王興安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年10月初版。)
    笠原政治,《文化人類學の先駆者:森丑之助の研究》,東京:橫濱國立大學,2002年3月。
    森丑之助,《台灣蕃族誌》(第1卷),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17年(大正6)3月發行。本文參考之復刻本係由南天書局出版,1979年6月景印。
    森永国男,《太宰と地平》,宮崎:鉱脈社,1985年7月發行。
    楊南郡著,笠原政治等編訳,《幻の人類學者森丑之助:台湾原住民の研究に捧げた生涯》,東京都:風響社,2005年7月發行。
    鈴木質,《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理蕃の友發行所,1932年(昭和7)發行。
    新宮市佐藤春夫記念館編集,《佐藤春夫宛 森丑之助書簡》,和歌山縣:新宮市佐藤春夫記念館,2003年3月20日發行。
    蜂矢宣朗,《南方憧憬――佐藤春夫と中村地平》,台北:鴻儒堂,1991年。
    蜂矢宣朗,《続続 湾生の記》,作者自印,2000年。
    倉澤愛子編,《東南日本佔領》,東京都: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97年。
    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都:青弓社,2004年第2刷。
    福田清人編,岡田純也著,《佐藤春夫》,東京都:清水書院,1988年第3刷。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12月第3刷發行。
    橋木白水,《あゝ霧社事件》,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昭和5)12月發行。本文引用為復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藤井省三著,《台灣文學の百年》,東京:東方書店,1998年5月初版。(本書已有中文版: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2004年8月初版。)
    藤井省三、黄英哲、垂水千恵編,《台湾の「大東亜戦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
    藤井省三編,《「帝國」日本の學知:東メディア文學•言與空間》,東京:筑波書店,2006年。
    櫻本富雄,《文化人たちの大東亞戦争:PK部隊が行く》,東京:青木書店,1993年。
    櫻本富雄,《日本文学報国会:大東亜戦争下の文学者たち》,東京:青木書店,1995年。
    三、英文專書
    Bernard Cohn, Colonialism and its Form of Knowledge,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6.
    Faye Yuan Kleeman, Under an Imperial Sun : Japanese colonial Literature of Taiwan and the South,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 Press, 2003.
    Joshua A. Fogel, The Literature of Travel in the Japanese Rediscovery of China, 1862-1945,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ry Louise Pratte, Imperial Eyes :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2.
    参、期刊論文
    一、中文
    中島利郎著,邱慎譯,〈評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Ⅰ」、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Ⅱ」:西川滿文學之復活〉,《文學台灣》,第27期,1998年7月。
    王淑津,〈高砂圖像:鹽月桃甫的台灣原住民題材畫作〉,《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2月。
    木村一信著,許育銘譯,〈南方徵用作家-以「爪哇」為中心〉,《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6期,1998年12月,頁185-197。
    朱惠足,〈帝國主義、國族主義、「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西川滿《臺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中外文學》,第395期,2005年4月,頁111-140。
    朱惠足,〈帝國下的漢人家族再現:滿州國與殖民地台灣〉,《中外文學》,第445期,2008年3月,頁153-194。
    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入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12月,頁289-326。
    阮斐娜著,張季琳譯,〈西川滿和「文藝台灣」:東方主義的視線〉,《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41期,2001年3月。
    近藤正已,〈西川滿札記〉,《文季》,2卷3期,1984年9月。
    周婉窈,〈「莎勇之鐘」的故事及其波瀾〉,《歷史月刊》,第46期,1991年11月。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新史學》,5卷2期,1994年6月。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卷2期,1995年6月。
    李道明,〈日本統治時期電影與政治的關係〉,《歷史月刊》,第94期,1995年11月。
    李文茹,〈殖民地‧戰爭‧女性:探討戰時真杉靜枝台灣作品〉,《台灣文學學報》,第12期,2008年6月,頁63-80。
    吳佩珍,〈皇民化時期的語言政策與內台結婚問題:以真杉靜枝〈南方的語言〉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12期,2008年6月,頁45-62。
    林雪星,〈兩個祖國的漂泊者:從坂口零子的《鄭一家》及真杉靜枝的《南方紀行》《囑附》中的人物來看〉,《東吳外語學報》,第22期,2006年3月,頁39-64。
    林玉茹,〈軍需產業與邊區政策:台拓在東台灣移民事業的轉向〉,《台灣史研究》,第15卷第1期,2008年3月,頁81-129。
    邱雅芳,〈荒廢美的系譜:試探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西川滿「赤崁記」〉,《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頁137-164。
    邱雅芳,〈殖民地的隱喻:以佐藤春夫的台灣旅行書寫為中心〉,《中外文學》,第407期,2006年4月,頁104-131。
    邱雅芳,〈南方與蠻荒:以中村地平的《台灣小說集》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8期,2006年6月,頁147-176。
    柳書琴,〈謎一樣的張文環:日治末期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風〉,《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4月。
    柳書琴,〈殖民地文化運動與皇民化:論張文環的文化觀〉,《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2000年。
    施淑,〈認識台灣:西川滿文學現象〉,《中國時報》開卷版,1997年7月31日。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6月,頁119-182。
    許雪姬,〈劉銘傳研究的評介—兼論自強新政的成敗〉,收錄於《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2003年。
    黃得時,〈台灣文壇建設論〉,《台灣文學》,第1卷第2號,1941年(昭和16)9月1日。
    黃典權,〈台灣外記考辨──新刊台灣外記序〉,《台南文化》,台南:台南市文獻委員會,5卷2期,1956年7月31日。
    黃美慧,〈佐藤春夫與台灣中國:大正九年的台福之旅〉,《東海學報》,第33卷,1992年6月,頁167-183。
    陳火泉,〈被壓靈魂的昇華:我在台灣淪陷時期的文學經驗〉,《文訊》,第7、8期合刊,1984年2月。
    陳萬益,〈去除污名,重建精神家園:戰後有關「皇民文學」爭議的省思〉,「近代日本與台灣」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大學法學院主辦,1998年12月25、26日。
    陳昭順整理,〈莎韻之鐘的迷思:揭開一段被塵封的原住民歷史〉座談會紀錄,宜蘭縣史館主辦,《歷史月刊》,第79期,1994年8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五章 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第183期,2000年1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六章 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第185期,2000年3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七章 皇民化運動下的四○年代文學〉,《聯合文學》,第187期,2000年5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八章 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聯合文學》,第191期,2000年9月。
    許南村(陳映真),〈談西川滿與台灣文學〉,《文季》,1卷6期,1984年3月。
    陳計堯,〈「邵族」與「鄒族」:日治時期對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知識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4期,2005年11月,頁205-241。
    葉石濤,〈一九四一年以後的台灣文學〉,《台灣新生報》,「橋副刊」第5版,1948年4月16日。
    葉寄民,〈日據時代的「外地文學」論考〉,《思與言》,第33卷第2期,1995年6月。
    張良澤,〈西川滿書誌〉,《台灣文藝》,第84期,1983年9月。
    張良澤,〈戰前在台灣的日本文學:兼致王曉波先生〉,《文季》,2卷3期,1984年9月。
    張良澤輯譯,〈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聯合報》,1998年2月10日,41版。
    張良澤輯譯,〈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民眾日報》,1998年5月10日,19版。
    張良澤輯譯,〈台灣皇民文學作品選譯〉,《台灣日報》,1998年6月7日,27版。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台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20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台北縣:國史館,2002年12月,頁1235-1259。
    張隆志,〈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台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1895-1945)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台文所、音樂所主辦,2005年11月26日。
    楊雅慧,〈日據末期的台灣女性與皇民化運動〉,《台灣風物》,第43卷第2期,1993年。
    蔡龍保,〈長谷川謹介與日治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2005年9月,頁61-108。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龍瑛宗,〈日人文學在台灣〉,《台北文物》,第3卷第3期,1954年12月。
    龍瑛宗,〈回顧日本文壇〉,《台灣文藝》,第84期,1983年9月。
    顏娟英,〈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年9月,頁179-206、240。
    顏娟英,〈臺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藝術家》,第309期,2001年2月,頁322-333。
    顏娟英,〈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台灣意識問題〉,《歷史月刊》,第214期,2005年11月,頁24-36。
    二、日文
    工藤好美,〈台湾文化賞と台湾文学〉,《台湾時報》,1943年(昭和18)3月号。
    大久保房男,〈戦争責任の追及と佐藤春夫〉,《三田文学》,2003年夏季号,頁222-231。
    大久保由理,〈「移民」から「拓土」へ:拓南塾にみる拓務省の南方移民政策〉,《年報日本現代史》,第10号,2005年5月,頁85-122。
    山路勝彦,〈台湾博覧会──植民地は今花盛り〉,《比較日本文化研究》,第9期,2005年11月号,頁45-84。
    中村地平,〈佐藤春夫氏〉,《文芸》,1935年(昭和10)12月號,頁90-92。
    中村地平,〈旅びとの眼──作家の觀た台湾〉,《台湾時報》,1939年(昭和14)5月號,頁60-69。
    中村誠,〈金子光晴における「反帝国主義」と「大東亜共栄圏」──「鮫」から『マライの健ちゃん』へ〉,《昭和文学研究》,第52期,2006年3月号,頁62-74。
    中山哲,〈外地文学の課題〉,《文芸台湾》,第1巻第4号,1940年(昭和15)7月号,頁262-265。
    中山哲,〈〉,《台湾文学》,第2巻第1号,1942年(昭和17),頁。
    中山哲,〈文化政策としての皇民化問題〉,《台湾時報》,1941年(昭和16)1月号。
    中山侑,〈ある抗議〉,《台湾文学》,第1巻第1号,1941年(昭和16)5月。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日本人作家の抬頭──西川満と「台湾詩人協会」の成立〉,《岐阜聖徳学園大学紀要》外国語学部編,第44集,2005年,頁43-54。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台湾文芸家協会」の成立と「文芸台湾」──西川滿「南方の烽火」から〉,《岐阜聖徳学園大学紀要》外国語学部編,第45集,2006年,頁91-108。
    井伏鱒二,〈亡友中村地平〉,《新潮》,通号第697号,1963年4月,頁177-181。
    井上洋子,〈「女誡扇綺譚」の主題と方法:「扇」の兩義性をめぐって〉,《福岡国際大学紀要》,第11期,2004年,頁27-35。
    石川寅治,〈好色彩的台湾〉,《台湾日日新報》,1920年(大正9)1月12日。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鑑賞〉,《台灣時報》,1926年(大正15)3月。
    矢野峰人,〈南方文芸の確立へ──台湾文芸家協会の動き〉,《台湾日日新報》第3版,1941年(昭和16)4月6日。
    石崎等,〈「ILHA FORMOSA」の誘惑──佐藤春夫と植民地台湾(Ⅰ)〉,《立教大学日本文学》,第89号,2002年12月,頁113-126。
    石崎等,〈「ILHA FORMOSA」の誘惑──佐藤春夫と植民地台湾(Ⅱ)〉,《立教大学日本文学》,第90号,2003年7月,頁56-70。
    石丸雅邦,〈戰後における日本統治時代の「理蕃政策」關連文献をふりかえって:日本と台湾の比較〉,《台湾原住民研究:日本と台湾における回顧と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別冊2】),2006年1月,頁165-197。
    石川豪,〈台湾州警察衛生展覽會理蕃館に於ける原住民表象の分析〉,《台湾原住民研究:日本と台湾における回顧と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別冊2】),2006年1月,頁198-213。
    辻義男,〈「牛のゐる村」に就て--台湾の文学のために-〉,《台湾公論》,第8巻第6号,1943年(昭和18)6月。
    辻義男,〈周金波論──一連の作品を中心に〉,《台湾公論》,第8巻第7号,1943年(昭和18)7月。
    世外民,〈糞リアリズムと偽ロマンチシズム〉,《興南新聞》第4版,第4421号,1943年5月10日。
    台南雲嶺,〈批評家に寄せて〉,《興南新聞》第4版,第4435号,1943年(昭和18)5月24日。
    田中保男,〈私は斯う思ふ-台湾の文学のために〉,《台湾公論》,第8巻第5号,1943年(昭和18)5月。
    平林たい子,〈真杉靜枝さんと私〉,《文芸春秋》,第48号,1955年10月,頁62-68。
    北見吉弘,〈大鹿卓の小說における野蛮性崇拝〉,《真理大學人文學報》,第3期,2005年3月,頁285-298。
    平田健,〈南進と日本考古学史──戦時下における東南アジア及び南洋諸島の調査とその意義 (2005年度駿台史学会大会研究発表要旨)〉,《駿台史學》,127号,2006年3月,頁131-133。
    西川満,〈文芸時評〉,《文芸台湾》,第6巻第1号,1943年5月。
    西川満,〈小説『道』について〉,《文芸台湾》,第6巻第4号,1943年7月発行。
    伊東亮,〈糞リアリズムの擁護〉,《台湾文学》,第3巻第3期,1943年6月。
    竹村猛,〈新しい文芸雑誌〉,《台湾文芸》,創刊号,1944年(昭和19)5月。
    朱惠足,〈帝國のロマンチシズムと内地人農業移民: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南臺應用日語學報》,第3期,2003年6月,頁148-162。
    朱衛紅,〈佐滕春夫「霧社」論:台灣先住民女性像に見る「社會的小說」の要素〉,《「翻訳」の圈域:文化‧植民地‧アイデンティティ》,筑波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會發行,2004年2月,頁19-28。
    阮文雅,〈憧憬と嫌惡が交錯する地平──中村地平「熱帶柳の種子」を中心に〉,《東吳日本語教育學報》,第25期,2002年7月,頁279-207。
    阮文雅,〈中村地平「土竜どんもぽっくり」論──「故郷」回帰と「南方的文学」の創出〉,《近代文学試論》,第40号,2002年12月,頁61-69。
    阮文雅,〈中村地平「霧の蕃社」──重疊的なジレンマ〉,《現代台湾研究》,第24号,2003年3月,頁38-53。
    阮文雅,〈中村地平「蕃界の女」と佐藤春夫「旅びと」──作品における「南方憧憬」のまなざしを巡って〉,2005年日語教學國際會議論文集,2005年,頁233-249。
    角南聡一郎,〈日本植民地時代台湾における物質文化研究の軌跡:雜誌『南方土俗』と『民俗台湾』の檢討を中心に〉,《台湾原住民研究》,第9号,2005年3月,頁131-154。
    河上丈太郎、河野密,〈霧社事件の真相を語る〉,《改造》,1931年(昭和6)3月号,頁121-132。
    河原功,〈作家濱田隼雄の軌跡〉,「近代日本與台灣」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大學法學院主辦,1998年12月25、26日。
    河原功,〈日本統治期台湾での「検閲」の実態〉,《東洋文化》,第86号,2006年3月,頁165-214。
    河原林直人,〈南洋協會という鏡──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南進」を巡る「同床異夢」〉,《人文學報》(京都大學人文科学研究所),第91号,2004年12月,頁113-140。
    河野龍也,〈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論──或る〈下婢〉の死まで〉,《日本近代文学》(日本近代文学会),第75号,2006年11月,頁103-116。
    垂水千惠,〈「糞realism」論爭之背景──與《人民文庫》批判之關係為中心〉,《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2月,頁31-50。
    李文茹,〈「蕃人」•ジェンダー•セクシュアリティ:真杉靜枝と中村地平による植民地台湾表象からの一考察〉,《日本台湾学会報》,第7号,2005年5月,頁129-148。
    李文茹,〈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台湾「原住民」の記憶と表象〉,《社会文学》,第23号,2006年,頁99-111。
    松風子(島田謹二),〈「女誡扇綺譚」の話者について〉,《文芸台湾》,第1卷第5號,1940(昭和十五年)年10月1日。
    松田京子,〈1930年代の台湾原住民をめぐる統治実践と表象戦略──「原始芸術」という言説の展開〉,《日本史研究》,通号510号,頁152-180。
    周金波,〈気候と信仰と持病と〉,《台湾時報》,第277号,1943年1月号。
    中村誠,〈金子光晴における「反帝国主義」と「大東亜共栄圏」──「鮫」から『マライの健ちゃん』へ〉,《昭和文学研究》,第52期,2006年3月号,頁62-74。
    岡林稔,〈中村地平と台灣:「熱帶柳の種子」をめぐって〉,《社会文学》,第19号,2003年,頁99-111。
    神川淸,〈皇民文學の樹立〉,《文芸台湾》,第7巻第2号,1944年(昭和19)1月。
    秋吉收,〈植民地台湾を描く視点──佐藤春夫『霧社』と賴和「南国哀歌」〉,《佐賀大学文化教育部研究論文集》,8卷2号,2004年,頁77-94。
    紅野敏郎,〈大鹿卓の第一詩集『兵隊』と第一短篇集『野蛮人』:佐藤一英.橫光利一.佐藤春夫などをめぐって〉,《国文学》,2005年9月,頁222-226。
    姚巧梅,〈西川滿と台湾〉,《曙光》,第7号,1996年12月,頁85-92。
    姚巧梅,〈濱田隼雄と台湾〉,《曙光》,第9号,1998年,頁107-112。
    姚巧梅,〈「女誡扇綺譚」の評価と佐藤春夫文学の現状〉,《曙光》,第11号,2000年,頁100-115。
    姚巧梅,〈「女誡扇綺譚」の成立をめぐる試論〉,《曙光》,第12号,2001年,頁72-84。
    姚巧梅,〈佐藤春夫台灣物の「女誡扇綺譚」を読む――「私」と世外民を中心に〉,《日本台湾學會報》,第三號,2001年5月,頁89-102。
    姚巧梅,〈「日影丈吉と台湾」ノート〉,《曙光》,第16号,2005年,頁72-81。
    姚巧梅,〈佐藤春夫と台湾──「指紋」「都会の憂鬱」「女誡扇綺譚」を中心に〉,《解釈》,598・599号,2005年1・2月,頁19-26。
    姚巧梅,〈佐藤春夫文学における中国•福建の位置――『南方紀行』を中心に〉,《皇學館論叢》,第38巻第2号,2005年4月,頁52-68。
    畠山香織,〈佐藤春夫と中国近代劇作家田漢との交友について──「人間事」から読みとれるもの〉,《京都產業大学論集•外国語と外国文學系列》,第25号,1998年3月,頁87-108。
    高橋世織,〈南方熊楠と佐藤春夫──大逆事件前後〉,《國文学》,通号726,2005年8月,頁61-64。
    高良留美子,〈真杉靜枝が書いた台湾〉,《植民地文化研究》,第4号,2005年,頁76-79。
    高良留美子,〈真杉靜枝「南方の言葉」を読む〉,《植民地文化研究》,第5号,2006年,頁162-170。
    島田昌勢,〈国民精神総動員と台湾〉,《台湾時報》,1937年(昭和12)11月号。
    島田謹二,〈佐滕春夫氏の「女誡扇綺譚」〉,《台灣時報》,1939年(昭和14)9月號。
    華阿財著,宮崎聖子譯,〈「牡丹社事件」にちいての私見〉,《台灣原住民研究》,第10號,2006年3月,頁80-94
    葉石濤,〈世氏への公開状〉,《興南新聞》第4版,第4428号,1943年(昭和18)5月17日。
    許雅妮,〈日治時代初期(1895-1930)における台湾原住民教育—「蕃童教育所」の役割〉,《台湾原住民研究》,第10号,2006年3月,頁38-79。
    黃振原,〈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論〉,《論究日本文学》,第63號,1996年1月,頁22-32。
    黃振原,〈濱田隼雄の『草創』について──戦争と濱田と『草創』〉,《文学と教育》,第31號,1996年6月,頁24-32。
    黃振原,〈台湾時代の濱田隼雄──その人と作品〉,《文学と教育》,第32號,1996年12月,頁17-31。
    笠原政治,〈華阿財と「牡丹社事件」の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第5號,2001年3月,頁177-200。
    笠原政治編,〈台灣原住民關係文献目錄(1)〉,《台灣原住民研究》,第10號,2006年3月,頁95-101。
    國分直一,〈H兄に寄す──《文藝台湾》二月號お讀みて〉(下),《台灣日報》,1940年(昭和15)2月24、25日。
    國分直一,〈手紙──濱田隼雄氏へ〉,《文藝台湾》,第二卷第二號,1941年(昭和16)5月20日。
    許雅妮,〈日治時代初期(1895-1930)における台灣原住民教育:「蕃童教育所」の役割〉,《台灣原住民研究》,第10號,2006年3月,頁38-79。
    張文環,〈文学するものの心構え〉,《台湾新民報》,1941年(昭和16)1月1日。
    張文環,〈一むれの鳩〉,《台湾時報》,1942年(昭和17)2月号。
    張文環,〈沈まぬ航空母艦台湾:海軍特別志願兵について〉,《台湾公論》,第8巻第8号,1943年(昭和18)8月号。
    張文環,〈燃え上がる力:松岡曹長遺家族を訪ねて〉,《新建設》,1943年(昭和18)10月号。
    黑川創,〈解說:多面体の鏡〉,《南方.南洋/台湾》(〈外地〉の日本文学選1),1996年1月。
    新垣宏一,〈「女誡扇綺譚」:斷想ひとつふたつ〉,《文藝台湾》,第一卷第四號,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十日。
    奧出健,〈作家のアジア体験(2)──佐藤春夫の大陸戦線(前)〉,《創造と思考》,第9号,1999年3月,頁25-31。
    奧出健,〈作家のアジア体験(2)──佐藤春夫の大陸戦線(後)〉,《創造と思考》,第9号,2000年3月,頁9-14。
    鈴木正夫,〈郁達夫と佐藤春夫──佐藤春夫の放送原稿「旧友に呼びかける」に即して〉,《横浜市立大学論叢人文科学系列》,第53巻第1‧2号,2002年,頁165-197。
    駒込武,〈台湾原住民における近代の傷痕──〉,《前夜》,2005年4月号,頁196-201。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学志』における「外地文学論」の形成〉,《比較文學》,第47卷,2005年3月,頁49-64。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学志』におけるエグゾティスムの役割〉,《日本台湾學會報》,第8號,2006年5月,頁88-107。
    橋本恭子,〈在台日本人の地方主義:島田謹二と西川滿の目指したもの〉,《日本台湾學会報》,第9號,2007年5月,頁231-252。
    濱田隼雄,〈南湖兄に寄す台北にて〉(上),《台灣日報》,1940年3月1日。
    濱田隼雄,〈二千六百一年の春―─台湾文芸の新体制に寄せて〉,《台湾日日新報》,1941年(昭和16)1月3日。
    濱田隼雄,〈台灣文學の春に寄せて──南湖太郎氏へ〉,《台灣日報》,1941年(昭和16)3月8日。
    濱田隼雄〈台湾文芸の近況──初夏に寄せて〉,《台湾日日新報》第三版,1941年(昭和16)5月9日。
    濱田隼雄,〈非文学的な感想〉,《台湾時報》,第280号,1943年(昭和18)4月。
    濱田隼雄,〈小説『道』について〉,《文芸台湾》,第6巻第4号,1943年(昭和18)7月発行。
    濱田隼雄,〈台灣の藝術がほふしい〉,刊登刊物、日期不明。
    龍瑛宗,〈皇軍に感謝〉,《文芸台湾》,第5巻第3号,1942年(昭和17)12月25日発行。
    磯村美保子,〈佐藤春夫の台湾体験と「女戒扇綺譚」─チャイ二―ズネスの境界と国家.女性〉,《金城学院大学論集》,第2卷第1号,2005年9月,頁52-74。
    磯村美保子,〈佐藤春夫「魔鳥」と台湾原住民─再周辺化されるものたち〉,《金城学院大学論集》,第3卷第1号,2006年9月,頁55-66。
    鹽月桃甫,〈台展洋畫概評〉《台湾時報》,1927年(昭和2)11月。
    肆、學位論文
    大原美智《坂口れい子研究:日人作家的台灣經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與教化運動》,文化大學日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
    阮文雅,《中村地平研究:「南方文學」の理想と現實》,廣島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位請求論文,2005年。
    周玟玲,《濱田隼雄文學之研究:以「南方移民村」為中心》,東吳大學日本研究所,1984年。
    李文茹,《帝国女性と植民地支配:1930-1945年における日本人女性作家の台湾表象》,名古屋大学大學院人間情報科研究科,2004年。
    林子超,《「殖民地之旅」研究:與『台灣紀行』比較之》,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的台灣文學活動(1937.7〜1945.8)》,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年。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作家為中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藻香,《野上彌生子の台灣観:紀行「臺灣」を中心に》,東吳大學日文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藻香,《日本領台時代の日本人作家:西川滿を中心として》,東吳大學日文所博士論文,1995年。
    陳志堅,《佐藤春夫之閩南文學》,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陳素惠,《從植民地文學看移民問題-以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欣瑋,《日本統治時期在台日籍作家之研究:以新垣宏一為中心》,輔仁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年。
    黃宗彬,《台灣日治時期文學作品研究:庄司總一之「陳夫人」》,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蔡宗明,《庄司總一の『陳夫人』について》,東吳大學日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賴玲秀著,《中村地平の南方憧憬──台灣関連作品を中心に》,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研究:以「外地文學論」為中心》,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509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509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509201.pdf101KbAdobe PDF2971View/Open
    51509202.pdf134KbAdobe PDF21415View/Open
    51509203.pdf213KbAdobe PDF21106View/Open
    51509204.pdf126KbAdobe PDF21457View/Open
    51509205.pdf700KbAdobe PDF21943View/Open
    51509206.pdf1237KbAdobe PDF22750View/Open
    51509207.pdf1417KbAdobe PDF25087View/Open
    51509208.pdf1767KbAdobe PDF22946View/Open
    51509209.pdf4189KbAdobe PDF24593View/Open
    51509210.pdf343KbAdobe PDF21387View/Open
    51509211.pdf560KbAdobe PDF2209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