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49578      Online Users : 9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2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21


    Title: 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Gongfu Theories of Mencius and Chuang Tzu: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Mind-Body
    Authors: 林世賢
    Lin,shih hsieh
    Contributors: 楊儒賓
    林啟屏

    林世賢
    Lin,shih hsieh
    Keywords: 孟子
    莊子
    工夫論
    身心之學
    儒道比較
    隱喻
    身體觀
    Mencius
    Chuang Tzu
    Gongfu Theory
    The Theory of Mind-Body
    Comparison Study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etaphor
    Body Philosophy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9 10:18:27 (UTC+8)
    Abstract: 本文乃是以「身心之學」貫串全文,以「隱喻」凸顯孟子、莊子各自的工夫論特色,而「孟莊之同」(儒道之同)則可謂本文最重要的結論。
    首先,由於工夫修養與主體的轉化和提昇密切相關,而現實生命又是以「心—身」共構體存在於世,故工夫修養亦得落實於「心—身」共構體,此即為「身心之學」的內涵之一,也是筆者著意於「身心之學」的原因之一。孟子和莊子的思想皆包含內聖與外王二面,據本文的析論,孟子和莊子各自的內聖外王思想,其實踐起點、轉折樞紐,均結穴於「身心之學」。要言之,「身心之學」實為孟子(儒家)與莊子(道家)內聖修養及外王實踐之根基。
    復次,本文分別從「水喻」和「鏡喻」闡明孟子與莊子各自工夫論的特色及其主要精神,且更進一步地掘發「水喻」和「鏡喻」的底蘊:「水:神氣」與「金:真性」。
    最後,本文認為儒道之間,大抵於最「根源∕終極」處,及最「基礎」處,可得其同;而在最「基礎」至最「根源∕終極」之間,則呈現千差萬別。具體說明,內聖方面,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均可同意「身心之學」是內聖修養之基礎,亦可承認「心—身」共構體共時涵攝神聖∕凡俗、先天∕後天、善∕惡、清∕濁等二面,此乃對生命最基礎處的相同主張;而對宇宙—生命最根源處,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都深體其乃是「意識、存有與價值三位一體」,或說「宇宙道體—意識主體—價值本體同根同源」,並共同宣稱本性乃是永恆真常(「金:真性」),心氣則為變化不拘(「水:神氣」)。可是,返本復初的工夫,則有萬千法門,亦即對於如何自現實性復歸本來性,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便有不盡相同的教法。
    此外,在外王方面,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也均可贊成「身心之學」乃是成就外王事業的依據、基礎,或說「心—身」共構體是向外王領域前進的起點;對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而言,實踐外王的終極理想,皆是祈願蒼生能夠安頓自家性命,內外一切真誠自然,歸德復道——儒家大同言其秩序,道家至德敘其自然,而安樂於內在之秩序,即是自然!同樣的,從「心—身」共構體推廣至成就外王,孟子(儒家)和莊子(道家)的舉措施為,當然有同有異。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及其註解(排序依據:朝代,姓名筆畫,出版年):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王進祥注音:《說文解字注》(土城: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南唐〕譚峭:《譚子化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臺一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臺一版)。
    〔宋〕程大昌撰,劉尚榮校證:《考古編 考古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金〕王重陽著,白如祥輯校:《王重陽集》(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元〕黃公紹編輯,〔元〕熊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
    〔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莊子集成續編》(板橋: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焦竑:《莊子翼》(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三版)。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建康書局有限公司,1956年)。
    〔清〕方以智:《藥地炮莊(上)(下)》(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王夫之:《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屈復:《南華通》,收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二十一)》(板橋: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林雲銘:《增註莊子因(上)(中)(下)》(中和: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8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靈樞經十二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趙府居敬堂本,其餘不詳)。
    中井履軒:《孟子逢原》,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
    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上冊)》(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二版)。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伊藤仁齋:《孟子古義》,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
    佐藤一齋:《孟子欄外書》,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壹》(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36年再版)。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
    冢田大峯:《孟子斷》,收入關儀一郎編纂:《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孟子部˙貳》(東京:東洋圖書刊行會,1928年再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樹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陳鼓應注釋:《莊子今注今譯(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修訂版)。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文典:《莊子補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五版)。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2008)。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二)近人專書: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丹波元胤:《醫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方 勇:《莊子學史》共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永和: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再版)。
    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任 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增訂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再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臺初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再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修訂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吳 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順令:《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杜維明:《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金宜久:《伊斯蘭教的蘇非神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全集校訂版)。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耿占春:《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年)。
    張舜徵:《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張榮明:《從老莊哲學至晚清方術——中國神秘主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張 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強 昱:《知止與照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1964年臺初版)。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增訂再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重印三版)。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修訂一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靳懷堾:《中華文化與水(上、下卷)》(武漢:長江出版社,2005年)。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修訂一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劉 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鄭 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錢 穆:《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4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三)近人論文:
    Jean François Billeter:〈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Mathias Obert:〈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
    吳冠宏:〈舜之兩難的抉擇:情法、群己、性命——《孟子》「桃應問曰」章試詮〉,《孔孟學報》第78期(2000年09月)。
    李建興:〈孟子言「思」之意涵探析〉,《鵝湖月刊》第31卷第8期(2006年02月)。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汪治平:〈孟子「養氣」說背景考〉,《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2003年03月)。
    周策縱:〈《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年03月)。
    林世賢:〈論儒家的憂思心理——以郭店楚簡〈五行〉為主要觀察對象〉,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道南論衡:2007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
    林世賢:〈論王弼思想中的「觀」與「復」〉,《中國文學研究》第28期(2009年06月)。
    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12月)。
    邱黃海:〈「孟子修養論」再論——敬答〈試評析〈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第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
    張 亨:〈《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收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2005年06月)。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03月)。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06月)。
    彭 林:〈論子思學派對禮的理論詮釋〉,收入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游維倫:〈試評析邱黃海先生之〈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01月)。
    黃冠閔:〈試論畢來德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
    黃敏浩:〈孟子、告子辯論的再詮釋〉,《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06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刊)。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06月)。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收入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年)。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03月)。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楊儒賓:〈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中國文化與世界》第6輯(1997年11月)。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06月)。
    楊儒賓:〈和辻哲郎論間柄〉,收入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楊儒賓:〈儒門別傳——明末清初《莊》《易》同流的思想史意義〉,收入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06月)。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06月)。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卷第4期(2008年12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03月)。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解〉,《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04月)。
    蔡振豐:〈《莊子》中的知覺現象及其在修證上的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07月)。
    鄧克銘:〈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06月)。
    鄧育仁:〈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當代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新38卷第3期(2008年09月)。
    蕭進銘:〈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密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年06月)。
    賴錫三:〈《莊子》工夫實踐的歷程與超形上學的證悟——以〈齊物論〉為核心而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06月)。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05月)。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聶雅婷:〈莊子的「觀照」思想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
    龐 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中的儒家心性說〉,《中國哲學》第20輯(2000年01月)。
    (四)學位論文: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8年)。
    張胤賢:《孟子工夫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4年)。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儒賓先生指導,2005年)。
    二、翻譯著作
    (一)專書:
    Ben-Ami Scharfstein著,徐進夫譯:《神秘經驗》(Mystical Experience)(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Carl G. Jung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Man and His Symbol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David L. Hall & Roger T. Ames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Donald. J. Munro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Ernst Cassirer著,黃龍寶等譯:《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98年)。
    Gaston Bachelard著,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像》(Water and Dreams: An Essay on the Imagination of Matter)(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George H. 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James Doyle Thomas著,徐進夫譯:《東西之我觀——論米德、雍格及大乘佛教的自我觀念》(The Self Between East And West——Concepts of Self in Mead, Jung and Mahayana Buddhis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Leçons sur Tchouang-tseu)(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二版)。
    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等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Mircea Eliade著,宋立道等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Occultism, Witchcraft and Cultural Fashion)(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
    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 archétypes et répétition)(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Mircea Eliade著,武錫申譯:《不死與自由——瑜伽實踐的西方闡釋》(Yoga: Immortality and Freedo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年)。
    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Histoire des croyances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新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Sarah Allan、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Sara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
    (二)論文:
    Roger T. Ames:〈孟子的人性概念:它意味著人的本性嗎?〉,收入James Behuniak Jr.、Roger T. Ames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Mencius’ Learning of Mental-Natur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Roger T. Ames:〈行於五常:人之為人(Human Beings),抑或人之成人(Human Becomings)?〉,收入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1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7年)。
    小野澤精一:〈齊魯之學中氣的概念——《孟子》和《管子》〉,收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山田慶兒:〈空間˙分類˙範疇——科學思考的原初的基礎的型態〉,收入《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
    福永光司著,許洋主譯:〈道教的鏡與劍——其思想的源流〉,收入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 宗教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三、外文著作
    (一)專書: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d Hansen,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Chicago [u.a.]: Open Court, 1999).
    Edward Slingerland, Effortless Action: Wu-Wei as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Spiritual Ideal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H. L. 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 A. Richards, Mencius on the Mind: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7).
    John Makeham, Lost Soul: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 (Cambridge, Mass.: Published b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for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2008).
    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Kuang-Ming Wu,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e Hermeneutic (Leiden: Brill, 1997).
    Mark Csikszentmihalyi, Material Virtue: Ethics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a (Leiden: Brill, 2004).
    Robert E. Allinson,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Thomas Michael, The Pristine Dao: Metaphysics in Early Daoist Discours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Yuasa Yasuo, translated by Shigenori Nagatomo and Monte S. Hull,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二)論文:
    Alan K. L. Chen, “A Matter of Taste: Qi (Vital Energy) and the Tending of the Heart (Xin) in Mencius 2A2,” in Mencius: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 edited by Alan K. L. Ch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Julia Ching, “The Mirror Symbol Revisited: Confucian and Taoist Mysticism,” in Steven T. Katz, Mysticism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四、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004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0401.pdf4678KbAdobe PDF2476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