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41124      Online Users : 5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51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510


    Title: 傳媒社會責任論之論述與想像
    Represen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ess
    Authors: 顧佳欣
    Ku, Chia Hsin
    Contributors: 馮建三
    顧佳欣
    Ku, Chia Hsin
    Keywords: 社會責任論
    新聞自由
    自律
    傳媒經濟基礎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8 12:53:15 (UTC+8)
    Abstract: 傳媒的「社會責任」一辭,彰顯對於其社會功能之發揮,以及公共利益之促進,有所想像與期待,並普遍展現於各種論述中。作為一種「理論」,源於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由傳媒大亨Henry Luce推動成立「新聞自由委員會」,批判商營傳媒競逐利潤之扭曲表現,並提出報告強調「自由伴隨責任而生」;不過,在大戰背景下的政府擴權,引發傳媒集團憂心,拋出「商營維持獨立」以維護新聞自由的呼籲;又基於第四權理論,更確立「如果不要政府介入,傳媒必須自律」邏輯。

    社會責任論影響深遠,分析2009年台灣三大傳媒事件論述,傳媒對於所謂社會責任之認知與詮釋,與五十年前的美國樣貌趨同:政府行動是「管制」,商營(回歸市場)才享有新聞自由,第四權方能發揮。印證社會責任論未對症下藥,企圖將道德良知制度化,輔助機制有限下,成效不彰,而社會責任論的工具性使用,無法解決其本身也意識到的傳媒「經濟基礎」問題—產權與財源。就前者而言,除政府控制與市場化,尚有「公共產權」一途;後者來說,調整或重分配傳媒財源結構,營造良善生產環境。在此,公共政策能夠扮演重要角色,國家不一定只是新聞自由的天然敵人,除了「管制」也得以「規劃」傳媒作為一集體資源的發展。
    Reference: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變更案」暨「中天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變更案」處理說明書〉(2009),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會議記錄)。
    〈2001年電視新聞亂!亂!亂!〉(2001年12月27日)。聯合報,第29版。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最新版全文可參見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址:http://www.scio.gov.cn/wlcb/zcfg/200911/t479046.htm
    〈北市報業新聞評議會成立〉(1963年9月2日)。台灣電視公司文化資產。上網日期:2010年3月30日。取自:http://fortune.ttv.com.tw/news/tdcm/viewnews.asp?news=0113164
    〈重視傳媒責任 維護國家利益〉(2000年12月22日)。文匯報社論。
    〈港人發起支持香港電台運動 捍衛新聞自由〉(2007年4月29日)。上網日期:2010年4月15日。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b5/7/4/29/n1694145.htm
    〈新聞很上流美 4電視台滿頭包〉(2004年2月12日)。《聯合報》,第A5版。
    〈電視台共同聲明:民主嚴重倒退〉(2004年4月23日)。《聯合報》,第A6版
    〈電議員批閱盟、廣協 扼殺新聞自由〉(2004年4月23日)。《聯合報》,第A6版。
    〈閱盟:導正亂象 無涉新聞自由〉(2004年4月23日)。《聯合報》,第A6版。
    〈藍綠都轟NCC 媒觀批旺旺〉(2009年6月5日)。《聯合報》,第A8版。
    王建紅(2000)。〈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發展及其理論困境〉,《新聞知識》,9: 9-11。
    王健壯(2009年2月12日)。〈衛廣法像出版法 NCC變老大哥〉,《中國時報》,第A10版。
    史文鴻(1999)。〈傳媒操守—自我或外在監管〉,《傳媒透視》,五月號。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 與量化的取向》,台北:揚智。(原書:Neuman, L.[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USA(Boston) : Pearson.)
    何清漣(2007)。《霧鎖中國》。台北:黎明文化。
    吳幹、鄧東濱譯(1970)。《富裕的社會》。台北:台灣銀行。(原書:Galbraith, J.K.[1958]. Affluent society.USA: Houghton Mifflin.)
    吳豐山(2009)。〈增加公視經費 慎選領導幹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網站。上網日期: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03
    呂郁女(2002年4月26日)。〈新聞自由與國家形象〉。中央日報。
    呂鸝慷、盧金珠(2008)。〈從新浪播客的五大戰役看網路媒體的社會責任〉,《新聞記者》,6: 86-89
    李立峰(2007)。〈策略互動、文化共向和九七回歸後的香港新聞自由的發展〉,《傳播與社會學刊》。3: 31-52。指
    李立峰、陳韜文(2007)。〈香港回歸後的傳媒與政治〉,《傳播與社會學刊》,3: 17-29。
    李郁青(2009)。〈論傳媒外部性及其政治:檢視《壹週刊》〉。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李郁青譯(2007)。〈傳播理論與社會理論〉,可下載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Golding, P.,& Murdock, G.[1978].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ories of Socie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3): 339-356.)
    李曉玲(2004)。〈從新聞自由與媒體自律看—有線電視新聞台遭行政院新聞局懲處之爭議性案件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瞻(1968)。〈社會責任論的發展〉,《新聞學研究》,2: 54-109。
    辛惠慶(1993)。〈韓國新聞自律、他律制度與政治互動關係之研究-兼論韓國言論仲裁委員會之特性及功能〉。文化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周黎民譯(2004)。《美國報紙產業》,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Picard, R., & Brody, J. [1997]. The newspaper publishing industry. Boston: Allyn & Bacon.)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 101-136。
    旺旺事件學界工作小組(2009年6月26日)。〈公正關懷 落實媒體責任〉,《中國時報》,第A24版。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
    林元輝(2006)。《新聞公害的批判基礎—以涂醒哲舔耳冤案新聞為主例》。台北:巨流。
    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1996] Sur la tele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
    林暉(2001)。〈受眾公民消費者〉,《新聞大學》,春: 5-8。
    林照真(1999)。〈當前台灣近似媒體觀察組織的幾個忙點〉,《新聞學研究》,60: 171-176。
    林照真(2005)。〈「置入性行銷」:新聞與廣告倫理的雙重崩壞〉,《中華傳播學刊》,8: 27-40。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新聞學研究》,99: 79-117。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 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
    林夢皇(2000)。〈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媒體他律機制建立之可行性研究〉,《立法院院聞》,28(3): 48-66。
    林麗雲(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5-1999〉,《台灣產業研究》,3: 89-148。
    邵靈莉(2007)。〈淺談媒介社會責任論〉,《科教文匯》,7: 182。
    洪貞玲(2007)。〈資訊公開與新聞媒體--國家機密的再商榷〉,《研考雙月刊》,31(3): 61-70。
    胡百玲、蒙輝、田雷(2003)。〈新聞報道應擔起社會責任〉,《新聞傳播》。7 : 74。
    范姜真媺(2004)。〈大眾傳播媒體之報導自由與妨害名譽〉,《法學叢刊》,法學叢刊,49(1): 73-87。
    唐昊(2007)。〈「公平發展權」與傳媒的社會責任〉,《新聞記者》,1。
    展江、王征、王濤譯(2004)。《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Commission of Free Press[1947]. A General Report on Mass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Radio, Motion Pictures, Magazines, and Book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展江等譯(2004)。〈哈欽斯委員會、新聞界與責任概念〉,收錄於《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界》,頁81-131。中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Blanchard, M. (1977).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the pres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oncept, Journalism Monographs.49: 1-59.
    展江等譯(2004)。〈哈欽斯委員會走過50年:再現於今日公共與公民新聞事業的主題〉,收錄於《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界》。頁133-147。中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文:Belvins, F.[1996].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turns 50: recurring themes in today`s public and civic journalism. Southwe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pril 1997,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Northern.)
    徐峰(2003)。〈「新聞專業主義」對我國新聞業的參照意義〉,《新聞記者》,5: 32-33。
    翁秀琪(2009)。〈公共媒體如何問責:以台灣的公廣集團為例〉,《新聞學研究》,96: 187-211。
    張世澤(2007)。〈論民主社會中的媒體角色--以國家機關評鑑媒體為例〉,《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3: 87-105。
    張郁敏、彭賢恩(2009)。〈政治置入性新聞對新聞可信度之影響〉,《新聞學研究,95: 55-110。
    張景為(2007年1月4日)。〈不容「烏龍評鑑」混淆視聽〉,中國時報,第A4版。
    曹晉、趙月枝(2007)。《傳播政治經濟學英文讀本》。上海:復旦大學。
    莊麗莉譯(1995)。〈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114: 32-50。(原作:Golding, P.,& Murdock, G. [1991].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郭毅(2008)。〈媒體責任與社會良知〉,《新聞知識》,2: 3-5。
    陳力丹(2003)。〈自由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當代傳播》,3: 4。
    陳文高(2007)。〈論新聞專業主義及其本土化策略〉,《求索》,2: 165-16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原書:McQuail, D.[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London: Sage.)
    陳炳宏(2005)。〈探討廣告商介入電視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專業自主〉,《中華傳播學刊》,8: 209-246。
    陳炳宏(2008)。〈解嚴並沒有讓媒體更專業自組〉,《關鍵力量的沈淪》。台北: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陳炳宏(2009)。〈不可抹殺NCC的理想主義〉。《蘋果日報》,第A26版。
    陳炳宏(2010)。〈媒體集團化與其內容多元之關聯性研究〉,《新聞學研究》,105: 1-30。
    陳曉林譯(1986)。〈自由四論〉。台北:聯經。(Berlim, I.[1969].Four essays on liberty. U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陸燕玲(2009)。〈從「名門正派」到明教教徒?台灣《壹週刊》新聞工作者的調適與認同〉,《示威就是傳播:台社傳媒讀本》。頁160-199。台北:唐山。
    彭后諦(2001)。〈「新聞橋」為何走入歷史?─從「新聞橋」停播看新評會重新定位〉,《目擊者》。21: 36-37。
    彭芸(2009)。〈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283次委員會議第十案一部不同意見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283次委員會議紀錄》。
    彭家發(1999)。〈新聞評議會。英國及台灣經驗借鑑〉,《傳媒透視》,網路版: 一月號。
    彭湘蓉(2007)。〈新聞自由的限制性權利演變〉,《長安大學學報》,9(2): 72-75。
    程之行譯(1992)。《大眾傳播的責任》,台北:遠流。(原書:Schramm, W. L. [1957].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USA(NY): Harper.)
    程宗明(2003)。瑞典數位電視的公共路。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岩花館。上網日期:2010年6月30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000310.htm
    馮建三(1993)。〈公共電視〉,《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臺北:唐山。(電子版)。
    馮建三(2001)。〈四家報紙勞工新聞量的歷史分析:1953-1958〉,《傳播研究集刊》,7。
    馮建三(2003b)。〈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傳播與管理研究》,2(2): 97-10。
    馮建三(2006)。〈國家與傳媒社會責任:從「報業四種理論」出版50年談起〉,《中華傳播學刊》,6月: 17-36。
    馮建三(2007)。〈科斯的傳媒論述:與激進的反政府論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361-392。
    馮建三(2010年4月5日)。〈掠奪遊戲?還是利益共享?〉,《聯合報》,第A15版。
    馮建三、翁秀琪、羅世宏、魏玓、程宗明(2008)。《數位匯流後之傳播內監理政策研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報告。
    馮建三、程宗明譯(2005)。《傳媒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更新》,台北:五南。(原書:Mosco, V.[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Rethinking and Renewal. USA(California): Sage.)
    馮建三譯(1992)。〈傳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島嶼邊緣》,4: 6-33。可下載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Smythe, D. [1977]. Communications: blindspot on Western Marx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3 (1): 1-27.)
    馮建三譯(1992)。〈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答覆達拉斯.史麥塞〉,《島嶼邊緣》,4: 34-47。可下載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Murdock, G. [1978].Blindspots about Western Marxism: a reply to Dallas Smy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3(2): 109-119.)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Jhally, S.[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Croom Helm.)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書:Picard, R.G. [1989]. Media economics. London: Sage.)
    馮建三譯(1995)。《解讀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1990).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Collins.)
    馮建三譯(2008)。《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原書:Baker, E. [2004].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UK: Cambridge Press.)
    馮應謙(1997)。〈政經角度下的香港傳媒〉,《傳媒透視》,八月號。
    黃瑚(2006)。〈美國新聞道德建設及其理論基礎〉,《新聞大學》,冬: 43-47。
    黃聖堯、李韋廷(2006)。〈新聞自由測量指標之比較研究--以自由之家與無疆界記者組織年度調查報告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2): 1-33。
    楊瑪俐(2002)。〈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天下雜誌》,2004年1月。
    褚瑞婷(2008)。〈2008年總統大選台灣媒體表現之綜合評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網日期:2009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5346
    趙明河(2007)。〈把握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間的平衡〉,《新聞愛好者》,1。
    趙勇(2005)。《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嬰(1979)。〈廣告的經濟效果研究〉,《新聞學研究》。5: 77-134。
    劉忠博、丘忠融譯(2007)。〈多媒體時代下的廣電事業、社會與政策〉,取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Graham, A. & Davies, G.[1997]. Broadcasting, Society and Policy in the Multimedia Age.Luton University Press.)
    劉昌德(2007)。〈民主參與式的共管自律-新聞自律機制之回顧與再思考〉,《台灣民主季刊》,4(1): 109-139。
    劉昌德(2007)。〈媒體倫理的政治經濟學:國家、資本與新聞專業規範的流變〉,《中華傳播學刊》中。11: 111-153。
    劉昌德、魏玓(2000)。〈檢視「罷免案」中的台灣媒體操作----《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假客觀真偏頗〉,《當代》,160: 64-70。
    劉昌德、羅世宏 (2005) 。〈電視置入性行銷之規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初步考察〉,《中華傳播學刊》,8: 41-61。
    劉明華(1996)。〈論我國新聞自由的界限-以美國對新聞自由之規範為借鏡〉。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瀛、郭振軍(2001)。〈面對新聞自由的法律訴說〉,《新聞愛好者》,8: 14。
    劉擎、殷瑩譯(2005)。《言論自由的反諷》。中國(北京):新星。(原書:Fiss, O. M.[1996].The irony of free speech.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劉瀾昌(2008)。《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台北:秀威資訊。
    樊昌志、夏贊君(2006)。〈重新審視和釐清媒介「社會責任」——解讀《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新聞記者》,12: 79-81。
    鄭保衛(2002)。〈建立監督仲裁機構,強化行業自律機構—關於我國組建新聞評議會的建設與構想〉,《新聞記者》,11-12。
    鄭根成(2004)。〈傳媒自由的道德解讀〉,《學術界雙月刊》,6 : 49-55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鄭瑞城(編)《解構廣電媒體》,頁1-73。台北:澄社。
    盧世祥(2008)。《新聞公害與傳播倫理 : 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台北:允晨。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2007)。《香港新聞自由調查—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0年3月15日。於香港記者協會網站下載: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661〈=zh-TW。
    戴鑫(2007)。〈譯者序言〉,《傳媒的四種理論》。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戴鑫譯(2007)。《傳媒的四種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Siebert, Peterson & Schramm.[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謝岳譯(2003)。《富媒體窮民主:不確定時代的傳播政治》。中國(北京):新華出版社。(原書:McChensney. R.[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USA: University if Illinois.)
    謝然之(1968)。〈新聞自由與自律〉,《新聞學研究》,1: 47-50。
    蕭肇君譯(2005)。〈瑞典報業補助系統:批判論之〉。取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書:Weibull, L.[2003]. The press subsidy system in Sweden: a critical approach, in Couldry, N. & Curran, J.(eds).Contesting Media Power: althernative media in a networked world, pp.89-107.Oxford: Rowmand and Littlefield, edited by Nick Couldry and James Curran..)
    鍾麗華(1997)。〈臺灣有線電視系統併購:1994-1997〉。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藍鴻文(2001)。〈世界掃瞄:新聞自律的一項基本建設—道德信條〉,《國際新聞界》,2: 19-26。
    魏玓(1994)。〈方塊6:公共財與私有財〉。取自: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羅文輝(1995)。〈美國誹謗法規:法制、判例及修法提案〉,《新聞學研究》,51: 187-206。
    羅世宏(2003)。〈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 1-48。
    羅世宏(2008)。〈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95: 213-238。
    羅世宏、魏玓、馮建三、唐士哲、林麗雲、王菲菲、王賀白譯(2005)。《問題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台北:巨流。(原書:McChensney, R. [2004].The problem of media: U.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USA: Monthly Review Press.)
    邊明道、陳心懿譯(2005)。《傳播政策基本原理》。台北:揚智。(原書:Napoli, P. M.[2001].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policy: 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USA: Hampton press.)
    關岩德(1998)。〈美國新聞道德簡況建設〉,《國際新聞界》,1: 28-31。
    蘇俊斌、蔡慧真(1998)。〈新聞媒體責任之探討〉,《高苑學報》,7(2): 409-414。
    蘇蘅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理論和效果的透視》。台北:遠流。(原書:Davis, D. K. & Baran, S.J.[1981].Mass communication and everyday Life: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and effects.USA(CA): Wadsworth.)
    蘇鑰機、陳韜文(2009年8月14日)。〈香港傳媒公信力的升降〉。明報。
    Altschull, J.H.(1984).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USA(NY): Longman.
    Baker, E. (1992). Advertising and democratic pr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140(6), 2097-2243.
    BBC.(2009).Annual report.Retrived 20, April, 2010. from: http://www.bbc.co.uk/bbctrust/assets/files/pdf/review_report_research/tvl/tvl_report.pdf
    Berry, W. E., Braman, S., Christians, C., Guback, T.G., Helle, S.J., Liebovich, L.W., Nerone, J.C., & Rotzoll, K.B.(1995).Last Rights: Revisiting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Nerone, J.C.(ed).USA(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Burton, st. John III.(2009). Journalism’s counterinsurgency against “Free Space”. Journalism history.(35)2, 91-97.
    Bustema, J. C. (1988).Television station ownership effects on program and idea diversity: Baseline data. Journal of economics. Fall. 63-74.
    Carroll, A.B.(1999).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 Business and Society,38(3): 268-295.
    Chafee Jr, Z.(1947).Government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ristian & Nordenstreng.(2004). Social Responsibility Worldwide. Journal of Media Ethics, 19(1), 3-28.。
    Compaine, B.(1979). Who owns the media? USA: Knowledge Industry.p
    Croteau , D. & Hoynes, W.(2001). The business of media: Corporate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USA: Pine Forge.
    Curran, J.(1980).Capitalism and Control of Press.In Christian, H.(ed),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and the Press.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of Keele.
    Curran, J.(2002).Media and power. USA: Routledge.
    Doyle, G.(2002a).Media ownership: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convergence and concentration . London: Sage.
    Doyle, G.(2002b).Understanding media economics. London: Sage.
    Dyer, G (1982).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Fenton, N. (2009). New media, old news: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London: sage.
    Freedom House.(2010).Freedom of the Press 2009: Table of global press world ranking.Retrived 30, June. from: http://www.freedomhouse.org/uploads/fop09/FoP2009_World_Rankings.pdf.
    Goodman, A.& Goodman, D.(2005). Why media ownership matters. Seattle times. Retrived 9, March, 2010. from: http://seattletimes.nwsource.com/html/opinion/2002228040_sundaygoodman03.html
    Hallin, D. (2000). Commercialism and Professionalism. In American news media. Curran, J. & Gurevitch, M.(eds).pp218-237.
    Henry Luce and 20th Century U.S. Internationalism.Retrived 25, Feb, 2010.美國外交部網站史料:0http://www.state.gov/r/pa/ho/time/wwii/100929.htm
    Hocking, E. W.(1947).Freedom of the Press: A frame work of principle. USA(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ve, T. (2009). Social laws of competition for journalistic authority.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4, 164-172.
    Inglis, F.(1990).Media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Kennedy, D.M.(1999). 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 .Oxford, 1999.
    Kunelius, R.(2006). Good journalism: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ome interested and experienced actors. Journalism Studies.7(5): 671-690.
    Leiss, W. , Kline, S. & Jhally, S.(1990).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London: Routledge.
    McConnell, J.S.(2000).The Emerge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Moment to Make the Media Safe for Democracy. USA: University of Iowa doctoral thesis.
    Meehan, E. R.(2007). Deregulation and integrated oligopolies: Televis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Media in the age of marketization. In Murdock, G. & Wasko, J. (eds.). USA: Hampton press.
    Merrill, J.C.(1989). The dialectic in journalism.US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Merrill, J.C.(1990).The imperative of freedom.USA(NY): Freedom House.p88.
    Murdock, G. (1990).Redrawing the map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Concentration and ownership in the era of privatization.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 Ferguson, M(ed).pp1-15.London: Sage.
    Nichols, J & McChesney, R. W.(2009, April 6).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Newspapers. Nation, Retrieved 12, Dec, 2009. from http://www.thenation.com/doc/20090406/nichols_mcchesney.
    Odih, P.(2007). Advertising in modern and postmodern times. London: Sage.
    Press reaction to Hutchins.(2000). 1947-1959. Nimen Reports.
    Schiller.D.(1996). Theorizing communication: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ltz, J. (1998). Reviving the forth estate. UK: Cambridge Press.
    Picard, R, G.& Grönlund, M.(2003). Development and effects of Finnish press subsidies. Journalism Studies, 4(1), 105-11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5451020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102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001.pdf1330KbAdobe PDF227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