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21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56/144643 (79%)
造訪人次 : 51751851      線上人數 : 57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211


    題名: 專家與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的知識結構差異研究-以口試題目檢驗之
    作者: 賴慧珠
    貢獻者: 胡悅倫
    賴慧珠
    關鍵詞: 專家教師
    新手教師
    班級經營
    知識結構
    口試題目
    路徑搜尋法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0-04-25 17:08:08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專家與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知識結構上的差異情形;以及瞭解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的班級經營知識結構與班級經營效能的影響;並試圖建構評量教師知識結構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抽樣範圍,採立意抽樣共得專家教師樣本35名及新手教師樣本39名。研究工具共計二項,一項為研究者自編的「班級經營口試題目歸類表」,由受試者進行班級經營口試題目分類,將分類結果以Schvaneveldt及其同事(1990)所研發的路徑搜尋法(Pathfinder)進行班級經營知識結構分析,可得到班級經營知識結構三項量化指數:PRX指數、PFC指數、GTD指數;另一項研究工具則為陳木金(2004)所編製的「教室管理效能量表」,由受試者進行班級經營效能評量,可得到班級經營效能的得分。以上所得資料再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淨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資料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教師背景變項中,不同導師年資的教師在班級經營知識結構與班級經營  效能上達顯著性的差異。
    二、專家與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知識結構的三項量化指數(PRX、PFC、GTD)  上達顯著性的差異。
    三、專家與新手教師在班級經營效能上達顯著性的差異。
    四、路徑搜尋法對專家與新手教師具有區別效力。
    五、專家比新手教師的知識結構圖(PFNET)更趨近參照結構。
    六、班級經營知識結構的三項量化指數(PRX、PFC、GTD)與班級經營效能皆  達顯著性的相關,其中以PRX指數關係最密切。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學實務上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專家教師、新手教師、班級經營、知識結構、口試題目、路徑搜尋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碧莉(2004)。語文知識結構之評量研究-以國小英語科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方慧君(2004)。知識結構診斷分析:以四技二專入學考試數學科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宗平(2003)。國小校長教學領導對初任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晴(1995)。資深與新進幼兒教師教學計畫歷程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純瓊(2004)。輔導活動資深教師與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表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縣政府(2006)。台中縣九十五學年度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簡章。
    任宗浩(2000)。不同學習階段和不同學習成就的中學生其力學概念組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宣縈(2001)。中等學校專家與生手體育教師教導方式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淑卿(1997)。知識結構的重要特性之分析暨促進知識結構教學策略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淑卿(2000)。徑路探測法在測量知識結構的效度研究。測驗年刊,47(1),73-94。
    江淑卿、郭生玉(1997)。不同學習過程的概念構圖策略對促進知識結構專家化與理解能力之效果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2,1-16。
    余民寧(1995)。不同學習類型學生的概念結構之評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5-2413-H004-007)。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
    余民寧(2002)。學科知識結構之評量研究--以「教育測驗與評量」學科知識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中),341-367。
    余民寧、林曉芳、蔡佳燕(2001)。國小學生數學知識結構認知診斷評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4(下),263-301。
    余民寧、陳嘉成(1996)。概念構圖:另一種評量方法。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3(1),161-200。
    余民寧、陳嘉成(1998)。排序理論在概念結構評量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6,17-48。
    余民寧、陳嘉成 (2001)。領域知識之評量結構-以「垃圾分類處理」領域知識為例。教育心理期刊,24期(下冊),393-420。
    余民寧、陳嘉成、潘雅芳 (1996)。概念構圖法在測驗教學上的應用。測驗年刊,43,195-212。
    吳青蓉(1995)。英語科專家/生手教師教學歷程與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吳政達、郭昭佑(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下),217-242。
    吳清山(2000)。新世紀班級經營的挑戰與因應。教師天地,89,11-16。
    吳淑雯(2002)。「從生手到專家」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福源(1998)。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氣氛之研究-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孟真(2004)。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知識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北部五縣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秋萍(2005)。國中教師甄選口試決策歷程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宋德忠、林世華、陳淑芬、張國恩(1998)。知識結構的測量:徑路搜尋法與概念構圖法的比較。教育心理學報,30(2),123-142。
    宋德忠、陳淑芬、張國恩(1998)。電腦化概念構圖系統在知識結構測量上的應用。測驗年刊,45(2),37-56。
    李文秀(2001)。國小數學科專家教師及新手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國勝(2004)。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瓊(1998)。國中專家/新手導師班級經營的信念、認知、行動策略與其班級經營效果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靜(1998)。高職經濟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探究--專家教師與實習教師之比較。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怡婷(2005年8月3日)。3年考 73次花50萬終當老師。聯合報,A6版。
    林明地(2000)。超越班級界線的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3(2),17-31。
    林奕宏(2004)。以徑路搜尋法表徵內隱與外顯知識結構的效度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林素卿(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探。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p100、p229-270、p316-319,台北:遠流。
    林進材(1997)。學校教育革新:教師知識的內涵、建構及其在師資培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8(1),34-39。
    林進材(1998)。教師效能的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240,134-147。
    林進材(1999)。國小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教學理論建構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185-218。
    林進材(2005)。班級經營。p4。台北:五南。
    林曉芳(1999)。數學低成就國中生在代數概念學習之評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林曉芳(2001)。知識表徵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路徑蒐尋網路分析為評量工具。教育與心理研究,24(下),229-258。
    邱錦堂(2001)。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文正(2002)。從參加科展活動學生探討比較兩位國小教師指導科學展覽之特徵。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洪綺霞(2004)。國中資淺暨資深自然科教師概念組織、教學表徵、發問問題類型與評量方式之研究-以溫度與熱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悅倫(2005)。結構化教師甄試口試之相關系列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3-2413-H-004-006)。
    夏淑琴(1998)。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之比較研究-以教師回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金堂(2001)。知識結構的評量與改變之研究─以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涂金堂(2002)。國小學生數學文字題知識結構之評量。教育與心理研究,25(中),369-399。
    張文(2002)。遇見環境教育的「唐吉訶德」:一個教育菜鳥與一位資深教師的生命旅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張俊紳(2000)。國民小學數學科專家及新手教師教學行為分析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1(下),53-90。
    張景媛(1997)。如何讓新手教師成為專家教師。測驗與輔導,145,3008-3010。
    張廣義(200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
    許家碧(2004)。國小專家與初任教師實務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清田(2002)。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立研(2004)。初任暨資深國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比較-以『動物體內的資訊網』和『生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節』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德(1998)。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P4。台北:五南。
    郭慧龍(2003)。高職特教班專家教師及生手教師與學生語言互動行為之觀察比較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台北:揚智出版社。
    陳木金(2004)。國小教師教室管理效能量表之驗證分析研究。第六屆海峽兩岸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西安:陝西師範大學。
    陳均姝(2001)。專家與生手研究對諮商員教育的啟示。輔導季刊,37(1),1-11。
    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慧(2006)。在低結構化口試情境下應試者人格特質與口試結果之關係--從五大人格、自我監控、自我效能談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新豐(2002)。國小學生知識結構的評量分析-以國小自然學習成就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657-680。
    陳嘉甄(2001)。國小學童自然科知識結構之測量。教育與心理研究,24(下),327-343。
    陳嘉甄(2004)。系統結構圖與概念構圖的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科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陳碧雲(1994)。初任科學教師班級經營的面貌與成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p5。台北:師大書苑。
    游森期、余民寧(2006)。知識結構診斷評量與S-P表之關聯性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9(1),183-208。
    黃政傑(1991)。中學師資培育教學實習課程實施狀況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79-0301-H003-12)。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3)。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秋芳(2002)。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回饋行為與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湃翔(2004)。徑路搜尋法應用於高一學生力學知識結構與其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塗振洋(2001)。路徑蒐尋網路分析在教學評量上的應用 ── 以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天文概念上的學習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4(下),367 - 391。
    楊士賢(1996)。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楊永森(2001)。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昌裕(1985)。人際關係訓練對國小教師人際技術與師生班級口語互動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惠(2004)。專家與生手輔導知識結構之測量。教育與心理研究,27(4),823-844。
    葉倩亨(2004)。國民中學教師人情特質、人際情感、組織文化與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興華(1994)。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管理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玲(1999)。國小家長參與程度、品質管理與班級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燕(2000)。國小學生數學學科知識結構評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美娟(1998)。國中資深與初任生物教師運用生活事例於教學之個案比較。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燿男(2001)。國中小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組織公民行為模型初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蕭速農(1994)。國小專家教師與初任教師的數學學科知識之分析與比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郁璿(2004)。國小專家/初任教師教學歷程之比較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文琪(2002)。台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旻晏(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現況、困擾與改善成長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紅珠(1996)。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簡紅珠、江麗莉(1997)。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411-447。
    温家男(2002)。高中生物科資深與實習教師發問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cton, W.H., Johnson, P. J., & Goldsmith, T.E. (1994). Structural knowledge assessment: Comparison of referent structur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 303-311.
    Arvey, R. D. (1979). Unfair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Interview: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736-765.
    Arvey, R., Miller, H. E., Gould, R., & Burch, P.(1987).Interview Validity for Selecting Sales Clerks. Personnel Psychology, 40, 1-12.
    Berliner, D.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arles W. Hunt Memorial Lecture —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New Orleans, LA, Feb.
    Boldt, M. N. (2001). Assessing students’accounting knowledge: A structural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6(5), 262-269.
    Brandt, R. (1986). On the Expert Teacher: A Conversation with David Berlin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4(2), 4.
    Britta, K. M., & Marla, B. R. (2006). Teachers`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acy.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4(2), 105-121.
    Chen, C. C. (1996). Using similarity ratings and pathfinder algorithm for evaluating student’s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Newtonian mechanic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hi , M. T. H., Feltivich, P. J., & Glaser, R. (1981). Catego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s Problems by Experts and Novices. Cognitive Science, 5(2), 121-152
    Clariana, R. B. & Wallace, P. (2005). A comparison of pair-wise, list-wise, and clustering approaches for elicit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Cook, N. J.(1992). Predicting judgment time from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proxim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8, 640-653.
    De Jong, T., & Ferguson-Hessler, M. (1986). Cognitive structures of good and poor novice problem solvers in phys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4), 279-288.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 255-296、392-431).New York: Macmillan.
    Eder, R. W., & Harris, M. M. (1999). The employment interview handbook. Thousand Oaks, CA: Sage
    Emmer, E. T., Evertson, C. M., & Anderson, L. M. (1980).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0(5), 219-231.
    Etringer, B., Hillerbrand, E., & Claiborn, C. D. (1995). The transition from novice to expert counselor.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5, 4-170
    Gatewood, R.D., & Feild, H.S. (2001).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5th ed.). Orlando, Fl: The Dryden Press.
    Goldsmith, T. E. & Johnson, P. J. (1990). A structural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learning. In R. W. Schvaneveldt (Ed.),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Studies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pp.241-254). NJ: Ablex.
    Goldsmith, T. E., & Davenport, D. M. (1990). Assessing structural similarity of graphs. In R. W. Schvaneveldt (Ed.),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Studies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NJ: Ablex.
    Goldsmith, T. E., Johnson, P. J., & Acton, H. W. (1991). Assess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 88-96.
    Gomez, R., & Housner, L. D. (1992). Pedagogical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prospective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ustin, TX. (ED 351307)
    Gonzalvo, P., Canas, J. J., & Bajo, M. T. (1994).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 601-616.
    Greenwood, G. F., Olejnik, S. F., & Pankay, F. W. (1990).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teacher efficacy patterns and seles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3, 102-106.
    Guskey T. R. (1988). Measurement of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assume for academic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2, 44-51.
    Johnson, P. J., Goldsmith, T. E., & Teague, K. W. (1994). Locus of the predictive advantage in pathfinder-based representations of classroom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4), 617-626.
    Jonassen, D. H., Beissner, K., & Yacci, M. (1993). Structural knowledge: Techniques for representing, conveying, and acquir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NJ: LEA
    Kokoski, T. M., & Housner, L. D. (1994). Pathfinder analysis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math a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6 218)
    Larkin, J., Mcdermont, J., Simon, D. P., & Simon, H. A. (1980). Expert and novice performance in solving physics problems. Science, 208, 1335-1342.
    Leinhardt, G. (1986). Expertis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7), 28.
    Livingston, C., & Borko H. (1989). Expert-novic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A cognitive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July-August. 36-43.
    Meyer, H. (2004). Novice and expert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learners` prior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88(6), 970-983.
    Nottis, K., Feuerstein, A., Murray ,J., & Adams, D. (2000). The teacher belief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121(1), 90-101.
    O`Connor, J. E., III. (1988). A study of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s` cognitive processes related to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 event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Podsakoff, P. M., Ahearne, M., & MacKenzie, S. B. (1997).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Work Grou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8(2), 262-270.
    Ramey, J. A., Smith, S. M., Barile, A. L., Bihm, E. M., & Poindexter, A. R. (2001). Assessment of training using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we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
    Rosenberg, S., & Kim, M. (1975). The method of sorting as a data-gathering procedure in multivariate research.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10(4), 489.
    Schmitt, N. (1976). Social and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terview decision: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inter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29, 79-101.
    Schvaneveldt, R. W. (Ed.) (1990).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Studies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Norwood, NJ: Ablex.
    Shavelson, R. J. (1972). Some aspects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ntent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structure in physics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3, 225-234.
    Veenman, S. (1984). 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2), 143-178.
    Westerman, D. A. (1990). A Study of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 Decision Mak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2128)
    Westerman, D. A. (1991). Teacher Decision Making by Experts and Novices across Three Stages: Preactive, Interactive, and Postactiv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065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2911007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1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