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17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60821      線上人數 : 2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73


    題名: 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之研究-以新竹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
    作者: 郭蒨樺
    Kuo,Chian-Hua
    貢獻者: 鄭同僚
    郭蒨樺
    Kuo,Chian-Hua
    關鍵詞: 創意
    創新
    創意教學
    教學團隊
    學校本位課程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0-04-25 16:25:29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新竹縣雲雲國民小學(化名)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實際呈現的樣貌、發展的歷程以及影響機制,藉由個別訪談、焦點團體座談之內容及資料蒐集與分析,瞭解學校實施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之現況。本研究內容共分為三大項:
    一、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實際樣貌
    (一)觀念創新
    (二)環境創新
    (三)技術創新
    (四)流程創新
    (五)社區、民間團體交流創新
    (六)產品創新
    (七)活動創新
    (八)特色創新。
    二、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發展歷程
    (一)發展背景的SWOT分析
    (二)發展的契機
    學校發展需求、教師要自我成長、培養學生認識家鄉、校長辦學理念、
    時代潮流趨勢以及社區家長期盼。
    (三)教學團隊的發展階段
    形成期、溝通期、調整期、表現期以及轉換期。
    三、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影響機制
    (一)助力因素
    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學校行政方面、校園環境方面、家庭方面、
    教育行政機關方面以及外界資源提供方面。
    (二)阻力因素
    學生方面、教師方面以及學校行政方面。
    根據研究內容之論證,可知,雲雲國小學校本位課程創意教學是「新奇的」並且「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秀津(2005)。教師實踐社群故事-承諾與競合。學生輔導,98,96-100。
    李平(譯) (1997)。T. Armstrong 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
    李錫津(2002)。教師-真正決定課程的人。教師天地,121,4-7。
    杜明城(譯)(1999)。Csikszentmihalyi 著。創造力。台北:時報。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台灣教育,614,2-8。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4)。學校組織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蓉燕(2003)。文學創造力的條件與創作的歷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偉文、吳靜吉、詹志禹(2003,3月)。樂在其中的創意教師:教師創意教學內在動機、教學省思與創意教學之關係。論文發表於2003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台北市。
    林秀玟(2004)。創意教學策略之研究─以國小生活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雅玲(2003)。國中小教師創意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惠貞(2001)。創新教學幾個亟待釐清的問題,載於林惠貞(主編),九年一貫創新課程:教與學(頁66-86)。台北:國際村。
    周麗玉(1999)。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師地位。國教研究,8,9-11。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台北:五南。
    洪新春(2002)。教育改革VS創意教學。台灣教育,614,54-58。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教育部(200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台北:教育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正譯(2001)。T. R. Hoerr 著。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台北:遠流。
    陳龍安(1988)。創造思考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龍安(1999)。活潑快樂的創意教學。教師天地, 102, 13-19。
    陳書梅(2002)。知識創新與教育效能之提升。書苑季刊, 51, 65-71。
    陳寶山(2002)。重起學生創造力的創意教學。教師天地,121,13-20。
    陳昭儀(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45(1),27-45。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黃維譯(2003)。Wenger, E., McDermott, R., & William M.合著。實踐社群-推動學習型組織之輪(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A Guide to ManagingKnowledge)。台北市:天下。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1-28。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2)。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編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2),39-63。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50(2),29-54。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台北:心理。
    郭有遹(2002)。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
    郭佳慧(2007)。學校團隊管理對成員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湯志民(2002)。台灣的學校建築。台北:五南。
    黃光雄等譯(2005)。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嘉義:濤石。
    黃湘媛(2005)。談創意教學與創意教師。國教天地,160,36-42。
    黃湘媛(2006)。創意花開-三位國小創意教師之形成與發展。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瑋寧(2005)。玻璃娃娃上學去-台灣成骨不全症患者成長與求學經驗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宗(2002)。教學創新-應用與實例。台北:學富。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31-48)。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載於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pp.37-43)。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曾望超( 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翁麗芳(2002)。從教育改革談創新教學。教師天地,121,8-12。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開明。
    詹志禹(2001)。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子計畫(二)-我國小學教育階段創造力教育政策規劃。台北:教育部。
    詹志禹(2003)。教師專業發展專輯: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系統演化的觀點。教育資料集刊,28,145-172。
    蔡清田(1999)。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載於揚智,147-169。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上的應用。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二),279-30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魏炎順、黃嘉勝等(2003)。台中市向上國中創意教師教學行動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為例。載於教育部補助創意教師行動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所。
    羅綸新(2003)。創造力與創意教學活動之探討與實務,載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3-27)。台北:師大書苑。
    羅綸新、許育彰(2003)。透過網路平台形成教師創意教學的專業社群,載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頁213-229)。台
    北:師大書苑。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 CO: Westview Press.
    Buchholz, S. ,Roth, T. & Hess,K. (1987).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Tea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Brown, R. T. (1989). Creativity: What are We to Measure? In J. A. Glover, R. R. Ronning & C. R. Reynolds,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32). New York: Plenum Press.
    Campbell, D. (1960).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in creative thought as in other knowledge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67 , 380-400.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MA:Heath.
    Fox, H. H. (1963). A critique on creativity in science. In M. A. Coler (Ed.), Essays on Creativity in the Sciences (pp. 123-152).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Guilford, J. P. (1956).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52, 267-293.
    Gallagher, J. J. (1975). Teaching the gifted child (2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Garder, H.(1983).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London:Heinemann.
    Glaser, R. (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R. Glaser(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ru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etzels, J. W. (1987).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roblem find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S. G. Isaksen (Eds.), 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p88-102).
    Jessup, H. R. (1992). The road to results for teams.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46,No.9,pp.65-68.
    Katzenbach, J. R. & Smith, D. K. (1993). The wisdom of teams: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Mayer, R.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449-4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Grath, J.E. (1964). Social Psychology: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Mooney, R. L. (1963). 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four approach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 In C.W. Taylor & Barron(Eds) Scientific creativity: Its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p331-340p). N.Y. :Wiley and sons.
    Quick , T. L. (1992). Successful Team Building.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16-17.
    Rossman.J. (1931).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ventor. Washington, D. C.:Inventors Publishing Company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Y: Doubleday/Currency.
    Siau, K. L. (1995). Group creativity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9(3),201-216
    Sternberg, R. J. & Davidson, J. E. (1986).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96).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How practical and creative intelligence determine success in life. N.Y.: Simon & Schuster.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Y: Free Press.
    Starko, A. J. (2000).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School in the Curious Delight. NJ: LEA.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43-75).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ckman, B.W. & Jensen, M.C. (1997). Stages of small 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Vol 2, p419-427.
    Treffinger, D. J., & Isaksen, S. G. (2001). Teaching for creative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A. L. Costa (Ed.), Develping mind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thinking (3rd ed.) (pp.442-445).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Vista, C. (2000). Teaching classroom educators how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creative teacher. Education, 120 (4) ,675-680.
    Wallas, G. (1926) .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 Harcour Brace and World.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3911025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102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1102501.pdf44KbAdobe PDF2732檢視/開啟
    91102502.pdf72KbAdobe PDF2844檢視/開啟
    91102503.pdf66KbAdobe PDF2777檢視/開啟
    91102504.pdf73KbAdobe PDF2735檢視/開啟
    91102505.pdf149KbAdobe PDF21270檢視/開啟
    91102506.pdf469KbAdobe PDF22424檢視/開啟
    91102507.pdf208KbAdobe PDF21351檢視/開啟
    91102508.pdf553KbAdobe PDF21335檢視/開啟
    91102509.pdf124KbAdobe PDF21017檢視/開啟
    91102510.pdf118KbAdobe PDF21811檢視/開啟
    91102511.pdf1629KbAdobe PDF2561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