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63
|
Title: | 彩繪創意的天空:創意教學的困境與策略之研究---以四位國中創意教師的成功經驗為例 |
Authors: | 簡財源 Chien, Tsai Yuan |
Contributors: | 鄭同僚 簡財源 Chien, Tsai Yuan |
Keywords: | 創意教學 創意教師 教學困境 教學策略 creative teaching creative teacher teaching difficult 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y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10-04-25 16:07:18 (UTC+8) |
Abstract: | 2002年教育部頒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之後,創意教學儼然成為當代顯學。 創意本身的背後隱含創造力的發展,創意教師不僅要發揮他的創造力行為,同時也需要將創意理念在教學情境中傳達給學生具備有創意能力。然而,在一片創意教學的風潮中,國人對於創意教學的模糊認知和長久以來對於現行教育體制的刻板觀念,使得創意教學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問題。但是,在諸多外在環境限制中仍有老師願意突破傳統思維,勇於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其實是更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瞭解在目前教育環境中,創意教師所擁有的個人特質、其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及教學上所使用之教學策略,再綜合研究、探討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為從事教育工作者參考,俾使提升教學效能。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為主,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國中現職教師,且在三年內曾獲「GreaTeach 創意教學獎」、「教師創意教學方案」、「POWER敎師獎」之創意教師,其教學領域以學習差異性較大的四個學習領域:國文、英語、數學及自然與生活科技各選取一位教師進行深入訪談研究。 本研究所獲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在教師人格特質方面包括有:「生命中影響至深的貴人」的生命歷程關鍵、「力求自我實現」的積極動機、「深受環境影響的生命特質」的發展歷程。 二、在創意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有:「升學制度」、「常態編班」、「時 間問題」、「觀念問題」及相關教育制度問題等。 三、在創意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教學策略及發展歷程包括有:「結合學生自身的 經驗」、「異質分組教學」、「親自操作,主動參與」、「提供創作的園地」、「自我充實,讓創意源源不斷」、「精心設計評量工具以增進學生學習動機」、「不同作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學習檔案,記錄學習軌跡」、「腦力激盪」、「與學生對話」。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就教師個人、學校行政、主管教育機關及未來進一步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創意教學、創意教師、教學困境、教學策略 Sinc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creativity education white paper” in 2002, the creative teaching (CT) has been becoming the current trend. Creativity itself involves its own development. A creative teacher not only has to display his creative behavior, but simultaneously also needs to transmit the creative ideas in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o the students. However, in the trend of CT, people still get a fuzzy idea about CT and still hold a stereotyped attitude towar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is causes the teachers to meet some problems while doing CT. Fortunately, despite the environment limits, there are some teachers who are still will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thought and change their teaching approaches. That`s what`s worth our explor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ersonal qualities the creative teachers have and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they adopt. With the result and discussion, we co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ors to promote their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e interviewed four teachers. They currently teach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y once won “The Grea Teach Creative Teaching prize”, “Teachers whit Creative teaching plan”, the “Power Teacher Rewards.” They respectively stand for four learning domains: Chinese, English,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re are some vital personal qualities the four creative teachers have: For example, they have a key life process of meeting someone with the deepest influence on him/her, an active motivation of self-realization, and a developing process -- a life quality- being deeply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Second, the problems that teachers will meet while doing CT are “selective education system,”“normal class grouping,”“time distribution,”“concepts and ideas,”and those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ird, in CT, the strategies and processes of development include “combining the students` experiences,”“heterogeneously grouping teaching,”“operating in person and participating actively,”“offering a corner for creation,”“self-enrichment and endless inspiration,”“evaluation instruments designed elaborately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individualized assignments-letting each student get opportunities for success,”“learning files-recording the processes of learning,”“brainstorming,”and“the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Finally, the stud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for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or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creative teacher, creative teaching , teaching difficult 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y |
Reference: | 一、中文部份 下雜誌(1997)。海闊天空---教育的美麗新世界。天下。臺北。 方永全、林鎮坤(2003)。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師資培育與甄 選,臺北:心理。 王文中、鄭英耀(2000)。創造力發表量表之編制與試題反應分析。測驗年刊47(1),153-173 王家儉(1992)。期待一個健全的「師範教育」的產生。師說(45)。 史美奐(2004)。教師創新教學的類型與可能。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4.7-1),頁 1-14 余玉照(2004)。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呂素幸(2005)。創意花開---三位國小創意教師之形成與發展。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金燮(2004)。寧靜的革命---從東方的思維---談創造力教學 國民教育,45(1)。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德高(1992)。創造心理學。臺北:五南(初版三刷)。 李平 譯 (2003)。經營多元智慧(增訂版)。臺北:遠流。 吳子超(2001)。中小學網頁設計績優教師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志衍、楊裕富(2005)。創意教學相關研究之初探。設計研究第5期。 吳柳義(2006)。教師創意教學之剖析。台東特教,23,頁17-21。 吳清山 (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頁2-8。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1)。培育健全的下一代---談國民教育階段實施「因材施教」之道。教育研究雙月刊(18),21-27。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3)。師資培育師法與師範院校發展。師範教育學會八十二年度學 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吳武典、陳昭儀(2001)。「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子計畫:我國中等教育 階段創造力教育政策規劃白皮書,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頁53-39。 吳靜吉 (2005)。現今台灣教育的省思---從創意談起,教育研究月刊(133) 頁107—116,台北:高等教育。 杜明城 譯。(2004)。創造力。臺北:時報。 林金輝(2002)。高等教育的創造性教學與大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7-172。 林秀玟(2004)。 創意教學策略之研究—以國小生活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幸台(1998)。資優教育二十五週年研討會論文專輯:資優生生涯輔導。臺 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和教學效能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1986)。有效教學研究---教學的心理學基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臺 北:台灣書店。 林雅玲(2003)。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玉成、羅倫新、許育彰(2003)。創意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師苑。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材(2002)。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 林碧芳(2004)。中小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與創意教學行為結構方程模 式之檢驗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世健 譯(2003)。效能教師。臺北:正宗。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頁401-420。 邱珍琬(2002)。國小教師創意教學實際。初等教育學刊(12),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邱珍琬(2002)。創意教學---理論與想法。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 邱皓正(2003)。創新歷程的文化困境---個人創造力發展的人情困局。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 邱皓政(2002)。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的內涵與教師創造力的實踐--另一件國王 的新衣?。應用心理研究,15,頁191-224。 施建農(2002)。創新教育何為先。應用心理研究(15),頁39-53。 洪蘭 譯(2005)。不同凡想----在一窩蜂文化中開拓創造力。臺北:遠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之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臺北: 巨流。 徐鋒志 譯(2004)。 IDEA物語。臺北:大塊文化。 徐炳勳 譯(1996)。阻力最小之路。臺北:天下文化。 范信賢、黃茂佐(2003)。課程改革中教師關心什麼?---教師敘說的探究。國教 學報(15),頁149-174 洪昭榮、林雅玲、林展立(2002)。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 創造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5-145。 高新建(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載於新世紀中小 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論文彙編,頁15-23。國立高雄師大教育學系。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陳美玉(2002)。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陳雅玲(2006)。80對800的戰爭。商業週刊(954)。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 7(1),頁1-13。 陳奎憙(1986)。有效教學研究---有效教學的社會學基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臺北:台灣書店。 陳舜芬、丁志仁、洪麗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進修制度的檢討,載於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陳寶山(2002)。重起學生創造力的創意教學。教師天地(121),頁13-20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5)。教育資料集刊:創造力教育專輯第三十集:創造思考的策略 與技法。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心理。 張玉成(1988)。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臺北:心理 張玉成(2002)。台灣地區師範院校創造、批判思考能力發展教育實施狀況。創 造能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1-81。 張秋政(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缺乏之問題與解決之道。應用心理研究(15), 頁78-87。 張春興,林青山(1973, 1982)。教育心理學,頁181-182。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富鈿(1992)。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師大書苑。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 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 張慶勳(2006)。校本文化領導的理念與實踐。高雄:復文。 國語日報(2007.02.02)第1 版第1.3則 馮丰儀(2007)。校長領導如何協助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53),頁 71-80。臺北:高等教育。 單文經(1995)。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9)。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診斷與對策-課程改革政治學初探(大 綱)。載於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研討會手冊,頁51-54。國立台灣師大。 許淑玫(2007)。基測領導教學,多元評量式微(2007.2.6)。 國語日報,13版 曾昭旭 (2003)。讓孔子教我們愛--怎樣進行有意義的創造呢?(2003.10.31)中 華日報。 黃光雄譯(2005)。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 黃奕光(2002)。培育獨斷的創造者以喚起臥虎睡龍。應用心理研究(15),頁 87-92。 黃奕光(2003)。 Asian創造力。臺北:台灣培生教育。 黃政傑(1993)。課程與教學之變革。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冠學。 黃湘媛(2005)。談創意教學與創意教師。國教天地(160),頁36-42。 黃富順(1992)。對當前我國推展成人教育的省思。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刊,頁 10-13。 游家政(1999a)。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其對教師的衝擊。花師院刊(29),頁7-18 游家政(1999a)。再造國教課程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的問題。現代 教育論壇(26),頁4-19。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心理。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原創意發展的因素 量表編製。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5-2),頁39-63 詹志禹(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教育研究 月刊(106)。頁20-36。臺北:高等教育。 詹志禹(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教育研究 月刊(106)。臺北:高等教育。 詹志禹、鄭同僚、楊順南(2000)。探索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楊深坑(2000)。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新世紀師資培育之前瞻。臺北: 中國教育學會。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朝祥(2007)。多元智慧?多元入學?(2007.2.6)。國語日報,13版。 楊昭瑾(2007)。國語日報200702.02 第1版 第2則。 楊國賜(1983)。民生主義社會建設中的成人教育。師大三民主義學報(7)頁63-88 鄒川雄(1997)。和諧型思維與張力型思維:老子與聖經思維方式之比較。本 土心理學研究(7),頁30-68 鄒應瑗 譯(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精英勢力。臺北:寶鼎。 甄曉蘭 (2004)。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高等教育 賈馥茗(1973)。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 學報,第十三輯。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臺北:臺灣開明。 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鄭同僚(2001)。質性研究方法在台灣----以教育類科博碩士論文為例。眾生 喧譁「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究會發表論文。 鄭同僚(2002)。2002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腦力激盪營。 鄭彩鳳(2007)。教育事紀有助於教育改革(2007.02.08)。國語日報1版。 蔡寶俊(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挑戰 :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坊 tp://academic.slps.tpc.edu.tw/news1/training2.htm 蔡崇建、高翠霞(2005)。智力與創造力:人類心智析論與強化。教育資料集刊---創造力教育專輯30輯。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淑芬(2004)。國中常態編的教學困境與教學策略之研究---以八位教學優良 教師的成功經驗為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臺北: 巨流。 歐陽教(1986)。有效教學研究---教學的觀念分析。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臺北:臺灣書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師苑。 歐用生 (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頁22-23。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 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永明(2004)。從改變考試方式來引導教學的革新 國民中學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臺北:教育部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蘇芳柳(1990)。增進創造力的技能。創造思考教育(2),頁40-43 創造力百科網(2005) http://ccaweb.creativity.edu.tw/creapedia/intro/index.htm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 Y.: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1988).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 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123-167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39-58. Amabile, T. 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5,357-376. Amabile, T. M.(1988).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In B.M.Staw Brown, R.T.(1989).Creativity: What are We to Measure? In J.A.Glover, RR.Ronning & C.R.Reynolds(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PP.3-32).New York: Plenum Press. Borich, G,D.(1994).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Macmillan. Csikzentmihalyi, M., 1997,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arperCollin. 中譯:杜明城譯,2004,創造力,時報出版。 Csikszentmihalyi, M.,(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eity.NY:Harper Collins. Carr-Saunders, A.W.(1933). The Professions.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Davis, G.A.(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 Dubugue, I A: Kendall /Hunt. Einstein, A., & Infeld, L.( 1938).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Eisner, E. W.(1995).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ecology of schooling. In A. C. O. Ornstenin & L.S. Behar (Eds.).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pp.390-402). Boston:Allyn & Bacon. Fryer, M. (1996). Cre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ondon: Chapman. Gardner, H.(1993).Fram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llagher,J.J.(1975).Teacher the gifted child(2nd ed).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Guenter, J. J.(1985)Teacheing the gifted child(3r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Gardner,H.(1993).Creating minds. New York:Basic Book. Guilford, J. P. (1967).Creativity: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3-13 Hargreaves, A. & Fullan, M. G.(1992).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illion,J.(2000)Teachers Who Learn Kids Who Achieve.WestED. Lubart, T. I., & Getz, I.(1997).Emotion, metaphor,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0(4),285-301 McCormick, W.J.(1979).Teacher can learn to teach more effectively. Educational Leadership,37(1),59-62 Medley, D.M.(1979).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In P. Perterson and H. Walberg(Eds).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 and implication. Berkeley, CA:McCutchan. Parnes,S.J.(1977).Guiding creative action. Giftcd Child uarterly,21,460-476 Perkins, D.N.(1986).Thinking fram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May) :4-10 Rhodes, M.(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42,305-310 Rosenshine,B.V.(1986). Syntesis of research on explicit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weship,60-66 Schwab,J.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 77,1-23. Sterberg, R. J.(1988).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R.J.,&Lubert,T.I.(1996).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1()7,677-688 Sternberg, R. J.,& Lubert, T. I.(1999).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pp.3-15).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Lubert, T. I.(1996).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1()7,677-688 Sternberg, R. J.,& Lubert, T. I.(1999).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 .J. 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pp.3-15).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R.J.,& Lubart,T.I.(1995).Defying the crowd-- Creativeiting creative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Y: The Free Press Sternberg,R.J.,& Lubart,T.I.(1995).Defying the crowd-- Creativeiting creative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Y: The Free Press Torrance, E. P.(1975).Assessing childen,teacher and parent against the ideal criterionGifted Child Quarteriy, 24. 130-139 Treffinger, D. J.,& Isaksen, S. G.(1992).Creative problem solving:An introduction. Sarasota,FL:Center for Creative Thinking. Torrance,E.P.(1995).Why fly?Norwood,NJ:Ablcx Publishing. Tang, L.P.,(1994).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factors related to over 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 S. Tennessee: Geographic src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4 716) Wallas,G.(1926).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 Brace and World. Wynn, M. J. (1996). Cre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 Resource Book for K-8. Albany: Delmar Publisher.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3911012 9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101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