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2)。中小學校務評鑑及其對學校文化衝擊之探析。北縣教育,43,41-45。 王保進(2001)。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91,52-62。 王保進(2003)。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現況與重要議題之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50,2-11。 王淑怡、徐緯平(2001a)。超越自我、領先卓群—校務評鑑與校務發展:專訪政治大學心理系林邦傑教授。教育研究,91,5-9。 王淑怡、徐緯平(2001b)。從智慧中挖掘寶藏—專訪國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吳明清教授。教育研究,91,10-16。 王博弘(2004)。校務評鑑後的省思。師友,443,43-45。 王睿君(1999)。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探討—以高雄市國民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校務評鑑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臺北縣九十三學年度縣立中小學校務評鑑複評學校研習手冊。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江文雄(1999)。校長做得好、不必怕評鑑—談校長評鑑的觀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8,17-21。 江文雄(2000)。從高職評鑑談校務革新的迫切性。商業職業教育,78,22-26。 池榮尉(2004)。邁向學校卓越—從知識管理觀點談校務評鑑。中等教育,55,40-51。 牟中原(1995)。中小學學校之經營。教改通訊,14,16-18。 牟中原、陳伯璋(1995)。學校改革理念。教改通訊,11,5-10。 吳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2,1-7。 吳清山(2002a)。校務評鑑的實施挑戰與因應策略。教師天地,117,6-14。 吳清山(2002b)。學校行政研究的重要課題與未來取向。教育研究,100,23-31。 吳清山、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132-133。 宋豐雄(2003)。校務評鑑準備經驗分享。教育資料與研究,50,33-36。 周武昌(2004)。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評析—以新竹縣為例。中等教育,55,28-38。 林天祐、蔡菁芝(2001)。教育評鑑的理念分析。教育研究,91,36-44。 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作法。教師天地,117,15-20。 林文榮(2003)。臺南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現況調查及整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志成(2002)。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問題與改進策略。國教世紀,201,13-18。 林明美、簡茂發(1996)。改革教育視導制度。教改通訊,18,5-7。 林俊成(2003)。落實「校務評鑑」確保「教育品質」。學校行政,28,57-68。 邱憶惠、高忠增(2003)。國民小學校務評鑑背後的教師行動之個案研究。臺南女院學報,22,949-974。 邱錦興(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侯務葵(2002)。「校園體檢」教師所思。中等教育,117,84-87。 洪梓祥(2002)。臺中縣國民小學實施校務評鑑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秦夢群 (2000a)。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 (2000b)。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徐敏榮(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評鑑指標與評鑑實施之評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4,221-225。 高新建(2003)。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教師與專業」項目析評。教育資料與研究,50,12-21。 張素貞(1998)。學校本位管理在小學之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22,16-18。 張素貞(1999)。國民小學營造「學習型學校」--行與不行? 教育資料與研究,27,22-26。 張鈿富(2001)。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與作法。教育研究,91,30-35。 張德銳、李俊達(2001)。美英兩國的績效責任運動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43,23-29。 張勳誠(2003)。校務評鑑準備經驗分享。教育資料與研究,50,37-41。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三期諮議報告書(1996)。教改通訊,21,2-12。 莊忠儒(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狀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筱玲(2003)。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以消費者導向評鑑的觀點。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月玫、陳怡秀採訪(2001)。校務評鑑制度實施之探析—以臺北縣政府為例:專訪臺北縣教育局張素貞督學。教育研究,91,22-29。 郭昭佑(2000a)。概念構圖法在評鑑指標建構上之應用—以國民中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173-203。 郭昭佑(2000b)。學校層級評鑑之問題探究—以臺北縣八十七學年度校務評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1,31-72。 郭玲如(2003)。臺北縣九十學年度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坤松(2002)。臺南市國中小行政人員對校務評鑑態度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琬貞(2003)。階層分析法在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規準權重體系建構之應用。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劍賢(2001)。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彭慧敏(2003)。國小教師對校務評鑑的意義知覺、因應方式及參與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游進年(2003)。中小學教育評鑑之評析—以校務評鑑為例。教育研究,112,47-61。 湯志民(2002)。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評析。初等教育學刊,11,25-50。 湯志民(2003)。臺北市國中校務評鑑實施之評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0,22-27。 黃三吉(1999)。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與校長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23-26。 黃玉幸(2002)。TQM應用於校務評鑑之可行性。公教資訊,6,40-44。 黃玉幸(2003)。TQM在國小校務評鑑的應用與可行性。國教天地,151,50-57。 黃坤政(2002)。績效報告亦或組織改進—試評論校務評鑑。竹縣文教,25,29-32。 黃韻寧(2002)。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振昇(1998)。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視導制度之反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2,81-117。 楊益風(2003)。從教師觀點談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50,42-46。 葉碩(2002)。校務評鑑經驗談。教師天地,117,72-74。 劉智云(2004)。大都會區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劉智豪(2003)。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委員評鑑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潘俊程(2002)。臺中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滕德政(2002)。談校務評鑑—兩性平等教育評鑑也瘋狂。教師天地,117,75-83。 蔡炳坤(1996)。中國大陸教育督導評估之實踐情形與評析。教育資料與研究,8,58-66。 蔡進雄(2004)。邁向授權賦能評鑑導向的校務評鑑。中等教育,55,4-15。 鄭崇趁(2002)。校務評鑑與知識管理。教師天地,117,21-25。 蕭慧英(2003)。從家長委員觀點論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50,47-49。 謝育音採訪(2001)。臺北市如何落實校務評鑑—專訪臺北市教育局第二科曾燦金科長。教育研究,91,17-21。 韓桂英(2002)。木柵國中的考驗與成長—臺北市校務評鑑受評心得分享。教師天地,117,66-71。 簡宏江(2003)。平衡計分卡理論對我國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的啟示。育達研究叢刊,4,89-98。 藍瑞霓(1996)。落實校務評鑑功能之面面觀。研習資訊,13,15-17。 顏國樑(2003)。校務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因應做法。學校行政,24,3-20。 羅苓(2002)。誰能評鑑出對教育的理想與愛﹖竹縣文教,25,41。 譚以敬(2004)。學校自我評鑑之可行途徑。中等教育,55,16-27。 蘇秀花(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55,16-27。 貳、英文部分 Abramson, P. (2002). Double duty school evaluations; remembering a friend. School Planning & Management, 41(6), 95. Arbor, A. (1995). Magnet school evaluation. The Education Digest, 61(3), 39. Cassel, R. N. (2000). The Parent High School Evaluation Scale (PHSES). Education, 121(1), 27-29. Cassel, R. N. (2000). The Senior Student High School rating scale (SHRS). Education, 121(1), 10-15. DeMoulin, D. F., Mitchell, R., & Moon, T. (2000). Comparing the high school evaluation by graduating seniors with a similar evaluation by lower division students. Education, 121(1), 23-26. Hoffman, D. (2000). Governors Propose Using S&P`s New School Evaluation Product. Bond Buyer, 331(30832), 3. Huang, D. (2001). An after-school evaluation system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program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NASSP Bulletin, 85(626), 45-61. McNamara G., O`Hara J., & Aingleis B. N. (2002). Whole-school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An analysis of recent initiatives in Irela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30(2), 201-211. Noblit, G. W., & Ervin, A. W. (2000). Learning from the North Carolina charter school evaluation case studies: A cross-site analysis.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83(4), 47-52. Sandham, J. L. (2000). Colorado lawmakers OK school rating plan. Education Week, 19(30), 20. Ward A. (1999). Gives Detroit Public Schools Rating Boost to Investment Grade. Bond Buyer, 327(30572),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