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7248      Online Users : 5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89


    Title: 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Authors: 劉采榆
    Contributors: 陳芳明
    劉采榆
    Keywords: 王文興
    小說
    現代文學
    台灣文學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0-04-24 18:24:06 (UTC+8)
    Abstract: 王文興,一個精雕細琢的作家,秉持苦修精神從事文學創作。閱讀是他最大的興趣,寫作則是他一生的職志,速度之緩慢或許堪稱台灣文學之冠,然五十年來從未輟筆,堅持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使他的小說備受爭議,無論題材或語言體製,都為閱讀者帶來震撼,構成個人獨特的小說面貌。

    走過政治社會上的思想箝制與獨裁統治,王文興希望藉由小說中形式與內容的自由,以掙脫現實的枷鎖。極端尊崇西方文學的王文興,也相對映照出對中國文學的憂心,透過編輯《現代文學》雜誌積極引進西方技巧並加以改造革新,發展出最適合書寫他時代的語言。王文興的小說,強調隱微內心的探究,善於描寫青少年成長的陰鬱,勾勒命運的無奈與沉重,刻畫強烈的衝突性,展現與體制抗衡的極致力量,尤其擅長捕捉那生命中的不圓滿,如同宗教的超脫精神帶領讀者由苦難、覺悟進而獲致人生的成長。語言的獨特與激進,藉視覺與聲音的結合以豐富字義、創新字詞,並以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技巧融入小說形式,來進行小說的立體化工程,一新讀者耳目。透過王文興非小說及散見報章雜誌的創作,可見其強調文學藝術功能的文學觀,展現宗教情懷與人道關懷,探悉架構於現代主義思考下的小說創作觀。

    王文興勇於挑戰傳統,融合中西文學之勝,雜揉鄉土與現代的特殊寫作形式,著重書寫個體生命及生存困境,發揮更積極的小說意義與價值,已然為台灣文學開闢新道路。
    Reference: 一、王文興著作
    (一)出版書目
    《新刻的石像》,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年
    《玩具手槍》,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
    《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12月五版(1979年9月初版)
    《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
    《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9月七版(1981年4月初版)
    《背海的人(下)》,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9月
    《家變》,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3月新版三印(1987年二三版、1978年11月初版)
    《小說墨餘》,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7月
    《星雨樓隨想》,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7月
    李根芳 周素鳳譯,約翰.史都瑞作,《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二刷(2003年一版)
    吳叡人譯,班納迪克‧安德森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年4月26日
    林建國譯,尼采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1月16日初版二刷(1989年1月1日一版)
    孟祥森譯,杜斯妥也夫斯基著,《地下室手記》,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8年4月1日二版二刷(1977年4月25日初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3月1日
    符傳孝、賴其萬譯,佛洛伊德著,《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8年5月
    康來新,《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5月
    華榕桂譯,紀德著,《地糧.新糧》,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9月
    (二)單篇文章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11月25日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0月20日再版(1987年2月1日初版)
    廖炳惠,《關鍵詞200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鍾斯譯,托爾斯泰著,《復活》,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3月25日八版
    三、王文興文學相關研究論文
    (一)期刊論文
    〈古典才子王文興談現代女權〉,《婦女雜誌》第90期,1976年3月,頁72-74
    〈繼續《背海的人》:王文興〉,《聯合文學》第6卷第5期,1990年3月,頁46-47
    丁邦新,〈「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講評〉,《中外文學》第15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58-160
    1.期刊
    王鼎鈞,〈「家變」之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103-105
    王拓〈評王文興教授的「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71-73
    王安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文興《背海的人》中的曼氏諷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87-212
    巴人,〈「鄉土文學的功與過」演講側記〉,《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76-77
    石公,〈變則通乎?〉,《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105-113
    石壁堵,〈我爸爸比范曄還要兇〉,《文星》第103期,1987年1月,頁106-110
    吉也,〈男性之荒謬與莊嚴及異性之棲息:我看「草原的盛夏」、「母親」〉,《臺灣文藝》第104期,1987年1月,頁82-86
    朱立立,〈台灣知識份子的精神私史—王文興現代主義力作《背海的人》中的「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13-226
    吳達芸,〈王文興小說中的裝飾技巧〉,《新潮》第19期,1969年12月,頁20-28
    吳達芸,〈一個知識份子敗類之死—《背海的人》閱讀手記〉,《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27-243
    〈守夜〉,《大學生活》第3卷第12期,1958年4月1日,頁53-56
    吳祥光,〈台灣現代小說中的道德負擔與流放意識〉,《新潮》第32期,1976年9月,頁82-86
    吳再興,〈論王文興「十五篇小說」的人生觀照〉,《臺南師院學生學刊》第17期,1996年,頁72-82
    李寬宏,〈試論「家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2-87
    李利國,〈試探家變〉,《今日中國》第32期,1973年12月,頁150-156
    李昂,〈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第4卷第5期,1975年10月,頁30-42
    李慶榮,〈是法西琪化,不是西化〉,《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77-79
    李有成,〈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7月,頁176-193
    李亞南,〈王文興無處不是書〉,《誠品閱讀》第1期,1991年12月,頁35-37
    李歐梵著、林秀玲譯,〈在台灣發現卡夫卡:一段個人的回憶〉,《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75-186
    呂正惠,〈「政治小說」三論〉,《文星》第103期,1987年1月,頁86-92
    〈一條垂死的狗〉,《文學雜誌》第4卷第6期,1958年8月,頁58-60
    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幼獅文藝》第80卷第6期,1994年12月,頁19-20
    林海音等,〈家變座談會〉,《中外文學》第2卷第1期,1973年6月,頁164-177
    林秀玲,〈王文興專號序〉,《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9-31
    林秀玲,〈林秀玲專訪王文興:談《背海的人》與南方澳〉,《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50
    林秀玲,〈南方澳與《背海的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51-74
    林秀玲編輯,〈王文興與羅青座談:詩與畫〉,《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94-319
    林秀玲編輯,〈建築與文學的對話—論傳統與現代:李祖原建築師與王文興教授〉,《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0-356
    林秀玲編輯,〈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9-395
    周寧,〈一盞亮起的紅燈—評王文興的小說「家變」〉,《文藝》第58期,1974年4月,頁78-86
    周國正,〈自由與制約:圍繞王文興《家變》中文字新變的討論〉,《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1期,1994年6月,頁53-77
    〈一個公務員的結婚〉,《文學雜誌》第5卷第6期,1959年2月,頁41-47
    易鵬,〈巨變私史: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頁134-173
    易鵬,〈背向完美語言:《背海的人》芻論〉,《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38-160
    思兼,〈對文學的態度〉,《純文學》第6卷第1期,1969年7月,頁3-5
    思民,〈王文興教授的偏見與狂傲〉,《夏潮》第4卷第4期,1978年4月,頁6
    南海,〈一部「人像畫廊」作品的再評價—訪王文興先生談紅樓夢〉,《幼獅月刊》第34卷第3期,1971年9月,頁44-47
    姚欣進,〈論析「家變」之情節安排藝術〉,《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218-227
    柯慶明,〈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頁94-98
    柯慶明,〈在網路的時代保存手稿—為王文興先生《家變》《背海的人》手稿的收藏展而寫〉,《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2-368
    施俊州紀錄,〈四首詞的討論: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研究所「華文作家系列」座談記錄〉,《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75-293
    夏祖麗,〈命運的迹線〉,《書評書目》第38期,1976年6月,頁6-15
    〈殘菊〉,《文學雜誌》第6卷第2期,1959年4月,頁56-67
    高天生〈現代小說的歧途—試論王文興的小說〉,《文學界》第1集,1982年1月,頁75-85
    耿德華(Edward Gunn)作、李延輝譯,〈《背海的人》以及翻譯準則〉,《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15-134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頁122-141
    張誦聖著、謝惠英譯〈王文興小說中的藝術和宗教追尋〉,《中外文學》第15卷第6期,1986年11月,頁108-119
    張誦聖,〈從「家變」的形式設計談起〉,《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96-199
    張誦聖,〈解讀王文興現代主義新作:「背海的人」續集〉,《聯合文學》第15卷第9期,1999年7月,頁144-148
    陳典義,〈「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頁148-160
    陳曉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棋王」與「家變」之對比〉,《文藝》第77期,1975年11月,頁3-11
    陳萬益,〈逆子的形象:賈寶玉、高覺慧和范曄的比較〉,《文星》第102期,1986年12月,頁125-129
    陳昭瑛,〈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1995年2月,頁6-43
    〈痺〉,《文學雜誌》第6卷第4期,1959年6月,頁69-74
    陳芳明,〈百年來的台灣文學與台灣風格—台灣新文學運動史導論〉,《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1995年2月,頁44-5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5卷第10期,1999年8月,頁162-17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3)—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4)—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5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5)—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頁151-163
    陳裕美,〈試論王文興《家變》之文字〉,《文學前瞻》第3期,2002年6月,頁77-89
    荻宜,〈王文興《背海的人》一九八○年最具顛覆性的小說〉,《文訊別冊》第146期,1997年12月,頁34-35
    郭強生,〈記憶與答案〉,《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55-260
    景翔,〈「家變」與文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0-82
    游施和,〈評家變—兼論小說用語〉,《中國語文》第33卷第4期,1973年10月,頁82-85
    〈下午〉,《文學雜誌》第6卷第6期,1959年8月,頁66-77
    曾心儀,〈這樣的「文學講座」〉,《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75
    曾心儀,〈注意!「瓊瑤公害」--兼以「瓊瑤問題」答覆王文興教授〉,《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74-75
    曾麗玲,〈現代性的空白—《家變》、《背海的人》前後上下之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61-172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66-195
    焦慧蘭紀錄整理,〈死亡的滋味—王文興〈命運的迹線〉〉,《幼獅文藝》第81卷第4期,1995年4月,頁55-57
    黃錦珠,〈王文興《背海的人》(下)〉,《文訊》第180期,2000年10月,頁30-31
    黃千芳整理,〈王文興與楊牧對談詩詞〉,《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頁77-96
    葉珊,〈探索王文興小說裡的悲劇情調〉,《現代文學》第32期,1967年8月,頁60-67
    葉子啟,〈遙想當年……〉,《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44-25
    楊惠南,〈「家變」及其他〉,《書評書目》第7期,1973年9月,頁79-87
    〈六月的歌〉,《現代文學》第9期,1961年7月,頁114-116
    楊照,〈神話的文學.文學的神話—五○、六○年代的臺灣文學〉,《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頁99-104
    楊馥菱,〈西風東漸下的試煉--《家變》探賾〉,《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2期,2003年6月,頁153-175
    廖咸浩,〈評王文興「書和影」〉,《文訊》第1卷第40期,1989年2月,頁89-92
    廖炳惠,〈台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75-92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頁50-67
    劉紹銘,〈現代中國小說之時間與現實觀念〉,《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頁64-79
    劉紹銘,〈十年來的臺灣小說:一九六五-七五—兼論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4-16
    劉仁傑,〈知識份子與農業:評「這樣的教授王文興」〉,《出版與研究》第56期,1979年11月,頁25-29
    劉慧珠,〈逆子的自我異化與主體分裂—由拉康的「鏡像階段」審視王文興的《家變》〉,《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4年3月,頁159-176
    劉淑貞,〈札記王文興 遠離抑或靠近?一個現代主義的觀察〉,《文訊月刊》第232期,2005年2月,頁12-15
    〈並非眼淚〉,《現代文學》第12期,1962年1月,頁62
    蔡慧怡,〈自我的抗爭—龍天樓小說集裡的王文興〉,《新潮》第28期,1974年6月5日,頁32-34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文星》第102期,1986年12月,頁118-124
    編輯部記錄,〈王文興教授談: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64-68
    編輯部記錄,〈王文興教授的經濟觀和文化觀〉,《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69-74
    潘榮禮,〈木工工會譴責王文興〉,《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26-27
    鄭雅云,〈談王文興早期的十五篇小說〉,《文壇》第249期,1981年3月,頁61-69
    鄭恆雄,〈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第15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28-157
    鄭恆雄,〈王文興「背海的人」文體及宗教觀〉,《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99-206
    蕭國和,〈評王文興的農業經濟觀〉,《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28-31
    蕭水順,〈請不要再輕薄農民〉,《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32-34
    〈沙孚克里斯著伊蕾特拉中的對比與衝突〉,《現代文學》第34期,1968年5月,頁65-73
    蕭蔓,〈王文興談孤獨之必要〉,《誠品閱讀》第1期,1991年12月,頁6-7
    隱地,〈讀王文興的〈龍天樓〉〉,《自由青年》第35卷第7期,1966年4月1日,頁25-27
    隱地,〈「家變」與「龍天樓」〉,《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7-93
    鍾不世,〈密集短評 攸力西斯在臺北〉,《新書月刊》第1期,1983年10月,頁25
    應鳳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第21期,1997年1月,頁246-264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1973年4月,頁60-85
    簡宛,〈我對家變的一點感想〉,《書評書目》第8期,1973年11月,頁43-46
    關雲,〈漫談「家變」中的遣詞造句—一個傳播語意學的觀點〉,《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93-103
    譚雅倫,〈讀「家變」的聯想〉,《書評書目》第15期,1974年7月,頁3-9
    羅葉,〈雜憶浮眼〉,《文學台灣》第38期,2001年4月,頁55-59
    〈羅麗達的真面目〉,《美國研究》第1期,1971年3月,頁51-56
    蘇青記,〈記胡秋原先生論「王文興的Nonsense之Sense」〉,《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61-70
    饒博榮(Steven L. Riep)作、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93-114
    Sandrine Marchand,〈翻譯王文興小說的原因〉,《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35-137
    (二)報紙文章
    水晶,〈忽然想到〉,《聯合報》1977年1月13日,第12版
    王德威,〈主題品書王文興新版《家變》的時代意義 這才是一個人的聖經〉,《聯合報》2000年10月23日,第48版
    王德威評介,〈父親的病〉,《聯合報》2003年8月3日,B5版
    丘彥明整理,〈白先勇、李歐梵對談 台大外文系的那段日子--兼談我們的老師〉,《聯合報》1985年9月28日,第8版
    安立,〈孤絕的人生—評介「十五篇小說」〉,《自立晚報》1986年6月23日,第12版
    江中明,〈背海的人 王文興寫了18年〉,《聯合報》1999年1月5日,第14版
    〈我看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大學雜誌》第53期,1972年5月,頁53
    江中明,〈王文興想寫宗教小說王拓將重拾創作之筆〉,《聯合報》2000年9月20日,第32版
    江寶釵,〈是誰在那裡「背海」?〉,《中央日報》1999年10月25日,第22版
    江寶釵評介,〈淘金 星雨樓隨想〉,《聯合報》2003年12月7日,B5版
    村夫,〈王文興的鎖……看電視座談「家變」有感〉,《中華日報》1973年8月12-13日,第9版
    余光夏,〈夏志清論 台灣小說〉,《聯合報》1976年6月11日,第12版
    吳潛誠,〈訪王文興談文學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價值〉,《聯合報》1977年8月24日,12版
    吳明益,〈小說家的挑戰〉,《聯合報》1998年1月19-20日,第41版
    吳婉茹,〈訪王文興談《家變》再版〉,《聯合報》2000年10月16日,第37版
    何懷碩,〈電影還該是電影〉,《聯合報》1984年5月22日,第8版
    何懷碩,〈和而不同:再答王文興先生〉,《聯合報》1984年6月16日,第8版
    〈發展文學的捷徑〉,《中央月刊》第5卷第11期,1973年9月,頁47-48
    何欣,〈在暢銷書排行榜外的王文興〉,《中央日報》1989年11月1日,第16版
    李令儀,〈王文興暢言寫作習性〉,《聯合報》2000年11月18日,第14版
    李祖原,〈再讀《家變》〉,《聯合報》2004年1月5日,E7版
    拓荒者,〈好歹是自己的〉,《中國時報》1973年9月11日,第12版
    林柏燕,〈韓愈.白話文.家變〉,《中華日報》1973年10月5-7日,第9版
    林慧峰,〈王文興.鄭愁予走上文學語言的不歸路〉,《中央日報》1987年10月12-13日,第10版
    林秀玲,〈複雜化王文興作品的書寫美學〉,《聯合報》2001年12月17日,第29版
    林秀玲評介,〈文學的講究〉,《聯合報》2002年9月8日,第23版
    林貴真,〈同安文學地圖〉,《中國時報》2003年10月31日,E7版
    金恆杰,〈中國文學中的父子關係—談王文興的「家變」和奚淞的「哪吒」〉,《中央日報》1996年6月26-27日,第18版
    〈論台灣的短篇小說〉,《中國文選》第80期,1973年12月,頁85-91
    周美惠,〈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首日議程 激起文化認同火花〉,《聯合報》1999年11月13日,第14版
    胡乃元,〈沈從文的小說 讓我想起克萊斯勒的音色〉,《聯合報》2003年12月3日,E7版
    紀慧玲,〈王文興退休新視聽 昨送別茶會揭公案〉,《民生報》2005年1月11日,A10版
    桂文亞,〈訪楊國樞教授 從心理學的觀點談文學〉,《聯合報》1975年11月18日,第12版
    桂文亞,〈訪黃宣範教授 從語言學的觀點談文學〉,《聯合報》1975年12月17日,第12版
    唐雨,〈王文興的美學修養〉,《中央日報》1988年5月1日,第17版
    徐開塵,〈細覽手稿體會王文興的堅持〉,《民生報》2000年11月16日,A7版
    陳克環,〈「情變」和「家變」〉,《中華日報》1973年9月4日,第9版
    陳芳明主講、魏可風記錄整理,〈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聯合報》2000年6月27-28日,第37版
    陳宛茜,〈走廊盡頭 王文興文字苦行〉,《聯合報》2004年1月19日,A12版
    〈聊齋中的戴奧尼西安小說狐夢〉,《幼獅文藝》第39卷第4期,1974年4月,頁106-121
    陳宛茜,〈王文興退休 說要出發仍哽咽〉,《聯合報》2005年1月11日,C6版
    陳希林,〈學者齊說夢 古今唱和 王文興等三學者從文學心理物理分論蘇軾〈記夢賦詩〉〉,《中國時報》,2005年5月8日,D8版
    陳俍任,〈遺失的文學記憶 在紀州庵撿到了〉,《聯合報》2005年3月21日,C1版
    張國立,〈導讀「家變」:張國立專訪〉,《中華日報》1986年12月31日,第8版
    張大春,〈名家殺手〉,《聯合報》1996年10月21日,第41版
    康來新,〈王文興如是說〉,《中央日報》1987年12月29-31日第10版
    黃美惠,〈王文興 初寫獨幕劇!〉,《民生報》1988年3月11日,第9版
    黃恕寧訪問.記錄,〈現代交響樂〉,《聯合報》2000年4月28日-5月1日,第37版
    葉子啟,〈新書快評:王文興「書和影」〉,《聯合報》1988年5月10日,第21版
    葉綠娜,〈《包法利夫人》與《家變》〉,《聯合報》2003年12月5日,E7版
    〈手記閒鈔〉,《聯合文學》第1卷第4期,1985年2月,頁18-24
    萬榮華,〈家變〉,《中國時報》1993年7月29日,第27版
    楊照評介,〈《背海的人(下)》「緩慢有理」的美學偏執〉,《聯合報》1999年11月1日,第48版
    楊佳嫻,〈回到天然中去探求〉,《聯合報》2003年6月8日,E7版
    瘂弦,〈好文章是咬嚼出來的〉,《聯合報》2002年1月17日,第37版
    鄭耀,〈談「中外文學」並評「家變」〉,《中華日報》1973年8月2日,第10版
    鄭美玲、何耀輝、傅立萃,〈小說戲劇、虛無主義、說教文學:訪王文興談「父與子」〉,《中國時報》1983年7月11日,第8版
    鄭樹森,〈四十年來的中國小說〉,《聯合報》1989年8月11-12日,第27版
    鄭樹森,〈從源氏物語到遊園驚夢〉,《中國時報》2002年12月28-31日,第39版
    魏子雲,〈評「家變」〉,《中華日報》1973年8月3-5日,第9版
    顏健富記錄整理,〈從草原盛夏到背海的人: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央日報》2000年12月14日,第20版
    〈手記續鈔〉,《聯合文學》第2卷第1期,1985年11月,頁98-107
    蘇偉貞,〈緩慢有理〉,《聯合報》2000年10月16日,第37版
    蘇偉貞、何定照、楊錦郁,〈同學會/1961台大外文系〉,《聯合報》2005年9月6日,A10版。
    (三)其他
    王德威,〈里程碑下的沈思—當代台灣小說的神話性與歷史感〉,《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9月16日,頁269-288
    江寶釵,〈現代主義的興盛、影響與去化—當代台灣小說現象研究〉,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頁121-142
    呂正惠,〈王文興的悲劇—生錯了地方,還是受錯了教育〉,《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第二次印行,頁19-35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12月,頁3-42
    呂正惠,〈附:文學「小雜誌」與六○年代台灣文學〉,《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12月,頁43-48
    金元浦,〈從文學史悖論到審美經驗—姚斯的主要理論主張〉,《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14-151。
    柯慶明導讀.湯芝萱記錄整理,〈迷途的兩代情—談王文興《家變》〉,康來新、林主福主編,《喂!你是哪一派?》,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3月,頁113-126
    〈故人與舊作〉,《當代》第5期,1986年9月,頁92-94
    洪醒夫,〈從關懷到放棄——我讀王文興小說作品的經過和感想〉,《洪醒夫全集九 評論卷》,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1年,頁45-70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欄大道談起〉,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頁107-148
    張漢良著.蔣淑貞譯,〈王文興《背海的人》的語言信仰〉,儲京之,《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8年7月1日初版二刷,頁438-460
    張新穎,〈現代精神的成長——王文興小說創作主題的一種貫通〉,《文學的現代記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頁50-76
    郭玉雯,〈中國現代小說中基本主題之觀察〉,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小說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6月,頁39-71
    陳器文,〈《家變》小識—論王文興《家變》〉,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6月,頁76-90
    單德興,〈錘練文字的人 王文興訪談錄〉,《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頁39-83
    單德興,〈偶開天眼覷紅塵 再訪王文興〉,《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頁85-104
    葉維廉,〈現代中國小說的結構〉,《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10月25日,頁1-28
    葉維廉,〈水綠的年齡之冥想—論王文興「龍天樓」以前的作品〉,《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10月25日,頁29-50
    〈無休止的戰爭〉,《文星》第103期,1987年1月,頁104-105
    鄭恆雄,〈從記號學的觀點看王文興《背海的人》的宗教觀〉,儲京之,《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8年7月1日初版二刷,頁393-420
    蕭富元,〈二十四年一場「背海」夢〉,王力行,《書與生命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1999年9月,頁55-65
    蘇沛,〈王文興特寫:新作依然考驗讀者〉,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6月,頁90
    四、學位論文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大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徐崇嵐,《「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
    楊全瑛,《六○年代台灣小說死亡主題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立體與平面:評王湘琦黃石公廟〉,《聯合文學》第5卷第10期,1989年8月,頁80-81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五、網路資料
    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wang/index.html
    (王文興 錘字成詩的現代小說家)
    http://www.yaojuichung.com/pdf/articles_cn/6/2.pdf
    姚瑞中,〈台灣行為藝術發展的幾段歷史進程〉
    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0/cf0001/21200085/w3.htm
    〈1972-1979鄉土文學論戰〉
    〈五省印象(上)〉,《聯合文學》第6卷第4期,1990年2月,頁35-47
    〈五省印象(下)〉,《聯合文學》第6卷第5期,1990年3月,頁21-31
    〈山河掠影(上)〉,《聯合文學》第7卷第4期,1991年2月,頁10-23
    〈山河掠影(下)〉,《聯合文學》第7卷第5期,1991年3月,頁114-121
    〈後期印象觀〉,《聯合文學》第7卷第5期,1991年3月,頁122-123
    〈西北東南(上)〉,《聯合文學》第8卷第11期,1992年9月,頁124-137
    〈西北東南(下)〉,《聯合文學》第8卷第12期,1992年10月,頁116-128
    〈王文興略談文學佳譯〉,《藝術家》第37卷第5期(222號),1993年11月,頁352
    〈卡拉馬助夫兄弟一書中的宗教觀〉,《聯合文學》第13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70-77
    〈仕女圖:觀曾縵雲女士畫作〉,《雄獅美術》第244期,1997年6月,頁212-213
    〈巴里島〉,《中外文學》第26卷第6期,1997年11月,頁83-88
    〈波特萊爾印象〉,《聯合文學》第16卷第5期,2000年3月,頁59-62
    〈蘇子瞻黃州赤壁三構合讀〉,《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62-274
    〈經典劇作的真實呈現:「慾望街車」觀後感〉,《聯合文學》第21卷第5期,2005年3月,頁150-154
    (譯作)
    王文興譯,Ezra Pound著,〈阿克薩之古墓〉,《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頁85-86
    王文興譯,T.S.Eliot著,〈四首序曲〉,《現代文學》第3期,1960年7月,頁98-100
    王文興譯,凱瑟琳.安.波特著,〈偷窃〉,《大學生活》第7卷第16期,1962年1月5日,頁44-47
    2.報紙
    〈讀楊牧的詩〉,《聯合報》1978年3月5日,第12版
    〈創造現代文學的盛唐!—展望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壇 怎麼做,一個作家才不會被毀掉〉,《聯合報》1980年1月1日,第8版
    〈如何「審判」小說〉,《聯合報》1980年9月16日,第8版
    〈人情練達即文章--評「自己的天空」〉,《聯合報》1980年11月14日,第8版
    〈精神的福音書 文豪托爾斯泰二三事〉,《聯合報》1981年4月4日,第8版
    〈藝術與思想結合的實證〉,《聯合報》1983年7月6日,第8版
    〈隨想四題〉,《聯合報》1983年8月17日,第8版
    〈電影就是文學〉,《聯合報》1984年5月12日,第8版
    〈電影還是文學〉,《聯合報》1984年6月6日,第8版
    〈和氣的人〉,《聯合報》1984年12月23日,第8版
    〈「葛楚」及其他〉,《聯合報》1985年5月16-17日,第8版
    〈我為什麼要寫作〉,《聯合報》1986年2月18日,第8版
    〈孔雀之歌〉,《聯合報》1986年3月18日,第8版
    〈研究室手記:宗教及其他(1)-(3)〉,《聯合報》1988年9月16-18日,第21版
    〈憶往〉,《中國時報》1991年4月7日,第31版
    〈視覺至上:黑澤明的改變〉,《聯合報》1991年7月25日,第25版
    〈老片重映 舊片「馬蒂」析談 導演與演員〉,《中國時報》1992年5月9日,第38版
    〈高里斯麥基的浪漫〉,《中國時報》1992年11月7日,第22版
    〈言淺意深的文學現代台灣文學講座〉,《中國時報》1992年12月4日,第33版
    〈重遊小記〉,《聯合報》1993年4月6日,第37版
    〈懷仲園〉,《中國時報》1993年8月22日,第27版
    〈也談費里尼〉,《中國時報》1993年11月27日,第39版
    〈書法是藝術的頂巔—董陽孜「字在自在」書法展贈言〉,《中國時報》2003年3月21日,第43版
    〈我看「最愛100小說大選」 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聯合報》2003年12月5日,E7版
    〈星雨樓 癸未隨想〉,《聯合報》2004年3月13日-2005年1月9日,E7版
    〈明月夜〉,《聯合報》2006年6月30日,E7版。
    (譯作)
    王文興譯,莫泊桑著,〈海上〉,《聯合報》1957年10月7日,第6版
    王文興譯,吉沙‧加當尼著,〈村中來了一個畫家〉,《聯合報》1957年11月22日,第6版
    王文興譯,弗蘭薩.考佩原著,〈紀念章〉,《聯合報》1959年6月6日,第7版
    3.其他
    〈現文憶舊〉,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12月,頁66-69
    〈給歐陽子的信〉,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12月,頁210-213
    王文興、姚仁祿,〈文字與書法的神章靈篇〉,《字在自在——三十位學者書法‧空間‧詩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25日,頁62-72
    王文興、李明明,〈書法與現代藝術的碰撞〉,《字在自在——三十位學者書法‧空間‧詩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25日,頁128-141
    (三)雜誌主編
    《現代文學》第1-15期(1960.3.5-1962.12.20)
    《現代文學》第26-35期(1965.11.20-1968.11.5)
    二、書籍部分
    七等生,《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7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年
    王志弘 李根芳譯,彼得.布魯克作,《文化理論詞彙》,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二刷(2003年一版)
    司有侖主編,《當代西方美學新範疇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二次印刷(1996年1月第一版)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11月1日
    白先勇,《樹猶如此》,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2月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10日初版11刷(2000年3月10日初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月1日初版二刷(1996年9月1日初版一刷)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2912006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0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64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